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修与安住修(观察修与安住修法义)

使用观察修、安住修,让“早起”变得简单起来
学习八步骤之前,总觉得观察修、安住修,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情。而当师父开示:凡夫心的观察修与安住修的时候,瞬间明了,get到点!
凡夫心的观察修与安住修:比如我们喜欢一个东西,就会反复想着它的好处,想着买到以后的好处,想着一定要把它占为己有,这就是观察修。最后使这个念头变得极其强烈,在内心久久不去,甚至强烈到只剩下这个念头,这就是安住修。
观察修就是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各种角度的反复思考,形成相应的心念,并使这种心念增长广大。
然后我就考虑一个问题,能不能用观察修和安住修,改变一下我的起床习惯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自我感觉还不错,能够坚持5点半起床,当然,那是一个夏天,太阳公公出来的也比较早。
随着天气变冷,特别是到了“冷”还没有暖气的那个日子,我得早起计划就这样被自己的懒惰一步步踢到后面去了。如果说当时还是自我安慰说“等来了暖气我就早起”,到最后暖气真来了,自己却真的起不来了……
此处遍地是无奈~~
生活习惯好像就那么形成了,我就困惑了,这困蚂汪习惯咋就那么容易建立了呢?正见呢?一切消失无踪……
早上定了N个闹钟,可是自己还是关了接着睡,没事绝对不早起,一定会睡到最后一刻,睡眠质量也高不到哪里去,一切朦朦胧胧,一天头脑昏昏沉沉。一次次告诉自己早起,一次次跟自己违约,然后又一次次后悔,就这样一次次强化自己的不良串习。
有次想看看自己起不来的时候,内心的两个小人是怎么打架的,于是从五点半开始保持着半清醒状态,可是……呜呜,那个想起床的小人根本没出来,全程都是要睡觉的小人,我的早起小人就这样出局了。
但是,真心不甘心啊!
这次法义还记得师父开示“有些事情做不到,是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那我是不是可以重新观察修和安住修“早起”这件事情呢?
一、首先了解睡懒觉有什么危害?
伤害1、睡懒觉会打乱人生物钟节律
正常的人体的内分泌及各种脏器的活动,有一定的昼夜规律。这种生物规律调节着人本身的各种生理活动,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夜里睡眠安稳。如果平时生活较规律而到假期睡懒觉,会扰乱体内生物钟节律,使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长时间汪仔如此,则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伤害2、睡懒觉会影响胃肠道功能
一般早饭在7点钟左右,此时晚饭的食物已基本消化完,胃肠会因饥饿而引起收缩。爱睡懒觉的人宁愿肚子饿也不愿早起吃早饭,时间长了,易发生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伤害3、睡懒觉可影响肌肉的兴奋性
经过一夜的休息,早晨肌肉较放松。醒后立即起床活动,可使肌肉血液循环加剧,血液供应增加,从而有利于肌肉纤维的增粗。而赖床的人肌肉组织长时间处于松缓关态,肌肉修复差,代谢物未及时排除,起床后会感到腿酸软无力,腰部不适。
伤害4、常睡懒觉还可影响其记忆力,降低学习效率
常睡懒觉还可影响其记忆力,降低学习效率,因此,“黎明即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是节假日也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伤害5、周末长时间睡懒觉会导致“周末头疼”
突然改变睡眠习惯会对大脑中负责激素平衡的下丘脑形成激烈冲击,进而导致激素失衡,引发头痛。并且,睡懒觉会错过早餐,会造成饮食紊乱。
二、对照现实自己的感觉,是不是这样?
有时候不起床太晚,真的会感觉头脑昏沉,浑身没劲。看书的时候记忆力没有早期的时候状态好,也会没有时间给自己做早餐,随便外面买点凑合。或者有时候给自己做完早餐,中午时间都快到了,干脆就早上中午一起吃,对于肠胃不好,还会便秘。
现实确实是这样的,不这样列出来,还真的没感觉有这么多问题。这些只是现在距离我比较近的危害,长此下去身体素质肯定下降,还有学习也会有问题,职业发展也会严重落后,哪里还有自由的人生?
