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法师讲解全集(妙法居士)

《妙法莲华经通义》法师品
1.佛希望我们:能够受持佛法,能够弘扬佛法。
2.持经:把佛祖对我们的开示,转成自心的理念。而且要在日用,处事待人接物中运用,如说修行。
3.谛信佛法,契入本源,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甘为众生做铺垫,愿一切众生得闻一乘妙法,同入弥陀愿海。
3.吾等学人有幸听闻一乘妙法,当珍惜当下,好自为之。
4.药王菩萨告诉我们,充满恭敬心,有大愿,乘愿再来的人,将来必定能够作佛。
5.如说修行,乃是修行学佛,弘扬正法之根本基础。
6.愿心不退,如说修行,你当来一定圆满的。
7.万法以心为根本,修行在于心,而不在于境界。
8.真正的出家:心出家,心要真实备昌的觉悟。
9.我在解脱道上,真的开始迈进一步,所以内心是欢喜的。我也真的开始发心,自己生命中的一切,供养给一乘妙法。如说修行,胜于经济上的供养。
10.把佛法转成自己的理念,不被假相所染,始终保持自己的愿力和信心,真实真功夫。
11.哪一天调伏烦恼,到哪里都是安!你都在佛力加持中,在光明中,你可以过得很欢喜。
12.修行即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此为佛子行。
13.一心皈命阿弥陀佛,代一切众生顶礼十方如来。
14.此刻把自己:观想在莲花中,观想在阿弥陀佛大圆光中。
15.乃至一念随喜者,皆与授记,当得胡滚启菩提。
感悟:感恩三宝,随喜十方三世一裤如切诸佛菩萨善知识,愿身心调柔,定慧等持,佛光普照法界有情,同得解脱,共证菩提。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2021.3.23常文
妙法莲华经全文
妙法莲华经 全文
【姚秦 鸠摩罗什译】
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昔如来于耆阇崛山中. 与大阿罗汉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无量等众. 演说大乘真经. 名无量义. 是时天雨宝华布濩充满. 慧光现瑞洞烛幽显.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咸皆欢喜赞叹. 以为是经乃诸佛如来秘密之藏. 神妙叵测. 广大难名. 所以拔滞溺之沈流. 拯昏迷之失性. 功德弘远莫可涯涘. 溯求其源. 肇彼竺乾流于震旦. 爰自西晋沙门竺法护者初加翻译. 名曰正法华. 暨东晋龟兹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重翻. 名曰妙法莲华. 至隋天竺沙门阇那笈多所翻者. 亦名妙法. 虽三经文理重沓互陈. 而惟三藏法师独得其旨. 第历世既远. 不无讹谬. 匪资刊正. 渐致多疑. 用是特加仇校. 仍命镂梓. 以广其传. 呜呼如来愍诸众生. 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 历劫缠绕无有出期. 乃为此大事因缘现世. 敷畅妙旨. 作殊胜方便. 俾皆得度脱超登正觉. 此诚济海败晌之津梁. 而烛幽之慧炬也. 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 能秉心至诚. 持诵佩服顶礼供养. 即离一切苦恼. 除一切业障. 解一切生死之厄. 不啻如饥之得食. 如渴之得饮. 如寒之得火. 如热之得凉. 如贫之得宝. 如病之得医. 如子之得母. 如渡之得舟. 其为快适欣慰. 有不可言. 噫道非经无以寓. 法非经无以传. 缘经以求法. 缘法以悟道. 方识是经之旨. 清净微妙第一希有. 遵之者则身臻康泰. 诸种善根圆满具足. 如莲华出水不染淤泥. 即得五蕴皆空六根清净. 遄跻上善. 以成于正觉者不难矣察迹锋. 苟或沈迷胶固. 甘心堕落绝灭善根. 则身罹苦趣. 轮回于生死之域者. 其有纪极哉. 虽然善恶两途. 由人所趋. 为善获吉. 为恶获凶. 幽明果报. 不爽锱铢. 观于是经者. 尚戒之哉. 尚勉之哉永乐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弘传序
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 蕴结大夏, 出彼千龄. 东传震旦, 三百余载. 西晋惠帝永康年中, 长安青门、炖煌菩萨竺法护者, 初翻此经, 名正法华. 东晋安帝、隆安年中, 后秦弘始, 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 名妙法莲华. 隋氏仁寿, 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后所翻者, 同名妙法. 三经重沓, 文旨互陈. 时所宗尚, 皆弘秦本. 自余支品、别偈, 不无其流. 具如序历, 故所非述. 夫以灵岳降灵, 非大圣无由开化. 适化所及, 非昔缘无以导心. 所以仙苑告成, 机分小大之别. 金河顾命, 道殊半满之科. 岂非教被乘时, 无足核其高会. 是知五千退席, 为进增慢之俦. 五百授记, 俱崇密化之迹. 所以放光现瑞, 开发请之教源. 出定扬德, 畅佛慧之宏略. 朽宅通入大之文轨, 化城引昔缘之不坠. 系珠明理性之常在, 凿井显示悟之多方. 词义宛然, 喻陈惟远. 自非大哀旷济, 拔滞溺之沈流. 一极悲心, 拯昏迷之失性. 自汉至唐、六百余载, 总历群籍、四千州族余轴. 受持盛者, 无出此经. 将非机教相扣, 并智胜之遗尘. 闻而深敬, 俱威王之余绩. 辄于经首, 序而综之. 庶得早净六根, 仰慈尊之嘉会. 速成四德, 趣乐土之玄猷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序品 - 妙法莲华经 - 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皆是阿罗汉, 诸漏已尽, 无复烦恼, 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 心得自在. 其名曰, 阿若憍陈如, 摩诃迦叶, 优楼频螺迦叶, 伽耶迦叶, 那提迦叶, 舍利弗, 大目犍连, 摩诃迦旃延, 阿[少/兔]楼驮, 劫宾那, 憍梵波提, 离婆多, 毕陵伽婆蹉, 薄拘罗, 摩诃拘絺罗, 难陀, 孙陀罗难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须菩提, 阿难, 罗睺罗, 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 与眷属六千人俱. 