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关于劫难的说法(佛家关于劫难)

佛教所说 三大劫 是哪三劫?
佛教所说三大劫分别是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
1、庄严劫
梵语 vyu^ha kalpa。三劫之一。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三大劫中,过去之大劫,称庄严劫。又作过去庄严劫。相对于“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
在现在贤劫之前,由一大劫所成。一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之八十增减小劫,于其“住劫”中,以华光佛为首,至毗舍浮佛,共有千佛出世,庄严其劫,故称庄严劫。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即载此千佛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p4778
2、现在贤劫
20小劫为1中劫,4中劫成已住,住已坏,坏已空,如是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即80小劫为1大劫。
据佛经记载,我们这个世界在庄严劫、贤劫和星宿劫三中劫中,各有一千尊佛成,每当一尊佛入灭后,就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岁月,另一尊佛才会出现。因此,值遇佛陀在世是很难的,佛陀出世就像昙花一现,电光一闪,就又进入漫漫长夜。
据《贤劫千佛名经 》记载,我们这一劫叫做贤劫,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出世的第四尊佛,住世仅八十年,佛陀入灭后,正法时期有一千年,像法,也就是相似于正法的时期也有一千年,然后是一万年的教法衰微时期,称作末法。末法过后将经过漫长的没有佛法的岁月,而后我们贤劫的第五尊佛弥勒才会出现于世。
3、星宿劫
星宿劫:梵名Naks!atra kalpa 。未来大劫之名。印度自古以来盛行‘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与‘未来星宿劫’三大劫之说。
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劫中,于未来劫中将有千佛出世。此一劫期,始于日光佛,终于须弥相佛;其一一佛之出兴,如天之星宿,故名星宿劫。[三劫三千佛缘起、佛祖统纪卷三十、弥勒上生经宗要]
扩展资料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等:
1、小劫
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
2、中劫
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因为,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的地球,共分‘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而液体。
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地球便归消失。
坏劫终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3、大劫
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然而,坏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每一次大水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最后一次大风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禅天。
也就是说,每一次大劫的范围,除了色界的第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四空天,三界之内的动植飞潜,一切万物都是在劫难逃。不过,不用悲哀,当坏劫来临,此界的众生,或者已转生他界,或者已直升第四禅天 ,不会有一个众生没有安身之处。
佛经上所称的劫,如不标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贤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星宿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庄严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劫
佛教中一大劫是多少年?等于几中劫,小劫
劫 劫字,是梵语,叫劫波。就是劫数、劫难的意思。劫有大劫、中劫、小劫。
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
一个小劫,就以人的寿命,从十岁算起,每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到了八万四千岁,就每过一百年,减一岁了。仍旧减到十岁。加一回,减一回,总共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叫一个小劫。
二十个小劫,成为中劫,就是三万三千六百万年(20*1680万年,约为3.36亿年)。
四个中劫,成一个大劫,就是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4*3.36亿年,约为13.44亿年)。
佛教中说劫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段对人类来说极长或极短的时间,长可以长到无限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首次提到这个概念的是《摩诃婆罗多》。
