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心相续中(心相续和自相续)

学佛百科2023-04-22301

他相续和自相续是什么意思

1、自相续就是晓得自己生命的相续,而他相续是在自相续以外余李缺竖辩的一切有情生命的相扰兄续。

2、相续是佛学术语,即法之前后连续无间断之意。陈那之取因假设论:”言相续者,谓于异时,因果不绝。”意思是有为法之前因后果连续不绝,称为相续。

什么是心相续,自相续?

正法融入自心之六法:欲余拦灭贪欲内心依知足;

欲灭怨敌调伏内嗔恨;欲成他利发起菩提心;

欲调他众内心具加持;数毁镇欲诣净刹修自证光明;

欲息痛苦内心具大乐。依此内在缘起而外现。薯粗

他相续 和自相续是什么意思?

自相续就是晓得自己生命的相续,而他相续是在自相续以外的一切有情生命的相续。

上师赐于心相续调伏的功德

  作者: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 堪布 译    发布日期:2013-09-04  编辑:仁增才让

    最后修学上师之意行

    这样依止上师的一切方法已明确后。譬如,依止胜妙水池的天鹅不会搅混池水,而是轻盈嬉戏,尽情享受;蜜蜂飞入花丛中时,不会损坏花的色香,而是吸取精华后便离开。同样,我们应当了知:无有疲倦、不厌其烦地依教奉行,受持上师的意趣,依靠信心与精进的近取因,住于上师圣者心相续中的一切闻思修的功德能融入自己的相续中,就象从一标准瓶倾入另一标准瓶中一样。如《功德藏》云:“如依胜池之天鹅,蜜蜂品尝花汁味,恒时相处希奇行,无有疲厌持师意,信心近取得功德。”

    上师、圣者行持菩萨行、积累福德智森闹敬慧广大资粮时,自己也应发心供养微薄的财物受弯指用或身语劳作,直至仅以意念随喜等结上善缘,由此圣者的无上发心力所产生的一切善业资粮,圣者获得多少自己也将同样获得。例如从前两个人一起前往卫藏(拉萨)。一个人除了少量的豆粉外没有其它口粮。他将少量的豆粉放入另一个人许多精白的糌粑中混合。过了几天,有许多糌粑的人说:“你的豆粉差不多用完了吧,我们去看看有没有用完。”然后两人去看,“噢,现在豆粉还没有用完”。这样看了数次豆粉一直没有用尽。最后只好与所有糌粑一起吃完。同样,他人造善业时,仅以少许财物供养或身语劳作等结上缘,也将获得同等的善根。尤其是上师、善知识暂时的指派或信使,甚至包括清扫上师的居室在内,都是无误资粮的圣道,应当尽力精进行持。如《功德藏》云:“决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胜资道。”

    皈依处以及积累一切资粮之无上福田没有比上师更殊胜的。尤其是上师灌顶传法时,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胜加持融入于上师的相续中,并且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的境界中,所以,其余时间百千供养不如此时供养一口食物的福德大。观修一切生起次第的本尊也是同样,如果了知形象虽然是某某本尊,而本体除了自己的根本上师外,别无其他,则能速得加持。在相续中欲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唯以对上师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加持力和合,自相续中就会生起上师心相续中所证悟的智慧。所以,修持生圆次第等一切圣道的所修之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本性中,一切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乃是真佛。如《功德藏》云:“何为皈处资粮田,修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圆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因此说,上师的密意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之中,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所化众生而化现为补特迦罗的身相。

    上师在世时,我们应当精进依照上师教言修持,并以三种承侍使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若非如此,上师在世时没有承侍供养,不依教奉行,而当上师不在世时却绘制影像或说些进行修持(上师瑜珈)、修习实相之类的话,然后寻找另一甚深法,不具备使上师心相续中的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的诚信恭敬,不进行祈祷等,这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要想)在中阴界中能面见上师、上师指引道路等,这也需要自己无量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才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当然上师不可能亲自去中阴界,如果自己没有诚信,不恭敬上师,无论上师多么贤善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如《功德藏》云:“凡夫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侍,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无信中阴见师难。”

    首先观察上师,所谓的善巧观察是指在未结上求灌顶求传法的缘分之前善加观察,之后如果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则依止,若不具足法相则不依止。已经依止了上师此慎后,上师无论行为怎样都应看作是善妙的,全部视为功德,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如果生起恶分别念,则会导致不可思议的过患。

    所谓的观察上师,本来是指需要经典续部中所说的一切功德完全具足的一位上师,尤其是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必须具备。总而言之,观察上师可以摄于观察是否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从今以后不可能不成办弟子们今生和来世的一切利益,这位上师所传的正法也是与大乘道相关的,所以也会令所有的弟子趋入正道中;如果不具有菩提心,上师被私欲所牵,便不可能很好地调伏弟子的相续,所传的法无论多么甚深希有,但最后只能是为了寻求现世的利益而已。

