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胜伏他方度母图片(伏胜的意思)

学佛百科2023-05-0479

《有求》必应

      上月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亚朵酒店,翻到了一部索达吉堪布著的《有求》,介绍了二十一尊度母和度母修法。配雀野讲解了每尊度母的功德,并为二十一度母配有精美的唐卡。翻开这本书的一刻,感觉它真的能护佑平安、加持好运,于是就跟酒店前台小姐打了招呼,将这本《有求》带在路上,研读修习,期待到下一个亚朵时归还。

      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当今时代,祈祷度母的感应最快。

      人一生会有各种心愿,若想达成,并非磕几个头、烧几炷香就行,关键要懂得方法。这本书给有缘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适合方法,结合自己的发愿,按照每个度母的功德,修习诵读度母赞,以求得度母的加持护佑。

      以下将书中的度母唐卡和度母的功德摘录如下,供有缘的朋友们同修,愿各位在度母的加持下,有求必应。

奋迅度母:加持极为迅

顶礼奋迅救度母,目如刹那闪电光,三域怙主莲花面,花蕊绽放从中现。

白度母:开智慧,延寿命

顶礼月色白度母,秋白满月聚集脸,成千群星同汇聚,尽放威光极灿然。

紫磨金色度母:满足一切愿望

紫磨金色度母的功德:消除痛苦、愚痴、贫穷。

顶髻度母功德:灭尽众生的贪嗔、不顺。

吽音吒咤度母的功德:消除贪心、收服一切邪魔。

帝梵恭奉度母的功德:消除世间灾难。

胜伏他方度母的功德:摧毁怨敌、魔众。

大怖救度度母的功德:断除邪行。

三宝严印度母的功德:即使重症病人,也有获得重生的机会。

欢悦威德度母的功德:增加吸引别人的魅力。

解厄度母的功德:勾招福德与财富。

月相冠冕度母的功德:将痛苦转为安乐、不详转为吉祥。

烈焰度母的功德:以慈悲心击毁一切敌人。

颦眉度母的功德:遣除外在的灾难、内在的烦恼。

安乐柔善度母的功德:能清净滔培喊天大罪。

明觉吽度母的功德:遣除一切魔众和怨敌。

震撼三界度母的功德:魔鬼不敢危害你。

灭毒度母的功德:让身和心都岁森远离毒害。

天王所敬度母的功德:祈祷他,就能披上保护自他的铠甲。

消疫度母的功德:让瘟疫不会侵害你。

具光度母的功德:让你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伤害敌人。

略祈祷文:至尊度母您垂念,祈求救脱诸苦难。

度母心咒:嗡  达热  德达热  德热  娑哈

念度母心咒,成就一切所愿!祝各位平安喜乐,吉祥如意!

百家姓之伏氏家族简介

伏氏图腾释义

【释义】伏,“伺人也”。即守候之人。“伏”的甲骨文如一个人屈着身子在等候。金文则在人旁卧着一条狗,更加形象的表达了“伏”的本义。

【起源】源于风姓,上古太昊伏羲氏的后裔,以先祖名为氏。传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见巨大的脚印,好奇地踩了一下 伏羲氏简介 ,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 伏羲氏简介 ,取名“伏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人类在遭到洪水后,人烟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

得姓始祖:伏羲

始 祖 地:河南淮阳

郡望堂号:济南、太原、高阳;藏授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35位/约14.3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不详

现存家谱:6部

伏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尚义,山东临沂,山东昌乐、东平,辽宁清原,山西太原,陕山薯西韩城、扶风,甘肃天水、永登、徽县,贵州普安,云南河口,湖北黄梅,湖南汨罗,云南陆良县马街镇汤官箐村,河南省民权县伏庄,河北省南宫市凤岗办事处王家屯村,四川通江县至诚一村、四川省仪陇县果山乡高堂河村3组、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坡里村、大湖村,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宿迁市宿城区桃园村,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淮安市涟水县胡寨村,云南省曲靖、文山等地均有分布。山东临沂兰山区至今仍保留有伏家巷。汉族、僳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西汉有伏胜;南朝梁有伏迁;晋代有伏滔,游击将军;唐代有伏适,医家。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 太昊年间 伏羲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判型字为氏。传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清朝初期学者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现代的人类学者实地考察后,才得到这些苗族的传说。按 苗族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娲,他们本为兄妹,人类在遭到洪水后,人烟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在伏羲氏的苗裔后代中,有的用先祖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氏。伏氏同时也是宓氏,古代“伏”、“宓”两姓通用。

源流二

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名人 侯植,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南北朝时期有个汉族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北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俟伏侯氏,在《北史》中称作“俟伏氏”。后来侯伏氏跟从魏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再次改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了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侯伏氏、贺屯氏这两支族人中大部分改为伏氏,也有部分贺屯氏改为贺姓。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后北魏王朝又灭了北凉国,并逐吐谷浑部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均为北魏王朝所统治。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氏鲜卑人,都被融入汉族,皆汉化改为汉姓伏氏、或乞氏。