劫数,又称劫波或劫簸(梵语:कल्प,kalpa),简称“劫”,是印度教及佛教宇宙观术语,原是古印度人用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
劫数的算法
佛教也有劫的概念,分为三等:小劫、中劫、大劫,且劫数自有其算法:《大智度论》1=自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
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84000-10)x 100 x 2 = 1679万8000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1679万8000年 X 20 = 3亿3596万年),经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3亿3596万年 X 4 = 13亿4384万年。
扩展资料:
派生
“劫”的本意是一段极长的时间,一劫过后宇宙毁灭并重新开始。
现代汉语和日语均有很多词汇与“劫”有关。“劫”自取灾难的意思时有“劫难”、“劫火”等词;取极长乃至无限的时间的意义时则有“亿劫”、“永劫”等词,无灾难的意义。现代中文里一般借指天灾人祸,而日文更多的是保留了时间的概念。
围棋术语“劫”借自佛教的“劫”,指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因在填回前可无限次提对方的子而得名(故规定一方提子后另一方不得立即回提)。
佛教中的“劫”是什么意思
四劫,佛教中指成劫、住劫、坏劫、空劫。指四个极长的时期。在印度人的宇宙观之中,世界是反覆地依循着成立、存续、坏灭、空无等四个阶段在演化的。这四个阶段是︰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一说是坏、成、中、大四劫)。‘劫’,即不能以年月日计算的非常长远的时间。兹分述如次︰
成劫
(梵vivarta-kalpa,巴vivat!t!a)︰指世界的成立期。即山河大地等器世间和有生命的众生世间的形成时期。细分为二十中劫。在空劫终结时,由有情之业增上力,吹起微风,相继形成风、水、金三轮。其后,山洲、内外海等器世间成立,而止住器世间之有情世间亦成立。有情世间始于上方的空居天,渐次及于下方的地狱,至一有情生于大地狱时,二十成劫即已终结。
住劫
(梵vivarta-stha^yin,巴vivat!t!a-t!t!hayi^)︰指世界的存续期。即器世间、众生世间平稳地持续之时期。即自一有情生于地狱起至大三灾当现之时的二十中劫。住劫之初,阎浮洲人寿由无量数逐渐减至十岁,是为住劫中的第一中劫。之后,人寿再由十岁每经百年增加一岁,一直增至八万岁。又自八万岁每经百年减少一岁,直至十岁为止。这是第二中劫。如此自第三中劫至第十九中劫,仍同样各增减一次。至最后的第二十中劫,才有增无减,返回到八万岁为止。
人寿的减少称减劫,增加称为增劫。各减劫终结的人寿十岁时,刀兵灾、疾疫灾、饥馑灾等小三灾之一出现。诸佛出现于减劫,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至百岁之间。增劫佛不出,因在有情之乐渐增时,不易教其厌离。人寿由百岁渐减时,佛亦不出,因五浊极增,难以
化导。坏劫
(梵sam!varta,巴sam!vat!t!a)︰住劫之后世界坏灭的期间。从大地狱有情不生开始,至外器都尽为止。分为两种,一是前十九小劫的有情世间坏灭,一是最后一小劫的器世间坏灭。有情世间是初生者最后坏,器世间因水、火、风三大灾之一而坏。依《大毗婆沙论》,住劫终了,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安稳丰乐,人多修十善业道,此后大地狱中有情命终,不复生彼处,坏劫开始。如此地狱中之有情渐减,无一有情残留,名地狱有情界坏。其次傍生、饿鬼人趣、忉利天等欲界相继坏灭。直至一切世界俱坏。
器世间坏灭是因历经火、水、风三灾之故。火灾时,初禅天以下坏灭,水灾时,二禅天以下坏灭,风灾时,三禅天以下坏灭。
空劫
(梵sam!varta-stha^yin,巴sam!vat!t!a-t!t!ha^yi)︰谓世界的空虚期。指器世间全部坏灭,至成劫微风吹起的二十中劫。此一时期,有情一部分上生色界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一部分生于其他世界,而三灾顶诸天以下的有情、器界则完全空虚。
此成、住、坏、空四劫合为一大劫,而四劫各由二十中劫所成。故八十中劫相当于一大劫。
劫难的意思
劫难的意思是:灾难。
劫难,佛教语。谓灾难,灾祸。如:他简直就像刚刚历经了一场劫难,披头散发得像个魔鬼。
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曰周而复始。术数家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是古代道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古代道教传说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归元复始一次,重新再开始。
出处《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
近义词:
一、灾难 [ zāi nàn ]
释义: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八》:自顷兵戈纷乱,猜祸锋生,疑隙构于群王,灾难延于宗子。
翻译:自从近年战乱迭起,猜疑灾祸一起出现,疑忌仇隙在亲王们之间出现,灾难祸患延续于宗室后代身上,今天是忠于王室的,明天就成了反叛王室。
二、苦难 [ kǔ nàn ]
释义:痛苦和灾难。
出处:元··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
翻译:只恨找不到往日盛饰的花容,春神啊,你为何要归去匆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劫难
佛教中是哪98劫?
