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能法师三皈依起腔(印光大师开示皈依三宝)

请问自誓皈依三宝,有这样的例子吗?如何去做?
有这样的例子,但是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的,方圆多少里地内没有寺院,找不到出家人时才承认自誓皈依。乃至自誓受戒,而这种情况有些人也说必须通过地藏占查得到清净相才算。印光法师在一封书信中就提到对方可以不必远来在佛前自誓受三皈五戒即可。而那封信上仪轨中有说明是由法师的允准而自受的。
如果是因为轻视,认为没有人可作自己的皈依师因此要自受皈依,就有很大的过失。
自誓皈依的仪轨:
自誓皈依可在十斋日,于清净佛堂或佛像前
1. 斋戒沐浴, 备香花、四果于佛塑像或画像前, 上香后合掌站立。
2. 忏悔:
「弟子 xx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镇疑;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念完顶礼, 共念三次, 顶礼三次。此为三念三礼。)
3. 皈依一:
「弟子 xx 愿尽形寿皈依佛、愿尽形寿皈依法、愿尽形寿皈依僧」
三念三礼。
4. 皈依二:
一面念一面顶礼:「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头触地, 反掌)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念完后回掌起身)「皈依佛竟、皈依法竟、谈茄皈依僧竟」。(一次即可)
5.皈依三:
「弟子 xx 皈依佛竟, 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天魔。含睁察
皈依法竟, 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邪说。
皈依僧竟, 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徒众。」
三念三礼。
6.发四宏愿:
「弟子 xx 众生无边誓愿渡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三念三礼)
7.回向过世:
「愿弟子 xx 及无始劫来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本寺供祀莲位诸佛子-- 在寺中加此句)等,愿生极乐世界中 上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回入娑婆度有情」早迟(一顶礼)
8.回向现世:
「愿弟子 xx 及诸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本寺供祀莲位诸佛子——在寺中加此句)等,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增福报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一顶礼)
9.结皈:
「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 一切诸佛」(一顶礼)
「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 一切诸法」(一顶礼)
「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 一切圣僧」(一顶礼)
「南无皈依 十方三世一切佛 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三念三礼)
条件不具足也可以先自誓皈依,之后有条件了再正式皈依,最好是正式皈依。
三皈依的全文都有什么?
全文: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斗带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拓展资料:
简介: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 一皈依佛, 二皈依法, 三皈依僧。也可说为 一皈空历芦依觉,觉而不迷。二 皈依正,正而不邪。三 皈依净,净而不染。
皈依本烂稿质:它是一种"除佛外,无究竟导师;除法外,无真实道路;除僧伽外,无他伴可同行法道的"认知。皈依的根本乃在于虔诚与慈悲--对佛法僧三宝充满虔信,并以慈悲祈愿一切众生都能脱离痛苦。
佛教皈依的作用与真实义是什么?
佛教的三皈依:
◎ 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 三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佛法僧称为三宝,三宝齐全才是佛教。三宝是佛弟子敬仰和学习、依止的对象。受了三皈依就是佛门中人了。它是信佛和不信佛的界线。受过三皈依的人可得救护。据佛经记载,受皈依后身边会有佛门善神专门护佑。
◎ 皈依与受戒不同,受皈依后只有一个硬性要求,即只可信佛,不同时信其它宗教,而没有其它约束。如果不想信佛了,跟任何一个能听懂话的人说一句即可,没有任何不良后果。而且信过佛的功德如金刚种子,永世不灭,终受福报。
◎ 信佛不一定要出家,也不一定要受戒。受过三皈依即为佛家弟子,受过戒者称为居士。佛弟子与佛是师生关系;而不是归附关系,更不是主仆关系。
◎受三皈依要请出家人举行一个简单仪式,一般寺院皆可授皈依。
印光大师关于三皈依真实义的开示摘录如下——
皈即三皈依。皈即“皈依”,也作“归依”。皈字是“白”与“反”二字组成,取反染成净的意思。
皈依三宝,即: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
所谓三宝,有自性三宝及住持三宝二种。佛是觉悟的意思,所谓自性佛,是指自心本具离念灵知的真如佛性。法是指法轨和模范,所谓自性法,是指自心本具的道德仁义等懿范。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自性僧,是指自心本具的清净无染的净行。这是自性三宝。
所谓住持三宝: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佛宝,佛灭度后,所有泥金合土、木雕、彩印的佛像,都应恭敬如佛。佛所说离欲清净诸法,凡三藏十二部诸经典,都是法宝。出家受具足戒,修持净行,都是僧宝。
“归”是归投的意思,如水归海,如客归家。“依”是依托的意思,如子依母,如渡依舟。人在生死大海中,若不依归自性三宝与住持三宝,就无法出此大苦。若肯发志诚恳切心,归依三宝,如法修行,就可出生死苦海,了生脱死。
譬如我们失足堕海,狂涛汹涌,有灭顶之忧。在这千钧一发生死存亡之际,忽有船来,即便趋登,这就是归投的意义。由于了解自性三宝,从此克己修身,战兢惕厉。再求住持三宝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便可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即生成办道业,永脱生死轮回。譬如遇险登船,安坐到岸。过去的凶险已脱,现在得重庆更生,无限利益,由此而得,这就是依托的意义。帆则春世事纷扰,烦恼万端,处此生死大海,众生当都以三宝为船。既得归依,鼓棹扬帆,不懈不退,自能径登彼岸,永臻安乐。