源流四

源于风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伏不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伏不齐,公元前521/502~?年待考,亦称宓不齐,字子贱,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伏不齐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者之一,在史籍《史记》中说他小孔子三十岁,但在典籍《孔子家语》中则记作“小四十九岁”。在伏不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用,因称伏氏、宓氏,后多称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西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伏侯龙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中国姓氏集》中记载:“后周时有大将军伏侯龙恩。”伏侯龙氏,属于古西羌民族的一支,在鲜卑拓拔部侵占西北地区后,曾长期被拓拔部所控制。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伏侯龙氏亦随之改为汉姓伏氏。北魏孝文帝病逝之后,北魏王朝大乱,许多鲜卑、慕容、氐、逗冲者羌民族又纷纷改回原姓。

然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影响深远,很快,北方少数民族以鲜卑、慕容二部为代表,迅速融合于汉族等其他民族,姓氏的汉化仍旧因循下去,伏侯龙氏不但依旧改为汉姓,而且在宋朝以后还分衍有伏氏、龙氏、侯氏三支。

源流六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阿至罗国国王阿伏至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伏罗氏,全称为阿伏至罗氏,是南北朝时期西域阿至罗国的国姓,出自其缔造者阿伏至罗,汉史简称其为伏罗氏。在史籍《魏书》中记载:“阿至国王姓伏罗。取汉姓伏氏。”阿至罗国,为古突厥语,汉称就是高车国,是南北朝时期匈奴民族西部分支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所创立。

在此次战役之后,不少故高车族人被唐军裹挟而返,留居于中原内地,以先祖之名的谐音汉字为汉姓,称伏氏、罗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发展历史

伏羲、伏不齐(宓不齐、宓子贱)。即太昊,风姓。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 。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伏胜:伏义之后子孙以为氏,颜氏家训书谥汉世所立单父东,门子义碑云济南伏生即子义之后胜为泰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因壁藏之至汉文帝时年九十馀以二十九篇授太常掌故黾锗,术宠古文尚书序云伏生年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是为今文之学史,记汉书儒林有传。是为山东伏氏始祖。

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四位门阀。

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秦朝人,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天下人都听他的,不想别的主意,就将读书人活埋了,将书都烧了,就是焚书坑儒的故事。伏生就偷偷将一部上古典藉《尚书》臧在墙壁里。汉朝建立后,又重用知识分子,伏生取出墙内的书,除损坏的部分,还剩二十多篇。那时有学问的人剩下没几个了,汉文帝就赶快派了人来向伏生求学,学习尚书,并传抄这部经典。伏姓迁徙地涉及大江南北的古帝,后裔或支族的分布也是很广泛的,理出个头绪来,无疑是对伏姓子孙寻根有益的。同时,从其后裔的分布状况中,亦可反转过来省视其悠久的传说史,从而进一步佐证伏羲氏是有其人的。此外,从伏姓(宓姓)的形成情况看,故里天水在进入阶级社会后,长期处在戎族居地,经济、文化不如黄河中下游,导致伏姓宗教未在天水地区形成,出现伏姓由东向西播迁的走向。这是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符合的。

历史名人

伏妃

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伏胜

字子贱。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 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为汉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门有“尚书在造”的金子匾额。几经破坏,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两通。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如宋吴澄.明张远登.清蒲松龄.王仕祯等。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明朝崔子忠画“伏生授经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伏允

唐朝吐谷浑吕夸子。惰开皇末国乱,国人杀其兄而立之。炀帝即位,令铁勒击破之。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遁客党项,大业末始复其故地。高祖即位,与之通和。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诏李靖等往讨破之,其子顺举国降,允遂自尽而死。

伏恭

字叔齐,朗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人)东汉明帝宰相。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终年90岁。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仪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年》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便利,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伏湛

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汉桓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

子玄度,东晋官员.学者。平昌安丘(现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学,远近闻名。任参军,封闻嘉县侯,任永世县令。后任参军,并领华容县令,任著作郎,专掌国史,并任本州大王。后迁官游击将军,仍兼著作郎,死于任。

伏恒

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士博士,东阳郡丞,卫军记室参军等。任中书侍郎,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尽职守,郡民为其立祠歌功。

伏龙

原名维景,改名龙,字云程。江苏埠宁县人。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赞助熊成基举,避疑改名龙,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充上士。辛亥革命时策谋响应,参加雨花台之役,失败后退镇江,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旋率军攻克彭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节九师,驻沛县,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民国2年春,二次革命后,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失败后退居上海。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奉命图长江,派人至江阴,说服军队独立自任赴通州运动独立,密泄被捕,后就义于通州。时年32岁。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追正其为陆军中将。

伏曼容

南朝宋.齐大臣。著名儒仕。字公仪。平昌安丘人。初以讲学为业。任宋官到辅国长史.南海(今广州市)太守。仕宋官到武昌太守。中散大夫.临海太守等。尤喜《老子》.《周易》。撰《丧服仪》.《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宋司空主薄。伏曼容子伏恒。伏恒长子伏挺,次子伏捶。伏挺子伏知命。