劫,是梵文的音略,意译为“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就是形容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宏观时间概念,后被用来解释世界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周期。佛教中关于劫的说法很多,有“小劫”、“大劫”、“磐石劫”等等。《璎珞经·佛母品》中举了一个例子,如果用一件薄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尽,谓一“小劫”。《法苑珠林》里说“八十小劫,名一大劫”。如果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时间久远无法想象。然而,《华严经·梵行品》又说:“不可说劫与一年平等。”表明再长的时间也可在一念之间就达到了。
“劫”的时间概念还引申到空间范畴,一大劫中包括了世界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词语中“浩劫”、“劫难”等等,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在佛教中,把劫产生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人类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力量,因此佛教认为在人的恶业和善业下会产生不同的劫变。
总之,劫的时间悠长,算数难以计量。佛教对于“时间”的观念,常常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和毁灭的过程。
一小劫
1679.8万年,为一小劫。
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x 100 x 2 即1679.8万年。
经典中常有此语,如法华经∶『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长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说:『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八万岁时人。女年五百岁始出行嫁。时。人当有九种病。一者寒。二者热。三者饥。四者渴。五者大便。六者小便。七者欲。八者饕餮。九者老。时。此大地坦然平整。无有沟坑.丘墟.荆棘。亦无蚊.虻.蛇.蚖.毒虫。瓦石.沙砾变成琉璃。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乐无极。是时。当起八万大城。村城邻比。鸡鸣相闻。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
现在我们正处于减劫,虽然科技很发达,但是人们的平均寿命是递减的。佛陀出世的时候人类的平均寿命是100岁,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70岁左右。
一中劫
合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一中劫共有3.3596亿年。
一大劫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解释大劫: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为四中劫,新译称之为八十中劫。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中解释一大劫: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一大劫共有13.4384亿年,为一世界由成至毁的年数。如下图示。
成劫
住劫
坏劫
空劫
成劫
朱芾煌《法相辞典》中解释一大劫: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这样的话,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成劫和住劫合计为134.384亿年。如下图示。
相关科学资料:现代宇宙运用从最先进检测手段如荷兰天文学家通过测定钍和钕两种元素比例,测得宇宙年龄是120亿年。这样看来,新译的大劫概念可能更准确。
成劫
住劫
坏劫
空劫
三劫三千佛
过去之住劫称为庄严劫,现在之住劫称为贤劫,未来之住劫称为星宿劫。各大劫之住劫中,各有千佛出世,称为三劫三千佛。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载,现在贤劫中有拘留孙、拘那含、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乃至最後之楼至佛等千佛出世;过去庄严劫中有华光佛至 舍浮佛等千佛;未来星宿劫则有日光佛至须弥相佛等千佛出世。
三有的成住坏空四期称为一劫,其中圆满如来正等觉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未出世的劫称为暗劫。过去的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祗佛出世,随后又有一百边鄙劫,后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祗佛出世,后有五百暗劫,后于见喜劫中有八十俱祗佛出世,后出现七百暗劫,后于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随后此贤劫出现。在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通观察其原因,得知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因此说:“如今此劫是贤妙之劫。”所以将此劫取名为贤劫。从人寿八万岁时拘留逊佛出世至最后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之间有一千尊佛到此世界南瞻部洲中央的(印度)金刚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转妙法轮,所以是光明劫。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后有一万恶种劫。这样暗劫和明劫交替出现。若遇暗劫,则连三宝之声也没有。……而如今于此贤劫中人寿百岁之时,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所以是光明劫。——摘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相关链接:劫
据经:现在贤劫,有千佛出世,皆在住劫。其出兴次第,则第八小劫前无佛出。第九小劫始有四佛出,释迦即第四佛也。第十小劫弥勒佛出。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续出兴,第二十小劫中“楼至”一佛出。余小劫均无佛。——摘自《佛教问答750题》
《长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说:“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八万岁时人。女年五百岁始出行嫁。时。人当有九种病。一者寒。二者热。三者饥。四者渴。五者大便。六者小便。七者欲。八者饕餮。九者老。时。此大地坦然平整。无有沟坑.丘墟.荆棘。亦无蚊.虻.蛇.蚖.毒虫。瓦石.沙砾变成琉璃。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乐无极。是时。当起八万大城。村城邻比。鸡鸣相闻。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
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灭劫。继绍释迦佛。于龙华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了一切之人天也。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槃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亿有四种。瑜伽略纂二曰:“西方有四种亿: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
三宝歌
太虚大师词 弘一大师曲 黄友棣编曲
人天长夜,宇宙黮闇,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盘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三灾
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有大小的分别,大三灾是世界将毁坏时所起的火水风三灾,小三灾是指在住中劫时,每一小劫中的饥馑、疾疫、刀兵三灾。
以下出自《三藏法数》明 一如等 撰
住劫小三灾
[一、饥馑灾],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人若生时,寿减一岁,如是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以是因缘,世间人民,饥馑死者,其数无量,是名饥馑灾。
[二、疾疫灾],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是名疾疫灾。
[三、刀兵灾],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
坏劫大三灾
[一、火灾],谓于坏劫时,有七日出现大火,须弥山渐渐崩坏,四大海水展转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无有遗余,是名火灾。(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大海者,即东西南北四海也。)
[二、水灾],谓初禅天已下,七番火灾,坏于世间之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渐降大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是名水灾。
[三、风灾],谓二禅天已下,七番水灾已后,又经七番火灾,坏于世间,至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兼以众生业力尽故,处处生风,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余,是名风灾。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60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