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至心随喜的功德有哪些(心致行随)

学佛百科2023-04-3081

佛教常说的"随喜"是何意,"随喜"有何功德

随喜是看到别人行善积德,从内心中感到欢喜,跟“随”着欢“喜”,体现一种物我无间的情怀。

在岩蚂和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广大不可限量的。什么叫物谨随喜功德的布施粗盯呢?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

随喜的功德是什么功德

随喜的功德是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修诸苦行,以至成道、灭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声闻辟支佛、一切菩萨等诸善功德,我皆随欢喜。

指随喜他人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华举迅经'随喜功德品: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只,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别人为善不可嫉妒 甚至毁谤 虽然事情不是自己的做的 但是也能欢喜称赞 所得功德与真正做这件事情的人是一样的。随喜的功德是道家奉劝世人都应该效仿的功德,是世人为自己和信众建功行善的机缘。此类积德行善之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搏悄,这是本性固有正银此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修持的功德称为修德,譬如明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当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是佛。"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行人应抓紧修德,才不辜负本有的性德。

“随喜赞叹”有什么功德?如何随喜?

随喜。谓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卷六十一,谓随喜者之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

不修行则罢,若欲真修行,理应普遍性、永恒性、平等性而行随喜,令自我自性解脱,逐渐步入无生,证得法身方为究竟法则;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人造福行善,皆随而欢喜,如是广大心而随喜,方为佛意。

大小二乘之随喜不同,大乘之随喜广通三世十方诸佛及弟子,小乘仅局限于三世佛;大乘随喜法身之功德,小乘仅随喜身之功德;大乘之随喜通于漏、无漏,小乘之随喜唯限有漏心。

随喜滚陪功德亦为佛门极为重要修行法门之一,甚至不可或缺之法则,因为随喜者能破自我嫉妒心,嫉妒心乃障道因缘,令行道者堕落,是故,佛陀以身作则,在任何时处,常随喜赞叹佛之弟子,如赞叹目犍连为我弟子中神通第一,富楼那为我弟子中说法第一,舍利弗为我弟子中智慧第一,阿那律为我弟子中天眼第一,须菩提为我弟子中解空第一等等,大圣佛陀随喜赞叹弟子是彻底圆满而说,绝无保留,令弟子欢喜、生信心、结好缘、师生更友好、彼此距离越拉近,佛陀不愧是佛陀也!

随喜他人之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云:“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

随喜功德,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愿之一。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修诸苦行,以至成道、灭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道四生,声闻辟支佛,一切菩萨等之诸善功德,我皆随顺者哪欢喜。

随喜回向之重要性,佛子应将自他大嫌蠢一切之善根、善行、善事,随之欢喜踊跃,且将此诸善根功德,回向于众生、回向于佛道。若如是随喜赞叹功德,乃至回向之真谛,名之圆满佛意是也。

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20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