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语业功德心得感悟(佛陀事业功德)

佛经经典语录感悟大全
佛经语录会让你感悟到什么人生道理呢?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经经典语录感悟,希望你喜欢。
佛经经典语录感悟精选
1)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2) 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3) 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4)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5)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6) 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7)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8)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9)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0) 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佛经经典语录感悟最新
1) 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2) 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3) 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4)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5) 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6) 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7) 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8) 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9)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0)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1)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12)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3) 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14)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 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16) 修习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17) 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18) 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19) 世上最多人信奉的宗教不是____,不是佛教,也不是伊斯兰教,而是「名利教」。但许多人信了,并不快乐。
20) 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佛经经典语录感悟集锦
1)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2) 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3)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4) 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5)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6) 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7)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8) 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9) 我们时时刻刻要想着“把一切的利益与好处给予别人,把一切的损失与失败由自己承担”。
10)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1) 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2) 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13) 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14) 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15) 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16) 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么清净、平等。
17)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8) 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19) 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20) 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21)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2) 当你找到了殊胜圆满的法,还必须经过善知识的指点,有程序,有次第的去修。
23)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24)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25) 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26)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27) 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28) 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29) 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30) 遇到违缘障碍,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有什么不好?
佛经经典语录感悟大全相关 文章 :
1. 佛经情感的经典语录大全
2. 佛教感悟人生的句子
3. 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
4. 十大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5. 佛经中的经典语录精选
6. 2015佛经励志名句
7. 佛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8. 伤感佛语经典语录大全
佛说人生感悟的经典语录摘抄
佛说: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佛说人生感悟的经典语录摘抄,希望能帮到你。
佛说人生经典语录
1.佛说:见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诱惑连忙把眼睛挖出来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心才是受诱惑的主角,邪恶之心如能斩断,作为配角的眼睛就不会输入邪恶了。
2.佛说: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己下功夫。
3.佛说: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4.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5.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6.佛说: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7.佛说: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8.佛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9.佛说: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0.佛说: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1.佛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的生活及爱欲而追求,这种生命轻如鸿毛!反之,若能发挥生命力,积极造福人群,这种生命价值则重如泰山。
12.佛说: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3.佛说: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4.佛说: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5.佛说: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关于佛说人生的句子
1.佛说: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佛说: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3.佛说: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4.佛说: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5.佛说: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你会很痛苦。
6.佛说: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7.佛说: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8.佛说: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9.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0.佛说: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1.佛说: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2.佛说:心净则国土净,我们要时常保护心念,不要被贪瞋痴等毒害侵袭;更要积极救护世界,不要让暴力充斥社会,让灾难破坏家园污染大地。
13.佛说: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4.佛说: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5.佛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佛说的经典语录
1.佛说: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2.佛说: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4.佛说: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5.佛说:人的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
6.佛说: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7.佛说: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8.佛说: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9.佛说: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10.佛说: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11.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尘一劫,仿佛我们每一次重逢和离别,如同三生石上刺破手指滴落的血。千里暗香拂过,铭刻着你我的生死契。
12.佛说: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13.佛说: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4.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15.佛说: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6.佛说: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就叫做「颠倒众生」。
17.佛说: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8.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9.佛说: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读《佛陀传》有感(八)
书名 :《佛陀传》
阅读周期:2021年3月7日—2022年3月13日
总页数:394页
本周阅读页数:11页 P139-P150
本周书籍内容精选及读后感心得:
佛陀温柔的说:“一个人一旦被某些学说教条绊着,便即时失去全部自由。如果一个人偏执着自己所信的才是唯一的真理,他便会认为所有其他的都是邪见。纷争与冲突全都由狭窄的眼光和见解产生。它们可以无止境的扩大,浪费宝贵的时间甚至导致战争。对见解的执著,是精神之道上的最大障碍。被狭见困绑着的人会被障乱得无法把真理之门打开。
帝迦罗朅问道:“那你的教理又如何?假如别人追随你所教的,那他们是否也被困于狭见之内?”
