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观自在菩萨是佛吗(观自在菩萨寓意)

学佛百科2023-04-30109

佛教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 有何含义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核扰册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见《太虚全李旅书·杂藏》五五一页)

若依据自利功德释观世音三字,观是能观智,包括一心三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包括一境三谛之理。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观圆证,自在无碍,因名观世音自在。

若根据利他功德释,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指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悲心,机指九法界众生,称念菩萨圣号或悲哀求救之音声。因菩萨能兴慈运悲,拔苦与乐,普门示现,自在无碍,故名观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改宏,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或有人说: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征之佛经,并不尽然。或说观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观世音,更不可信。其实,观世音即是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而大悲心陀罗尼经,世尊则名之为观世音自在。

为什么观自在菩萨只是菩萨,而不是佛呢

观世音菩萨已于过去无量劫中早以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因其大悲愿力,历判禅救度肢尘众生,故倒驾慈航,现菩萨身。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冲猛,与世上苦难的众生最能相契应,因此成为众生解脱苦难、寻求慰藉的依靠。

观自在的含义是什么?

观自在解释如下:

观世音菩萨,佛教菩萨名,为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滚汪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宴备码多伊湿伐罗。

阿弥陀佛晌哪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四大菩萨分别有什么意义

佛教中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激御顷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

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也叫大智菩萨。

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名。以大悲显现、拔除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也叫大悲菩萨。

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普贤菩萨又称三曼明陆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也叫大行菩萨。

地藏菩萨发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因悲愿持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称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应化道场为安徽九华山。也叫大愿菩萨。

扩展资料

四大菩萨的本愿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拆洞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菩萨

观音菩萨是道教还是佛教?

观音既属于佛教,也属于道教,只是在佛教和道教观音菩萨是两种贺晌不一样的身份。

在佛教中,在西方他是男性形象,乃是阿弥陀佛坐下主要的菩萨之一,与大势至菩萨排名相同,一起作为西方教主的侍从佛斗拍仿,而他们三尊佛,就是俗称的“三圣”。道教中的观音,她原本是阐教的十二空纤金仙之一,修行道场位于落伽洞,书籍中并没有关于她徒弟的记载,因此实际上理解其为无徒弟,可是在后世的影视作品里,却称其有一个名为龙吉的徒弟。

自在观音寓意什么意思

自在观音的寓意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自在观音又名观音菩萨或观自在菩萨。塑造年代宋,地点在山西平遥双林寺,自在观音原名“水月观音”。

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迟凯,自由自在。其姿态出色地突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人们于是忘却了她本来的名字,亲切地称她自在观音。

自在观世音

古代雕塑家既遵照了佛教的印相之规余羡,又以特有的思想情感,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使作品打破了佛门中的清规戒律,冲出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融入进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间世俗情感,其造诣之高深为今人称叹。自在观音,至于称观世自在者,观世界形能自在无碍,对苦恼众生能自在拔苦与乐。

观世码毁唤音,亦译“光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她以大悲大慈为德性,据称遇难者只要念诵其名号,观音菩萨就会及时“普救众生苦难”。有很多观世音,成为无处不在的菩萨。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17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