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禅修

第4页
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慈悲心的力量-学佛网
佛说人生

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慈悲心的力量

学佛网阅读(643)评论(0)

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慈悲心的力量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给其他人,不仅是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还包括以后要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以及与我们共享这个世界的动物,留出足够...

无常不是消极的-学佛网
学佛成佛

无常不是消极的

学佛网阅读(641)评论(0)

无常不是消极的 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坚实存在,则只能有一幅图案,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恒常,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所以说,因无我而缘起。 无常粉碎了我们对安...

失去亲人不是你的错-学佛网
学佛成佛

失去亲人不是你的错

学佛网阅读(777)评论(0)

失去亲人不是你的错 这世上本没有长生不死长聚不散,所有人都会经历亲人离世的痛苦,所以不要沉浸在孤独中,要知道你的悲伤是众生共同的悲伤。对于逝者我们仍然可以给予关怀帮助,至诚为他念诵佛经、放生及做其他善事,把心打开去关心帮助别人,把善行带来的...

观想和祈祷:如何观想金刚萨埵圣尊?-学佛网
学佛成佛

观想和祈祷:如何观想金刚萨埵圣尊?

学佛网阅读(5.18K)评论(0)

观想和祈祷:如何观想金刚萨埵圣尊? 在皈依、发心之后,是观想金刚萨埵圣尊,这也是第一种对治力中的外依止力。 先请一幅金刚萨埵的唐卡或图片,反复观看,把画面包括其中各个细节都深深印在脑海中。虽然《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着重的是祈祷,对观想的...

有信有愿-学佛网
学佛成佛

有信有愿

学佛网阅读(714)评论(0)

有信有愿 信愿往生,要有愿有信。 有一类众生,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意愿,且相信因果,修习善法,以此善根回向净土,但心中仍有疑虑:想这三界六道多少众生,哪个愿生彼国,阿弥陀佛都能知道吗?他能知道我的心愿吗?我临终之时,阿弥陀佛真能越过百千俱胝那由...

皈依的发心:自利利他-学佛网
学佛成佛

皈依的发心:自利利他

学佛网阅读(811)评论(0)

皈依的发心:自利利他 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都做得很差,自私、偏激、目光短浅,离真正修行者的标准还相差太远,这样是否有资格皈依呢?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决定你是否能皈依。皈依唯一的条件是信心,对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大家出于不同的原因...

皈依的对境: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学佛网
学佛成佛

皈依的对境: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学佛网阅读(1.18K)评论(0)

皈依的对境: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 佛宝的本体是断证究竟,也就是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等一切障碍,证得了究竟圆满的智慧。再无所断,再无所证,断证都达到了究竟,这是佛宝的本体,由佛的三身五智来体现。 三身指...

学佛:感悟人生心得十-学佛网
学佛修心

学佛:感悟人生心得十

学佛网阅读(1.33K)评论(0)

导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认识心性的作用。认识心性可以看清“我是谁”,在《人生五大问题》中导师曾经开示“自我是正是有情最大的误解”,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清楚自己,不认识自己。一直以来无明的力量左右着我,指导我的情绪,控制我的身、语、意,我只能用...

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学佛网
佛说人生

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学佛网阅读(696)评论(0)

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众生以各自的业力而显现不同的生命形态,佛经上说,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形态各异,而同样是有情,所谓有情,就是有能力感受苦乐的一条条性命。轮回六道中的所有众生,上至天界,下到地狱,以及这之间的阿修罗、人、...

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学佛网
佛说人生

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学佛网阅读(674)评论(0)

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大乘佛子须守持菩萨戒,菩萨戒总分为三类: 一、摄律仪戒,即诸恶莫作; 二、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 三、摄众生戒,又称饶益有情戒。 发四无量心,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行,引导众生趣向解脱,不舍弃六道轮回任何一个有情...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