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完美人生的因果差别如何获得(完美人生解释)

学佛百科2023-04-27113

完美人生的业果差别

记得刚学佛时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学佛?学佛有什么好处?”我学佛就是为了摆脱痛苦,对于学佛的好处我答不上来。虽然道理讲不出来,但我可以给他们摆事实。像李嘉诚,孙脊曹德旺,马云,周润发,刘德华等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据传连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皈依在虚云大师座下。这些人要么名满天下,寿量圆满。要么德高望重,大力具足。要么身相庄严,出身高贵,有大钞票,大眷属。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男性具足。我觉得只有学佛并不断培福,福报才会长久,假如不学佛也不培福只追求享受,现世的福报只不过昙花一现。

皈依前及学佛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这八种圆满的获得作为我的终极目标。后来我发现我的发心是有问题的,因为学佛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度众生。很显然并不单单为了获得这八种圆满,八种圆满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地。有了这些圆满才能更好的修行,也更有利于弘扬佛法。内修外弘才是王道。

假如福报不足,想做义工挤不出时间,想布施供养拿不出多余的钱,想自修又没有清净的环境,或者整天被乱七八糟的事所缠绕。想去传灯别人压根不相信你,想做善事又障碍重重,在这种境况下怎么能好好地修行?

缘起的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可以改变的。虽然我现在不具备这些圆满。但我相信通过如法的修行,将来或未来世就会感得。

要想获得这八种圆满,还要在三种缘的基础上修八种因。三种缘是心清净,加行清净,田力清净。所修的八种因分别是爱护有情、供灯施衣、摧伏我慢、舍心无悭、语业清净、发愿持行、乐丈夫德、代他作务。

小组共修时对这些因进行了充分讨论,我发现除了爱护有情,供灯,观照语业,乐丈夫德之外,其他的我都没做,就连这几条也做的很牵强,马马虎虎。就拿爱护有情来说,虽然平时我积极的去放生。夏天被蚊型凯高子咬的没法入睡我也不打杀他们,有时还善巧的阻止别人杀生。比如阻止爸爸杀鸡宰鱼或用农药毒杀害虫,春节前冒着得罪其他长辈的风险也不让爸爸帮他们杀鸡。但当别人碰触到我的底线时,嗔心立马生起,几欲除之而后快。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我时常供灯,形色仍然不庄严的原因。我朋友有时和我开玩笑说“你给我的感觉时而冬天,时而春天”想想也是,我恶语伤人时不正卜尺给别人冬天般的严寒,和颜悦色时不也是给他们春天般的温暖。但是很多时候只见冬天,不见春天。所以形色圆满也是建立在忍辱与慈悲的基础上。

自己之所以被别人看不起,也是有原因的,所种的因就是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还记得读初中时,我已小有名气,一是因为调皮捣蛋,二是因为学习成绩。印象中我不怎么学习,每次考试总能保持前三名。看看那些埋头死学的同学,成绩总在二十名开外,他们有时候来向我请教,我言语中也有所轻慢,“这么简单的题还不会吗?”这些废话时常挂在嘴边,尤其辅导两三遍还不会时,我一着急就会说:你父母怎么把你生成这样,你的存在纯粹是糟蹋社会主义的粮食。虽然有调侃的成分,但这些话太伤自尊,现在想想那时候不仅仅是年少轻狂,确实很过分。对于我现在的窘迫,被他们笑话也在情理之中了。

想想自己传灯的艰辛,也是由于威信不够,正所谓人微言轻。究其根源还在于自己所造妄语的业,自己有时候言过其实,有时候说话又心不在焉,对别人说的话要么满不在乎,要么没有倾听能力,传灯时又不注意方式方法,往往只说自己想说的,并不考虑是不是对方想听的或需要的。背离了讲实语,讲能够激发人的自信,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的话这个原则。

虽然我做的很不好,但我不会因此而丧失信心,缘起的世间本来就有缺憾,正是认识到这些缺憾,我才会更加努力。珍惜把握当下,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怎么样才是完美人生啊?