三、早起有什么好处?
1、一天的物瞎精神状态比较好;
2、痘痘消失不见,皮肤变好;
3、有时间锻炼,内分泌系统正常运作,体重也容易控制;
4、时间会比别人变多,一大早做事情效率还高;
5、可以吃到自己精心准备的早餐;
6、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世界,看着天由黑变亮,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7、白天的时间被拉长,不会被时间追着走,而是可以合理利用,调整自己的节奏;
8、有效提升幸福感。
四、对照自己的感觉,他人的早起分享,是不是这样?
是这样的,记得之前5点早起的时候,感觉自己做了好多事情,忙了大半天了,才8点多,好像比别人赚了半天的感觉。早上看书感觉也特别好,还能安心地给自己准备早餐,不用担心时间来不及的事情,感受到准备早餐的当下就是一种美好,很知足、很幸福。早起确实是内分泌正常,皮肤也比较好。
五、安住在“早起”会带来的好的感觉里,确定要早期的信心。
如果能够每天早起,一天比别人多2个小时,一个月按30天算,就是60小时,一年就是720个小时(按360天算),就比别人多了60个白天。时间就是金钱,为此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做更多的事情。
皮肤、身体变好了,首先精力会更好,学习、做事的效率更好;相对来说,也节省了化妆品、跑医院一部分开销。
自信心也会更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我的生活。
六、哪些措施可以帮助自己早起?
1、晚上10点半之前睡觉,为了有利于睡眠,晚上睡前泡脚至身体微微发汗,可以使用艾饼泡脚,效果更好;
2、头脑中事情实在太多,睡前打坐内观半小时,让睡前头脑放松下来;
3、把闹钟放在距离床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必须下床去关闹钟;
4、提前定好早起之后要做的事情,给自己一个早起的理由(早起定课,记得回向,更促进早起)。
实际实施:
做完这部分已经10点40了,立马洗刷上床睡觉,头脑中念头太多,打坐半小时,而后躺下立马睡着。第二天5点的闹钟,听到引磬响起的那一刻,立刻起床,听慈经、看法义,7点做早餐。一天精神状态很好,事情的安排也有条理,行动力比之前有进步。
接下来就是要反复熟悉和重复这种正向的观念了,把早起变成我的习惯。
观察修和安住修,真的很好用。越学习佛学,越发现和之前学习的心理学有那么多相通的地方,其中的一些实践方式与心理学的技能又都彼此相关,越学越有信心。
依噶当派的教言,修行可分几种?每一种的方式如何?
答:依噶当派的教言,修行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安住修”是指到一个寂静的早绝念地方,远离人群和嘈杂的声音,以毗卢七法的坐式安住下来观心;“宏州观察修”是指将每天所听的内容反反复复地思考,尽量将思考的相续延长,这个过程也叫做修行陆困。因此,闻思与修行是相辅相成的。
智悲佛光网
八步骤三种禅修
什么是八步骤三伍备核种禅修:
真正的用心,贯穿在一切时,一切处,包括行住坐卧,乃至吃喝拉撒。只要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是修行。而佛教中有八步骤三种禅修。
一、观念的禅修(一到四步)
禅修要领:运用所学义理,结合人生现实进行思考,完成观念的改变。
1、观察修
通过对相关资料(书本和音像)的学习,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由此获得正见。
第一、通过学习,准确理解法义,知道它要说明什么道理。
第二、联系现实人生进行观察,深入思考,确定佛法所说的道理最为究竟,从而接受这种认识,树立人生正见(正确观念)。
2、安住修
安住于这种正见,不断地熟悉、重复、巩固。
第一、通过观察思考,获得正确认识,安住于腔掘正确认识中。
第二、反复观察思考,不断摆脱原有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认识,持续安住在正确认识中,由此完成观念的转变。
二、心态的禅修(五到六步)
禅修要领:运用正确观念,指导人生,处理问题,完成心态的转变。
1、观察修
运用正确的观念,指导人生,处理问题,改变不良心态,获得正向心理。
第一、学会以正确的观念指导人生,处理问题。
第二、摆脱不良心态,获得正向的心理。
2、安住修
安住在正向心理中,不断地熟悉滚租和重复,完成心态的改变。
第一、通过观察思考,安住在正向心理中。
第二、反复观察思考,摆脱原有的不良心态,熟悉正向心理,持续安住在正向心理中,从而完成心态的改变。
《观察修与安住修》的法义总结
佛教中,禅修的方法很多,本周重点学习了观察修和安住修,以下为本次的法义总结:
观察修与安住修
很多学佛的人对禅修都有一份向往,但对禅修也有一定的误解,觉得闭上眼睛、盘腿坐在那里才是禅修。
禅修是心地功夫,关键是改变我们的心,打坐只是辅助手段。真正的用心,是贯穿一切时、一切处的,包括行住坐卧,乃至吃喝拉撒。只要保持正念,随时喊源随地都是修行。
所以,禅修并不是让身体保持某种姿势就行了,关键在于用心,而不是形式。
佛教中,关于禅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止观,是通过培养定力来获得观智;内观,是通过培养觉知来获得观照力;观想,是通过想象来调整心行。而书院比较重视观察修,即通过听闻法义,运用理性思维,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因为说宽键法是佛陀一生教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学习佛陀言教,也是他老人家为我们施舍的常规修学途径。
1、观察修的心理基础
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心理基础是理性。
学佛需要开智慧,见真理,而智慧和人的理性有关。
理性的形成,包括生活方式的文明与否,都和我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有关。我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建立什么样的理性,成为什么样的人。古往今来的罪犯乃至暴君,也是因为接受了不良文化,形成错误观念,才会导致危害自己、危害社会的种种不良行为。
在未接受到觉醒的文化、智慧的文化的时候,大多数人看不清世界真相,找不到生命出路。虽然路就在那里, 过去也有古佛走过,但除了慧根极好的独觉,凡夫是没有能力找到这条道路的。而佛陀不但找到了这条路,还为我们施舍种种教法,苦口婆心的引领我们。
2、观察修、安住修的教理依据
闻思修是佛法修学的基本次第。其中的思, 就是如理思维。
在“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 随法行”四法行中,如理作意也是关键所在。从 亲近善知识到听闻正法,是在接受智慧的传承。 在此基础上,通过如理作意,知道佛法究竟告诉 我们些什么,才能法随法行,走向觉醒。
而在八正道中,首先是正见,其次是正思维。 我们接受了佛法正见,就要落实到心行,以此观察世界,思考人生,而不是一味随着妄念跑。唯识也讲到,由四种寻思,才能引发四种如实智。
可见,如理思维对学佛非常重要。《道次第》 倡导观察修,正是基于这些常规修行路线提出的,并非另辟蹊径。不学经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传承佛陀的言 教,无法传承这种智慧的认识。参禅也好,念佛也好,都是在众多经论基础 上浓缩的修行手段,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现 形式。
当然,理性是不能直接抵达真理的,但它可 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接近真理。
3、凡夫心是依观察修而建立的
其实对凡夫来说,观察修和安住修并不陌生。 因为凡夫心也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建立起来的, 可以说,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做观察修和安住修。 比如我们喜欢一样东西,就会反复想着它的好处, 想着一定要把它占为己有,这就是观察修。最后 使这个念头变得极其强烈,在内心久久不去,甚 至强烈到只剩下这个念头,这就是安住修。
无始以来,凡夫在无明和我法二执的 认知基础上,思维种种问题,形成现有的凡夫人 格。所以,这种修行方法很适合凡夫。
我们曾经 因为错误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带来烦恼,流转生死。 现在还是依照这个心行运作规律,只是调整方向, 通过对佛法的思维获得正见,以此认识问题,改 变心行,这样就能解郑巧态除烦恼,出离生死。
以上是观察修和安住修的法义主要内容,是企图引领大众跟随佛教先贤的步伐,开启人对佛道的修行。
其实这不仅仅是针对佛法,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也需要观察修和安住修,比如养成好的习惯、提升个人知识和能力,都是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观察,知已不足之处,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我们未必认可佛教的某些观点,但佛教的很多方法论,却值得我们学习。
