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出家人的不容易(出家人苦不苦)的词条

做和尚苦不苦
苦。
为钱被迫的,,辛苦奔波,,如同小商贩之辛劳
迷茫的,早睡早起、辛苦劳作,茫茫然,不知所为,,,如同现在大多数之【巧睁高中应届生】之辛劳
理事的,如同身兼多职的职员,,没有休息时间、没有调理自己的时间
修行人中,不明佛理的,,苦于无所得
修型迅行人中,明佛理者,,苦于障缘多,苦于所度众生业障重,是怜悯苦卜宽此
出家人生活辛苦吗
应该说是比较辛苦的!我在寺院住了8年了,感觉出家人不容易。简单的给您看看僧人的一天作息时间吧!您就会知道辛不辛苦了。
国庆节、春节寺院放假吗?僧人几点钟上班?有加班费不?……, 每每遇到朋友们问这些问题,我就乐得不行。作为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独身、素食、以寺为家、不蓄有财产钱物、终身奉献给佛教事业,普度众生,再无“上班下班加班”一说,无论世俗什么节日,搏戚对于僧人而言,都是穗兆恒常的一天。
一般僧人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猜银租:
1、4:30起床(江浙一带日出较早,通常是3:00-3:30);
2、5:00-6:00上殿做早课(延祥古寺为了方便全国各地不同时差的学员体验早课,特意定在6:00-7:00做早课);
3、6:00-6:30早餐(吃饭也是修行之一,禅宗通常称为“过堂”)
4、6:30-7:30开门,打扫卫生或做其他工作。
5、8:00-10:00禅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6、10:00-11:00自修(这个过程寺院也有非硬性的安排,或者禅修念经做法事,或者看殿巡回,每一位僧人及常住居士都有寺务的);
7、11:00-11:30过堂(午餐);
8、11:30-14:00午休
9、14:00-15:30禅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10、16:00-17:00上殿做晚课;
11、17:30-18:00药石(由于寺院讲究过午不食,所以这一顿饭是帮助那些还做不到过午不食的僧人修行的,形同药物,称为“药石”)。
12、18:00-19:00关寺院大门;经行(法师们通常会四处走走,由于行走时需要保持内心的觉知,也是修行的方式,故称为“经行”);打扫卫生。
13、19:00-20:00禅修(这段时间比较自由,僧人会选择禅定、修习、喝茶等各种方式)。
14、21:00入睡。若通宵不睡的禅定的,就叫“夜不倒单”。
虽是女僧人,但在寺内做的和男性僧人是一样的,而且由于戒律更多(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所以注重的地方也更多。
出家当和尚苦不苦?比凡人活的清净洒脱还是更加艰难?
做和尚也不是做僵尸,一样要吃饭穿衣,一样要上网打手机,郑陆肆一样要考级评级,一样要面对世俗,成功的和尚也可以包二奶开宾利做上市公司董事长,失败的和尚该自杀还是会自杀喊轿,你要是真的对佛学有领悟,也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去追求那当个和尚也还可以,拿寺庙当个人的精神病院你就跑偏了,该去看心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吧,要是当和尚就能了断,富士康就该把庙修到工厂悉培里。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众所周知,古时的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凭文才学识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下的大事,全都掌握在王侯将相手里,然而先贤却说出家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可知出家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
关于「出家人」一词,佛家有这样的说法: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古尊宿歌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两字者少也。
这是在说,现今有些人,只要剃了头发,披上一领僧衣,便说是出家了。唉!这只不过是出有两扇大门的家,并不是出三界火宅的家啊!能够出离三界的家,才可以称为大丈夫;但还未完全够格,要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然后才真正可称为大丈夫。古尊有一歌的歌词中说:「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二字人知少。」「最胜儿」就是指大丈夫,但要做大丈夫不容易,这就难怪能理解「出家」二字含意的人少啊!
在品读完台湾圣严法师的著作《正信的佛教》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作为出家人,是多么地不易。出家人不仅要抛弃儿女私情,忍受青灯古佛的寂寥,遵守佛门清规戒律,还要勤修佛法,修持「六度万行」,普度众生,济世度人。印光法师曾提出出家的两个条件:第一是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如是看来,出家之举也正是大丈夫之所为啊!
不久前,我到少林寺拜见释永了法师,他的一番话,哗裤更让我对出家的僧伽顿生无限尊重敬仰之情。永了法师说:「出家是一种出世的修行,要了断尘缘,一心用功办道。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出家人都应该义不容辞,哪怕是要忍辱负重,哪怕是要肝脑涂地。 」诚然,出家人不是单单一个人,他(她)代表僧众,代表三宝,一心向善,善护身、口、意三门是出家人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时下社会里,出家人却面临着诸多非议与不解。
或许是对佛教的知之甚少,亦或是受电影、电视剧中关于出家人介绍的片面性影响,大部分人觉得佛教应该与尘世绝缘,出家人应该与红尘俗世断绝一切联系。于是乎,僧人拿手机、僧人上网、僧人坐火车、乘飞机等画面被传至网上后,就引来网民们的谩骂与羞辱。在大家眼里,似乎出家人就不应该「与时俱进」,似乎出家人就应该守住一方寺庙,日日苦修,过午不食,清心寡欲才行。
是这样的吗?佛教就不应该和社会的发展接轨吗?有僧人说:「佛教不避世,出家人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公众的需求,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我坚决同意这一说法。试想,如果佛教与僧人不与社会接触,又如何能广大佛法,运用佛法来解决众生的苦难呢?时下是网络时代,互联网络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电子化办公取代纸质化办公近在咫尺。若佛教不利用网络技术,还固守传统的手抄经书这一模式,既浪费纸张,又耗费人力物力,岂不会成为大众的笑柄?
所以说,我们应该理解佛教,理解出家人的不易。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银氏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一旦我们脱离了时代背景,离开现实的人生去找佛法,不但毫无意义,也找不到佛法,更不能将佛法的妙用加以推广。佛法能够在世界上流传下来,靠得是一代代出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靠得是一颗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当然,更离不开佛教及出家人与人世间的密切联系了。
对于出家人,我们应该尊敬,不能喝斥、诋毁,凡是谤佛、谤僧的人,都将受到惩罚。当然,这不是说「佛法僧」这「三宝」有着不可捍卫的权威,而是因为佛教僧团中的「三宝」若加以破坏,佛教于世间即失去其清净相,又如何能发挥救度众生的大用呢?《十轮经》卷三云:「若诸有情于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须发,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一切天、人、阿修罗等,依俗正法,犹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况依非法!」
出家人皈依三乱搏简宝,是要追求觉悟的圆满,追求最终的解脱,任世间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跳出三界外,了生脱死,找到真如本性。在吃斋念佛的清冷生活中,出家人仍不忘度化世人,祈祷众生离苦得乐,这种高尚的情怀岂能不让人赞叹呢?僧人是人,俗人也是人,在家人是人,出家人是人,人与人之间多一些认识,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交流,岂不快哉!
理解出家人,善待出家人,尊重出家人,从你我做起,从言行做起,从当下做起,好吗?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49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