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两个“?”
我从幼小时候就隐约地看见两个“?”。但我到了三十岁上方才明确地看见它们。现在我把看见的情况写些出来。 第一个“?”叫做“空间”。我孩提时跟着我的父母住在故乡石门湾的一间老屋里,以为老屋是一个独立的天地。老屋的壁的外面是什么东西,我全不想起。...
我从幼小时候就隐约地看见两个“?”。但我到了三十岁上方才明确地看见它们。现在我把看见的情况写些出来。 第一个“?”叫做“空间”。我孩提时跟着我的父母住在故乡石门湾的一间老屋里,以为老屋是一个独立的天地。老屋的壁的外面是什么东西,我全不想起。...
通过对《佛门礼仪》这一课的学习,我明白了何为规范的佛门礼仪。也认识到我以前每一次去寺院烧香拜佛,无论是所想还是所行,都不是合宜合法的。 平时我经常去寺院拜佛,每年也会带着虔诚的心去外地道场礼佛。在学习佛门礼仪之前,我把这些入寺的礼仪更多地理...
信佛,信什么?学佛,学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经常看到我婆婆初一十五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我欺骗,或为了获得一种自我安全感。其实生活中太多人接近佛教,都是“临时抱佛脚”、有所图、急功近利,并非为了觉悟和解...
生活中见多了生老病死,在感叹生命无常和脆弱的同时,让我也对死亡充满了畏惧。但是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不但让我改变了对死亡的看法,还对死亡有了透彻的理解。 明白了无常才是正常的道理,也明白了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既然不能逃避,我索...
学习佛法后常常接触一个词——轮回。印象最深的,是《人生五大问题》中,从现代人能接受的角度,即缘分和天赋两方面来引导认识。还有就是《走进佛陀,认识佛法》中所说,从佛陀证悟到的生命流转的真相——十二因缘来认识。 彼时,我的感受是懵懵懂懂,出于对...
1﹒早晨醒来时,轻轻地微笑 在天花板或者墙上挂一根树枝或其他标示,甚至是“笑”这个字,好让你一张开眼就能看到。这个标示有提醒你的作用。 利用起身前的片刻掌握好呼吸,轻轻地吸进并吐出三口气,同时轻轻地微笑,随顺你的呼吸。 2﹒闲暇时,轻轻地微...
结束前,让我再讲一次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故事,那个关于皇帝的三个问题的故事。托尔斯泰不知道这位皇帝的名字…… 一天,有个皇帝想到,只要他知道三个问题的答案,行事就不会再有差错了。 做每件事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与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谁? 无论...
我曾谈过缘起观。当然,所有追求真理的方法都应当被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或绝对真理。禅观事物的相互关联,是为了破除“分别”这一虚妄的遮障,让人们得以融入生命的整体和谐,而不是要创造一个缘起(相互依存,依他起)的哲学体系。 赫曼·赫塞在他的小...
昨天,艾伦带着他的儿子乔伊来看我。乔伊长得真快!他已经7岁了,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甚至夹杂着一些从街上学来的俚语。在法国抚养孩子的方式和我们家乡越南非常不一样。在这里,父母们相信“自由对孩子的发展是必要的”。在艾伦和我谈话的两个小时里...
一九六八年,我和一行禅师与“和平联谊会”(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一起团体旅行,一路上会见了教会、学生团体、参议员、新闻记者、教授、企业人士和几位诗人(blessed relief)。这位穿着褐色僧袍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