伏不齐

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伏子*。是孔子的学生 。曾当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称他为君子,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平昌郡:即顿邱郡。据《宋书·州郡志》记载:“顿邱,二汉属东郡,魏属阳平,晋武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分淮阳置顿邱郡,县属焉。”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国(约公元五世纪),将顿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治所在顿邱,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区。

安丘县:汉朝时期置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安丘县西南部。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平昌堂:以望立堂。

安丘堂:以望立堂。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得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胜,字子贱,春秋时博士,历史上称之为“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高祖灭了秦朝以后,伏生扒开墙壁,见书发霉损坏了一些,还剩二十一卷。伏生便在齐、鲁一带聚徒讲授。在汉文帝执政时期,他已九十多岁了,汉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错跟伏生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错逐一记录下来。就是今文《尚书》。

字辈

山东临沭伏氏字辈:“敬丙再庆祥开广圣传”。

湖北黄梅伏氏字辈:“昌维永正精守堂章”。

伏氏一支字辈:“张都昌腾建光卿云震桓典彪”。

宿迁洋河伏氏字辈:12-41世辈分:锡树法焕培,方知浩运泰。登高思建立,宜从作述来。共创伟大业,千秋广贤才。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风姓;

望出太原。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伏姓的源流和郡望。

太原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伏胜,故为秦博士,世称伏生。治《尚书》,得二十九篇,即今古文《尚书》。

高风亮节;

阳春白雪。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伏姓名门望族居住地“高阳”嵌字联。

书传博士;

系出羲皇。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济南人伏胜(即伏生),字子*,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曾在秦任博士,汉初在齐、鲁间教授《尚书》。文帝曾派晁错专门向他学《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自他的门下,今本《尚书》二十八篇,就是由他的传授而得以保存的。相传他还作有《尚书大传》。下联典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相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错畜牧业。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

羲娥授学;

无忌著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伏胜的女儿羲娥,能传家学。伏胜向晁错传授《尚书》时,已九十多岁,多依赖羲娥。下联典指东汉东武人伏无忌,袭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遵诏与议郎黄景共同校订五经及诸子百家。又采集古今,著《伏侯古今注》。

嘉谋习礼;

绩学传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伏生。下联典指汉·伏湛从父受《齐诗》,教授数百人。

六言通用联

玄曜五经博士;

安丘二论将军。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经学家伏日恒,字玄曜,仕齐为鄞令,武帝时为五经博士,出为永阳内史。下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伏滔,安丘人。有才学,桓温引为参军,从温伐袁颠倒对寿阳,以淮南屡叛,著论二篇,名曰“正淮”。寿阳平。太元中迁游击将军。

诗得匡衡传授;

姿比颜子聪明。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太傅伏理,从匡衡受济诗学。官至高密王太傅。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下联典指梁代侍御史伏挺。博学有才思。任昉见之曰:“此子日下无双。”有《迩说》文集等。

七言通用联

口传尚书恩泽厚;

校正汉史名望高。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才女伏女,名羲娥。秦代博士伏胜之女。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屋壁中。汉立,伏生得遗书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派晁错从其学。胜时年九十余,老不能行,由伏胜女诵传口授,《今文尚书》得以流传。下联典指后汉史学家伏俨,有《前汉书纠谬》。

八言通用联

一画开天,三才参化;

百王为统,五帝肇基。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伏姓远祖伏羲庙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伏胜是哪个朝代的

伏胜,字子贱,西汉济南(今山东邹平)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秦汉之际的经学大师,专治《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藏《尚书》于壁中,使这部姿亮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得以保全而流传至今。相传为伏胜伏羲迹御宽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拆旁,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

二十一度母礼赞经的意思

二十一尊度母礼赞经是一部佛经。信仰度母的人就像信仰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的人一样非常多。

内容节选:

1、顶礼奋迅救度母,目如刹那电光闪,三域怙主莲花面,花蕊绽放从中现。顶礼月色白度母,秋百满月聚集脸,成千群星同汇聚,尽放威光极灿然。

2、顶礼如来顶髻母,奉持无冲乱边尊胜行,获得无余波罗蜜,一切佛子近依止。顶礼吽音叱咤母,声遍欲色虚空界,其足压伏七世间,皆能勾招尽无余。

3、顶礼帝梵恭奉母,火神风神自在供,鬼王起尸及寻香,夜叉众会皆赞叹。顶礼胜伏他方母,札啪尽毁敌惑轮,右屈左伸足压伏,盛燃熊熊烈火焰。

4、顶礼大怖救度母,摧毁一切凶猛魔,莲花容颜现颦眉,无余斩尽诸仇怨。

二十一尊度母礼赞经的背景故事:

