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五十四)的词条

断我见我执,需要看哪部佛教经典?
建议看华严经
如何破“我执”?
我执(梵语atma-graha),众生所以会轮回生死,就是有我执,因我执致使不得证菩提,如来一代圣教,无非以无我破我而立论,我执意识坚深,生死就越深,我执一旦净化,生死一齐休,即与涅盘相应。
华严经云:“诸法从本以来,常自寂灭性。”
一语道破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寂灭性,寂灭性即是空性,空性(梵语sunyata)即无我,无我即解脱;众生强烈我执,已经是根深柢固,始终以我为中心,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是故,有生死、有烦恼、有轮回。
无我(梵语anatman)是建立在我之上而说无我,离开我并没有无我,无我从我中解脱而得故,换句话说:我执是生死的根本,要得到解脱也必须从我执之处下功夫,并不是离开我执,另寻一个无我可得,若离开我执,另外有个无我可得,即是魔说。
是故,破我执须从无我的深观中,正见我执是无我的,是寂灭性的,是空性的,是无自性的,我执是不可得的,若如是正见我执,那么,我执亦是无我。
龙树菩萨云:“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不依第一义,不得解脱。”(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学佛的人要破我见、我执,但不知什么是我见我执?
我见又名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与精神界,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是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之上妄执为我,故称之我见。众生所以会生死流转,只因有我见,因我见而不能正见诸法实相,导致迷惑而造业,感召无穷苦痛,浪迹六道,往返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若能知我无我,执著就不得由起,当下远离妄计之执,即可入道矣!(出处同上)
问:“我已很能接受无我、无常及‘一切唯心,万法为识’的观点。但总觉得在内心深处仍有一个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的‘我’在。无论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动念或在修行之时,都有这个‘我’在作主,究竟何故?如何才能真正无我?”
答: 你这个话说得很正确,一点都不假。你真正要做到无我、无常,你就不会来问问题了。你来问问题,谁问的,“我”问的!由此可知,无我难。真正做到无我,最低的程度,你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你不会在轮回里面,超越六道了。实在讲,超越六道之后是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藏教佛、通教佛,这是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不是真的无我了?没有。决定不执着这个身是我,佛在经上说,“我执虽亡,法执犹存”;我执破了,他还有法悔锋执。试问问:谁执着法执?还不是个“我”!不过他那个我执是非常非常微细,不是像我们这个很粗的观念。果然法执也断了,我、法二执都断了,无明破一品,这超越十法界,这是一真法界里面的法身菩萨,才是真正无我。
所以到真无我的时候,他用的是真心,决定不是妄心,他的智慧开了,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达。如果我们对于一切法还有障碍、还有不明了的,自己一定要晓得,为什么不明了?不明了叫无明,我们完全被无明覆盖,所以对于世出世法虽然认真去研究、去探索,往往还产生了错误的见解。所以是误解诸法真实义、曲解诸法真实义往往有之。
要避免这些歧途、叉路,歧途叉路很危险,不知道将来自己走到哪里去。由此,不但是佛,古圣先贤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求学、求道都要亲近明师,没有真正善知识指引非常困难。我们自己有一点悟性,那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这一生当中要是没有好的因缘,没有好的善知识、修学环境,往往走错路,那就非常可惜。有这么好的悟性,过去生中有这么好的因缘,这一生当中遇到善知识,这个路子走对了,容易谨前郑开悟,纵然开悟也不能忘记念佛。对于念佛法门,一定要认真去研究,去认识它,这个法门无比殊胜。以高度的善根福德因缘、高度的悟性修学念佛法门,往生的品位高,超出其它方法太祥颂多太多,所以一定要珍惜净土法门。如果要真正了解无我的道理、境界,佛在《大般若经》里面讲得很好、很多,讲得很详细,可以从般若下手。(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15)
修学课45《菩提道次第略论》064--065讲
修学课45《菩提道次第略论》064--065讲
修学课第四十五 十种不善业果差别、依十不善说十善、业的种类
法义总结: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我知道了如何判断业果的轻重,帮助我正确理解世间的不良遭遇和自己过去曾经历的种种挫折,同时也警示自己不能再造作不善业。本课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三类:分别是十不善业的果报差别,如何避免遭受苦果?具体哪些善行蕴含着安乐的力量?业的种类有哪些?
