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弘一法师普陀寺越来越好(普陀山和弘一大师的关系)

学佛百科2023-05-0881

弘一法师任过南普陀寺方丈吗

没有。弘一法师一生最钦销哪枣慕印光大师,希望拜印光大师为师,但印祖一生是从不住持寺院,更不收徒众的,所以坚持师兄弟相称;弘一法师前后三次祈请,还在佛前燃臂发愿,最终晚年得偿所愿,印光大师默许了。印光大师住南缓世海普陀禅寺三十年,前后数次闭关,三十年安单藏经楼,晚年才弘扬佛法,中兴净土宗。弘一上人在南海普陀寺前后七日随侍印光大师, 观察祖师的一言一行,更是在戒律上受用终生;由于效仿印光祖师,所以一生从不住持寺院亏拆。

想到就来,越来越好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名曰《送别》的歌曲,国人对其可谓耳熟能详,脍炙人口,但知道李叔同的人就少了,知道弘一法师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心语”,是普陀山的几个导游新近成立了普陀山旅行社。骨干人物有:小帅、小庄和凯歌。他们在去年八月因怕疫情没有游客可以带团而荒废了专业,就试着在普陀山各个景点,借助抖音平台讲解起景点来。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抖音视频一发出,一夜间他们的粉丝就成千成万的增长,其中小帅的关注者就有500多万人。他们也就顺势开始了直接在接受网上报名参团的旅游业务,他们的心语旅行社也就这样成立了,也可以说他们因抖音开启了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创业之旅。

      我玩抖音也有两三年了,其间也经历了从起初的不关心,到因咯咯的笑声只觉得抖音上不是低俗搞笑的就是卖惨带货的视屏而鄙视,再到如今不仅天天刷抖音,而且还热衷做抖音的过程。

      应该说高顷因为抖音,知道了心语;因为心语,了解了弘一;因为弘一,向往了普陀;因为普陀,便有了我们的四人行。网上报名,分两处启程,于5月19号正式入团,历时三天,圆圆满满结束行程。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中国佛教的四大道场之一,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此地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在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到了普陀山,不烧香拜佛是说不过去的。时间带走了青春,带走了纯真;时光苍老了容颜,阅历成熟了心智,许多以前不曾相信的东西,现在都信了,比如命运,缘分,比如轮回,因果。像我们这岁数的人,在生命成长里年代缺失的东西很多,而我以为最最缺失的就是对宗教信仰的认知,年幼的无知以为是迷信,现在才知道,这是心灵的寄托和信仰。关于佛教,我真不敢多言,唯恐不诚,更怕不敬。我早就知道观世音菩萨,也会说南无阿弥陀佛。来到了普陀山,入了心语团队,听了导游的讲解,是紫竹林的“不肯去观音寺”,是普济寺的“观自在”,是慧济寺的无鞘的剑无骨的漏念悔伞无弦的琴无爪的龙的“风调雨顺”,是佛像佛法佛僧的“三宝”,还有看见了男观音像,远眺了珞珈山卧佛,更有那佛顶山的一步三叩首的香客……等等,让我对佛教似乎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还真是给我开了一扇窗:一方净土,三柱清香。放下浮躁,听听梵音。戒去贪嗔痴,修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就是,当你能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

      再说说普陀山吧,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千米,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南北长8.6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岸线长30千米。中部佛顶山天灯台最高,海拔291.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连绵起伏。

    我们旅行的三天,天气预报都是80-90%的雨水,5月19,农历四月初八,遇佛节,南海观音像前,大雨倾盆,水流如注;法雨寺,不知是不是应景,导游小帅手举一把大伞,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我们打伞的,穿雨披的,都套着鞋套在雨里听着他的讲解,雨水滂沱,顺阶只躺;善财洞,更是瓢泼大雨,密集不止。尽管将天洒甘露,财源滚滚演绎了个遍,但湿漉漉的衣服,分分钟摔倒的尴尬还是有点让人心慌手抖,可好就好在,雨说停就停,海风一吹返正,立马神清气爽,身上不带半点泥土,原因就是普陀山的旅行环境非常好,道路平整,卫生清洁,秩序井然,公交便利。有山可攀,也可乘缆车;有海可观,也可沙滩漫步;大树茂盛,花朵鲜艳,马路巴士穿梭,小道蜿蜒曲折,更有鸟鸣虫吟,晨钟暮鼓,宝塔高耸,香烟缭绕……

    普陀山在198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就被评为国家示范区。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原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可以这样理解,心语团队里的导游在抖音上如此的火,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讲稿文案,以及导游的基本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普陀山的历史,文化,以及天然的自然风光,才是让心语团队火遍抖音,感动网友的真正原因。真的,普陀山很值得一游!