“我所教的并不是什么学说或哲理。它不是理论的推断或思考上的假想。它不像某些哲学理论般,试图探讨宇宙的基本原素是地、水、火、风、或神,又或宇宙是有限、无限、短暂还是永恒。一切思想上对真理的揣测和推究,都像围着圆盆边爬行的蚂蚁永远都去不到任何地方。我所说教的,不是哲学。它是实证经验的结果。你是可以亲自从你自己的经验中证实的。我说所有一切都无常和无分别的自体。这些都是我亲证的。你们也同样可以。我说万物都是以其他的事物为条件而生起、住世和坏灭。没有任何的事物是从单一的本源而产生。我是亲证这个真理的,你们也可以做得到。我的目的并不是要解释宇宙,而是要帮助带导其他人直接体验实相。文字语言不能解释实相。只有亲身的体验才可使我们看到实相的真面目。”
帝迦罗朅合上双掌。“佛陀世尊,请你教我怎样从苦痛的感受中解脱出来吧。”
佛陀说:“感受有三种喜欢、不喜欢、和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的。三样的根都来自身心的体会。感受一如其他物质和精神现象般有生有灭。我教的方法,是要深切体悟自己感受的来源和性质,不论它是好受的、不好受的、或两样都不是的。当你见到感受的来源,你便会了解它的性质。你会发觉感受不是恒常的,而你便逐渐不会再被它的起灭所扰动。几乎所有的感受都是来自对实相的错误见解。将不正确的见解铲除,痛苦便自然终止。错误的见解使人把不恒常的当作恒常。无明就是所有痛苦的本源。我们修行察觉之道以摆脱无明。一个人要彻底看清事物才能洞悉它的真性。一个人是不能靠念经供奉来破除无明的。”
通过以上内容的阅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
首先佛陀强调修行时不要被自己的见解所障碍,身为修行人应闻思修,以佛陀所教诲的五戒十善业八正道为正见并依止修行,如依自己的执着偏执而修行很容易偏离修行的正确之路,并愈修愈烦恼,妄念纷起,心亦迷失。
其次佛陀在文中也强调了自我实证的重要性,唯有亲身体验方能看到实相的真面目。而要看到实相的真面目我认为应注意二点:1.实证实修,以事炼心,通过具体事情观心觉知。2.遇事不被表面所迷惑,念在当下,不迷,不取,不动。能迅速透过表面看到事情的本质及缘起缘灭。
最后佛陀说到“无明就是所有痛苦的本源。我们修行察觉之道以摆脱无明。一个人要彻底看清事物才能洞悉它的真性。一个人是不能靠念经供奉来破除无明的。”关于修行佛陀强调不要执着任何有为有相之事物,当通过觉知来摆脱无明。
通过阅读我们能清晰的了解佛陀对修行要点的指导和评论,而这些是对修行非常有益和促进个人提高的方法。
《佛陀的四个法宝》谨记圆因老法师的教诲
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天算计著如何让自己高人一等,如何家财万贯,如何穿金戴银,如何声名远播,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醒的时候追逐贪瞋痴,就连睡梦中也为三毒所伏,但愚痴的自己仍不知觉悟,仍在粪坑中逐粪而不自知,可愧可羞至极!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学佛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是那么地不可救药,通身满是杀盗婬妄,业罪深重的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举手投足,一起心动念,都是不好的念头,天天自己面对自己的贪瞋痴作战却总是屡败屡战,深深体会到‘具缚凡夫’四个字的意义,我们无始累劫累积的习气业障,早已把我们六根束缚得密不可封,想要摆脱习气,消除业障,谈何容易!
如今我只有忏悔一途了!在师父茅蓬前有一幅字‘礼忏’!‘拜八十八佛’求忏悔是师父慈悲指导我们消业最好的方法。在体认吾罪无涯、吾业无边的同时,我们也体知吾生命有穷,吾忏悔无尽!每天拜八十八佛求忏悔是必备的功课,在礼忏的同时,身礼佛,口念佛,意识专注在一句佛号上,真正达到身语意三业清净,以清净心忏悔,其功德不可思议!
金光明经云:‘所谓金光,灭除诸恶,千劫所作,极恶重罪,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众罪,悉皆灭尽,我今已说,忏悔之法,是金光明,清净微妙,速能灭除,一切业障。’
忏悔一法,是金光明,是无价法宝,我等凡夫能于五浊恶世的末法今日闻此法门,都是于无量百千万亿佛前种诸善根才有此福报,但愿同俦皆能诚心忏悔,发露罪愆,以期佛菩萨加被,灭除我等深重业罪!并冀希借此忏悔功德回向广大有情众生,普皆脱离业海,同登净域!
二、放生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在所有的罪过里面,杀生的罪过最重,在所有的功德中,放生的功德第一!因为所有的众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杀了他,怨仇结得最深,救了他,他感激得最深。
但放生在末法时代提倡甚难,所遭受的批评也最多,这是因为众生业障深重,没有福报的原因!我们有幸跟随师父,了解佛陀教导我们此一既可消除业障又可长养慈悲的殊胜法门,自当力行救赎放生,放生自有放生的功德,捕杀自有捕杀的罪过,批评的人自然背负批评的报应,深信因果不灭的真理,让我们彼此互勉力行放生!
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而放生一事,难得可贵的是财、法、无畏三种布施一概全备!花钱购买物类放生是财布施;放生时使物类三皈依并念佛回向,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贯注于其八识田中已成道种,是法布施;当物类被杀、被擒、被关之际,予以解救,还其自由,使其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是无畏施。
三施俱备,放生第一!师父指导我们如此无上殊胜的法宝,放生的同俦们更当珍惜,努力实践,以不辜负师父开蓬度众,辛劳度我等的一番苦心!