既归依佛,当以佛为师,自今开始,直至命终,虔诚敬礼,一息不容稍懈,再不可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当以法为师,自今至终,不可再归依外道典籍。既归依僧,当以僧为师,自今至终,不可再归依外道徒众。如果既归依三宝,而仍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则虽日常念佛修持,也难得真实利益。因邪正不分,决无了生死的希望。愿大家引起警惕。
另外,要知道所谓归依者,是归依佛法僧三宝,不是归依个人。例如今日各位来归我,“我”不过代表三宝盯慧,授证三归,也就是授皈依师,并非归依我一个人(不是拜一个师父)。每见僧俗有误解归依意义的,在家人则说“我归依某法师”,出家人则说“某人是我归依弟子”。这是遗大取小,废公为私,可悲可叹,因此顺便说明,免再贻误,望大家注意态耐。
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皈依三宝
印光法师开示:汝等为何而皈依,余想总不外欲求生西方,了脱生死而已。如何方能达到此等地步,即须皈依三宝,所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能皈依三宝,如实修持,才得了脱生死,往生西方。且所谓三宝,有自性,住持二种。佛者觉悟义。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离念灵知之真如佛性也。法者规范义。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义之懿范也。僧者清净义。自盯者性僧者,乃即心本具清净无染之净行也。住持三宝者,释迦佛在世,则为佛宝。佛灭度后,所有范金合土,木雕彩画之佛像,皆为佛宝。佛所说离欲清净诸法,以及黄卷赤轴诸经典闭物,皆为法宝。出家染衣,修清净行者,皆为僧宝。皈者,皈投,如水皈海,如民皈王。依者,依托,如子依母,如渡依舟,人在生死大海,若不皈依自性三宝,与住持三宝,则便无法可出。若肯发志诚心,归依三宝,则便出生死苦海,了生脱死矣。如人失足,堕于大海,狂涛汹涌,有灭顶忧,当此千钧一发,生死存亡之际,忽有船来,即便趋赴,是归投义。由知自性三宝,则克己省察,战兢惕厉,再求住持三宝,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则可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即生成办道业,永脱生死轮回矣。如遇救登船,安坐到岸,曩时凶险已过,现在得庆更生。无限利益,由此而得,是依托义。世事纷庞,烦恼苦痛,处此生死大海,当以三宝为船,众生得所归依,鼓棹扬帆,不懈不退,自可登于彼岸。既皈依佛,当以佛为师,始自今日,直至命终,虔诚敬礼,一息无容或懈,再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皈依法,当以法为师凯态薯,自今至终,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当以僧为师,自今至终,不得皈依外道徒众。若已皈依三宝,仍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虽日日念佛修持,亦难得真实利益。以邪正不分,决无了生死之希望,其各凛诸。(皈归二字通)
皈依偈皈依三宝怎么念?
皈依词共为三皈三结,照抄如下:
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均可),尽形寿碰仔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说三遍之後)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也说三遍)
皈依师礼佛坐定之後,受皈依者双膝长跪,两手合掌。皈依师略为开示皈依三宝的意义之後,即教受皈依者念悔过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接著便是三皈依的正授与三结:
「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僧。」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再念:
「我某甲,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甲,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我某甲,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徒众。」
念三遍,每遍就地 一拜後,教发四弘誓愿:
「我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我某甲,烦脑无尽誓愿断。我某甲,法门无量誓愿学。我某甲,佛道无上誓愿成。」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皈依师略示皈依的功德,并策勉依教奉行,即 教念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回向偈:
「皈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诸佛净乐土。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扩展资料
皈依三宝的意义
皈依三宝是‘皈’投’依’靠三宝,请求救护,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世间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针,船只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灯,行人才能看清方向。
道经师三宝就像我们卖缺的父母,当一个小孩被人欺负时,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只要他叫一声‘妈妈’,别人就不敢随便欺负,因为他有母亲。同样的,世间上邪魔外道、坏人坏事很多,有了道经师三宝做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靠。
道经师三宝又像我们的指南针,可以引导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风港。每个人一到晚上都知道中吵辩要回家,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我们仰仗道经师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归真假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14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