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教中的真心在哪(佛教中的真心是什么)的简单介绍

学佛百科2023-05-0392

佛学,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真心和妄心的关系是什么?

通俗讲,没有贪嗔痴疑慢的心友虚销,就是真心。而沉迷在贪嗔痴疑慢的心就是妄心。

 真心与妄心虽然不同,但真心与妄心是一体誉坦的,不能分开的。犹如波浪与水的关系,不能分开,非一非异。 一念觉悟,妄心就转为好游真心。

佛教的真心和妄心是指什么

真心,就是指佛性,也就是自性觉悟。

妄心,就是指州昌我册扮扒们众生的一切所思所想,以及一切念头和心缺冲理、思维。

但是,真心和妄心,本来是一体的。真心好比大海,而妄心好比海上的波浪,二者是不可分的。所以佛经上常常讲“真妄不二”。

佛法所说的真心,是什么意思?

是相对衫缓纤于我们大众理解的意识心而说的,意识心是很浅的层面,是生灭心,认为意识心是真正的自己,那当然是有生死的。真心是本来面哪森目,是或仿真正的自己。

佛教中讲的真心,真心是什么,如何进行体悟真心?

楼主 法安~

如果说,不必知道什麼是真心,只需要空却烦恼、断我执後就是真心现前;

那试问: 阿罗汉也应该悟明真心了,阿罗汉断我见我执後,也不在著我相,那为何还不被佛菩萨所印可?

如经云: 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核笑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又如《入楞伽经》卷7︰「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馀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大慧!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应当修行令清净故;…大慧!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何以故?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大慧!如来藏识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馀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大慧!是故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当学此法。」

换句话说, 佛已经开示菩萨应当要实证此心---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而这个心是声闻缘觉所不知不证的。

既然如此,悟明真心当然是入佛法大门的第一步,而不是单在除烦恼、杂念上下功夫,那是前方便、也是悟道前的资粮、工具,但千万别将工具当成是宝山。

因此,要体悟真心,当以禅法为捷,以看话头---参话头---参疑情的方式,当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慧时,自然瞥见本来面目。

最後、稍微辩证诸方学人所落入的我见坑,以利有缘学人能扫除邪见:

一楼的沁主人所落入的窠臼其实是将生灭无常的意识心(第六识)当成是真心,所以才会认为将意识心所相应的我执法执去掉之後,就会变成真心,这是典型的将妄心转成真心的邪见。

真如心从来就不与烦恼相应,你断烦恼、没断烦恼,都是本来自性清净,所以阿罗汉断烦恼後,仍然见不得真心,因此还无法成就无上佛道。

三楼liang也是落入意识变相,因此才会将意识不著相,也就是对於外境都无所执著的心境,当成是本来面目,然而真心不管你著不著相、你吃饭贪求美味时,真心还是本来就无所住;那纵然你离欲了,吃饭时不贪美味,真心仍是无所住於吃饭的境界,因为真心从来就不被三界一切境界所缠、所束缚。

四楼的yixinw也是落入意识境界,因为去不去执著,那是与意识相应的,才会有意识清净与不清净的差别,跟上述同样。

五楼的闲人虽然知道真心就是庵摩罗识(即阿赖耶识、妙真改察含如心之异名),但是他说"渴"的作用是真心发出来的,以及不想再喝的作用也是真心所发出来,而过程中想获取水、喝水等心行都是假心的作用。首先,知道渴的作用、以及不想再喝的作用都是与妄心、也就是与假心所相应,真心从来就不知渴、也不知道什麼是不渴;然而,不论你会感觉到渴、想喝水、思虑如何获取水、喝水的过程、饱足不想再喝等,这些过程都是真妄和合,真心与末那、意识等和合运作,也不用说将两者合一,其实两者本来就没有分开过,只是妄心自己不知道真在何处,一直将妄心自己当成是真实的自我,才会迷己逐物、轮回颠倒。而闲人还说假心障碍真心反真成道,其实真心本来就没有成道可说,因为真心本身就是道,就是妄心悟明真心後的依止之道---即唯识所说的转依真如,真心本来就已经自性清净、本自涅槃了,这不是靠修行而成的,而是妄心悟明真心後,转依真心的清净性、涅槃性、去除烦恼障、以及悟後进修真心所含藏的一切种子,成就一切种智才能成佛。

而渴与喝水的过程中,是末那识查觉到口中的味尘有所变动、而意识才会去领纳到些微的苦味、这时候才会少分的知道渴了,但是决定要喝水或者还不要喝水的,是末那识,而喝水过程中,这拿起杯子、张开口、喝水的快慢节奏等,都是末那识在主导,意识只是负责领受、了知喝水过程的行相,以及了知是否不渴了,那决定不继续喝水的,还是末那识。

而这其中,真心从来就不知道什麼是渴、什麼是饱足、喝水过程的行为也全然无知----无所住,但是末那识怎麼决定、作意,真心从头至尾都是清楚的知道、随缘如如----生其心(即维摩结经云: 了众生心行)。

如果要亲自体验真心,而不是只知道名相、理论的话,就要发菩萨心、行六度万行、培养动中定力、然後参禅,就等一念相应的时节因缘,就能够悟明本心,没滚亲见大德你本来的真身了。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89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