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 亦与眷属俱.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皆得陀罗尼. 乐说辩才, 转不退转***. 供养无量百千诸佛, 于诸佛所、植众德本, 常为诸佛之所称叹. 以慈修身, 善入佛慧. 通达大智, 到于彼岸. 名称普闻无量世界, 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其名曰, 文殊师利菩萨, 观世音菩萨, 得大势菩萨, 常精进菩萨, 不休息菩萨, 宝掌菩萨, 药王菩萨, 勇施菩萨, 宝月菩萨, 月光菩萨, 满月菩萨, 大力菩萨, 无量力菩萨, 越三界菩萨, 跋陀婆罗菩萨, 弥勒菩萨, 宝积菩萨, 导师菩萨,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尔时释提桓因, 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 复有名月天子, 普香天子, 宝光天子, 四大天王, 与其眷属万天子俱. 自在天子, 大自在天子, 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娑婆世界主, 梵天王, 尸弃大梵, 光明大梵等, 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有八龙王, 难陀龙王, 跋难陀龙王, 娑伽罗龙王, 和修吉龙王, 德叉迦龙王, 阿那婆达多龙王, 摩那斯龙王, 优钵罗龙王等,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有四紧那罗王, 法紧那罗王, 妙法紧那罗王, 大法紧那罗王, 持法紧那罗王,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有四乾闼婆王, 乐乾闼婆王, 乐音乾闼婆王, 美乾闼婆王, 美音乾闼婆王,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有四阿修罗王, 婆稚阿修罗王, 佉罗骞驮阿修罗王,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 罗睺阿修罗王,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有四迦楼罗王, 大威德迦楼罗王, 大身迦楼罗王, 大满迦楼罗王, 如意迦楼罗王,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 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各礼佛足, 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 四众围绕, 供养、恭敬, 尊重、赞叹.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 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佛说此经已, 结跏趺坐, 入于无量义处三昧, 身心不动.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曼殊沙华, 摩诃曼殊沙华, 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普佛世界, 六种震动. 尔时会中, 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 天龙, 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 及诸小王, 转轮圣王, 是诸大众, 得未曾有, 欢喜合掌, 一心观佛.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 照东方万八千世界, 靡不周遍, 下至阿鼻地狱, 上至阿迦尼吒天. 于此世界, 尽见彼土六趣众生,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 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 复见诸佛般涅槃者. 复见诸佛般涅槃后, 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 今者、世尊现神变相, 以何因缘而有此瑞.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 是不可思议、现稀有事, 当以问谁, 谁能答者. 复作此念, 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 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 必应见此稀有之相, 我今当问.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 咸作此念, 是佛光明神通之相, 今当问谁. 尔时弥勒菩萨, 欲自决疑, 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 众会之心, 而问文殊师利言, 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 放大光明, 照于东方万八千土, 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 以偈问曰:
因为超出最大允许字数,请参考:
关于《现代因果实录》中,五台山妙法法师为业主治病的事情。
书中早就说过:事是真实事,人是虚化名。
书中的主人公并不在五戚埋档台山,也不是叫做妙法老和尚。如果真去五台山找这样一个人,恐怕就上了骗子的当了!
现代因果实录中,妙法老和尚的原型,就是本书作者果卿居士、果卿居士的女儿以及果卿居士的师父宣化上人。书中也早就说过,不要心外求法,以为别人可以治好自己高乱的病,而是用书中介绍的忏悔读经吃液缺素念佛等方法,自己将疾病断根,和冤亲债主和解。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933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