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第3课《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学习了信仰与人生,正信迷信与邪信、信仰与理性科学、宗教与社会进步、信仰现象的分析、五大方面阐述了本章法义,通过学习对信仰有了正确的认识,明白了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清晰了解了什么是迷信、什么思邪信如何破除迷信,如何才能避免邪信,懂得如何看待信仰与理性科学的关系,佛教绝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而是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稳定剂。
心得:就我个人而言,也存在着很多迷信问题,其实当初结缘西园,那年是儿子读高三,就听了堂姐说到庙里求菩萨保估,烧香拜佛很灵的,能保佑儿子一定能考个好大学,记得当初儿子就说我是迷信,他说那大家都不用上学了都去烧香,那时我也听不进去。初一十五风雨无阻,就相信心存则灵,什么都不懂,盲目相信跟风,常听有人说某某庙菩萨很灵,谁家孩子真高中了,谁家媳妇真怀了,谁家病人没看医生病好了,现在回想起来挺可笑的。算命也是我的最爱,明知道是迷信但就乐意花钱听他们胡说八道,感觉还挺准,现在通过本法义的学习,知道原因了、知道问题所在,就是因为我没有信仰,过去的我是一个没有任何信仰、充满悲观,也时常感觉命运对我的不公,认为自己诚信做人,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为原则,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人,自认为是善良的好人。
学了这课才知道世俗的好人没有标准,做世俗的好人比较容易,从佛教角度来说,能依五戒十善生活,是人天乘的标准,而圆满断德(生命中不再有贪嗔)悲德(对众生具有无限慈悲)。智德(具足一切智慧)的佛陀,才是究竟的好人。再用佛法的镜子对照一下,才发现自己多么愚昧无知啊!宗教信仰不仅为我们界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更为我们指明了完善道德的途径,帮助我们成为具有深度和纯度的好人,通过本章法义的学习,修正了我对宗教信仰的认知,信仰是寻找一种终生的依赖。这种依赖将贯穿我们整个人生,是人生道路上的智慧明灯,人生需要信仰作为精神支柱,宗教信仰是建立道德准则的基础,能把人导向觉悟智慧和真理,而佛法特别强调智慧的作用,通过闻思经教树立人生观、依正见建立正信,并身体力行地去实修实证。如理思维法义,在正见的指引下,辅以出离心和普提心,让信仰不断得到巩固深化和升华.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从迷信走向正信。从迷茫走向光明,才能更智慧和乐地生活,最终实现圆满解脱的幸福人生,如果每个人都有健康正能量的信仰、修佛之人能够依照五戒十善生活,能够断除烦恼,能够自利利他,从而整个社会才有良好的道德准则,国家和民族一定繁荣富强,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辅导员,感恩同修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