完美人生不在于获得什么地位、声誉和拥有什么东西,更不在于什么人生的成功和失败,而在于宁静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的神态,优雅高贵的气质,处变不乱的气度,面对现实逆境时的坦然。如果一个人一生的主旋律是喜悦、开心、快乐、幸福,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完美人生,如果一个人一生的主旋律是烦恼、痛苦、焦虑、忧愁,那么,他的一生就不是完美人生。

要拥有一个完美人生,首先需要有一个完美人性,完美人性是完美人生的前提和保证。自性有缺陷,人生必然有缺陷,这就像模子,有缺陷的模子铸造不出完美的产品,杂草丛生的天地里生长不出饱满的庄稼。

当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满意,当我们认为自己的人生有许多遗憾和悔恨,当我们认为周围的人们和环境不如意,当我们回首往事认为自己被冤枉,当我们认为来到自己身边的人们不理解自己总跟自己过不去,当我们因人生的坎坷曲折和不幸而埋怨老天爷不公的时候,我们严重忽视了一个事实,这就是:人生的一切不如意不是他人、社会、环境、老天爷造成的,而是自身人性的不完美导致的。

西方新时代理念中有句名言:“现实是自己意识的投射。”这个意思是说,我们面临的一切事和境遇,不管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意识招致的,良好的意识招来好的事和境遇,不良的意识招来坏的事和境遇。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总是遇到倒霉事或令人烦心的人及环境,根源在于自己的意识,而不在于外界因素。

从因果律得知,一切的果,不论是甜果还是苦果,都源于因。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我们一生的所有不如意都是由于我们曾经种下了不如意的因而导致的,如果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汪轿我们永远摆脱不了不如意的事、人和环境。

花香蝶自来,心净仙人至,什么样信此的气候和土壤生长什么样的植物,什么样的心态意识生成什么样的人、事和环境,外界因素是次要的,人性因素是主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同样在启示着这个深刻道理。

这个世界没错,若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总是抱怨埋怨外界因素的时候,我们忽视了审视自己,我们自己完美吗?如果我们自己不完美,怎能获得完美的一切?完美的一切是属于完美的人的,不完美的一切是属于不完美的人的,这样天道才公平,给一个不完美的人一个完美的世界,那才叫不公正呢。基督耶稣就警示过我们,当我们试图去挑出别人眼中的刺的时候,先把自己眼中的梁木挑出来。

天下没有一个被冤枉的人和灵魂,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被冤枉的,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三世因果,我们忘记了自己以前曾经所做过的错事甚至犯过的罪。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困坦肆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有人无缘无故地来伤害了我们,我们确实也没惹他,这时候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以前肯定与他有缘,肯定伤害过他,肯定欠他,他这是要债来了。”

总之,我们一生的机遇顺逆是我们的人性导致的,完美人性带来好的机遇,缺陷人性带来差的机遇,如果我们的人性越来越丑陋,我们的未来必然在地狱;如果我们的人性越来越完美,我们的未来毫无疑问在天堂。

什么是完美的人生

昨天晚上看了奇葩说,黄执中有段关于完美人生的演讲,感触很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什么叫完美人生?

香港有有一个美食家叫做蔡澜。有一次他去访问一个米其林三星的老厨师,他访问结束后,给这个名厨森雹出了一道难题。想让他煎一个完美的鸡蛋,煎蛋其实每个人都会做。但是要煎出完美的鸡蛋就难了。因为每个人喜欢的口味是不一样的。你可能喜欢吃生的。他可能喜欢吃半生半熟的,而我喜欢吃全熟的。名厨想了一下说好可以。他拿了一个烧红的锅出来,上面浇了点橄榄油,并带春伏把鸡蛋打到锅里面。对蔡澜说,当你想吃的时候,就是完美的鸡蛋。你想吃生的就现在吃,你想吃熟一点的就过一会儿吃。

每个人对完美人生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那什么是完美的人生,就是在你人生每个阶段,时时刻刻蠢携都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权。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多的拥有选择权,这个是有前提的。

第一,拥有财富。

财富能够增加你人生的选项

当你学习想学钢琴的时候,我们需要财富的支持。

当你想做个旅行家,去看美好的全世界,这也是需要财富支持的。

工作几年后的你,想再去学校深造,财富能够没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富人可以过选择穷人的选项,但是穷人却不能反过来选择。

第二,拥有智慧。

智慧能够让你用手中的财富去做明智的选择。

不会因为自己目光短浅,短视近利而做出后悔的选择。

或者因为,没有智慧,恐惧选择,那这样你就没办法享受财富带给你尽可能多的选项。

越早拥有智慧,你就可以越早决定自己人生的选项,你就越快乐。

很多人童年的时候为什么说不快乐?那是因为你没有判断力。

第三就是健康。

没有健康,很多事情你就要被迫做选择。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拼命加班,经常熬夜,结果年纪轻轻的人就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一直想陪爸妈好好吃顿晚饭,却发现所剩的时间不多了,一直想去美丽的西藏看看,却发现也没办法去了。

所以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健康就像空气,存在的时候发现不到,失去了才知道不可或缺。

人生时时有选择,路路有回转,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86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