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积累知识的关键是勤劳

黄龙谓隐士潘延之曰: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抒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

——《禅林宝训》

【释义】黄龙禅师对隐士潘延之说:为圣为贤的学问,不是轻易就能成的,必须通过积累。积累的关键,是专一和勤劳。摒弃断绝其他嗜好,努力地学习而不知疲倦,然后再将学到的东西扩充推广,可以穷尽天下的妙道。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是勤奋读书、惜时如金的人,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一个勤奋读书的人不一定成才,但人才却一定出自勤奋读书。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有志向、有雄心,若没有勤奋读书的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勤奋是一种成才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中国人讲,“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其实都是在强调勤奋是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的一种方法。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的确,没有勤奋,哪来成功。2005年重庆高考状元屈仁丽和陈昕昕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天分只能让你拥有灵气,勤奋才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的成才与他勤奋读书密不可分,渊博的知识来自孜孜不倦的学习。唯有勤奋,才能在书山里自由往来,才有成才之日。

【感悟】

古今中外凡学业上大有成就的人,都是学习勤奋认真的人。成才之路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勤”,做大学问,就要爱惜时间,争分夺秒,摈弃那些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的活动。当你坐到书桌面前,一定要集中精神,要全神贯注地学习而不受外界的干扰,这是学业有成的关键。

【佛门名家】

道宣律师

道宣律师(596—667年),终其一生的努力,从事于律学的著作、护法文集与僧传的撰述,目的是要以戒律来提供确切而且可以遵循的避恶之道,以僧传来激励出家人见贤思齐而生向善的心。

道宣律律因长期居住在终南山,故所传授的戒法被称为“南山律宗”,其被尊称为南山律宗初祖,因弟子众多,是目前律宗唯一有流传者的一支。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积累知识的关键是勤劳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