1、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坐大菩提树下入定放眉间光。群魔见光皆出,欲娆乱佛。

2、度母见之,作八种大笑,群魔皆仆地,复住于空定现不动明王,将一切魔顿时碎为微尘,释迦牟尼佛始成正觉,龙树菩萨修行时亦遇度母指示而得成就。

3、古印度在龙树以前,修度母法成就者已达五千余人。当龙树时修此法证果者亦五千余人。

4、在黎明或黄昏时,诚挚的恭诵二十一度母赞,或者在散尺档日夜任何时间忆念度母,唱诵赞偈并且持咒,就会保护你免于恐惧和危险,而且实现你所有的愿望。

5、如果你向度母祈请,度困哗母会非常快速地应允帮助你。

二十一度母赞的释义

经名:《圣度母赞》

在这首《圣度母赞》中,宣说了二十一尊度母,每一尊度母都以一个偈颂进行赞颂,所以这部经也叫《二十一度母赞》。

阿底峡尊者认为,《二十一度母赞》属于事续,事续总共有三十五品,其中第三品就是《二十一度母赞》。日藏大师则认为,《二十一度母赞》属于瑜伽续,瑜伽续的第五百七十品就是《二十一度母赞》。后来的个别大德认为,《二十一度母赞》既属于事续,也属于瑜伽续,这并不相违,就像《文殊真实名经》有无上密法的解释方法,也有普通密法的解释方法。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从究竟意义上讲,《二十一度母赞》可以按照无上密法解释,但根据所化众生的根机,也可以按照事续和瑜伽续解释。

在这首《度母赞》中,提到了二十一尊度母,不管是绿度母、白度母还是其他度母,本体都是一个,只要经常念诵《度母赞》,就会获得一切度母的加持。

从本体上讲,二十一尊度母是一个佛母,之所以用二十一个偈颂从不同侧面进行赞颂,是因为在不同众生面前,度母示现的形象、身色 、功德等不尽相同。

除了《二十一度母赞》,佛经中还有很多度母经典。前两天,翻看了藏文《大藏经》,发现了大量的度母经典和息增怀诛的修法仪轨。在藏传佛教的伏藏品中,也有很多度母仪轨。当然,大家不要认为,度母法门是藏传佛教独有的。其实,在汉文《大藏经》中,也有很多度母法,而且在唐朝的时候,度母法在汉地也有所弘扬。

从表面上看,这首《度母赞》非常简单,总共只有二十一个颂词,但实际上,它的意义非常深广。在藏地,有很多度母法的伏藏品和仪轨。这次我是从字面上讲解《度母赞》,其实《度母赞》的解释方法很多,每个颂词都可以按照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乃至大圆满来解释,在按照大圆满解释时,可以按照心部、界部乃至窍诀部的方式解释。如果真要广讲,一个颂词的内容都非常多。在具体实修的时候,从《度母赞》也衍生出许多仪轨,在这些仪轨中,结合息增怀诛等事业,每一尊度母都有不同的观想次第。

如果想遣除违缘、具足顺缘,修度母法是最好的办法。《度母赞》中说得很清楚,依靠度母可以获得一切成就。在藏地,很多大德虽然不明说,但实际上都将度母作为三根本[ 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上师给予加持,本尊赐予悉地,空行成办事业。

按有些大德的观点,这个偈颂是遣除愚痴、获得智慧的祈祷文。为了开智慧,有些人经常修文殊法。其实,度母法也是开智慧法。如果食用按照特定度母仪轨加持的药丸,能极大地增长智慧。如果不会这种仪轨,只念度母心咒或者《度母赞》,也可以开智慧。

总顶礼:

嗡 顶礼至尊圣度母

“嗡”既是呼唤词,也是与诸佛菩萨的身口意相应的一种咒语。“至尊”是对圣者度母的尊称。这句经文的意思是:在具足智慧、悲心、清净戒律、利益众生等功德的圣者度母面前,我恭恭敬敬地顶礼。

顶礼奋迅救度母,目如刹那闪电光,

三域怙主莲花面,花蕊绽放从中现。

在二十一度母中,第一尊叫做奋迅度母,她的身体为红色或者黄色,右手结救护众生的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右旋海螺。

所谓“奋迅度母”,“奋”意思是勇猛,“迅”意思是迅速,合起来就是度化众生极其勇猛、迅速。麦彭仁波切曾说,在所有的本尊当中,度母的加持是最快速的。

奋迅度母具有什么功德呢?偈颂中说,“目如刹那闪电光”。意思是,就像暗夜中的闪电一刹那照亮万物一样,度母的智慧眼能一刹那照见器情世界、世出世间的一切所知。

度母的历史来源是什么呢?偈颂中说,“三域怙主莲花面,花蕊绽放从中现”。“三域”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域怙主”就是指三界的怙主观世音菩萨,“三域怙主莲花面”是形容观世音菩萨的面容就像莲花一样圆满,“花蕊绽放从中现”是说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的泪水中出现的。

佛经中记载:很早以前,鼓音如来在种种光世界出世。当时度母是一个公主,名字叫慧月,她对鼓音如来和僧众作了百千万年的供养。供养以后,僧众劝她以此善根发愿获得男身。公主说:“在渗早此无有男士亦无女,无我无人亦无心意识,假名安立男女无意义,世间庸愚而生妄分别。”随后她发了三大愿:“一、世界上很多佛陀都是以男身度众生,我发愿以女身度化众生;二、愿我每天度一百万众生;三、愿我从观世音菩萨的眼泪中出现,分担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事业。”公主发愿后,于无量岁月精进修持,最终成就了大愿。有一天,观世音菩萨以慧眼观察,发现自己氏裂虽然度化了无量众生,可是六道众生并没有减少丛核雀,他不禁悲从心生,流下两滴眼泪,两滴泪水变成了两朵莲花,从莲花中出现白度母和绿度母。她们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发誓:“菩萨,请您不要伤心,我们愿意帮您度化众生。”然后,两尊度母又显现为二十一度母。从那以后,她们就开始协助观世音菩萨广度众生。

