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知佛见是什么意思(佛知佛见与邪知邪见)

学佛百科2023-04-2883

请问佛教所说的【邪见】是什么意思? 请问重男轻女是邪见吗?

重男轻女是根深蒂固的邪见。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故。

“无论在法律、道德、伦理、宗教各方面立氏陆场,大月份孕妇引产,也是不合法、不应该与不人道。与其埋怨国家法制,倒不如反省重男轻女这千古老核唤难解之结,白葬多少鲜活生命。弱势民众,难道交不起罚款就可被任意宰割?怀孕期身心剧创,不是两句安慰话可抚平。恳请各位计生办领导逆地而处,顺天而行,必有好报!

为什么要白白断送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是你的亲生女儿呀!她与你有缘,是来报恩的,现在你反而人流她,又于心何忍?问心何安?她发育正常,只不过是女的侍凯,为什么要打掉她?她有何罪?不要再听公公婆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害己害人作业。前两次来投胎是同一个小女孩的灵,你已杀女儿两次,勿一错再错了! "一常观世音师父

辨别知见正邪的6条标准

正知正见就是佛知佛见。邪知邪见的人,怎能辨别出来?有六种方法:

(1)首先看此人有没有争名争利的心。在名利上用功夫,又贪财又贪色,贪而无厌。

(2)是不是自己往行灶自己脸上贴金?自己称赞自己?夸耀自己?

(3)不是抑人扬己?把旁人压低,抬高自己的身份?有这种行为的人,不问可知,一定是邪知邪见的人。

(4)再看此人有求或无求。以出家人来说,大家都是日中一食,可是有人不守佛制,私自到孝带滑商店买东西吃。这个人有了食的欲念,其它的 *** ,一定放不下。可想而知,所做的事情,是为著自己。总之,凡是为己,就是有所求。

(5)然后再看此人是不是有自私心和自利心?

(6)看他是不是爱打妄语?如果有的话,就是邪知邪见的人,毫无问题。

由这六个条件,来证明此人巧腊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一言以蔽之,一切专为自己作打算,就是邪知邪见的人。一切为大众谋幸福,就是正知正见的人。

这六个条件,要有智慧的择法眼,才能辨别清楚。由定发出智慧,有了智慧之后,便相信真理。合乎真理者就往前修;不合真理者,无论是谁说的,也不要相信。所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要盲从,不要盲修瞎炼,否则不但得不到益处,反而受其害。

佛教问题、什么是邪见?

邪见(梵mithyā-dṛṣṭi,巴micchā-diṭṭhi,藏log-par lta-ba)

五见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指否定善恶因果理法的僻邪见解。如《裤橡入阿毗达磨论》

卷上云(大正28·983a)︰‘若决定执无业、无业果、无解脱、无得解脱道,拨无实事,此染

污慧名邪见。’《俱舍论》卷十九(大正29·100a)︰‘于实有体苦等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

见。’《成唯识论》卷六(大正31·31c)︰‘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

邪执。’

《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主张邪见以无为其行相,文云(大正27·255c)︰

‘问︰若尔五见皆邪推度,何独说闭纯尺此为邪见耶?答︰依别行相立此名故。别行相者,谓无行

相。若不依此而立名者,则应五种皆名邪见,五见皆是邪推度故。然无行相过患尤重故,唯

依此立邪见名。’

又谓邪见是坏事者,是谤因果、三宝者,是坏法恩、生恩等二恩者,是起法怨、生怨等二怨

者,是坏现量者,是暴恶之见,故别立名。《成唯识论》卷六(大正31·31c)︰

‘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或计

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横计诸邪解脱,或有

妄执非道为道,诸如是等皆邪见摄。’

此谓外道诸轿高见中,二无因论为集谛下的邪见,五现法涅槃等则为灭谛下的邪见,四有边等是

苦灭二谛下的邪见,计自在、世主等是苦谛下的邪见,妄执非道等是道谛下的邪见,不死矫

乱则是四谛下的邪见;即总明邪见是对于四谛之理作邪推度,而拨无四谛之理的见解。

[参考资料] 《法蕴足论》卷一、卷十一;《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成实论》卷七〈

邪行品〉、卷十〈邪见品〉;《瑜伽师地论》卷八;《佛性论》卷三。

何谓‘开佛知见’呢?

六祖坛经讲记 (第二晌姿顷十五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25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册嫌。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见。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犛牛爱尾。】

以下这段六祖大师的开示,实在是非常的重要,也是教导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首先,大师教导我们要『正心』,这个意思与中国儒家讲的实在是不谋而合。《大学》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此处的「正心」与《大学》讲的「正心」,是一样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们拿儒家的话来解释,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为物欲,即烦恼障障碍;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碍。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讲正心,也是破除这两种障。「格物」,「格」是格杀,「物」就是物欲,格杀物欲就是断烦恼障。「致知」,「知」是正知正见,这是破所知障。这样,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里就『常生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观照自心,止恶行善。』心里生智慧,表现在行为必定是念念光明,一般讲心地光明磊落,行为必然是止恶行善,这就是开自己佛知见。

六祖说:「你必须要念念开佛知见,千万不可以开众生知见。」心里邪知邪见,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这些就叫做众生知见,千万不可以有这些知见。开佛知见,这就叫做出世;如果开众生知见,就是世间。你要宴陆懂得这个意思,照这样去修学。如果只是勤劳执著,以为念经就是功课,这是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99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