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唯识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唯识所变是什么意思?)

学佛百科2023-04-2995

佛法上说,一切法从心相生。又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现象都是心象变现的。那么从无始劫开始,还没有

阿弥陀佛。

无始劫所说的并不是说时间有一个开始,而是极漫长遥远的过去的意思。宇宙也好,人生也罢都是轮转不休的,每个世界都要经历成、住、坏、灭这四个阶段,总有破坏的一天,中仔指但毁灭之时也是重生之日,总在轮回中。

佛陀说现在的世界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其间的众生浊与见浊便说明众生的妄想交织而感召这个世界如今的这个样子。这是大家共同的业力,非一人可成。

至于说一切法从心而生,唯戚旁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些话如果静心参悟,并不难理解,说的是没有错的。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一句卖配话,说我只要闭上眼,世界便不存在。类似这样的道理同样是适用的。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纷飞,内心不可被外境所转,修行万年不识心相也是枉然。若能自见本性,便见佛性,成佛不远。但佛不会干涉世间业力,佛只会随缘,不会想着去改变什么。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什么意思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一个“心”是“心性”,在茄逗胡佛法里面也叫“佛性”,也叫“真性”,也叫“真如”,也叫“本性”,从心想生,无量无边的众生,有无量无边的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将一真法界变成无量无边不同的空间,变成无量无边不同的境界,道理就在指猛此地。 佛说一桩事情,为什么说这么多名相,这是佛陀教学的善巧,目的是教我们不要执着,不要分别、不要执着,只要说的是一个意思就行了颤拦,不管怎么说都行,破我们妄想分别执着,用意在此地。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解释是什么?

意思是在或不在,是由你的心决定的。你的心不在这上面,即使走到眼前也没看见它,叫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由你的意识决定的,你只能看见你看见的那部分变化,看不见看不见的那部分变化。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首先得搞清楚,这个心不是意识心,也不是肉团心。你现在想问题,就是意识心,你不要以为是你这个思想意识。那么这个心是指的真心孝弯罩,《楞严经》说是妙明真心。

楞严经里还说,你的肉身和你的意识心,都是真心变现的巧闹,也就是说,物质与意识、精神,都是真心变现的,连时间和空间都是真心变现的,没有一样不是。这个真心才是真正的自己。在分别法上来讲,这一切的一切是虚妄的,真实的是空,是个无形无相的念,这一切的一切是那个空变现的。

