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嘛)

闻思修行
洛陀美上师:《和谐中的圆满》—【闻思修行 三】
佛法的核心是闻、思、修行。佛法的思惟与修持是从闻法开始,只有先听闻佛法,才能进一步思惟,然后再去修持佛法,最终得到佛法的成就。所以听闻佛法是修行最重要的第一步。
萨迦班智达说过,没有闻思修的道,就如同没有手去爬山一样。修行如果没有闻思,就不会有正确的知见;没有正确的知见作导航,是不可能如期达至目的地的。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错路。”如果没有闻思的智慧作引导,盲目修行,无论多么精进,也只能成为转堕傍生的因,一旦沦为魔的眷属,更不易有解脱的机会。
闻法极其重要,修行人只有通念腔陆过闻法,在心中生起殊胜的定解,对上师三宝生起不退的信心,遣除一切怀疑,不再被烦恼、
违缘所转后,再去实修。如果没有闻思的智慧作引导,盲目修行,无论多么精进,不但修无所成,还易对佛法产生邪见,堕入外道,成为转堕傍生的因,一旦沦为魔的眷属,更不易有解脱的机会。
遵照听从上师的教诲,是敬奉上师最好的办法。想要报答上师的恩情,就要好好听上师的话,闻思修法。若只用金钱财富供养,不听师教,就像高价买了药物,自己却不曾吃一粒,没起到拜师的作用。
学佛一定要先闻、思,闻思了,你的信心才会稳定,你的成就速度才会加快。我们修行中走走停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信心不稳定。所以加持就不稳定。这并不是佛菩萨、上师不加持,但是我们能不能得到加持是自己的原因。比如虽然今天阳光灿烂,但是我们坐在黑暗的屋子里,就得不到阳光的温暖。同样的道理,上师、佛菩萨的加持时时都在,但是我们没有信心的话,就得不到加持。所以大家一定要多闻、思。我再三强调要多多闻、思,这是我对你们发自内心的一个希望。
作为一个佛弟子,首先要知道闻法时什么样的行为如法,什么样的行为不如法,这些道理非常重要。闻法时身体要端正,不可东倒西歪或把脚伸出去。如果上师坐着传法圆好,弟子站着,是不如法的;上师站着讲法,弟子坐着听法,即便得到法,这也是不如法的,必须要站起来听受;上师坐在低处讲法,弟仔顷子坐在高处,同样是不如法的;闻法时头上戴帽子或者头巾等饰物,都是不如法的行为。另外,上师在上面讲法,弟子在下面交头接耳,思想开小差;或者中途随意走动,频繁出入;手机不关闭,在下面拨念珠或持咒等现象,都是不如法行为。在藏地的很多寺院都有铁棒喇嘛,若看到不守规矩的人,手里的棍子就会打下去。在这里,我只是提醒大家闻法时要断除以上种种行为,一定要做到以恭敬心、虔诚心如理如法地闻法。否则,是会有很大过失的。
1为什么佛教的根本是闻思修行
闻是听闻、阅读大乘经典,思是参悟,修是修行无为之法。无为之法才是证得无上菩提之法。
闻思修行什么意思啊?
应该是“闻思修”。简而言之,这是佛教的修行方法。①闻=我听见亮埋(也可以理解为“我吸收、我学习”);②思=我思考,我思慧键老维;③修=我实践,我去实证。这三个字就是“123”的渐次关系或步骤,说的更具体一点,我们打个比方,有人说糯米比梗米更好吃一些,你听到了这样的说法,这就是①“闻”开始了,但你不能人云亦云,你就要开始想着怎么来验证,一个是通过科学检测糯米、梗米的组成成分,然后再煮两大锅糯米饭和梗米饭,然后请100个人来吃,自己也吃,最后做民意调查和身体健康检查,92个人说梗米好吃且身体健康,那么你准备采取这个过程的时候就称为②思,得出这个“梗米好吃前升”的结论就是你③修的果。
为什么佛教的根本是闻思修行
闻是谛听根本上师的传法。思是听根本上师的讲解后思考是真?是假?师父讲的用意是什么?回去思考,就这样做。听了,思考了,想通了就要靠自己修习。是自己的习性慢穗碧慢的改进这样就如法了。就一步一步的离成就近了。
接下来佛教的根本在于文思修的原因。找到一位自己最猜握举有信心的具德上师,一辈子依止他,这样才能修行成就。佛陀成就之前,就依止燃灯佛。他就是大成就者。现在师是过去佛。你要修成正果就必须依止一位具德上师,按照他讲的听师傅的话,精进的修习。就一定能取得成就。不通过闻思修而能修佛法。佛陀也未曾说过。晋美彭措法王开示“不做任何闻思修的修皮者行,是一种愚笨的盲修瞎练。所以佛教的根本是闻思修。
何谓精进闻思修行正法?
简略解释如下供参考:
精进:就是努力修行,不懈怠。
闻思修: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罩氏哗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次则由闻而思,思,谓对所闻法思索理解,由此得“思慧”。次则依思慧而修行,由修行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物行恼,证得道果。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核盯,这是佛教修行的正确途径。
正法:指依照佛经和戒律的修行,不搞迷信,不走邪道。
什么是闻思修行
闻思修行是佛教的修习佛法的法门,佛教徒在修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一般要从多闻进入。在多闻的基础之上要多思考,通过日常的打坐禅悟等修行活动,来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身心当中。
佛法修行一讲多听,二讲善思;睁如多听增加了解的广度,善思增加了解的深度。其中,闻就是听闻佛法,就是“闻慧”。思就是思考佛法,就是“思慧”。
扩展资料
修行:
1、内在的直觉、灵感和确信
在这个展现知识的第一阶段,有一种对灵性现实的更深确信,这是世俗悉茄启人不可能通过正常认识所达到的。然而,即使这种确信也不是不可动摇的。它仅仅赋予轻微与摇移的神圣知识程度。行者才刚刚开始灵性旅程,还必须面临很多考验。
在第一个阶段,求道者逐渐脱离与物质行动领域的纠葛,并向能量领域上升。
2、真正的觉照
神圣知识展现等同于真正的觉照(illumination),求道者获得对过去、和将来的知识。他已牢牢确立于神圣道路,不复有“堕落”或失去真正觉照的任纳山何危险。考验依然很多,但他怀着深信、自信和决心来面临它们。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907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