    在此也斗胆吐槽一下心语团队,这次参加的心语让我们有些许的失望,特别是三位骨干人物的表现,更是让人遗憾。他们抖音上的粉丝分别是,小帅673.6万,小庄291万,凯哥111.8万,说他们是大卡明星还真是够格的。他们三人都来带了我们这个团,分别讲了一个,两个,三个景点,其余时间都是有管家跟着。这些我们都理解,他们还要接团是要直播还要招揽游客。但我以为,他们忘记了他们也团友的关系,在管理上又回到了旧式旅游团队的老路上去。而我们是在抖音上“认识”他们的,一见面似乎都有遇见故友的冲动和兴奋,而他们见到我们的表情可谓呆若木鸡,让我们很是尴尬,合个影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至于景点的讲解,不但没有新意(可能也没有新意了),因为雨天还有些偷工减料。至于团队的饮食,到了才知道是岛上全是斋饭,只有在离团前的一顿饭才有鱼肉。不是说不行吃,是觉得他们应该在团友报团时就应该说清楚,不然就是欺骗抬高团费的嫌疑。游客跟团,一般对导游都是初次见面,慢慢认识的,有的业务能力强,性格有魅力的,更是让游客终身难忘。都是好旅游都在路上,好风景都在导游的嘴里。可以说,来过的游客的失望和遗憾,会是影响他们后期事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有人说我们是“夕阳红粉丝团”,的确,我们是冲着小帅在抖音上报的心语团,但我对“夕阳红粉丝团”这称谓很不以为然,这称谓中是否有扮嫩疯癫的嘲讽调侃的成分暂且不论,至少一,我们还没到夕阳红的年纪,还有二,我们不是小帅或心语的粉丝,而是弘一大师的仰慕者,中国文化的追随者。

      在普陀山与朱家尖之间的摆渡船上,我看到电视里有关普陀山的宣传片有这么一句话“皇家的虔诚,百姓的守望”,这很让人欣慰和温暖。如果说普陀山有着渊源的佛教文化,那么我想说舟山人民更有文化,他们熟知国人民众的心理需求,不然他们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宣传普陀山的宣传语呢:

    “ 想到就来,越来越好!”

      谨以此为拙文作结吧!

    ——2021.5.21于宁波栎社机场候机楼

弘一法师拓片越来越好出自哪里

弘一法师拓片越来越好出自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李叔同在普陀山多久

李叔同在普陀山7年。1925年旧历5月中旬,已出家7年的弘一法师抵达了浙江普陀山。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然而他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印光大师为人严厉高洁,一生发愿不当住持,不收出家徒弟,却唯独接受弘一大师为弟子,这绝非偶然。

民国七年春,徐蔚如居士倡印流通《印光法师文钞》,在佛教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一年的大势至菩萨圣诞日,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他就是弘一法师。随着《印光法师文钞》的出版,弘一法师应好友吴建东居士和张云雷居士之请,为文钞题词,称赞印光老人的文钞,如日月当空,普照一切众生,契理契机,令大众欢喜信受。在题词中,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表达了服膺之情,把印光大师作为学习效法的对像。

民国九年六月,弘一大师决定去富阳新城闭关。临行前,特地请马一浮居士为自己的关房题写了「旭光室」的匾额,以表明自己遥习蕅益大师,近效印光大师的志向。弘一大师写信向印祖请求闭关前的训言,印祖告诉他:「闭关用功,关键在于心要专一。未得一心之前,不能急着求感应,否则就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念佛得一心后,自然会有感应,并没有起心动念,心却如明镜当台,映照出森罗万象。」

弘一大师多次向印祖写信请教,印祖都给予悉心指导,并指出:「古往今来,不少人用行书草体写经,我对此绝不赞成。想要断烦惑、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岂可将抄经视为儿戏,由著性子写得游龙舞凤的?」这段话对弘一大师触动极大,他按照印祖的要求调整了字体,并寄给印祖鉴定,印祖回信对弘一法师的新字体表示肯定:「抄写经文是将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的行为,比古代进士上金殿考状元还要严格恭敬,来不得半点怠慢疏忽。能这样做的人,必定在选佛场中,得中状元。」印祖的点拨,使弘一大师日后的书写,更加一丝不苟,他的书法被人誉为「佛书」。