究竟来说,空是真心,不空也是真心,真心什么都不是,又可以什么都是,所以你大概知道这句如来藏非有非空,即有即空,还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没有什么不是真心,空是真心的表现,有也是真心的表现,十法闹蠢界万法就是一个真心,没有别的,你应该听过那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怎么理解“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同修:请问“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什么意思?请慈悲开示。师:佛经里面讲“唯心所现”,“现”是佛境界,是没有加一点意念在里面,自然显现的,那是自然的。“唯识所变”,就是你佛性刚显现的时候,就被你的意识拦截了,它就变了。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意识是执着,“识变”就是分别。“唯心所现”,那就是妄想。有“想”那还没有关系,那是实报庄严土,从妄想刹那立刻变成了分别,那就变成了四圣法界了;有分别,境界还是比较高的,但立刻又变成执着了,那就变成凡人了。基本上是“现”与“变”是同时的,就是我们的妄想和执着几乎是同时的,所以我们没有觉察到。“心现”是实报庄严土,诸佛都是“心现”,没有“识变”。众生是心刚现,就立刻变了,立刻就变成分别、执着了。不一样就不一样在这。我们众生修行也就是慢慢地从坚固执着不断地提升到不执着了,然后不分别了,然后妄想断了,就回归到常寂光。 怎么理解“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同修:“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不是中间就是我们那个心,把这个事和理之间给它造成了一个障碍?师:是自己的妄念。同修:如果我们这个心不去分别不去执着了,就能证得“事事无碍”和“理事无碍”吗?师:这个心不分别了,不是说我们一般常识里面说的“我的心已经不分别了,是不是我已经证得了没有障碍的境界了”,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无碍,不是我们看几本书、念几句佛就能够真正体悟到的。在《楞严经》上讲的,你根尘脱落,六根真的是清净了。六根互用。比如说人入禅定,入定了到甚深的境界以后,执着与否,不执着与否,它们不会对你产生障碍了。现在就因为你没有修行的功夫,所谓的你执着和不执着都是空的。你说“悄兄我不执着了”,因为你没有到那个不执着的程度,只是你认为的你不执着,是你的标准,不是圣教的标准,不是佛法的标准。同修:就像别人吃糖,别人说甜,你也跟着说甜。你只有自己吃了以后,你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就是说则运森这个执着、不执着不是说我们心里想象和嘴巴说的,而是说你证到了,自己必须得经过一个过程,修行到那,自己感悟到了,不用说自己就知道是执着还是不执着了?师:对,真正到那个程度以后,没有争论,没有辩论。不能说“我已经不执着了,你们都在执着,我跟你争论争论”,你又执着了。所以佛法里有一个叫“无诤三昧”。你非得跟人辩个高低:“我就对了,我已经不执着了”,那恰恰你的“我执”没破,还在执着。真正的佛法是没有争论的。就是说到一个平静的状态,用言语、文字已经不能够阐释你这个境界了,所以你何必去争呢?没有争论!争论和交流只是一个对话,让人能够觉悟,能够明白,能够把它开解,而不是真正的在内心深处要跟人家辩个是非、辩个高低的,那个执着那个分别是没有证得,那样是不对的。真正修行的人,默然了之,一笑而过,不会说“我要显示我已经不执着了,我去怎么样怎么样”,那样的往往是背道而驰的。同修:“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怎么在生活当中体会呢?比如遇到一件让自己纠结的事情,我是不是就想:“这个不舒服是自己心里产生的,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给你造成的不舒服,它本身是顺的。要找自己心里的问题,而不是找事情原本的问题。”是不是应该这样去修?师:那这个修还是在最基层。最起码要明了,本来这个事物它的起因、发展,到结果,它是苦、空、无常的。无我啊。这个现象本来就是成、住、坏、空,它是刹那不住的,不住的你怎么去评论它呢?你说它好的时候,它有可能在往坏的方面发展了;你说它坏,它有可能往好的方面去发展了。它是刹那不住、苦空无常。这个是第二层了,然后才能达到没有障碍。你说“我应该怎么样去原谅,或者应该怎么样去思考”,这还是在刚刚初级入门“我要怎么样”这个状态。 什么是“心被境转”? 同修:师父,之所以产生烦恼,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被境转了,没有把心定住?师:这不仅仅是被境转了孙亩,是你的心和境它变成一体了,你就认为那一刹那这个境就是你的心,这个境就是你的生命!人家在你生命里面让你不高兴了,你肯定很痛苦,肯定发脾气嘛。不被境转,就是说你的心和境是脱离的。但是这个脱离不是真脱离了,是真正的心的这种意境、定力能够观照到外面的世界,而不被世界所干扰,这就对了。凡夫他的心遇到这个境界,他就跟这个境界融为一体了,分不清真心,分不清自己,最后在这个境界里面找是、找非、找好、找坏,找了一大堆,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狼狈,没有走出来。感觉到这个也错、那个也错,进入自己的轮回这种现象的世界里面去了。你跳出来,往上一层就没有了嘛,要知道现象是无常的,你在这个无常的大梦里面醒一点了,你痛苦就少一点了;你不醒,那你永远不能够体会到往上一层的感觉。但是你如果没有这个因缘,没有这个善根,听了以后:“我怎么不现实了?我怎么不真实了?这不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吗?没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你当然不怎么样了。”你还埋怨,不知道怎么从这里面出来,再往上一层。同修:听师父这么说,我忽然想到一个画面:就比如说阿弥陀佛高高在上,我就站在阿弥陀佛的旁边往下看,看这个世界看自己,好像电影的放映过程,可能一件事自己还在烦恼,瞬间就过去了,然后下一个不管是好事坏事又来了,反正它都是过电影,最后总有没了的一个结尾。如果就这么想,当时自己在这个电影中扮演某一个角色,很烦恼,就觉得是很可笑的一件事。师:你知道你在里面演戏,这说明你稍微进步一点了,有点高度了,但是还不是佛法里面所描述的这个样子。这还是你的妄念、业力的这么一个思想程序在思考这个问题。同修:我听一位法师说,就算你修得在天上飞来飞去了,也不能说明你已经证悟了。师:对。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什么意思?

这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心性(佛性),因此,万物及其现象只不过是心性的表现而已。“键高识”是心的动态,是心在起作用,是心的另一面,中陪伴随“识卖亮蠢”的是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13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