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的区别是什么(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的区别是什么呢)的简单介绍

无著菩萨有的概念里的能和所是什么?
通俗简单地介绍如下:
能——就是自性的各种各样的功能,比如,能看,能听,能嗅,能尝滋味,能思,能想……
所——就是自性化现的旦伍万事万物,宇宙虚空,颜色,声音,气味,以及所思所想的内容……
能与所,是众生的自性本心的两迟好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个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是一码迟铅体的。
经常听一些法师讲法的时候说:心是佛,佛是心, 是心做佛。是什么意思?哪里能看到完整的开示?
我们的心里想佛,这样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将来就可以成佛。所谓“念佛是因悄庆,成佛是果”。念佛时,这时候的心就是佛,这源运宴样的心就可以做佛。如果念佛时,还夹杂妄想。打妄想时,心就雹银不是佛了,就不能做佛了!念佛应该求一心不乱。
佛教里的能和所怎么理解
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能所”:
例如能见物之‘眼’,称为能见;为眼所见之‘物’,称为所见。又被依靠者,称所依;依靠他人者,称能依。修行者,称能行;所行之内容,称所行。而归依者,称能归;为其所归依者,称所归。教化人者,称能化;被教化者,称所化。认识之主体,称为能缘;其被认识之客体,称为所缘。以语喊森慎句、文章、教法等表示意义者,称能诠;为其所表示之意义、内容者,称所诠。总之,能与所具有相即不离与体用因果之关系,故称能所一体。[三无性论卷上、佛性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 (术语)春猛二法对待之时,自动之法,谓为能。不动之法,谓为所。如能缘所缘能见所见等。世言原告,即为能告。被告即为所告也。金刚经新注一曰:‘般若妙理亡能所,绝待对’。
能所双亡,可释为“能”与“所”皆空——所生的,缘聚无自性、能生的,也无寻其体,证得能、所“空性(称为能所“双亡”)”亦即破了“我法二执”。
学佛,这些个名词名相要懂得,可以在网上下一个电子版的“佛学大词典”,对当代修学仁者郑敬来说助益颇大。末法时期,浊业横生,三毒难拒,而有利之处在于现代科技之方便,善加利用,利益倍增。
心念佛心即是佛,不念佛心不是佛,那么念佛的心都是佛吗?
我们的念头一刻渣做也不会停止,无时不刻都在不断生灭。念头不是佛就是魔,念佛时心即是佛,不念佛时就是念魔,心即是魔。
念佛的心都是佛,不念佛的心都是魔。如果我们念佛能够功夫成片(即不夹杂、不间断地念佛一段时间),甚至一心不乱(心念安住在佛号上,如如不动),这期间你心就是佛陆桥!早梁猛所以宣化上人说念佛之人都是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85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