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种过具六种想(三种过具六种想法是什么)的信息

八步骤三种禅修3
(八步骤和八步骤三种禅修,导师开示,八步骤是方法,建立观念,思考人生,不断重复心态,也是需要有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记得第一次打坐时,腿不自在,就放下不盘,梁源说明不真诚,看到班组共修时其它师兄都盘着腿坐着,我也只能老实盘腿,现在也养成了习惯,每天也能认真的坐着盘腿,听慈经做定课。)八步骤三种禅修,禅修在一般人眼里以为就是在闭着眼睛,盘腿打坐,实际上是一种心底功夫,怎样用心就会怎样改变我们的心,就会有收获,打坐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只要保持正念,带着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心行,随时随地都可以禅修。比如观想,运用观想修行改变观念。净观或者不净观,净观帮助我们远离贪嗔痴,通过想来改变环境,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内心,环境对我们影响很大,心念产生和境界有关系,境界变了,心念也随着改变。还有一种内观的修行,偏向于觉知力,培养我们的知觉,获得关照力量,也是比较重视的观察修,完成对世界的建立,一种正确的认识,运用理性的思维,这种修行佛教里面比较重视,因为人有理性,能够跳出自己的经验,跳出自己的感觉,如果没有理性思维的话只能永远活在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经验里面,所以要用理性思维开放,看到自己的不足,理性跳出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对自己的关注,和关注更多的人。理性的文化和接受的文化程度也不一样,接受到觉醒的文化,智慧的文化就会开智慧,开真理,找到生命的真理。如果没有接受文化就会设定在狭隘的生活里面,跳不出自己的感觉,不清楚自己是谁?生命是怎么回事,没有接受到佛法的智慧,就会有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就会导致不良行为,成为危害自己,危害社会的人。导师为我们施设了很多教法,让我们不走弯路,现在有缘进入三级修学,就要兼用理性认识,时时观察,提醒自己,安住在书院好好修学,对生命,社会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去认识,帮助我们找到方向。
八步骤三种禅修就是修正观念,调整心态,运用正确的观念重复正向心态,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第一到第四部是观念禅修,通过将近三个月时间每天看书,观听视频,做辅助材料理解法义,做分享稿.记得本月上旬晚上在宾馆自修时,隔壁好友叫我一起去看广场舞,这个我喜欢的,当时心动了一下,也是我这个凡夫心无明的错误观念造成的,后来婉言谢绝,讲没时间去了,我要看法义,看书。也是第五第六步心态的禅修,处理问题,要考虑一下,心静下来,安住在宾馆内自修。稳定心态看书做法义,怕分享不好,打了草稿读一遍感觉不够精进,再修改重新整理,做分享心得,直到感觉满意落实正稿,收获满满,也是第七第八步生命品质的禅修,重复正确的观念和心态。现在学了10篇教材,对书本做法义的理解,养成了习惯, 丛刚自修时用了2小时,现在4到5小时,甚至一天时间看书,法义,重复看观听视频,学习,时间觉得还不够,摆脱错误观念,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心里基础,开智慧,见真理,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变,正像《道次第》所讲的围绕凡夫心,菩提心的展开,帮助我消除错误观念,建立正确认识,同样也离不开八步骤的十八字方针和十六字诀窍,(真诚,认真 老实,理解接受并运用,观念心态品质的改善 ,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向)。学会认识观修,以前喜欢买买买,现在好久没有这个念想了,安住了我这个以往贪嗔痴的错误观念,走向了觉醒。运用脊渣笑八步骤离三种过,具六种想,用法器来敲醒自己,八步骤的三种禅修,取决于有效的方法,落实修学是关键,自修共修看教材,观看影像内容,每天重复看观听,脑子里有妄念时反过来再观察,观察后再安住修学,安住了就不用再观察,安住在修学里面就是轮番修,每一课都传承着智慧内容,修学效果都得到收获,皈依三宝,观念得到了改变,把法义带到生活中调整心态,对座上修的落实,检验巩固,也是座下修的修行,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亲人随缘接受佛法的善知识,学习佛菩萨的精神,按照闻思修樱含的佛法修行次第,从迷惑走向觉醒,心态越来越健康,对人处事用智慧相处,融合,运用所学的法义运用到生活中处理问题,来导向生命品质的改变,效果非常好,关键在于我们要真正的落实八步骤。以上是八步骤禅修的法义和分享。
闻法轨则 依六种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本周的内观和实践,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首先于己做病者想。对于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来说,求生的本能让他对医生的嘱托言听计从。特别经多方医生诊治无望的时候,对医生的哪怕半点希望的话更是不加甄别的遵从。所以有病急乱投医之说。自己进书院也已经一年多,自己的状态时好时坏。时而精进,时而懈怠。何时精进何时懈怠,全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就用心认真的修学,心情差的时候,佛又回到西天了。而心情好的时候并不多。前天小组共修也都谈到了进书院的初衷。想想那时候对进书院学习的渴望,和第一次落选时的失望,最终能够进书院的激动和得到后的不珍惜。想想自己因不精进耗费的时光,觉得特别汗颜。通过不断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有几个因素。一,总觉得时间有的是,反正现在还年轻,比起耄耋之年的老人,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学佛嘛,也不必急于一时。其实已经把佛法修行与做事割裂开了。并不觉得佛法是心法是总的指导方针。二,总觉得死亡是一件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感觉自己好像不会死似的。