三、吃素
楞伽经云:‘食肉与杀同罪。’
在所有的罪业中,以杀业最重。因为既造杀业,必受杀报,因果报应是最惨最重的。何其不幸,我们却一天到晚在造杀业而不自知,因为吃肉与杀同罪,吃肉就等于杀生,我们天天吃肉就等于天天造杀业,三餐吃肉就等于三餐欠杀债,我们因为吃肉,与众生所结的血海深仇是无量无边,不可胜数,未来的果报真令人不敢想像!
涅槃经云:‘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佛心就是慈悲心,我们修行学佛就是学佛的大慈悲心,学得佛的一分慈悲,我们的道业就成就一分;学得佛的十分慈悲,我们的道业就成就十分。奈何吃肉的人早已断了大慈悲种子了,慈悲心无由涵养滋长,没有了慈悲,早已悖离了佛心,所有的修行都是一片惘然!
楞严经云:‘食肉者,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我们想求身体健康,生活平安,子孙贤达,事业顺遂;我们想求业障消除,道业成就,了生脱死,往生西方;但是吃肉的人所求的一切功德都不能成就,这是佛陀金口宣说的教诲,如果我们不能吃素,还是照样吃肉造杀业,我们一切的心愿将永远无法实现。
正因为吃素是如此地重要,师父总是秉持佛陀的教诲,一而再,再而三,孜孜不倦地劝告每一位学佛的人,一定要赶快吃素,赶快矫正吃肉的恶习。能够马上改过来完全吃素的人最好,没有办法马上改过来的人还是要鞭策自己,督促自己,努力向完全断肉吃素的目标实践。因为吃一次肉,造一次杀业,结一次怨仇;吃十次肉,造十次杀业,结十次怨仇;每一次吃肉造杀业所结的血海深仇,将来因果报应还是要自己偿还。做得到的人,无边功德自己亲得,做不到的人,无边罪过自己亲受,每一个学佛人都当凛凛于此事,千万不可轻忽!
四、念佛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的最最精华,是捷径中的捷径!是妙法中的妙法:依靠著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愿,仰仗佛力,横断生死浊流,超脱轮回果报,末法修行,离此念佛法门,亿亿人中找不到一个成就的!
念佛具足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当一门深入,今生今世老实念佛,不夹杂,不三心二意。因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总诵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禅,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密,六字洪名,全依梵文,未翻一字,是至真至简之咒!既是禅又是密,又能总括三藏十二部教典,念佛真的是不可思议!
华严经云:‘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不可思议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我们念佛时,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业罪众生,念的一样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想想我等具缚凡夫,何德何能有此福报与大菩萨们修同一个法门!文殊、普贤菩萨教我们念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也教我们念佛,念佛法门这么殊胜,这么难逢,今生今世我们更当把握,没有多生累劫的善根我们是听不进,更信不及这一句佛号的!
师父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融入了食衣住行,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不离佛号,鸟叫蛙鸣,声声弥陀,以身教示现教导我们一心念佛,我们念佛同俦三生有幸得遇师父,示范著一个真正念佛人的行持,更得以亲近请益,是莫大的福报!愿我念佛同仁,皆能死心塌地念佛求往生,一生成就,以不辜负弥陀慈父之大慈悲愿,也不枉师父辛劳度众,循循指导的教诲之恩。
《佛陀传》感悟
最近读了一本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书,就是一行禅师写的《佛陀传》,整本书读完有种恋恋不舍的情怀,读的过程中,有很想继续往下读,又很怕读完的失落感。
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佛陀是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他并不是神,他通过深入的禅定达到了觉悟,那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我们也有这样的机会,这使我信心倍增。同时,对于佛陀在菩提树下的深入禅定特别向往。
读完这本书给我生活上带来了一些影响,虽然有几年禅修的经历,但是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念练习,念头满天飞,很多时候又任由这个念头满天飞,没有意识和心力去拉回念头,也许是我通过阅读本书,和佛陀有了链接,我现在禅修时候,注意力更加专注,聚焦,念头跑了就再拉回来,很享受这段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
吃饭的时候也是我练习正念的过程,每一口食物都咀嚼30下,感受着食物慢慢被咀嚼,经过喉咙咽下去的过程,坚持了半个多月,特别享受宁静的用餐过程,现在我不愿意在吃饭时听听书或者看看手机之类的,我就纯然的享受自己与食物之间的链接,还会观想一下食物为我身体带来的能量并表示感激。
佛陀作为一位觉悟者,人类精神的导师,他给了我无限的启发,我愿意将正念继续下去,也期待自己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14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