一、十不善业的果报差别。一种业,形成果,主要以下面三种形式体现在未来的生命中,它们分别是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
1、异熟果,就是由因感果的过程中,异时、异类、变异而熟。十不善业中,每一项不善业由于对象的不同和烦恼基础不同,会感召大、中、小三种程度的果报,即强烈的三毒造作感得地狱果报;中等的三毒造作感得饿鬼道果报;微弱三毒造作感得饿鬼果报。异熟果的特点是“因有善恶,果唯无记”。
2、等流果,等为平等义,流为相似义,即因和果相似,恶趣出来后受报于自身,按照十不善业的次第继续招感等流果。等流果特点:“因果相似”。
3、增上果,是更间接一些的外在果报,表现在外在环境的差别,即十不善行将感得恶劣的生存环境。增上果特点:表现在外在的世界和生活的环境。
二、依十不善业说十善业。1、自性:善业的升起是因为对十不善业的过患反复思惟,对恶业带来的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深信不疑,产生决定胜解,升起断恶行善之心,从发心、加行直至防护到十不善业的究竟,来保持身业的清净无染。2、差别:十善业分为身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四,不妄语、不离间语、不粗恶口、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分别可以从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方面来认识。
三、业的种类。从三个方面进行认识,引业和满业、定业和不定业、决定受报之业的差别。1、引满差别:引业感召的是总报,即善的引业招感善趣的果报,不善的引业招感恶趣的果报。满业招感的是别报,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的生命状态:引善满善、引善满不善、引不善满善、引不善满不善。
2、定不定受差别。所谓定业即必定受报的业力,是有心造作的事,并在内心形成业的力量。所谓不定业,即不一定受报的业力,是指无心造作的事,且不曾在内心行为也的力量。定受报是指,未忏悔,故思而作积聚的力量,属于有心造作。不定受报是指,已忏悔,梦所做等十种不积聚业力,这十种情况未必形成业力或者业力非常微弱,不具备增长的功能,所以不一定会感召果报。磨散缓
3、决定受差别。在决定感果的业报中,依据受报世间也有三种差别,分别是①现法受:今生造作的业力,今生就招感果报。②顺生以后受:今生造作的业力,第二世或第三世再招感果报。③顺后受:今生造作的业力,三世以后才招感果报。这三种业报差别的共同掘樱点是,果报未必一生就能受完,也可能延续至二生、三生乃至多生累劫。 【本期心得】
本期学习的法义是“十种不善业果报差别、依十不善业说十善业、业的种类”,通过本期法义的学习,让我真正明白了果报的内涵,以及因果规律的真实不虚。无论造作了怎样的业力,是黑业也好还是白业也好,它都会以三种形式体现在未来的生命中,影响着生命的走向。所以生命在业力瀑流的推动下像流水一样不常不断、相似相续、无始无终地延续着,身不由己,随波逐流。许多的事情看似偶然,通过因缘因果的正见看,真的是实则必然,如果不修学佛法,不截断业力的洪流,我们生命就只有在业海中沉沦,无法自拔。
通过瞎模本期法义的学习,有几点心得分享如下:
一、“异熟果”的果报无法逃避
异熟果是根据十业道来判定的果报,也就是说在六道中生于哪一道其实就是异熟果报。第一它的因和果是不同时的;第二,它的因是有善恶,所感得的果唯无记;第三,由因感果的过程是变化的,所以是变异而熟。异熟果的因为十业道,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果报就是三恶趣。不善业的轻重则决定了是堕落到地狱道,或是饿鬼道,或是畜生道。而善业的轻重则决定了是生到人道,或是阿修罗道,或是天道。总之,只要有不善业道就一定会招感恶趣的果报。
之前我心中一直认为的是,只有大恶之人才会下地狱,才会生于饿鬼道或者畜生道。所谓大恶也就是指杀人放火、奸淫掠抢这样一类十恶不赦的行为,根本没有想过一点点的妄语、绮语这样的业力都可以招感恶趣的果报,甚至还可能招感到最重恶趣(地狱)的果报。本期法义的内容给了我非常大的警醒,之前学习过暇满人身的时候曾经学习过,获得人身的条件是必须按照五戒十善来生活,现在终于明白了它的原理。
检视一下自己这一期生命所造作的各种业力,十不善道中的哪一种不善业自己没有造作过?虽然没有十恶不赦的罪恶,但是中的、小的还是不能免责吧?更何况过去生的造作如何自己还无从知晓,想到此自己难道还能安然入睡吗?这些都是为未来生所种下的恶趣之因呀。
我发愿,此生此时起必须要按照五戒十善去生活,真诚忏悔过往和今后所造作的一切不善行所形成的业力,而且要发心做善行。师父开示的善行的标准,让我对于自己不造恶就是行善的观念得到了纠正,真正的善行,能够形成白业的善行不仅仅是不造业,而且要有强烈的防护不造作恶业的意愿,并采取各种方式在有可能造作恶业的情况下来防护不造作恶业,使得善行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善业。健康生活五大信念中的“认识到……,我发誓……,我决心……”一定要成为自己坚定的生活和修行的信念。
