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感觉舌头没有了(舌头没有了是什么)

为什么总感觉舌头没了
舌头是调节音调的, 如果没有舌头也就只能发出支支呜呜的单音节了,所以人经过长期发展进化,到现在发声说话,舌头起到很大的用处。
舌头形成不同的形状,在口腔形成不同的空腔,从而发出不同音,没有舌头只能发声,但不能准确发声, 说话声音是有喉腔发出声音再有舌头调节共同完成的。
佛教说的虚空是不是指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感觉不接受外界的色相
这样提问,好。不懂得,请教、求知。稍作开示。
就是这个问题,即便是学佛者,也未必真正懂得;
至少可以说,未必解悟到一定的程度、境界。因为已经是超出人的思维。
所以不懂得,不奇怪;必须是随着修为提升、境界提高,才能逐步加深理解。
我查看了一下,发现对【虚空】之概念、解释,多半是有所错漏谬误。
佛陀说法是真理;只是,不一定每个佛弟子也都懂得真理。解悟。
就像从小都到学校读书,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到什么。
长期下来,就造成以讹传讹的问题。当然这个不仅仅是佛教的问题;
所有的与人相关的,都会产生这个问题。因为众生,比较愚昧。
所以,即便是佛陀涅槃,娑婆世界,就都会有佛菩萨再来,度生!
1、虚空:那么这个概念,这么定义?其实一切的定义、说法,即是错。
这是佛法根本概念。终极概念!属于【道可道,非常道】。明白此义,则近道。
佛经说【不可说】概念。一切对这样终极概念的“定义”,只是描述,而非其实质。
知道此点,即是关键。用这样的概念去理解,而不局限于这些概念定义的字眼解释。
这些都是描述:虚空就是特指整个宇宙。(佛家)指一切万物本体不存在,但能感觉到。
用现在的科学术语讲就是“宇宙”。当然比我们科学家能探测到的宇宙要大得多。现在科学家能探测到其实只是虚空法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很多暗能量、暗物质,无法被探测到,但都属于“虚空法界”。
佛故概说为虚空,而不是虚无,它非有非无,动则能显一切万物之相而非有,静则如太空而无一物亦非无,不堕有无生灭之道,能周而复始,流转不息,故名虚空。
2、问题之中,涉及两个概念,肯定不是一回事。眼耳鼻舌身意。是指修行者,个体的状态。
这个在《心经》都是提要总括的概念。顺便说,没有慧根,没有佛学根基,看佛经,看不懂。
特别是《心经》般若经典的概括,未入佛门,拿起佛教阅看、读诵,虽然不能说就毫无裨益;
但是顶多也就是理解一些字义词义、佛法一些基本概念,要真正解悟,一定没有那么容易的。
能够真正懂得《心经》,那是必须有《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基础根基,才懂。
比如这个“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研修《楞严经》,明了五阴、六识、十二处、十八界概念,
则是谈不上懂得这些相关概念,佛学基本常识。比如归纳总结的十八界表解。
十八界表解
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有弄懂得,就出种种谬误。比如这个提问中疑问。
把虚空之概念,与“指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感觉不接受外界的色相”。
没有弄清楚,就是这样混淆了。应该多听经闻法。弄懂每字每句。
之前,我也是多听法师各部《佛经》解读,多的一部佛经,能够讲解数千讲。
一字、一句,都得阐述、讲解,有的一字讲解几集!这样开示,闻者,还不一定明了。
3、顺便多说一句:境界高,能够发现你的错漏;现在我听经闻法,多有发现法师的谬误。
关键是,要说一点:法师说法,即便能够发现有悟,现场的话,是不能质疑责问的。很重要。
因为法场众多听法者,不能直接干扰,就像课堂,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讲解。一样道理。
而且,说法,多是譬喻;比喻之说,难免概念之内涵、外延,即不周密,不能抠字眼。
上述,我说的,听闻,发现的谬误,是从根本上的,是看出各人之修为、境界。
我每次打坐先是全身动弹不得而后渐渐的舌头没感觉最后感觉自己没了身体一般,但意识还清醒。到这是初禅吗
八成不是初禅。
这是昏沉,就是身体长时间不动自然而然进入睡眠的状态,但是脑子没有睡。如果有出窍之类的现象发生那就是鬼仙了。入静不能昏沉,你要是静坐的话要去参“我是谁”。因为你找不到我是谁,所以不会散乱,因为有可参的,所以也不会昏沉。
另外你可以试一下去练习画符,去念咒,每念一边用朱砂笔在纸上在纸上画一个圈,按一定的规律比如说7*7的,就是四十九遍画满一张纸,然后念了多少遍把纸收起来,这就叫一个符。这样的话能够克服昏沉散乱的毛病。如果一张符一气呵成中间不夹杂一丝妄念,这个符就灵验。当然了,开始的时候画一百个能画成一个,等功夫成熟就好了,有了画符的功夫你再去静坐那就容易得多。
佛所说的无眼耳鼻舌意这种境界要不要经历感觉有没有感觉了
不需要经历没有感觉,如果没有感觉就如同砖头瓦块,既然无觉还有什么境界存在?但是,在观空的阶段,如果误入歧途,执混沌空为究竟皈依处,就可能是没有感觉了,入了断灭境界。空生大觉中,离空入觉才是正道。这是三摩地中的变化。对普通人而言,我们现在所谓的感觉,属于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生见闻嗅尝觉知六识。这六识就是我们普通人说的感觉。根尘识是世间法,或者说因缘或者说自然和合。如果根尘识不具因缘或者和合,就没有办法产生,对于生命体来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就没有见闻嗅尝觉知六识的感觉。如果根尘识都不生,还有一个什么存在?在这个阶段,或者说空或者说有,空有也是分别见,知空知有,能知者又是什么?空有皆不取。如同镜子映照空有万物,来而不粘,去而无痕,圆明了知,不因心念。明不循根,寄根明发。如果能想明白这个问题,不入断灭见,就差不多可以开悟了。悟知生命生灭之根源。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62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