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常唯心系的佛经(佛学唯心)

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
大乘佛法深广渊博,浩瀚无际,三藏十二部经典,
的确令人有望洋兴叹之感,但是将大乘佛法提纲挈领,
不外乎有三大思想体系:
一、虚妄唯识系 。
二、真常唯心系 。
三、性空唯名系 。
大乘佛法三大体系
大乘佛法深广渊博,浩瀚无际,三藏十二部经典,
的确令人有望洋兴叹之感,但是将大乘佛法提纲挈领,
不外乎有三大思想体系:
一、虚妄唯识系 。
二、真常唯心系 。
三、性空唯名系 。
今将三系叙述如下:
一、虚妄唯识系:
不但大谈其空,而且信受一切法空 (梵语dharma-nairatmya),
为什么仍说它是有宗呢?
因为唯识家所说的空,是指离心的外境而言,
如果论到不离心的现境,就又不得不承认它们是有,
如果这也是空无自性,那就不能建立一切,
其过失则非常重大,所以唯识家尽管满口说空,
终究仍然保留虚妄分别有的心识不空,
这不是结归于有宗是什么?
二、真常唯心系者:
虽然也说空,但比虚妄唯识者更进一步,
不但说执境,现识、心外境是空,
就是连虚妄分别心也是空无自性的,
不能说它是有,可是妄心是空性的。
但隐藏在妄心背后的真常心,
绝对不可说它也是空性的。
因为其中不但具有一切真实功德,
就是流转、还灭也是依它而建立的,
假定真常心也是空无的,如何能够建立一切。
既然真常净心不空,当然亦属于有的一系。
虚妄唯识与真常唯心两大体系,虽然不断讲空,
但以究竟空义衡量,就不能不判它们为有宗了。
三、性空唯名系:
真正开显毕竟空义的,唯有性空唯名系的思想理论,
以胜义空为究竟而归宗于毕竟空 (梵语atyanta-sunyata),
是为真正空系。
本系连真常净心亦空,依空建立一切法。
法句经云:
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
如来广说一切佛法,
无非欲令众生正见诸法的无我(空性),
空性并非否定诸法的存在,
而是空性建立在诸法上,
离有说空,皆为邪见。
空与有并不矛盾冲突的,
空和有是互为相成,
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统一的。
佛法要人们在存在的现象上,去把握本性空,
同时在毕竟空的实相中,去了解现象界的缘起法。
能这样的观察、体验,就可得度一切苦厄。
空从具体的有上显出,有在无性的空上成立,
空有相成,不相冲突。
佛陀说如来藏 ( 真常唯心系 ):
是怕佛弟子及当时之外道,
听到佛陀说空而执空或断灭空。
故说有如来藏,如来藏者,
能安立生死流转门与涅盘还灭门。
从一切法本性空寂的深观来看一切,
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当下被销镕了,
是可以依世间而出世间,而出世间也不离世间。
中观者,在法性性空的基点,
宣说一切但有假名,所以以唯名来表示他。
中观论云:
因缘 (梵语hetu-pratyaya) 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如来说空法,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
佛教是真常唯心吗
佛经中的真常唯心论和神我真常唯心论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在楞伽经中,释迦牟尼就已经回答过了,此经主说二无我。
释迦牟尼是把后世之人的一切问题,全都回答过一遍才离开世间的。
佛学真常唯心论:说心无得,说的是无我、无所得,五蕴无实。
神我真常唯心论:说心有得,说的是有我、有所得,五蕴是实。
这是最大的区别,一个无我执,一个有我执,
有我执者,证不了无我的天人合一境界,即空境界,或说漏尽通。
大般涅槃经也解释过这个问题:
善男子,我于一时住尼连禅河,告阿难言:我今欲洗,汝可取衣,及以澡豆,我既入水,一切飞鸟水陆之属悉来观我。
尔时复有五百梵志,来在河边,因到我所,各相谓言:云何而得金刚之身?若使瞿昙不说断见,我当从其启受齐法。
善男子,我于尔时,以他心智,知是梵志心之所念,告梵志言:云何谓我说于断见?(若有人诽谤佛性真常,即是如彼执断见!)
彼梵志言:瞿昙,先于处处经中,说诸众生,悉无有我,既言无我,云何而言,非断见耶?若无我者,持戒者谁?破戒者谁?
佛言:我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无有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岂非我耶?
以是义故,我不说断见!一切众生不见佛性,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如是则名说断见也!
时诸梵志闻说佛性即是我故,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寻时出家修菩提道。
一切飞鸟、水陆之属,亦发无上菩提之心,既发心已,寻得舍身。
善男子,是佛性者实非我也,为众生故(假名方便)说名为我!
