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佛之五衣七衣大衣(衣佛的佛)

佛教的衣服都是啥?
佛教出家人的法服名为袈裟,分为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五衣,梵语名安陀会,又称劳作衣,是劳动干活时穿着;七衣,梵语名郁多罗僧,是上殿诵经时穿着;大衣,梵语名僧伽梨,又称祖衣,是庄重的礼服,于举行隆重法会、主法上香、会见尊贵客人时穿着。至于平常穿的大、小褂,只是古代的服装,不是从印度传来的法衣。
黑袈裟是什么级别的和尚,和尚僧衣的颜色与等级介绍
相信我们不少朋友在生活中都见过一些和尚、僧侣之类的修行者在着装上都会有一些些许的不同,例如穿着的袈裟会有几种颜色,就拿我们不管是平时在身边或者是在电视里看见过的一些和尚们穿的袈裟通常都是橙黄色或者黄带红色之类的,但是据说还有一些和尚身着的是黑色袈裟,因此有些朋友才得知原来和尚也是分级别的,据说不同级别的和尚是有着不同颜色的僧衣,那穿黑袈裟的是什么级别的和尚呢?和尚僧衣的颜色与等级又是怎样划分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黑袈裟是什么级别的和尚
佛教里讲究的是众生平等,所以佛教对于服装颜色的穿着上是没有等级区分的。
据了解,只要是受了具足戒的僧人便都有袈裟,但是袈裟中分了三衣,分别叫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对应的是五衣、七衣和大衣。
相传在不同时节或者说不同法会的时候,和尚僧侣们的着装的袈裟颜色会有所不同,通常来说每个寺庙里只有主持在做法事的时候,可以穿红色的袈裟,而其他的僧人则是穿着咖啡色、黑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袈裟僧衣,并无级别区分。
但是在中国佛门里对于僧衣的颜色有过明确的禁止,佛制规定袈裟禁用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所以我们看见的黑色其实只是看似黑色的一种青色,也就是海青色。
和尚僧衣的颜色与等级介绍
前面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和尚的袈裟里分了三衣,分别是五衣、七衣和大衣,这些衣服会有不同的颜色,但是并无等级区分。
首先我们先来说袈裟里面的那件大衣,佛家称那个大袖子的衣服叫做海清,海清的颜色有黄色、黑色的、咖啡色以及青蓝色等颜色。
但通常来说一般寺庙里只有主持的海清是穿黄色的,其他的人都是穿咖啡色或者黑色的,也有一些寺庙是统一全部穿黄色的,具体的还是根据不同地方的规定来决定。
佛教三衣、七衣、九衣、祖衣的区分
三衣:指僧人所穿的三件僧衣,总称为架缓。“三衣”分别为五条衣、七条衣和大衣。
五衣,称为僧伽梨;此云中宿衣,亦云下衣,亦云杂作衣,凡寺中执劳服役,路途出入往返,当著此衣,五衣的制法,共分五条,每条一长一短,故名五条衣
七衣,称为郁多罗,由七条布缝成,每条两长一短,共计二十一隔。此衣穿在 五条衣之上。因覆于左肩,又称覆左肩衣。行斋、讲、礼、诵等诸羯磨事时,必穿着此衣,故又称入众衣。
九衣,称为安陀会,有廿五条、廿三条、廿一条,也称为祖衣。出家人最多只有这三件衣。
扩展资料:
僧服的特点
梵语叫僧伽服,意译为复衣、聚众时衣。它由九条到二十五条布缝成。此衣穿在最外面,是僧人的礼服。凡说法、见尊长、进王宫、乞讨布施时必须穿着,故称祖衣。
此衣分为三品九种:下品三种分别为九条、十一条、十三条,每条皆两长一短;中品三种分别为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皆三长一短;上品三种分别为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
大衣的隔数,从九条衣的二十七隔到二十五条衣的一百二十七隔不等。条数、隔数越多,著衣者的身份越高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僧服
佛教服装的等级
佛教讲究众生平等,所以佛教服装是没有等级的。
佛教的服装仅有用途的区别,没有等级的高低。僧侣的常服颜色,大多为五种颜色:褐、黄、黑、灰、黄绿色。各地各部派深浅不一,没有具体一定的规制。形制上,“海青”或称“大袍”是主要服装之一。其款式保持了汉代的形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其他衣裳肥大很多。现今“海青”(大袍)仍被佛门七众在礼佛和比较正规的场合用作外衣。出家二众在礼佛、诵经、正式集会时穿著,将三衣之一种披在大袍之外。其余五众只可穿大袍,不披袈裟。僧衣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另外,现代有些法师在举行法会时,也有身披黄色或红色用金线或银线界成水田格的袈裟。
和尚不同颜色的衣服怎么分等级?
佛教讲究众生平等,所以佛教服装是没有等级的。
根据佛教的制度,僧衣有大中小三件:
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就是那个斜系的大衣,参加活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
扩展资料
三衣的由来
今天我们见到的印度传统服饰,其披披挂挂的穿衣方式仍然很明显。在古印度发家的佛教,穿衣习惯自然受到当地风俗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其穿着方式更接近原始的佛教衣制。
至于佛教为什么规定只能穿三层衣服,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释迦牟尼为了规范僧人的穿衣秩序,在印度的一个冬天亲自进行试验:
初夜披一件衣服;中夜觉得冷,于是加上一件;后夜时,还觉得冷,于是再加一件,也就足够御寒了。因此,佛陀制定僧人不得超过三衣,这就是所谓“三衣”的来源。
但佛教在传入我国后,由于气候风俗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我国佛教自己的穿衣风格,但大体上还是遵循佛教规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僧服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380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