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家三关是哪三关(佛家三关是哪三关图片)

学佛百科2023-04-0977

迷时师渡,悟了自渡什么意思

意思:迷惑的时候师傅帮你解惑 醒悟(参透)了就自己可以解决困惑了。

出处:三关 (佛教禅宗名词)

原文:祖曰∶迷时师渡,悟了自渡。

译文:迷惑的时候师傅帮你解惑 醒悟(参透)了就自己可以解决困惑了。

三关:即本参(初关)、重关、末后关。由参话题引出无漏慧,由无漏慧,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名为初关。既见性已,乃以无漏慧对治烦恼,到烦恼伏而不起现行,方名重关。然烦恼之伏,犹赖对治功用,必至烦恼净尽,任运无功用时,始透末后一关。

扩展资料:

历史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三关指的是什么

问题一:三关指的是什么 三观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论体系上它们的相互关系与概念如下: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问题二:什么叫“毁三观”啊?指哪三关? 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毁三观,网络用语,一般形容那些难以让人接受或者震撼程度珐大的事或物,夸大了对该事或物的感受。

问题三:三关是什么?? 那三关?

问题四:严把三关中的"三关"是什么意思? 一、严把自律关,

二、严把修身关

三、严把政绩关,

问题五:落花时节的三关指什么 春天.不是有句诗吗,:落花时节又逢君

问题六:请问电视剧中总说的三关是什么意思 是三观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问题七:什么叫“毁三观”啊指哪三关,什么叫毁三观指哪三关 三观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问题八:佛家三关是什么意思? 夫背后尾闾、夹脊、玉枕,谓之三关

问题九:八字当中三关是什么意思? 5分 三关是术语,看相算命的三关是第一关,推断一人的父母情况;第二关,推断一个人是先生男还是先生女;第三关,是推断一个人家里兄弟姊妹几人,排行第几。

我也觉得你是听错了

问题十:成人三关穴位是指那三关 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

至于“打通任督二脉”,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中医理论基础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打通任督二脉的作用

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 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

佛教的破"三关"是什么?

禅宗除了参话头之外,其次是破三关,破三关也是一种参究的方法,也是由参话头的演变所形成的。三关的第一关是破本参;第二关是破重关;第三关是破牢关。

禅宗本来是主张顿悟的,但学人根机有利钝,智慧有深浅,为了适应学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关的办法,除了上上根机之外,一般禅宗行人,都要经过三关的阶段,其中以破本参为最重要。

太虚大师云:“不破本参,则根本谈不上二关,然破本参而不知有重关须破,则易落于天然外道;破重关而不知悟透末后牢关,亦易安于小乘涅盘。所以,必须透过三关,始能真实达到佛的境地。”

现在将教理配合宗门之修法,划出表格,有个渐次可参究,分别如下:

生死烦恼→修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破三关→菩提涅盘

修三观 修空观 修假观 修中观

破三惑 破见思惑 破尘沙惑 破无明惑

证三智 证一切智 证道种智 证一切种智

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脱德 成法身德

破三关 破本参 重关 牢关

佛家三关是什么意思?

三关

禅林用语,指三种由低而高之参禅境界。

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来面目,或本地风光),则称为‘破初关’,或破本参,又作见性。

其次,在见性之后,再用功修持,则不但不为‘有’所碍,而且亦能不执着于‘空’,此称为‘透重关’,又作大死大活。

此后,再用功磨炼,乃能达寂照不二、空有无碍之境,虽五欲当前,亦运用自如而不失本性,此为‘透末后牢关’。

禅宗说的三关是哪三观?

三观,在佛教中有多种解释,一是指天台宗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二是指华严宗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三是指南山三观(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四是指慈恩三观(有观、空观、中观);五是指三种三观(别相三观、通相三观、一心三观)。其中以天台宗为诸家所说三观中最为普遍之一说。

天台宗三观

天台宗三观是指「空观、假观、中观」。“空”,就是本体不实在,万法无自性,是因缘生法,如幻如化。“假”,就是在因缘生法、如幻如化的现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词。假名,只有幻象,没有实体。“中”,就是那个法里头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无自性的空。

“空观、假观、中观”是天台宗的重要法门,智者大师所立,为教义与实践之骨架。系对于一切存在作三种观法,即空观、假观、中观,称为‘空假中三观’。此乃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所说‘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而立。

(一)空观

空观,又作从假入空观、二谛观。空者,离性离相之义。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称之为空;由观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观能荡除三惑之相,以空观荡除见思之相,以假观荡除尘沙之相,以中观荡除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为空观。简而言之,自世俗常识之立场(假)进入宗教立场之真理(空),是为空观。

(二)假观

假观,又作从空入假观、平等观。假者,无法不备之义。谓观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诸法,称之为假;由观一念假之故,而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观皆能立法,以空观立真谛之法,以假观立俗谛之法,以中观立中谛之法,三法皆立,即为妙假,是为假观。简而言之,不停滞于‘空’,而进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为假观。

(三)中观

中观,又作中道第一义谛观。中即中正,泯绝二边对待之义。谓观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称之为中;由观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观皆能泯绝对待,言空则空外无法,言假则假外无法,言中则中外无法,三者皆绝待,即为圆中,是为中观。简而言之,不执空观,不执假观,空假圆融之大悲菩萨行,是为中道观。

华严宗三观

华严宗三观是指「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真空观是观一切法界的事相,皆以空为性,惟此空不是无的空,乃是真如的理性,超然而离诸相;理事无碍观是观真如的理性能生万法,故万法也就是真如,犹如水即是波,波也就是水一样;周遍含容观是观诸法互相含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而相应。

一、真空观

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于口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

二、理事无碍观

理事无碍观,今显实空,泯情所见之事相,以显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无为之顽体,具不变随缘之二义,虽以不变之故,常往无作,然以随缘之故变造一切诸法。然则吾人所见之万象皆为真如之随缘,随缘之万象即真如也。犹如水即为波,波即为水。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如是观真如性起万法,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名为事理无碍观。此四法界中事理无碍法界也。

三、周遍含容观

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为真如之随缘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尘,悉完具真如之全体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也。此名周遍法界性。是为四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随缘观之至极也。详见华严法界观。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84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