其他佛经中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无垢光的比丘,他得到了十方如来的灌顶而成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又获得了五方佛的灌顶,然后他的心间出现了度母。

既然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的眼泪或者心间化现的,实际上他们就是一个本体,所以祈祷度母和祈祷观世音菩萨是相同的。在汉地,一般认为观世音菩萨是女性菩萨;在藏地,一般认为观世音菩萨是男性菩萨。如果按照汉地的说法——观世音菩萨以女相度化众生,这和藏地的说法——度母以女相度化众生,二者密意可以说是相通的。

顶礼月色白度母,秋百满月聚集脸,

成千群星同汇聚,尽放威光极灿然。

这里顶礼的是白度母。因为这尊度母有七只眼睛,双脚掌、两手掌各有一只眼睛,脸上有三只眼睛,所以也叫做七眼佛母。在她的七只眼睛当中,眉间的眼睛观诸佛菩萨,其他六只眼睛观六道众生。

这个偈颂大意为:秋天的月亮远离了尘埃、云雾,白度母的面容犹如一百个秋天的满月聚在一起,她的身体放出灿烂的威光,犹如成千上万的群星汇聚,从光芒中降下甘露,遣除一切众生的热恼。

白度母和妙音天女是一个本体,所以修白度母跟修妙音天女作用比较类似。如果妙音天女法修得好,能极大地增上智慧,在写诗词、辩论方面会有不共的能力,所以,修白度母也可以开发智慧。

在藏传佛教中,白度母是长寿三尊之一,在很多高僧大德的住世祈祷文里,祈祷的都是长寿佛、尊胜佛母和白度母。因此,白度母也可以说是长寿佛的幻化。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或者他人长寿,祈祷白度母是相当重要的。

顶礼紫磨金色母,莲花庄严其妙手,

布施精进苦行静,安忍禅定行境性。

这里顶礼的是紫磨金色度母。这尊度母身体黄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能遣除贫穷、赐予财富的如意宝,以这样的莲花和如意宝庄严她的妙手。

这尊度母的特点是以六波罗蜜多度化众生。在此处的六波罗蜜多中,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精进,第三是苦行寂静 ,第四是安忍,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行境性 。

祈祷紫磨金色度母可以增长智慧、福德、寿命,遣除痛苦、愚痴、灾难。所以,大家应该以欢喜心向她祈祷,这样就能获得自己希求的一切悉地。

顶礼如来顶髻母,奉持无边尊胜行,

获得无余波罗蜜,一切佛子近依止。

这尊度母叫做顶髻度母或者尊胜度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一切如来都将这尊度母视为自己的顶髻。在一切有情当中,如来处于最高贵的位置,既然如来都将度母视为自己的顶髻,可见她的功德多么不可思议。

在这个偈颂里,讲了顶髻度母三方面的功德:

1.奉持无边尊胜行。度母能胜伏一切怨敌和魔军,对于世间和出世间、轮回和涅槃所摄的一切逆缘,她没有不能战胜的。

2.获得无余波罗蜜。度母圆满了从布施到智慧之间的十波罗蜜多。大家应该清楚,既然圆满了十波罗蜜多,那度母就不是一般的天女,也不是菩萨女,而是获得无学果的佛陀。

3.一切佛子近依止。一地到十地的所有菩萨都恭敬依止度母。

顶髻度母身体橘黄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长寿宝瓶,宝瓶中盛满无死甘露,以此灭尽众生相续中的贪嗔等烦恼,遣除众生的贫穷和不顺,尤其是遣除修持六度的违品。

大家应该恭敬顶礼度母,也要经常修持度母法。在这个时候,没必要强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实际上,只要是具足功德的圣者,我们就应当恭敬、顶礼。为什么呢?因为圣者的智慧、悲心、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凡夫。有的时候,如果人们过于执著自己的宗派和民族,就不会恭敬有功德的对境。比如你觉得,度母是印度和藏地高僧大德依止的对境,而我是学净土宗、学禅宗的,以这种分别念作祟,你就会觉得没必要学习度母法。其实这就是一种孤陋寡闻的想法。

顶礼吽音叱咤母,声遍欲色虚空界,

其足压伏七世间,皆能勾招尽无余。

这里顶礼的是吽音叱咤度母。“吽”代表大悲菩提心,“叱咤”代表无缘的空性智慧,吽音叱咤度母发出智悲双运的声音,传遍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她的双足压伏着地狱、饿鬼、旁生、人、阿修罗、天以及中阴界 ,能勾招、降伏、摄受一切邪魔外道。