中学的时候学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上面说,死是一件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不必急于求成,那还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好了。殊不知意外和明天并不知哪一个先来,当意外来临时,我们那种茫仿脊然不知所措那种无力感,只能犹作婴儿哭。其实死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习惯备段渗性的视而不见。中国人也燃咐忌讳谈死的。所以对死尤为麻木。佛陀曾说人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间。就像不差钱中说的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这一期生命只不过生命长河里的一朵浪花而已。三,临时抱佛脚,每次遇到变故或挫折时,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学佛,我一定要改变生命品质,我一定要弘扬佛法。也是那个时候特别精进也很虔诚,学起来很有劲头。可是当困难期一过,自己又堕入习惯性麻木的怪圈中。又行乐须及春了。四,自我感觉良好,感觉自己这里好,那里也不错。我哪里有病?我怎么会有病?有病的是其他人吧?你看看?他人这里做的也不如法,那里做的也不到位。修学不积极,定了不及时。把自己举得很高。这种不良心行是对自己的一种障碍。印祖曾说若真修道人,不闻世间过,若闻世间过,非真修道人。阿秋法王曾说过,对他人的抱怨与指责,非但与自己修行不利,还会断自己的善根福德。想想自己表面上一幅谦虚谨慎的嘴脸,骨子里就是一个判官。自己修行不得力这也是很大的原因。五。总是习惯于熟悉的状态,很难打破或走出这种状态。就像对立与冲突,嗔恨。这些不良心态,一遇到对镜,马上出来,连想都不用想。就像呼吸一样自然顺畅,而对于忍辱,持戒,精进这些菩萨行,总是心有余力不足。用师父的话说,就是不熟悉,我觉得闻思不够,没把这样善法落实于自己的心行。自己心行没改变,所以法是法,我是我。我觉得要想修好,必须具六想,除三过,以清净心闻法,通过观察修安住修让法落实于自己心行。只要修行上路,肯定就有动力。
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所以,这个系统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
怎样才能改造这个有漏的生命系统?就要依法,要使自己成为合格法器。《道次第》告诉我们,闻法应离三种过,具六种想。离三种过,就是令心向法开放,使法乳清净无漏地盛载其中。如唤宽果接受渠道不畅通,法就不能顺利进入我们的生命系统,更谈不上产生作用。六种想,也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其中第一个观想,就是把自己当做病人。换言之,我们必须意识到现有系统的缺陷,从而生起改造动力。如果一切安好,改什么呢?修什么呢?
对于这项生命改良工程来说,《道次第》的每个步骤,都在帮助我们完成某一方面的修正。比如对暇满、义大、难得的认知,就是对价值观的重塑。说到价值观,我们也许会觉得是一个哲学问题。事实上,这是生活中时刻需要运用的。我们每天都面临很多选择,大到事业、家庭的选择,小到日常琐事的选择。我们究竟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学什么还是不学什么,几乎所有选择都离不开对价值的判断。
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多半就会跟着感觉走。但凡夫的感觉是什么?无非是迷妄,是颠倒,是人云亦云,却很少考虑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就不知道不要的是什么。相对而言,现代人似乎特别浮躁,特别经不起诱惑。原因何在?正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信念在支撑。就像一片羽毛,轻轻的一阵风,就能使它失去方向。
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道次第》告诉我们,在生命延续过程中,人和陪亮身难得而易失,惟有将此机会用于修行,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除此而外,轮回中的所有盛事都是虚幻不实的,其本质都是痛苦。若对这一选择确定无疑,许多烦恼就不复存在了。因为所有烦恼都有相应的依托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们原有的错误设定和执著。比如曾经喜欢过什么,执著过什么,在乎过什么,当心纠缠于这些局部时,就会将此当做一切,颠来倒去,越缠越紧。乱野而从生命的真正价值来看,从一个制高点来审视,就会发现我们纠缠的不过是幻影,是尘埃,其价值是短暂而微不足道的。看清这个真相,我们还有兴趣为此付出一切吗?
八步三禅上的分享稿
关于法义上说真诚的认识到生命的种种过患要做到离三种过,具六种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作为重病患者来想,这个病原是无明和我执,就拿我以前看到的一典故《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几次三番提醒蔡桓公,比如“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恐深,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益深”,蔡桓公并没当一回世胡事。或许还没感受到病痛,所以觉得自己没病。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转身就跑,因为扁鹊知道桓公已病入膏肓,非金石良药所能医治。现在我就拿这个典故告诫自己,自己要治病。在之前三礼拜的假期,我提前把八步骤三种禅修的视频和法义给看了一遍,通过法义把思维导图梳理了一下。确定态度模式后,我就打算三个阶段理解接受运用三个阶梯循序渐进的往上递增。八步骤的前三步就是阅读个三遍,做思维导图来理解来找出核心树立正见,然后想循序渐进的到第四步,发搜祥拦现总是跳跃,或者还是只停留在第三步出现了急躁的情况,这周重新看了视频和法义,在老实这方面,就是安住的问题,自修和思维导图的事儿。自修的时候不大定的住,自修时间是45分钟,在这段时间我会插片式,包括做思维导图也这样,导致一直在前三步。我看以后还是要多听慈经和找块安宴亮静的地儿来自修和做思维导图,来循序渐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78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