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要解讲解净界法师(净界法师讲阿弥陀佛经)

净界法师:因果究竟是同时还是不同时
净界法师开示:
这里,讲到两个观念:因果不同时跟因果同时
第一、我们一般在论断因果,是偏重因果不同时,叫做异熟果。
我们一般讲三世因果,佛教讲因果是讲三世的─过去造业,今生受报;今生造业,来世受报,叫做隔代受报。所以你今生受的果报跟今生没有太大关系,大部分是前生决定的;你今生造的业,主要是在来生才表现出来,所以因果的思想叫异熟─异时而熟,叫做隔代受报。
第二、另外一个思想就是真如缘起:是讲当下的因果,就是因果同时,你在造业的当下,其实你的果报之火,那个功能、种子已经成就了。
我们刚刚谈到:琉璃王灭了释迦族,七天后,堕入地狱;七天还没有到,但是佛陀已经看到他地狱之火成就了。佛陀的神通是现量境,佛陀不做假设,佛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佛陀的神通一定是现量。如果他内心当中地狱之火没有成就,佛陀怎么看到他七天后要堕地狱呢?所以因果的确有它同时的现象,因果同时也对。
比方说法华会上,舍利此咐稿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小乘的圣者‘三周说法’─法说、因缘说、譬喻说。佛陀三周说法,开显真如佛性以后,阿罗汉回小向大,佛陀一一授记;说:舍利弗尊森孝者,你要经过几千劫、几万劫的时间,你会成佛,你的国土叫什么(名称),你的国土怎么的庄严…等等。佛陀怎么知道呢?当然简败是他发菩提心的时候,他内心变化了,他把声闻种性转成菩萨的种性,他的佛果功德显现出来了,佛陀才会授记。
其实:你在造业的当下,你的果报是当下成就!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也讲出类似的观念,他说:你在念佛的当下,你的莲华已经念念在开了,只是还没表现出来。
所以本经这里,重点在于因果同时的思想─真如缘起的思想。
就是说:菩萨看到你烦恼的时候,你要同时看到果报;你看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菩萨看到起烦恼火的时候,就要预先知道,你未来有火坑在等你,他是预先就知道。
净界法师什么时候讲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教导航视燃察频网。搜皮祥茄索“净界法师”就可以找到。
楞严经修学法要-净界法师
教观纲宗-净界法师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净界法师
修道宗范-净界法师
净心与净土-净界法师
摄大乘论-净界法师
楞严经-净界法师
灵峰宗论导读-净界法师
唯识与净土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界法师
佛遗教经-净界法师
忏悔法门-净界法师
唯识三十颂(略)
大乘百法明门论-净界法师
四十二章经-净界法师
八识规矩颂-净界法师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净界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净界法师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净界法师
禅净双修-净界法师
净土十疑论
归依的意义与方法-净界法师
大乘起信论-净界法师
楞严经修学应用正见篇-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净界法师宴肢
念佛法要-净界法师
楞严经要义-净界法师
临终关怀
净界法师:信愿不足不能往生,但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信愿具足了?具体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净界法师简介:
法师在台湾大学毕业后于1987年出家受具足戒,并就读净律学佛院三年,并于此搜此1991年起担任净律学佛院教务主任至今。法师之修学以天台为宗,旁及唯识、中观,并汇归净土法门。教义之研究以中国传统佛法为主,其中最服膺楞严、法华、弥陀经等经论,及净土九祖蕅益大师之思想。并曾于净律学佛院、莲因寺、北部斋戒学会、南普陀佛学院及福严佛学院等多处讲学。课余之时随机讲学、参访,使更多人对佛法生起欢喜,乃至破恶、生善、入理之益,进一步生起广大的菩提心,同登极乐、同成佛道,是为法师自利、利人之志。
净界法师开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你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
如果你的生命很重视结果──事情成败得失的这个结果你还是很重视,那你的信愿还没有具足。
一个人发了愿以后,他的心是往极乐世界倾倒的时候,他开始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心的漏氏信愿问题。
你一个人颠颠倒倒、贪恋娑婆,佛是救不了你的,这个佛号只是人天福报。
这句佛号只有在觉悟的心中,才能产生大的感应力量。
所以我一再强调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你自性颠倒的时候,佛号对你没有用。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研究《本经》之前,你看《阿弥陀经》这么多,为什么它信愿讲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篇幅?‘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信愿讲了整部经文的三分之二?就是因为你的观照力是往生的重点。所以蕅益大师说:信愿具足,临终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
每一森迅句佛号,念念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每一句佛号都是真实的。你信愿不具足,你心中颠颠倒倒的,就算你把佛号念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土者不可不知也。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里,这个是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67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