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对镜生心(佛法中对镜是什么意思)

学佛百科2023-04-07293

佛家讲对境无心便可解脱自己的苦恼,我懂其中的意思,可要怎么做到呢?

对镜无心?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需要一点一点的提高才能做到,这是修为的问题。没有一口吃个胖子的,也没有一步成仙的修炼之路。就是佛祖下世也要从凡人做起一步步走上去。

对于宗教这个问题,其实佛陀下世可不是为了成立什么宗教,佛祖在世也没说过自己是宗教吧。包括西方的神也一样啊,大家不可能在经书中找到神说自己创立了什么宗教。佛祖只认人心,不修心性的出家人,不见得就是佛祖的弟子,常人认为他是出家人,可他未必有佛祖护持。大家听说过不修道已在道中这句话吧,说的就是只要真修,心中敬畏神明,不论在身何处,出不出家都一样。

在有楼主啊,说发扬什么宗教,如果是为了发扬宗教,那发扬宗教的这个人一定是为名为利,是假善。只有真正的慈悲之人才会苦心帮人救度众生,虽然最后起到了扬善正恶的作用,但绝不是为了发扬什么宗教,他们是为了挽回不纯的人心。

镜随心变是佛说的吗

您所谓的 “镜随心变”,在佛语里应该是 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

其义是环境或境遇会随一个人的心境变化而转化令人愉快,一个人的心境会随着环境或境遇的变化而转化令人烦躁。其实变化就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保持良好的心态,环境也会因你而改变。有时真的可以把逆境转成顺境。这也是佛学要告知世人的真实意。

佛教的“对境”是什么意思?

就是自己的心对应的境界,称为“对境”。

比如心感知美味,美味就是心的“对境”;

心感知颜色,颜色就是心的“对境”;

心感知气味,气味就是心的“对境”;

心感知声音,声音就是心的“对境”;

心感知到念头,念头就是心的“对境”

心感知到冷热、疼、痒的感觉,到冷热、疼、痒就是心的“对境”

藏传佛教中什么叫对镜

对境,故名思意,面对的一切事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别的众生,或者是事,甚至一个情绪等等,都能称为对境。也可以叫“对机”,也就是看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什么人什么事而说,不能固执教条真理。

扩展资料:

藏传佛教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

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

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传佛教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55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