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对世界的态度要么贪著要么厌离。佛弟子放下贪著,也不厌世。而是看到有为法的虚幻后,生出离心,想要成就智慧,断除烦恼。同时看到众生深陷苦海后,生菩提心,想要成就慈悲,广度众生。
我之前对世界充满贪著。贪著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人和事有强烈的控制欲。贪著财富,为获得富足的生活曾经加班加点严重透支身体。贪著事业,曾经为了一个项目上线,被情绪绑架,差点跳钱塘江。种种贪著,没有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反而觉得被捆绑、被束缚,没有自由。本课告诉我,之所以贪著我及和我有关的一切,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不了解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以为获得这一切就可以获得幸福。
出家人看到世间真相后主动超越,放下贪著,排除尘世的干扰,全身心地精进修行,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我由衷的赞叹。我决定以后,在现实生活中,向佛弟子学习,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为人处事,既能入乎其内,全心全意地做,知道做这件事的价值,又能保持超然心态,随时清空自我,从事中抽离出来,不受干扰。
二、无情还是多情
世俗情感以痴、贪、我执为基础,是有染污的,是生死轮回之因,也是无尽烦恼之因。佛弟子放下世俗情感,对三宝建立法情,是以信仰和恭敬为基础,是没有染污的。多情乃佛心,这个多情,不是世俗情感,而是对众生的大慈大悲,是平等、清净、无限的大爱。
我之前沉浸在世俗情感中,趋新恋旧,患得患失。那些为情辗转反侧、痛哭流泪、迟迟无法睡去的夜晚,至今仍历历在目。人到中年,现在想想,多少刻骨铭心,都变成一声叹息。我决定以后,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在学佛过程中,用佛法智慧不断升华、净化自己的情感。逐步增加没有染污的情感,逐步减少有染污的情感。
与家人相处,学会尊重和爱他们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想要的样子。与朋友相处,珍惜而不粘着,平平淡淡才能细水长流。与同修相处,秉持六和精神,心怀感恩,乐于分享,互帮互助。
三、随缘还是进取
随缘不是随我,不是随性,也不是随便,随它去。随缘是积极的,是立足于因缘因果的道理,随顺当下的因缘,考量各种因素,审时度势后作出智慧选择,采取正确方法,努力进取。随缘才能更好的进取。如果没有缘起的智慧,对事情没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的进取是徒劳无功的。
1、我以前进取的时候难免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处处贴上自我的标签,我认为应该怎样就怎样,而现在,学习佛法后,才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条件和合。唯有随缘进取,才能超越执着而不失自在。因上努力,只要因缘具足,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如果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明因缘还不具足,还需要在因上继续努力。
2、我16年离职,想要认识我自己、活出我自己。可是,因为没有综合考量,排了各种课程、各种活动,各种攀缘进取,反而身心疲惫,别人看着都累。学习佛法后,我明确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和条件,精简生活,一半的时间用来读书,回归内心;一半时间用来行走,回归自然。读书和行走,也要在正确观待缘起的前提下,积极进取,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感恩三宝、感恩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