吽音叱咤度母身体红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莲花上有弓箭。实际上,这尊度母就是怀业九本尊里的作明佛母。法王造过作明佛母的仪轨和赞颂文。如果有些人贪心极其炽盛,无法守持清净的戒律,只要念诵、观修作明佛母,贪心就会自然消除。所以,想守持净戒者要多祈祷吽音叱咤度母。

依靠吽音叱咤度母,可以成就怀业,从而摄受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众生。很多道友想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只要经常祈祷这尊度母,不仅能战胜修行过程中的一切违缘,也能摄受无量众生,自在地弘扬佛法。

顶礼帝梵恭奉母,火神风神自在供,

鬼王起尸及寻香,夜叉众会皆赞叹。

这尊度母叫大威德度母,也叫诸世间恭奉度母。她的身体红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金刚橛。虽然这尊度母是寂静度母,但为了表示摧毁各种邪见,所以她示现坐在火焰中。

这个偈颂讲到,帝释天、梵天、火神、风神、自在(即水神)、鬼王、起尸、寻香、夜叉都供养、顶礼、赞叹大威德度母。续部中说,我们这个世界由十大主尊护持,其中帝释天护持东方,火神护持东南方,寻香(即乾达婆)护持南方,起尸护持西南方,水神护持西方,风神护持西北方,鬼王护持东北方,夜叉护持北方,梵天护持上方,地神护持下方。这些主尊在世间非常有名望,各自有无量眷属,可是他们见到度母都生起极大敬畏心,都供养、顶礼、赞叹她,可见度母的功德多么不可思议。

顶礼胜伏他方母,札啪尽毁敌惑轮,

右屈左伸足压伏,盛燃熊熊烈火焰。

这尊度母叫胜伏他方度母,也叫灭敌度母。依靠她的慈悲和威力,可以胜伏一切怨敌、魔众制造的违缘。

一般来讲,对愚昧无知的众生,度母会以慈悲的方式调伏,而对刚强难化的众生,她会以威猛的方式调伏。因此,为了摧毁怨敌和魔众幻化的危害,胜伏他方度母口中发出“札德”、“啪德”的威猛咒音。“札德”是净除轮回的咒语,它是悲心的本体,“啪德”是清净涅槃的咒语,它是智慧的本体,这两个咒语合起来,表示智悲双运,依靠这种智悲双运的力量,没有不能胜伏的违缘。

虽然从总体上讲,胜伏他方度母属于寂静相,但为了表示摧毁敌军、冰雹、战乱、瘟疫等逆缘,她带有少许忿怒相:身体为蓝色,姿势为右腿屈、左腿伸,其足压伏一切怨敌,安住于熊熊的火焰中,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斩断无明邪见的宝剑。

顶礼大怖救度母,摧毁一切凶猛魔,

莲花容颜现颦眉,无余斩尽诸仇怨。

这里顶礼的是大怖救度母。生活中有很多恐惧,有些人对魔障恐惧,有些人害怕怨敌,有些人担心生意折本,有些人害怕工作不顺……依靠这尊度母,所有这些恐惧都能遣除。

大怖救度母身体红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燃烧的金刚杵,以此摧毁一切凶猛魔众。这尊度母的容颜本来像莲花般美丽,但在难调难伏的众生面前,她略显忿怒之态——皱着眉头,凭借她的威力,能够无余斩尽一切怨仇。

此处所谓的“无余斩尽诸仇怨”,并不是伤害怨敌。在佛教中,经常有“摧毁”、“降伏”、“驱逐”等字眼,其实,这都是利益众生的手段,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佛教绝不会使用这些手段。世间人为了维护自己,对怨敌该杀的杀,该赶的赶,很多国家的政策也是如此。但佛教不是这样,表面上看,这里说依靠度母的威力斩尽一切怨敌,但实际上,这是以慈悲心令怨敌断除邪行。密法中有降伏法,但只有具备超度能力的人方可行持,大家对此一定要清楚。

顶礼三宝严印母,手指当胸露威严,

庄严无余诸方轮,自之光芒普萦绕。

此处顶礼的是三宝严印度母,也就是绿度母,她右手结胜施印,左手当胸结三宝印(拇指和无名指对捏,其余三指竖立),以三宝印捏着莲花,莲花上有法轮(绿度母有各种画法,有些手中的莲花上没有法轮,有些手中没有莲花,直接拿着法轮)。她是一切诸方的庄严,身体的光芒萦绕一切有缘众生。

在汉地历史上,其实也有修度母法的人,只是不像藏地那么多而已。清朝的时候,章嘉国师在宫廷传过绿度母法,乾隆的母亲就是修绿度母法的。北京雍和宫有一幅旧的绿度母唐卡,这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整幅唐卡由数千块不同色泽的锦缎绣成,这就是乾隆母亲的遗物。

顶礼欢悦威德母,顶饰光鬘诚斑斓,

喜笑大笑圣咒音,怀柔群魔与世间。

这里顶礼的是欢悦威德度母。这尊度母具有无漏的大欢喜,依靠她的威德,能度化无量众生,她的顶饰和光鬘五彩斑斓,口中发出“哈哈、呵呵、嘿嘿、吙吙”的大笑声,笑声中发出“嗡达热德达热德热娑哈”的咒音,以此咒音能怀柔群魔与一切世间众生。

