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若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 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或者是凡圣同...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若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 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或者是凡圣同...
感恩惜福 勇猛精进 不知道累积了多少福报,今生有幸,能够进入三级修学、走上佛法正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明白了菩提书院的重大意义。这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佛学社团,是引导大众修学佛法、走向生命觉醒的心灵学院,这里开展人生关怀和心灵...
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 所谓的得失只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内心对外境的一种判断:我们把它与自我联系起来,产生“我所有”的一种执着,就认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反之就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从而产生喜怒哀乐。譬如有人得到了一颗宝石,欣喜若狂,实际上等他死...
顺境、逆境,都是雕琢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踱进一处寺院。她找到住持师父,略带悲伤却不失诚恳地说道:“唉!我没有文化,不知道能不能在寺里做义工?” 住持面带微笑对她说:“没有文化没关系,你会不会干活?” “干活我会的。” “那就行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句引用自佛教的一个民间俗语。从现实意义上讲,这句话揭示了生命苦难的本质。 当有人遇到困难或想不开的事儿的时候,如果跟他说“哎呀!没事儿,我们家也有头疼的事儿。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来宽慰他,也是很好的一句善巧之语。 ...
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自作自受 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 高调低调,看胸襟;大事小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把握;是得是舍,看欲望;成败得失,看坚持;淡然释然,看心情;是非曲直,看度量。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大其心,容...
不要临“死”抱佛脚 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到了80岁时,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但这一生若迷迷糊糊就过了,临死却希望时光倒流、重新做人,那时已经没有力气了,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我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两兄弟,住在80层的高楼上。一次...
相信报应,方能苦从甘来 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中,有些人财势富足,有些人却穷困潦倒,连基本温饱都无法保证;有些人长相端庄,有些人却丑陋不堪,屡遭众人嫌弃;有些人生活幸福美满,有些人却一生受尽煎熬……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并非无缘无故,也不是老天赐...
八风吹不动 如今很多人,喜欢口口声声说:“一切得失都不存在。”但实际上,他平时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得”而奔波、害怕“失”而操劳,有各种各样的得失和犹豫。 得与失、乐与忧、美言与恶语、赞叹与诋毁,这叫做“八风”,又名“世间八法”。 人们往...
给内心好好整一下容 “与人相处时,随时随地若能多讲禅话、多听禅音、多做禅事、多用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有智慧的女人,不应该舍近求远,成天追逐外在的装扮,而应当给内心好好整一下容。这样的美,才是最令人视而不厌的。 我认识一位居士,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