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

——《四十二章经》

【释义】一个僧人夜晚诵读迦叶佛遗教经,他的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后悔不想继续修行之心。佛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曾做过什么事?”回答说:“喜欢弹琴。”佛问:“琴弦如果太松了怎样?”回答说:“那就发不出声音了。”佛又问:“弦太紧了怎样?”回答说:“那就弦断声绝了。”佛再问:“如果弦不松不紧正适中怎样?”回答说:“各种声音都协调具备了。”佛说:“出家人学道也是如此,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那身体就会疲倦。”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心态”,那何谓“空杯心态”?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就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心态即人的心理状态。任何人的心理状态都有两方面,即任何人的心态都分为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拥有了积极的心态之后,他就树立起了人生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会觉得工作时很有信心,也很快乐,而且在工作中一旦有了成绩,他的信念则会愈发坚定,他的心态也会随之更为积极,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相反,当一个人的心态处在消极的一面的时候,他会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念,没有了信念也就没有了干劲,身上原来拥有的能力也会因他的信念的消失而消失,这时的工作也就会越来越不好做,人生也就会越来越不顺心,工作越难做,人生越不顺心,信念就越不坚定;信念不坚定,心态就越来越差,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影响我们成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还有心态,它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它也决定着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因此,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明确的目标加上积极的心态,是一切成功的起点。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其他因素决定,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感悟】

拿破仑有句名言:一个人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成败。没有谁能够决定整个世界,但人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心态。你自己的心理、思想、感情、精神完全由你自己的心态创造。好的心态是你做大事的资本,也是成功的关键。

【佛门名家】

圆测

圆测(613—696年),唐代新罗僧人,玄奘的著名弟子之一。原为新罗王孙,自幼出家。15岁到中国,初从法常、僧辨游,后住长安元法寺,埋头经案,纵横三藏,并精研毗昙、成实、俱舍、婆沙诸论疏,通梵语、西藏语等六种语言,一时颇负盛名。玄奘归国后,圆测即受学于玄奘。显庆(656—660)年间玄奘徙居西明寺。敕选50人同往,圆测即在其列。玄奘逝世后,他即在西明寺弘传保证识教义。圆测早年得法常、僧辨之教,皆重真谛之说。真谛之学接近清辨,与护法自然对立。以后圆测虽从玄奘受学,但仍常把真谛与玄奘并尊称为三藏。同时,他在《解深密经疏》中频频引用真谛之说,又多引用真谛所译《摄大乘论》,为图调和新旧唯识,融通唯识与中观论旨。其著作甚丰。

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真净谓舒王曰:“日用是处力行之,非则固止之,不应以难易移其志。苟以今日之难,掉头弗顾,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禅林宝训》

【释义】真净克文禅师对王安石(被封为舒王)说:“在平时,对的一定要努力地去做,不对的一定要坚决地制止,不应该因为困难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如果因为现在做起来难而不管它,又怎么知道将来的事情做起来不比现在更难呢?”

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比赛开始了,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老实说,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这塔顶,他们都在议论:“这太难了!”“他们肯定到不了塔顶!”“他们是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听到这些,除了那些情绪高涨的几只还在往上爬外,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

群蛙继续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顶的!”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一只却越爬越高,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除了这一只,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一只到达塔顶的胜利者。

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如果轻言放弃、半途而废,如果连最基本的事情都没有完成,如果见到困难就畏首畏尾,那么,必然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所以成功要不畏艰难,要克服一切困难。名流千史,为人崇拜的英雄伟人,一生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遇到无数常人无法想象的坎坷。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者就不会是成功者了,他们将只是一个个被困难打倒的失败者了。

一个人不要畏惧眼前的困难,不要被自己经过的挫折吓倒,而要打起精神,振作起来,从头开始,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因为有些挫折并不是自己的错,只不过是不符合特定的时代,或者说特定的要求。

但是不管如何,只要我们努力地思考,努力地工作,不断地调整,及时地总结并积累经验,过去的挫折就是你将来获取更大成功的财富,不要让这些财富从你的手中溜走。或许成功离你并不遥远。

生活中可能会有许多困难的事,只要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就有实现梦想的希望。

【感悟】

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不要在没有行动前就放弃,勇敢地向前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美好和成功在困难前面等着你,其实成功并不遥远。

【佛禅小故事】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