如果想度化众生,首先要收服众生的心,而要收服众生的心,自己就要具足威德和魅力,否则,众生是不会接近你的。就像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一方没有吸引对方的魅力,即使想留住对方,对方也不会呆在自己身边,双方在一起只会吵架。如果我们有了威德和魅力,就像有鲜花的地方会聚集蜜蜂一样,众生自然会聚集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话,利益众生就不困难了。因此,如果有人想度化众生,就要多祈祷度母,依靠度母的加持,自己一定会具足摄受众生的能力。

顶礼解厄圣度母,能召一切护地神,

颦眉竖动发吽光,消除所有诸贫穷。

这里顶礼的是解厄度母。依靠这尊度母,可以遣除灾难和厄运,也能勾招一切护地神[ 护地神范围很广,包括上界的帝释天、日神、月神等天龙八部,也包括下界的土地神、水神、山神。

在行路的时候,比如晚上走夜路,或者到比较危险的地方,只要忆念解厄度母,一切护地神都会护持行者。解厄度母身体橘黄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的莲花上有伏藏宝瓶,她的表情略带忿怒相——颦眉竖动,心间的吽字发出光芒,以此光芒勾招福德和财富,遣除众生的贫穷之苦。

解厄度母其实就是财神。现在很多人特别想发财,二十年前,有些人就让我传黄财神法,但我一直没有讲。因为财富到底有利还是有害,这是很难说的。作为修行人,财富多了很容易散乱。在我们学院,有些财富不错的人经常出现违缘,没有财富的人修行还是很顺利的。当然,在家人跟出家人不同,他们确实需要一些财富,如果一点财富都没有,在世间生存也很困难。今天讲了解厄度母,也算是传了财神法,想发财的人要多祈祷她,依靠度母的加持,自然而然会得到财富。

顶礼月相冠冕母,一切饰品极璀璨,

无量光佛髻中现,恒常光芒最耀眼。

这里顶礼的是月相冠冕度母,也叫吉祥度母。这尊度母头顶有半月形冠冕,身上的饰品璀璨夺目,任何众生看到后,都会生起无比的欢喜心。她的顶髻中有部主无量光佛,身体恒常发出耀眼的光芒,手中的莲花上有吉祥结,能遣除众生的一切痛苦,赐予众生一切吉祥。

在世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和事业吉祥如意。如果人们能够祈祷吉祥度母,依靠她的加持,就能将一切违缘转为顺缘,痛苦转为快乐,不吉利转为吉祥。

顶礼烈焰圣度母,如末劫火住光鬘,

右伸左屈喜姿态,击毁一切诸敌军。

这尊度母叫烈焰度母,也叫胜敌度母。她的身体红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莲花上有金刚杵,以此降伏一切邪魔外道,并将其心识超度到清净刹土。她安住于如末劫火般的光鬘中,呈现右腿伸、左腿屈的欢喜姿态,她转动妙法轮,度化一切有缘众生,并击毁一切人和非人的敌军。

如果修持烈焰度母,就具足了抵御外魔的金刚护轮,一切怨敌都无法侵入。其实,密宗的普巴金刚、忿怒莲师、大威德金刚等降魔本尊都是度母的化身,在末法时代,修持这些除障法非常有必要。

顶礼颦眉圣度母,手掌压地足踩踏,

面露怒容发吽声,击破七重一切处。

这里顶礼的是颦眉度母。这尊度母身体蓝色或者黑色,右手以降伏印压地,以此压伏一切魔众,左手持莲花,花上有燃烧的金刚杵,以此摧毁一切魔障。颦眉度母双足踩踏大地,面露怒容[ 颦眉度母是半忿怒相,跟普巴金刚等完全的忿怒相是有区别的。

口中发出“吽”的咒音,以此击破三恶趣、人、欲界天、色界以及无色界的一切魔军。

顶礼安乐柔善母,寂灭涅槃行境性,

真实咒语嗡娑哈,摧毁一切大罪恶。

这里顶礼的是安乐柔善度母。这尊度母身体白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蕊中有妙瓶,妙瓶中降下甘露。所谓“安乐”,是果位上无漏,没有任何痛苦;所谓“柔”,是没有业和烦恼的粗暴,极其柔和;所谓“善”,是因地时没有造恶业,完全是善业。由于具足这些特点,所以这尊度母有安乐母、柔母、善母等不同名称。由于对一切万法无碍通达,所以她能安住于寂灭涅槃的行境(这尊度母其实就是普贤佛母,她不住有寂二边,安住于法身的境界)。

顶礼明觉吽度母,众会围绕极欢喜,

怨敌之身悉击碎,十字庄严明咒吽。

这里顶礼的是明觉吽度母,也叫放光度母。这尊度母身体红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十字金刚杵。她被成就谛实语、等持、辩才的圣众围绕,由于内心极为欢喜,而引发身体放出大光芒。在她的身体中,有被“嗡达热德达热德热娑哈”这十个字所庄严的“吽”字,发出无量光芒,摧毁众生的无明愚痴、我执、我所执以及一切魔众和怨敌。