二、“等流果”、“增上果”的果报让我不再怨天尤人,同时也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当接受完异熟果的果报之后并不算了结,生到人道之后还要依次接受等流果的果报。等流果的果报与自己所造的十不善业是相似的,如果杀人了,那么就会感得今生的短命;如果犯了不与取罪,那么今生就会感得物质贫匮,如此等等。这让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同样为人,但无论是自身而言,或是从生活的境遇而言,还是从人生道路而言,方方面面却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人们常常会对世事的不公平进行强烈的谴责和批判,当然这是社会现象,但是社会能够呈现出这样的现象也一定不是偶然的,一定是这个社会中的人的共业显现。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实也会常常遇到这样的状况,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就会怨天尤人,看到别人春风得意的时候就会心中忿忿不平,认为世道不公,这样的心理我也是常常会有的。
通过本期法义的学习,我才明白人为什么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内心接受了“人是不一样”的这个正见。那么对于自己的一切,不如意的要坦然接受,因为它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往昔业力的显现,是自己必须要承受的。而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则更加生起珍惜之心,因为这是自己往昔善行的结果,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浪费的话,就再也不会得到这一份善行所感得的果报了,因为一个善行不会无休无止地结出善果。
由此我体会到今生让我最应该珍惜的就是这个暇满的人身,只有这个暇满的人身才是由凡转圣的难得机缘,它所蕴含的意义重大。如果今生没有作为,失去这一机缘,未来际的生命将无从得到把握。因为无始生死以来造作了太多太多的不善业,何时才能再获得这样的身份真的是无法想象。如何实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师父开示就只有皈依三宝,修学佛法。修学佛法的本质就是止恶行善,因此我内心生起强烈的要止恶行善的意愿,希望我能够坚守这一份心行,守护身语意,修正所有的言行,实现生命最大的意义。
三、真实感受到“增上果”的果报
业力招感的增上果的果报主要体现在生存的环境上,因为邪见,导致这个世界的资源越来越贫乏,灾难越来越多,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深深能够感受到的。之所以现代人陷入物质中不能自拔,导致对大自然遭到严重的破坏,就是因为邪见所致,认为一切幸福都是建立在物质上,因此毫不节制贪婪之心而疯狂地掠夺,让造福子孙后代的地球满目疮痍,可以说做了断子绝孙的事情。
大自然被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的加剧,让我们现在都能够正常的呼吸,这几年的雾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据说肺癌的发病率已经增加了几十倍。这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作的,是人类的共业造成的,如果不改变我们共业,我们生存的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劣,终有一天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现在佛法在中华大地上能够得到比以往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兴盛,我觉得一定是诸佛菩萨的慈悲,不断地引导人们能够认识善恶,从而让人类止恶行善,改变共业,拯救自己。
一种恶行所造成的果报是无法估量的,不仅仅有异熟果三恶趣的果报,从三恶趣出来之后,还要不断地受报,等流果、增上果,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我深深地认识到恶行的后患有多大,后果有多严重,代价有多惨重,真的不堪设想。
试想,如果哪一天真的开悟了,契入空性,看到自己生生世世的愚痴、曾经经历过的悲惨境遇,一定会放声大哭的。
但是我现在看到了成为生命主人的希望,也看清了今后人生要走的最正确的道路,所以心中充满了光明!
感恩三宝,感恩师父,合十!
济群法师讲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和藏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有什么不同
没有区别,是宗喀巴大师藏文版“菩提道次第略论”的汉文翻译。
略论是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浓缩提取的版本。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51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