弘一大师发心刺血写经,印祖回信开示:「不要急着抄经,当务之急,先要一心念佛。刺血抄经耗费太多心血,令人心神衰弱,只怕反而成为精进念佛的障碍。俗话说,身安而后道隆。我们既是凡夫,就不要盲目效彷法身大士的苦行,只要念佛得一心,自然法法圆融。」然而,弘一大师还是因为写经过多、用心过度而受病,印祖对此早有预料,说:「你就是为人过于仔细,样样事情不肯不认真,导致心力不济,你还是专心念佛的好。」

弘一大师对印祖十分敬佩,再三恳求列为弟子。可惜迟迟未被答应,便在佛前燃臂香,乞求三宝慈力加被,之后再次上书陈情,可还是被婉拒,直到晚年终于如愿以偿。弘一大师是印祖破例收下的唯一的出家弟子。实际上依止印祖修行的出家弟子很多,如德森法师尊印祖为亲教师,但弘一大师是印祖唯一具有名分的出家弟子。 

民国十三年五月,弘一大师从温州庆福寺前往普陀山朝礼印祖,在法雨寺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拜师仪式,并随侍七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学习印祖的一举一动。每顿饭吃完,印祖都会将碗舔干净;或者留馒头一角,把菜碗擦干净后吃下;或者往碗里倒开水,荡涤干净,再用水漱口,然后喝下,惟恐轻易浪费剩余的饭粒。弘一大师将印祖的嘉言懿行总结为十六个字「注重惜福,力行习劳,深信因果,专弘净土」。弘一大师虽然振兴南山律宗,但以净土为归宿,并随缘随分,尽力弘扬印光大师的念佛教义,他常劝人读《印光法师文钞》,高度颂扬印祖的盛德。

1924年秋,弘一大师应邀到上虞白马湖夏丏尊故居「平屋」作客。夏老用袜漏香菰供斋,被他坚决拒绝,改用豆腐还是不同意,最后只好按照他本人的要求,白水煮青菜,用盐不用油,弘一大师这才接受。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回忆了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讲律时的一些生活片断:「屋中告野烂都是他自己收拾,不另外找人收拾,窗子地板都弄得很干净。因他持戒,也没有另外准备好的饭菜,头一次给弄四个菜送寮房里,一点没动;第二次又预备一点,还是没动脊汪;第三次预备两个菜,还是不吃;最后盛去一碗大众菜,他问端饭的人,是不是大众也吃这个,如果是的话他吃,不是他还是不吃……」如此等等,都是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

弘一大师跟印祖一样严以律己,一丝不苟,可以说师徒二人同声相应。早年,周孟由曾居士请弘一大师给印祖作传,弘一大师本已答应,但迟迟没有动笔。1940年印祖往生之后,妙真法师再次敦请弘一大师为印祖作传,弘一大师担心「要是多赞美几句,恐怕有违师父的遗训,可过于平淡又不契时机,所以还得再等等。」其实,弘一大师的《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深合印祖道风,称得上是一篇最好的印祖传记。

印祖往生后二年,弘一大师亦追随恩师而去。1942年中秋过后,弘一大师自感病势沉重,写了二首偈与诸友告别,这二偈表露了弘一大师一生悟证的境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相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也可以说花枝表示香,月圆表示光,香光庄严,正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佛三昧香光庄严的境界:「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表露了弘一大师修行净土法门,证得念佛三昧的境界。临终前,弘一大师写下「悲欣交集见观经」,可见他亲见极乐庄严,正念往生,悲悯众生,欣乐极乐。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何谓「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弘一大师小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

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弘一大师所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他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出家以后,一直还保守着爱惜衣食的习惯。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他的。他每晚用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他有一把洋伞,是1911年买的。这些生活用具,破烂了,就请人用针线缝缝,当新的一样使用。除了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东西,须五六年一换之外,他的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常粗笑谨有人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升虚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岩基,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非弘一大师一个人的主张,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也是这样。弘一大师与印光大师有交往和书信往来。弘一大师亲口说,有人送印光法师白木耳等补品,印光法师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印光法师:「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印光法师回答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68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