顶礼震撼三界母,足踏吽相为种子,

须弥玻雪曼达龢,三世间界皆摇动。

这里顶礼的是震撼三界度母,也叫无量镇压度母。这尊度母身体橙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佛塔。她足踏大地,其种子字为“吽”字,她的身体发出无量光芒,从而震动须弥山、玻雪山、曼达龢山在内的一切三世间。

顶礼灭毒圣度母,手持天海相皎月,

诵二达龢啪字声,无余灭除一切毒。

这里顶礼的是灭毒度母,也叫孔雀度母(孔雀具有灭毒的能力,最厉害的龙毒也可以消除,故以孔雀称呼这尊具有灭毒能力的度母)。

这尊度母身体白色,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天界的甘露海般皎洁的明月,口诵“嗡达热德达热德热色龢波夏达龢哈龢哈龢啪德娑哈”,以此能无余灭除贪嗔痴三毒以及混合毒、眼见毒[ 某些龙类有剧毒,甚至眼见到它们就会中毒等一切毒。

在所有的毒当中,最可怕的是我执毒,一切凡夫都深染此毒。除了毒害心灵的我执毒以外,世间还有许多毒害身体的毒。通过祈祷度母,众生的心灵和身体都能远离一切毒害。

顶礼天王所敬母,天人非人咸依止,

披甲欢喜之威德,遣除争斗与恶梦。

大家应该清楚,度母在法身层面是普贤佛母,在报身层面是金刚亥母或者金刚瑜伽母,在化身层面是妙音天女或者吉祥天女,三身在本体上是无二无别的。

这里顶礼的是天王所敬度母,也叫大白伞盖佛母。这尊度母受到帝释天、大自在天、遍入天等一切天王恭敬。既然天王都恭敬度母,人王就更不用说了,人王最多是几十亿人的头头,和天王相比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人间的国王、主席、总统、总理也应该恭敬度母。

偈颂中说“天人非人咸依止”,意思是,一切天人和阿修罗、夜叉、罗刹、饿鬼等非人都依止度母。因此,当我们遇到非人危害时,应该马上祈祷度母。现在有些人说自己身上有附体,我建议这种人多念度母心咒,我坚信,依靠度母的加持,一切非人的危害都会遣除。

所谓“披甲欢喜之威德,遣除争斗与恶梦”,意思是,如果对度母有欢喜心、信心、恭敬心,经常观想度母,经常念诵《度母赞》或者度母心咒,就能披上保护自他的铠甲,依靠度母的威德力,国家、民族、家庭、个人之间的一切争斗包括恶梦都能遣除。

有些人总是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所以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包括有些学佛的人也是如此,见面时互相笑笑,但实际上是皮笑,肉并没有笑,内在的不和合从所作所为表现得很清楚。除了个人之间的小战争,还有国家间的大战争,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很多家庭也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些人在“世界大战”中已经失败甚至“牺牲”了。)通过修持度母法,一方面能平息大大小小的战争,另一方面如果战争不可避免,自己也会在战争中获胜。

顶礼消疫圣度母,日月双眸光鲜明,

诵二哈龢德达龢,消除剧猛瘟疫病。

这里顶礼的是消疫度母,也叫兰若度母。她的身体为橙色,左手的莲花上有宝瓶,瓶中盛满消除瘟疫的无死甘露。她的双目犹如日月,放出无量光芒,口诵“嗡达热德达热德热那摩哈龢喝龢吽哈龢娑哈”,以此能遣除麻风病等一切瘟疫和疾病[ 包括现在无法治愈的癌症、艾滋病等绝症。

以前,藏地有个地方流行瘟疫,当地人几乎灭绝了。在附近的山上,有一个闭关多年的修行人,当地人请求他指点生路。修行人打卦并且入定观察后,要求人们在四处张挂度母经旗。当地人依言而行,到处张挂度母经旗,并且念了很多《度母赞》和度母心咒。后来,凡是被吹过经旗的风接触身体的人都痊愈了,而且那里再没发生过瘟疫。

顶礼具光胜度母,安立一切三真如,

正具寂灭威神力,摧魔起尸夜叉众。

这里顶礼的是具光度母(即具光佛母)。这尊度母身体白色,左手的莲花上有吉祥金鱼,她的额间有白色的“嗡”字,喉间有红色的“阿”字,心间有蓝色的“吽”字,“嗡阿吽”三真如字发出白红蓝三种光,照射一切众生,令其身语意变为三金刚的本性。具光度母寂灭了贪嗔痴等烦恼,具足智悲力等威神力,能够摧毁邪魔、起尸、夜叉等恶性众生。

在观修度母时,应该观想她的身口意放光,让一切众生的身口意得以清净,尤其是这些光照射障碍修行的恶性非人,令它们相续中的恶念灭尽,并且获得安乐。大家应当明白,修度母法虽然能一瞬间摧毁魔众,但这不同于世间人用核武器一瞬间消灭敌人,这其实是利益众生的方便。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910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