为什么说观察求和按住宿是佛法修行的一个非常常规的途径
佛陀在经典中归纳了两种修行的方法,后来诸大祖师以各自的智慧依据教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安立,这两种修法就是观察和安住。
所谓的观察修是在我们上座之后,运用自己的第六意识缘一个对境再再去分析,一边观察,一边修行。修《前行》时经常使用到观察修,比如修持无常、业因果,都是通过第六意识对于无常等要点再再观察,在观察修中获得正见,这是通过修行产生定解。在修行过程中如是观察称为观察修。
观察修的所缘也是一种正见,前面分析的时候应该有一种了知,上座之后通过安住或者观察修的方式,对于相续中的正见进一步地串习。虽然在思维的时候也要观察,但思维的侧重点是遣除怀疑、生起定解。上座观察修是缘着正见以反复观察的方式来修行,重点是反复串习的角度。思维是通过方方面面的观察来遣除增益损减、生起定解,观察修是通过反复观察、串习来生起觉受,或者证悟。
修前行时,基本上都是通过观察修的方式来安立的。因为我们要在内心生起出此薯亩离心,必须反复观察轮回的过患,才能产生厌离;要生起信心时,也是反复观察信心的功德以及生起信心的方式,才能生起信心。不管是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还是菩提心的教授,都是在反复观察自私手乱自利的过患,或者利他的功德,缘着对众生发起菩提心的理由,通过慈悲喜舍、念恩报恩一系列修法,内心就能对众生产生悦意的感觉,然后不忍心他们感受痛苦,产生救度的心,最后发誓成佛,这些都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来生起觉受的。
乃至于修持中观,我们也是再再地用理论来对自己起心动念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抉择,以此来了知心性本空;修人无我空性也是对于“人我不存在”森森反复串习,内心才会生起人无我的觉受。凡是修中观都是通过不断观察的方式获得觉受的,叫做观察修,也叫观修。
第二种修行方法叫做安住修,又叫止修。安住相对于观察修,没有方方面面的串习、抉择。有了正见之后,可以安住在正见上完全不动摇。
观察修和安住修两种方式,佛经中都提到过。按第四品总义的回答方式,一般初学者安住修不太合适。为什么呢?因为安住修是缘一个殊胜的正见一缘不动的安住,对修行者的要求比较高。而观察修的标准不是这么高。初学者相续中的疑惑、分别心、实执心都很重,如果没有通过再三观察正理的方式来修持,即便是安住,内心还有很多疑惑、实执、烦恼不间断地冒出来,自己没有观察的智慧也无法对治,这种修行就是浪费时间。
针对凡夫人分别心、怀疑心重的特点,最初观察修非常重要。因此益西上师在讲课时再再地提醒我们,观察修非常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相续中疑惑太多,实执太重,烦恼非常粗猛。这时如果没有观察的智慧,如何面对生起的分别念呢?虽然我们对待分别念没有办法,但是不是真的无事可做呢?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把修行方式调整一下,这些烦恼是可以对付的,并不是真的一筹莫展,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主动掌握观察分别念的方式。如果掌握了方法,把修行的策略调整一下。比如喜欢安住,主要是觉得观察很麻烦,必须要去学习、听闻、思考、背诵、讨论,这样非常累。他认为什么都不想地安住,不是很好吗?这是一种捡便宜的心理,最后会害了自己。
对于凡夫人来讲,该经过的过程必须要经过,有些是没办法绕过去的。虽然想方设法想要绕过去,但是最后来看,还是自己吃了大亏,所以不能绕过的东西就要去面对。比如中观的见解等该学的要学、该抉择的就要抉择。如果抉择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修的方式获得体会。如果相续中的怀疑通过观察修的方式遣除了,或者生起了一定的觉受,这时安住修就有了基础。并不是说不能安住修,而是必须对于我们所处的阶段认知得清清楚楚。如果没有认清自己的状态,挑一个自己认为相应的,或者很简单的,最后简单的东西会变得非常复杂,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都会出现。
一般来说初学者比较适合观察修,不是说不能安住修,上根利智的人,或者安住修的种姓,也可以安住修。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39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