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印还是三法印(三法印和四念处)

四法印指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三法印基础上又加了一条梁芦。
三缓乎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扰渣悉。
四法印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加了有漏皆苦。
三法印和四法印有什么区别?
1:内容不同:
三法印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四法印乃显示诸法真理之四标印,可作为佛教特征之四种法门。即:一切行无常印、一切行苦印、一切法无我印、涅槃寂灭印。
2:来源不同:
三法印出于《大智度论》:
“通达无碍”者,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磨晌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
三法印的名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也有于诸行无常下,加‘诸受皆苦’一句,便成为四法印。
扩展资料
三法印这个概念,早在唐朝之前,在汉传佛教中已被确立。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就有这么的记载:“《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
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之,即是魔说。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后世的学者,将智者大师于《法华玄义》的另一理念“一实相印”加入三法印之中,而成神游搭“四法印”。
《法华玄义》说:“一实相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
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就这样,从小乘的“三法印”演变成大乘的“四法印”:诸法无常、游拿诸法无我、诸法实相、涅槃寂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法印
百度百科—四法印
佛教有哪四法印??
一、佛教的四法印是:
1、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没有一个常住不变;
2、诸法无我:是指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
3、涅槃寂静:是指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意指不生不做梁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
4、一切行苦: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一切现象法都是苦。洞碧
补充说明:符合以上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一般把前面三个称为“三法印”,而很少说“四法印”。
二、四依四不依是:
1、依法不依人:要以佛的经典为依据,而不要以个人主见为依据;
2、依义不依语:要以经典中的意思为依据,而不以文字相为依据;
3、依智不依识:要以客观反映事实的智慧为依据,而不要以主观经验的知识为纳胡举依据;
4、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要以究竟、直接、完全显了佛法道理的经为依据,而不要以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方便说法的经为依据。
究竟是四法印还是三法印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态滚基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备宴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帆谨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监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佛法的核心是四圣谛还是三法印或四法印?
如下:
佛法的核心是四圣谛。四圣谛是佛教的一切。三法印最多算高深一点的心灵鸡汤,对佛教理论来说并不重要。四圣谛是世尊在鹿野苑转正法轮时宣说的出世间之道。五比丘听完佛陀宣说的四念岩谛法后立刻获得眼智明觉手敏而成就阿罗汉果。
四圣谛分为苦集灭道。一切佛法毕高枝即四圣谛,一切贤圣皆因现观四圣谛而成就,一切无漏智都来源于对四谛的遍知。除了四谛,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够代表佛教。
四圣谛分为苦集灭道
苦就是世间的一切。世间在佛教里是变坏的意思,即一切有为法,具体说来就是五蕴,或者是十二因缘的每一支及器世间。
集是苦的因,也就是对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或者是佛教的因果理论。
灭是苦的择灭,即对烦恼的断除及殊胜的涅槃,也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道是灭苦之道,即任何能够随顺涅槃的出世间法,广义上分为三十七道品,狭义上就是七觉支,八正道等无漏法。
什么是三法印
【三法印】
可作为佛教特征之三种法门。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此三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小乘经典若有此‘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则即是魔说。此语未见于巴利语系经典。汉译杂阿含经卷十则有类似之说举睁法。(一坦瞎)诸行无常(梵anitya^h! sarva -sam!ska^ra^h! ),又作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有为法无常印,略称无常印。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不能了知,反于无常中执常想,故佛说无常以破众生之常执。(二)诸法无我(梵nira^tma^nah! sarva -dharma^h! ),又作一切法无我印,略称无我印。一切世间有为无为诸法概皆无我,众生不能了知,而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故佛说无我以破众生之我执。(三)涅槃寂静(梵s/antam! nirva^n!am ),又作涅槃寂灭印、寂灭涅槃印,略称涅槃印。正信岁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故佛说涅槃之法,以出离生死之苦,得寂灭涅槃。
以上,诸行无常唯明有为,涅槃寂静唯明无为,诸法无我则通明有为无为。又三法印加‘一切行苦’,则称四法印、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此外,复加‘一切法空(一切现象虚幻不实)’,则为五法印。[菩萨地持经卷八、有部目得迦卷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一]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53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