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放下烦恼学佛(佛说放下烦恼)

如何用佛家思想去除烦恼
消除烦恼依赖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的练习,正确的方法是,此方法是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开示的,所以具有完全正确的理论基础,勤奋则是修行者个人的努力精神。
一、认出烦恼——这是重要的第一步
1、烦恼包括生气、忧虑、哀伤、焦虑、愤怒、恐惧、牵挂、仇恨、嫉妒等种种负面情绪;
2、开始注意你自己的某些情绪,当它们生起,不管因什么原因,你只注意这些负面情绪本身;
3、在留意你的负面情绪时,你一定会发现某些情绪对你最具杀伤力,也最困扰你;开始练习,找出这些最让你痛心的情绪,起初,找到一、二个就可以了,然后专注地观注它;
4、若你是一个爱生气的人,随着生气你会大发雷霆,那么,每当生气出现的时候,要尽快地发现它,并在心里快速地告诉自己:生气、生气、生气;如此告诉自己三次——这是认识烦恼的重要的第一步。
二、看见烦恼的产生,保持不动,观照它
1、以生气为例,如果生气出现,你要保持对它注意,专注地发现烦恼,是训练的第一步;
2、不要找生气的原因,例如是因什么事情,因什么人惹怒了你,切记不要为你的这一次生气找原因。这个训练是不需要找原因的——这是佛法修行的原则;
3、每当某种烦恼出现,你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现,然后紧盯住它。例如生气刚刚出现,你要快速地意识到生气的出现,并重复它的名子:生气、生气、生气;这意思是说,你不要把心思放在其他的地方,只需紧盯烦恼本身即可;
4、开始时,每天训练三、五次,每次保持五分钟就可以了。开始运用这方法时,轻松自然是重要的,只所以如此,是避免给你带来紧张与压力,效果依赖于长期的训练。
三、象看戏一样看着烦恼,不要干预它
1、烦恼出现时,象看戏一样,烦恼是演员,而你是观众;不要干预烦恼,你只是观众;尝试让自己保持观众的角色;
2、你可以试着做一段时间,如果你心思敏锐,你会发现,做个观众,其实非常困难。你的心非常不易调服,它总想赶走烦恼,或者不断地要干预烦恼,努力保持平等心,只要看着烦恼就可以了;
3、当面对生气等,你并没有保持平等心,你干预了它,也不要生气,再次建立你的中道原则——平等心,努力保持它。你刚开始接受这个方法,面对烦恼,没有人能完全保持不干预的心态;
4、功夫在于积累,当你不断地修习,努力保持不干预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自己可以面对烦恼而不干预它,你会感觉一些轻松!虽有烦恼,但你反而轻松,这就是这个方法的神奇之处;
四、你会发现,烦恼的次数越来越少,烦恼的时间越来越短
1、如果你发现这个方法很有效,令烦恼的次数与持续的时间都减少,保持修习,但不要过分努力,只要自然地面对烦恼就可以了;
2、如果你真切地感觉到生气的次数少了,告诉自己:真的!生气的次数减少了,每次生气的时间缩短了!喜悦地告诉你自己。这有助于提高你的兴趣与信心;
3、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运用这个方法观照你的烦恼;例如,你今天要面对一个困扰你的人或事,此刻,当你想起那件事或人,你就困扰不已,那就观照那个困扰;困扰也是负面的情绪;
4、如果有良好的效果,要继续修习,注意你的重要的负面情绪,尽早发现它,并盯着它,只有这样才能止息这些负面情绪;
五、稳固地推进你的修行,烦恼会随之而减少
1、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佛陀在2500年前所开示的,我会在后面列出相应的佛经,以便让你更有信心;但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努力并体会其效果,如果你专注并勤于练习,你会发现烦恼会减少,有些人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得到很大的利益;
2、确认这个方法后,要继续稳固地推进你的修行,不要停下来。每天保持观照,虽然开始时可能并不习惯,但要稳定地推进你的修行,以期从中得到利益;
3、修行的环境很重要,选择那些赞同断除烦恼是有益处的人,告诉他(她)们,你生气的时间短了,你生气的次数少了!如此可以巩固你的成果,并可促进你的进步。
