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圣严法师根据当代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道圣谛是佛陀的修道论-学佛网
学佛修心

道圣谛是佛陀的修道论

学佛网阅读(773)评论(0)

道圣谛是佛陀的修道论 道圣谛,简称道谛(marga),即是灭苦之道,或灭苦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说修道方法,若能依此方法,切实遵行,便可升入圣境,是由凡夫众生成为超脱自在的圣者之道,所以称为道圣谛。 道谛的内容,含有八目,所以总名之谓八圣道分...

十二因缘的生死观-学佛网
学佛入门

十二因缘的生死观

学佛网阅读(790)评论(0)

十二因缘的生死观 根据佛陀的悟境所见,形成生死循环的三世因果者,名为十二因缘,亦即是由于十二个环节的连锁,便构成了连续生死之苦的起因,也可由此十二个环节的逐段逆转,达到灭却苦因、断绝生死的目的。故在四圣谛的集谛和灭谛之中,要用十二因缘的道理...

集圣谛和灭圣谛是佛陀的现象论-学佛网
学佛入门

集圣谛和灭圣谛是佛陀的现象论

学佛网阅读(606)评论(0)

集圣谛和灭圣谛是佛陀的现象论 从宇宙的本体而变成宇宙的现象,便是众生生死的起灭,佛陀以心物合一的五蕴,作为凡夫众生世间的本体,又以什么来说明宇宙的现象呢?前面已经表明,佛陀是以众生为宇宙之中心的,有众生始有宇宙,有宇宙即是有限,此一有限的本...

宇宙是众生所造成的-学佛网
学佛入门

宇宙是众生所造成的

学佛网阅读(774)评论(0)

宇宙是众生所造成的 宇宙是众生活动的舞台,这是通俗的说法;若依佛陀的见地,宇宙是由众生的活动而形成的。比如,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团,我们的国家,是由家庭中的成员、社员、国民的全体活动而成立的。故可推知,我们的地球世界,是由于生到这个世界上来...

五蕴-学佛网
学佛入门

五蕴

学佛网阅读(825)评论(0)

五 蕴 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者,名为五蕴或五阴(skandha): (一)色蕴:(rupa-skandha)──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也即是自我存在...

佛陀的教法──四圣谛-学佛网
学佛入门

佛陀的教法──四圣谛

学佛网阅读(1.03K)评论(0)

佛陀的教法──四圣谛 佛陀的教法如何呢?不用说,佛陀是经过了印度原有宗教思想的薰染,而再予以审察的结果,开出了新鲜合理而伟大的智慧之花,那便是以「四圣谛」 (catursatya)──四种转凡夫为圣人的真理。虽然,在这四条真理之中,没有告诉...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学佛网
学佛入门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

学佛网阅读(950)评论(0)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系梵天所生,在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优势独占的情形下,又将人类的产生,分为四个等级:由梵天的头上生出职业的宗教师婆罗门族,由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阶级的刹帝利族,由腿上生出农工及商业阶级的吠...

何谓根本教义-学佛网
学佛入门

何谓根本教义

学佛网阅读(603)评论(0)

何谓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这样的思想,佛陀的悟道,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真理,这个真理,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便可循...

佛陀的行止-学佛网
学佛入门

佛陀的行止

学佛网阅读(735)评论(0)

佛陀的行止 释尊于成道之后,直到入灭为止,大约有四十五年的岁月,每年除了四个月的雨季,和常随的弟子们在某信徒的家里,或在某长者所建赠的精舍、林地、庄园之中,安居度过之外。平均每年有八个月的时间,从事于游化人间的工作。经常由村至村,由城至城,...

佛陀的还乡-学佛网
学佛入门

佛陀的还乡

学佛网阅读(730)评论(0)

佛陀的还乡 释尊成道之后第五年,应其父王之召,由王舍城回到了他的祖国迦毗罗卫。 佛陀将要回国之先,这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很快地传遍出来,父王、姨母、妃子,以及佛的儿子罗睺罗等,都在等待著释尊返回王宫。可是,此时的释尊,已是佛陀,已是僧团中的一...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