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关于佛教人刚死就换衣服会怎样的信息

学佛百科2023-04-09882

按佛教的方式如何为亡者换衣服

在佛家给亡者换衣服只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人死后是有觉知的,他的神识要从身体中脱离出来,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就像乌龟脱壳一样。而且由于人死后构成身体的四大物质也变的不均衡,所以这时候的感觉是很夸张的。一定要在至少十小时内不要动亡者,保持他死时的样子。利用这十个小时给他念佛号,帮助亡者一下。

二是亡者的亲人们不要在亡者身边哭闹不休,虽然是至亲孝道,但这种关键时候内不要表现的特别悲伤。因为亡者的耳朵还是能听到的,若是引起亡者的留恋,很不妥当。最终会害了死者。

注意了这两点之后,助以佛号,供养三宝,念诵佛经,在亡者死后49天内切记不要杀生害命,反而要放生行善。这就是所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阿弥陀佛。

刚去世的人立即擦身更衣了怎么办

人死后是要穿寿衣的,一般在生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要是死后再准备很可能来不及,而没有在临死者咽气前给他穿上寿衣,听说就是他光溜溜的去,是对后辈的嘲讽,没有照顾周到。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比如:佤族在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的时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时所穿的衣服之外,还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过来穿的新衣服。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在民族传统的观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旧衣服脱掉,这样方便死者的灵魂回来认识自己的身体;而他们把后来加上去的新衣服反过来穿,是为了让死者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衣服的正面和反面,和穿衣的单数和双数一样,是人们在生与死、阴与阳交接的人生"换届"中,举行的最后一次换装仪式。这种被称为"反饰"的习俗,是为了改变死者寿衣的穿着式样,使他的灵魂没有办法停留在阳间。同时也有通过反正颠倒来暗喻阴阳两界的意思,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阴阳两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颠倒过来的。寿衣已经成为人们的灵魂观念中灵魂的一个代码了。

为什么人死后不可以破坏遗体

其实不是人死后不可以破坏遗体,而是人刚死时不要触碰遗体,因为人刚死,其灵知心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灵魂)还没有完全出体,这时候触碰亡者遗体会令人如万剑穿心般疼痛,因为疼痛而生嗔恨,因为嗔恨而堕落三恶道乃至是地狱道。因此佛教中对佛教徒去世时一般是在他断气24小时左右才可以给亡者换衣服等(有的还保持3天不动遗体。)至于24小时后火化了,这个遗体不仅是被破坏了,而且是化为一团灰了嘛。民间很多人习俗不知道这种“灵魂”出体时真相,一般是在人断气后2个小时左右就开始给亡者换衣服,搬动遗体等,这对亡者其实是很不利的做法。

佛教“生死大事”是什么事?圣人视生死如换衣服,因何愁忧?佛子欲“生死自在”不堕轮回,如何当生成办?

虽知生死无所有,而不放纵增上慢!心行精进不懈怠,一心修行六度门。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四念处。何等四。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外身中内外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内受内心内法。外受外心外法。内外受内外心内外法。循法观亦无法觉。以不可得故。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云何内身中循身观。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知身所行如是知。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来若去。视瞻一心屈申俯仰。服僧伽梨执持衣钵。饮食卧息坐立睡觉。语默入出禅定。亦常一心。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内身中循身观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时。一心念入息时知入息。出息时知出息。入息长时知入息长。出息长时知出息长。入息短时知入息短。出息短时知出息短。譬如旋师若旋师弟子。绳长知长绳短知短。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一心念入息时知入息。出息时知出息。入息长时知入息长。出息长时知出息长。入息短时知入息短。出息短时知出息短。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身四大作是念。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譬如屠牛师若屠牛弟子。以刀杀牛分作四分。作四分已若立若坐观此四分。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种种观身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以不可得故。

何为生死大事?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从足至顶周匝薄皮。种种不净充满身中。作是念。身中有发毛爪齿薄皮厚皮筋肉骨髓脾肾心胆肝肺小肠大肠胃脬。屎尿垢汗泪涕涎唾脓血黄白淡癊肪脑膜。譬如田夫仓中隔盛杂谷。种种充满稻麻黍粟豆麦。明眼之人开仓即知。是麻是黍是稻是粟是麦是豆。分别悉知。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观是身从足至顶周匝薄皮种种不净充满身中。发毛爪齿乃至脑膜。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恳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是弃死人身。一日二日至于五日。膖胀青瘀脓汁流出。自念我身亦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是弃死人身。若六日若七日。乌鵄雕鹫豺狼狐狗。如是等种种禽兽攫裂食之。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是弃死人身。种种禽兽食已不净烂臭。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乃至除世间贪忧。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是弃死人身。骨璅血肉涂染筋骨相连。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乃至除世间贪忧。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是弃死人身。骨璅血肉已离筋骨相连。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乃至除世间贪忧。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是弃死人身。骨璅已散在地。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乃至除世间贪忧。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是弃死人身。骨散在地脚骨异处。骨髀骨腰骨胁骨。脊骨手骨项骨髑髅各各异处。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乃至除世间贪忧。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见是弃死人。骨在地岁久。风吹日曝。色白如贝。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乃至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见是弃死人。骨在地岁久其色如鸽。腐朽烂坏与土共合。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外身内外身亦如是。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亦应如是广说。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

“何故名之为出世间耶?善男子,五受阴名为世间。菩萨善分别五阴,观是无常乃至如涅槃性,已知此道中无有世间及世间法,知此道是无漏,是出世间,无所系著,是名出世间。善男子,是名菩萨道。复次,道者,所谓如实求一切诸法,分别选择不见一切诸法,相续积聚无二无别,是故名道。而此道者无有憎爱,无憎爱故名为平等,离思惟观察余乘故名为广大,去离谄故名为端直,去离曲心故名为无奸,断除诸盖故名无系滞,去离欲瞋、恚害觉故名无尘垢,不爱色、声、香、味、触故名为安乐,去离诸魔事故名为清凉,去离烦恼众贼故名为无畏,能到涅槃故名为出要,成就静定故名清凉水,慧善解故名为常明,善修慈故名为凉乐,不舍大悲故名进无厌,常行喜故名为悦豫,成就舍故名无过失,顺摄法故名为大富,成就施食波罗蜜力故,得萨婆若智辩诸佛善护持故名过四魔行法,不舍本愿故名进无滞碍,渡一切烦恼流故名无有上,一切世间无能降伏故名无詶对。善男子,此道成就如是等及诸余无量功德。一切大士乘此道故能往来教化无量众生,是为庄严;无诸烦恼现入烦恼,是其庄严;观于生死而不证实际,到空、无相、无作门,而能教化行诸见诸相诸愿众生,是其庄严;现入声闻、辟支佛涅槃而不舍生死,是其庄严;现诸趣受生而不动于法性,现说一切言教而不动于无言,是其庄严;能现一切佛事而不舍菩萨行,是其庄严。

佛教说人刚死时家人不能哭,有什么说法

这是对的。不仅不能哭,而且在断气八小时内不可以触碰逝者的身体,因为这是灵魂离开躯体的过程,并在四十九日内投胎转世。如果哭、如果触碰逝者的身体(包括擦拭、换衣服),就会令灵魂心生烦恼,容易导致进入到不好的空间,譬如鬼道、地狱道、旁生道里,而难以再世为人了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84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