4、持续地训练是重要的,虽然效果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不同,但它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重点是观照你的那一二个重重点烦恼,耐心地看着它。
六、开始时不要把它复杂化,越简单越好
1、开始运用这个方法时,只要观照一个烦恼即可,你认为带给你最痛苦的情绪是哪些一个,就把这方法用在那里;不要贪多,多了效果并不好;
2、你可以自由选择,例如愤怒、焦虑、恐惧、生气等,这方法很易操作,但在开始时,力争只观照一个烦恼,并训练自己快速地认出烦恼;
3、对于烦恼,一定要说出具体的名子,如愤怒、焦虑、恐惧、生气、困扰、迷惑等,不要笼统地说那些只是烦恼,必须具体。
4、观照一个烦恼是快速认出它的好方法,如此反复地观照,你会越来越熟,每当那个烦恼出现时,你就能快速地认出它。
这就是佛家的思想《大念住经》
我学佛,这样就没有烦脑了,好吗?
问谁呢?要问你自己好不好。
不是学了佛就没有烦恼了,学佛只是叫你学会如何放下烦恼,如何转烦恼,但是学会了方法自己不去用依然还是烦恼不断。学佛学的就是真的能放下。这个放下不是叫你放弃,而是更积极的投入生活之中行菩萨道。等到你学佛后你就会明白人生除学佛外真的没有更有意义的了。
我想摆脱烦恼,信佛可以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明,同样的,也没有佛。
信佛、信神不会因此而减轻你的痛苦,也不会因此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信神信佛能带给你的,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一件神秘而崇高的东西。
它虚无缥缈,它没有定数,它在每个人心里的定位相同又不同,它也许被人崇拜,也许被人嗤之以鼻。然而一个拥有信仰的人,可以坚定而有自信的面对生活。他们给自己找了一个或者真实存在、或者存在于传说中虚假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那个精神寄托不一定有用,但是这份因为精神寄托而衍生出来的信仰带给你的力量,却一定是强大的。
一个有信仰的人,可以跋山涉水,可以度过千难万险,不是因为他强大,而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度过去。
信佛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好的变化,但是它可以给你一个心理安慰。
当你痛苦的时候,你可以向不存在的神佛求助,诉苦,抱怨。它们不会絮叨你,不会反驳你,不会因为你的错叱责你。它们因为沉默,所以是最好的听众。你可以尽情在它们眼前倾诉自己的压力,然后将一切苦难加诸于生活。
是的,信神佛会让你觉得,这不是你的错,这都是生活的错。
而没有错的你,就会生活的轻松许多。
当你困顿不已艰辛度日的时候,信仰可以帮助你重拾信心。
在你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你相信了神佛,那么你就会坚定的信着或者说认为神佛一定会帮你,它们一定会帮你度过难关。然后你就会坚持下去,继续努力下去。这样你就算运气不佳,你的努力和坚持也会让你度过难关。而成功渡过那一劫的你就会庆幸不已,开心不已,觉得那都是神佛的帮助。你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你会更信任神佛的存在。
也许有人说这是迷信,但是事实上,信仰可以让一个人更有信心,可以让她相信一些更加有利于世界和平或者人们幸福的事情。
他们也许信仰的东西并不存在,但是至少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是相信并幸福的。
信佛,如果你心诚,并且有足够的运气的话,也是可以减少烦恼的。
而在人们生活中,神佛除了充当保佑人们的角色,其实同样充当了心理医生。他们可以解决你的烦恼,告诉你该如何面对生活。这也是古代的得道高僧之所以那么受人尊敬的原因。在现代,真正有修行的僧侣已经越来越少,但是你仍然可以在典籍故事中找到安慰,并且修身养性。
一个性情好的人,同样是烦恼少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86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