善男子,如来有因缘故,说无我为我,真实无我,虽作是说,无有虚妄。
善男子,有因缘故,说我为无我,而实有我,为世界故,虽说无我,而无虚妄!
佛性无我,如来说我,以其常故!如来是我,而说无我,得自在故!
我言:佛性实非是我,佛性虽常,但不可计为有我,不得于相故!
如你梦中,不可自取于心,亦复如是,此理非上乘人所不能证解。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
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
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
大慧,我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如是等句,(皆是在)说如来藏也,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
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
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
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
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人相续阴 缘与微尘 胜自在作 心量妄想 !
中国佛学真常唯心论和神我真常唯心论有什么区别?
赞叹楼主正见!此一见解,比之持“明灵觉了”心常住不坏;持“缘起性空”为第一义谛的诸方名师不知高明多少倍!何以故,一正一邪故!
末学浅陋,于楼主所说,浅谈见解如下,愿得真善知识指正:
“真常唯心”是究竟佛地的“常乐我净”,若在因地,等觉菩萨以下不能完全了知。凡夫或有邪见:言:“佛教就是个空,一切法无非缘生缘灭”。此见落入“断见”,违背佛理,同于唯物主义;又有凡夫邪见:言“清清楚楚,能闻能知,处处做主之心即是”、“一念不起即是”等,将意识心执为真常。此见落入“常见”,同于外道神我、超我,乃至身外之“上帝”。亦违背佛理。
此“真常唯心”,是经中处处演说之“真如”、“真心”、“如来藏”、“自性”、“心”、“唯我”、“我”、“阿赖耶识”(凡夫位)、“庵摩罗识”(菩萨位)、“无垢识”(佛地)、“拖死尸者”、“父母未生前我”、“如来”、“涅盘”、“本际”等等几十种名称;
此“真常唯心”,正是开悟明心所证悟的“真心”;以般若中观智而言,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落二边,不常不断。
此“真常唯心”,无有形象而能生万法;本为“空性”,无知无觉,了不可知。
如是等等,学佛多年却视而不见;落在空有二边,坠入“断常坑”;实在可惜!
真:
此心无始劫以来至无尽未来际,以其不生,永不断灭;此心是众生赖以成佛之“实相”,不可言“空”;如无此心,三藏十二部就要重写!
常:
此心摄受一切生灭法而本无生灭,遍一切时:于睡着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乃至涅盘之中亦不坏灭;遍一切处:三界六道众生,即如无色界天人,六根不存在,此心亦不坏灭;性如金刚。若说此心“无常”,即是虚妄不实之生灭法,何用苦苦求证?
唯心:
世间器物、四大和合之色身、众生之眼耳鼻舌身意识、五蕴、十八界等;穷一切思维能所,莫不由此心生出。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以上略说,此心真实存在而为空性,谓之“诸法实相”,“真空妙有”;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楼主不可以意识思维心的学习而妄称“会得”,何以故,“唯证乃知”故;凡夫熏习故;“相似般若”故。完全不是“哲学”等世间法;以其不落思维觉知故。乃是“一念相应”,一瞬间的“明心”。实际触证而知的“生命实相”;
以其人人具足,不是“神我”;以其“如影随形”,“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不是身外之“超我”;以其“空性”,一切凡夫莫能触证,不能“以声、色求我”。因此与外道本质区别。
三乘佛法,隐说、显说、浅说、深说。而以唯识类经典为“第一义谛”、“了义法”;同归“唯一佛乘”。何以故?“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另:楼主莫要说为“中国佛学真常唯心体系”,诸佛早已一音宣说,非是玄奘法师发明。
偈云:莫道无心便是禅;无心犹隔万重山。
愿一切善者深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常住十方佛
佛经怎么教持
好像没有直接教持。
但,拿现在比较让人容易懂的道理作个比喻吧。这个比喻不敢说恰当!
要修行成菩萨,简单说是放下分别心和执着心,成佛要再放下妄想无明心。那三大烦恼心是我们日常生活必用的心思,想法。而真如本性心,即三字经中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心,慈悲心中包括诸如爱心,感恩心,恭敬心,怜悯心,孝顺心等是修行内容。
修行内容比喻作左手,我们烦恼心生活比喻右手,我们从小到大学习右手写字,右手工作,右手。。。右手。。。。。。从来很少用到左手,甚至忘记左手,不知左手,怀疑左手。要守持!就是如何坚持慢慢的,逐渐的,有计划阶梯的,训练左手,减少右手运动的问题,学问。这是自己的决心问题,如要教又好像不需要教!指导就是:打坐,参禅,念咒念佛,回向功德,发四大宏愿,祈求佛,菩萨加持自己继续精进不退转。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59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