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15年净界法师讲座视频(越早知道越好!)的简单介绍

学佛百科2023-06-1068

本文导航:

净界法师:五浊恶世

释迦牟尼佛能够在这样一种五浊恶世的状态之下,能够走难行道而成就佛道,而且在娑婆世界弘扬佛法,这个是甚难希有的。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qiān)贪嫉妒(jídù),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发菩提心,这个功德,就是你将来会出离生死轮回。发菩提心,是因为明白五浊恶世之苦,而自愿生出离心。所以,发菩提心,本来是有功德的,如果你贪着这个功德,这个功德就消失了。

第一个谈谈发心,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过程的,没有一个人是走一步算一步的,这个就不是佛法了。你要先发愿,然后再以愿导行,你要先知道你想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才可以启动的。

净界法师: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1、这样子会有问题,因为你人生的痛苦是局面的,你不可能在所有因缘里面都痛苦,你可能是某一方面有痛苦,某一方面没有痛苦。所以你不能从事相的体会,来激发你的往生,不可以。

2、第一个是空观。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是马上处理,是先回光返照,照了我们心性不变之体,告诉自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没有这个东西,就是从个别生命先带回整体生命。这个事情非常重要。

3、因为他要覆藏自己的过失。 他的内心当中,因为不断的争辩,要覆藏自己的过失,最后就有“鉴见照烛”─他就会不安。

4、四正勤有四个法门,使令我们不断的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一个是断恶,一个是修善。

5、◎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我们的心同时去接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呢?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福报不同。

净界法师都讲过哪些视频讲座?

佛法修学概要、阿弥陀经导读、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及瑜伽菩萨戒等课程十余种,并已制成光碟等流通。

妙法莲华经,推荐【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真的很好!此外注意:听经闻法,别局限于一人。依法不依人。法师修为,各也有别。

我看过的第一个是宣化上人的浅释,第二个是圆瑛法师的讲义,第三个是印广法师的视频讲义,也看了一点净界法师的文字。听说过交光法师的,没看过。

净界法师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就是这个菩萨:第一个我们云何应住?就讲到这个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你平常是用什么来调伏你的妄想心。

◎ 佛法讲「改变」,主要是「改变你的想法」。如果你把每个人都当作善知识,他果然扮演善知识,每个人都能帮助你修行;如果你把每个人都当作恶知识,每个人都变成伤害你,这是事实! ◎ 当果报出现时,它是「无记性」,非善、非恶。

净界法师的简介

法师 于西元1983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机械工程系,役满之后,进入中国钢铁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时有都市佛学院因有好感遂往参加,讲课法师适为慧天老和尚,是为法师初入佛门之因缘。

净界法师简介:法师在台湾大学毕业后于1987年出家受具足戒,并就读净律学佛院三年,并于1991年起担任净律学佛院教务主任至今。法师之修学以天台为宗,旁及唯识、中观,并汇归净土法门。

应该是认识的,净界法师于西元1983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机械工程系,役满之后,进入中国钢铁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时有都市佛学院因有好感遂往参加,讲课法师适为慧天老和尚,是为法师初入佛门之因缘。

台湾*净界法师简介 净界法师于公元1983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机械工程系,役满之后,进入中国钢铁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时有都市佛学院,因对佛教有好感,遂往参加,讲课法师适为慧天老和尚,是为法师初入佛门之因缘。

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经论上说:他生生世世做弥勒菩萨的弟子,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弥勒菩萨先成佛的;因为释迦牟尼佛特别的精进,所以他早弥勒菩萨先成就佛道。

应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应该把精神、体力放在佛号上,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才是有智慧的抉择。

净界法师: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1、第一个是空观。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是马上处理,是先回光返照,照了我们心性不变之体,告诉自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没有这个东西,就是从个别生命先带回整体生命。这个事情非常重要。

2、净土就是我们心中,一定有佛的功德,因为它是佛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听到净土,就知道是要提起佛号的。

3、处理业力,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讲,不是我们的重点。净土宗是处理你的思想,就是要有正念,你要培养一个正念。因为你临终是随念往生,所以忏悔业障只能当助行。

4、为什么?当然事出必有因嘛!因为你平常就住在这个相状,住久了,心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如果你觉得──诶,我学佛以后,心慢慢平淡了、平静了,这就是功德相。我不敢保证你福报多大,但至少你容易离开三界。

5、所以我希望我们不要把理观跟事修混为一谈。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能够在因地的时候忆念诸佛的名号,诸佛对你就能够产生加持的力量,这个是事实。

6、师父:我们讲过净土宗它是大乘法门,一定有调伏,有所调伏,有所引导,调伏的是对娑婆世界的爱取,引导的是对极乐世界的欣求。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1586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