    因此说,观察上师的一切要点可以摄于观察具不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自心相续中遍满菩提心,则无论他的(外表)装束等如何也应依止;若自相续中远离菩提心,即使表面上暂时的出离心、厌离心、专心修法以及威仪如法等如何善妙,也不应依止。但是,对于那些自相续以隐匿形式而住的高僧大德们,我们这些凡夫人无论怎样观察也不能了知他们不共同的功德。还有些狡诈、欺诳者,利用装模作样骗人的善巧方便冒充圣者,(因此难以分清真假,这时)依止自己生生世世有缘的上师非常重要。即:仅仅见到上师或听到上师的语言,甚至只听到上师的尊名也会周身汗毛悉竖,激动万分,生起无比信心,心情骤然改变,这说明他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师,不需要观察(也应依止)。

    据说,从前绒顿拉嘎上师告诉米拉日巴尊者说:“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住在南方卓窝隆寺庙的圣者大译师马尔巴罗扎,你应当前往(南方依止他)。”米拉日巴尊者仅仅听到马尔巴尊者的尊名时,不共信心便油然而生。他暗自下定决心:纵遇命难也一定要去拜见上师,并且受持上师的意趣。后来亲自去拜见上师的时候,马尔巴尊者则以耕田农夫的形象来迎接米拉日巴尊者。在途中相见时,虽然米拉日巴尊者不认识上师,但当时,自己今世的敏锐分别念全部当下便消失了,他怔怔地站在那里。总的来说,对于上师(的看法)也与自己内心清净与否以及业力有关。所以,为自己传授正法窍诀的恩师,行为如何都应当不离真佛之想。如果自己没有宿缘,则无有值遇贤善上师的机会;若自己内心不清净,值遇真佛也不会见其功德,因此值遇自己宿世受过恩德的上师非常重要。

    中间依止上师时,何时何地都应当不顾寒热饥渴等一切困难,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诚心诚意恭敬祈祷。自己暂时的一切所作所为也应请示上师,上师如何吩咐,就如何去做,以“我意唯您知”的诚挚信心依止上师。

    所谓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是指对上师圣者的一切行为善加观察之后,自己也全部按照那样去修持依教奉行。如世间俗语云:“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总之,修行者也是模仿往昔诸佛佛子的行为。弟子依止上师也同样应随学上师的一切行为。所以,上师的意趣行为怎样,(弟子)相续中也应当得到。譬如:弟子依止上师应象神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印模中有什么样的图案,全部会显现在神塔小像上。同样,上师心相续中有怎样的功德,弟子也应与上师相同,即便不能完全相同,也一定要具有基本与师相同的功德。

    因此,首先应当善巧观察上师,中间善巧依止上师,最后善巧修学上师的意行,这样的弟子无论如何必定会趋入正道。如《功德藏》云:“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因此说幸遇一位具有一切功德的殊胜善知识,依止时应当不顾惜身命,象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大智者那诺巴依止圣者谛洛巴、米拉日巴尊者依止马尔巴罗扎尊者那样。

心相续是起心动念吗

您好,心相续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它是指两个袭冲人之肆纤间的心灵相连,彼此之间有着深深的感情。它不仅仅是一种起心动念,而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只有当两个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够达到心相续的境界。心相续不仅仅拍雹歼是一种起心动念,而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它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相连,彼此之间有着深深的感情,只有当两个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够达到心相续的境界。心相续不仅仅是一种起心动念,而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它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相连,彼此之间有着深深的感情,只有当两个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够达到心相续的境界。

心相续是什么意思

相续的解释

(1).相继;前后连接。 《汉书·五行志上》 :“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 唐 元稹 《有酒》 诗之六:“樱桃 桃李 相续开,间以 木兰 之秀香渗兄 徘徊 。” 宋 梅尧臣 《新雁》 诗:“泊船人不寐,月下声相续。” (2).连续。 《坛经·定慧品》丛弯袭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词语分解

相的解释 相 ā 交互 ,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 相识 。相传(俷 )。相符。相继。相间(刵 )。 相形见绌 。相得益彰( 两者 互相 配合 ,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 一定 对象 的: 相信 。相烦。相问。 续的解释 续 (续) ù 连接,接下去:连续。 继续 。 陆续 。闹罩狗尾续貂(喻不好的 东西 连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亦喻事物的前后优劣不相称;又常用为自谦之辞,表示 不敢 与人等列并美的意思)。 在 原有 的上面再加:续编。 续集 。把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693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