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陀妹妹活了多少岁(佛陀的女儿)

学佛百科2023-03-10342

释迦牟尼佛能住千劫,何以83虚龄而逝?

佛陀根本没有想过要教导人们,自己是神,自己的肉身是永恒不灭的。 相反的佛陀告诉我们,自己只是一个老师。佛陀告诉我们道路,并且要我们走向他的道路而并非依赖佛陀。 佛陀的目的是避免典型的神明崇拜。虽然佛陀已经入灭了,但佛陀所教导的法以及律是我们的导师,而僧团就是佛陀的代言人。

还有佛陀是活到80岁,不是83岁。 佛陀最多只能住1阿僧祗劫,而不是千劫。

佛陀示疾

这一年,佛陀不得不承受重病的折磨,剧烈的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但他的意志,正念,省思使他坦然地面对一切,毫无怨言。

此时,佛陀己意识到不久将入涅盘,但他又想,没有向他的随从弟子话别,没有对僧团作最后指导之前,不应圆寂。所以,他决定以意念战胜疾病,常寂于体验阿罗汉的乐趣之中。

佛陀康复后,阿难陀尊者立刻来到跟前,对他的康复表示由衷的高兴,他说,在没有对僧团作最后开导之前,佛陀是不会圆寂的。每当想到这些,他就稍微得到一点安慰。

佛陀对此作了回答,这些苦口婆心,意味深长的话语,明明白白地揭示了佛法僧独一无二的观点。

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固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3)。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事务有所指导’。”

“阿难陀,如来不认为应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他。因此,如来为什么要对所有的僧团事务加以指导呢?”

“阿难陀,我现在已经80,人老体弱,已经到了人生终点。如同一辆破车,只有在皮带的捆绑下才能移动。同样的,如来的身体也只有在搀扶下才能行走。只有当如来深入无形的意念,一心不乱,断除受念和散乱,身体才能得以安隐。”

“因此,阿难陀,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比丘怎样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于此世间,应精进、善思、警醒、无贪,恒常正念身,受,心,色之法。”(4)

“今生乃至后生,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恢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为持戒最胜者。”

佛陀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人应努力从生命之苦中解脱的重要性,祈祷或依靠他人将一事无成。有人也许要问,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诫他的弟子们不要依止于他人,佛教徒为什么还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宝,仅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脱之道的导师,佛法为解脱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现实榜样。佛教徒认为,形式上的皈依三宝,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脱。

佛陀虽然年老体衰,但他还是利用一切机会,方便权巧开导众比丘,而且,如果没有受到邀请,他还要时常持钵乞食。一天,和往常一样,他来到毗舍离乞食,饭后,他同阿难陀尊者一道去了重闍堂。当他们谈到毗舍离城以及城中寺院的美丽怡人时,佛陀对阿难陀说:

“如果有人修习、发展、掌握、经历、实践、或究竟获得四神足(iddhipada),他就可以随意生存一阿僧祗劫(6)(kapa)或更长时间(kappavasesam)。阿难陀,如来修习、发展、掌握、经历、实践,究竟获得四神足,如果愿意的话,如来可以住世一劫或更长。”

经典补充说:“世尊虽然作了这样明白的暗示,但是阿难陀尊者却不能理会,未能请佛,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出于对有情世间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安乐,再住世一劫。”

经典又说,之所以造成这样一个事实,是由于当时阿难陀的心被恶魔迷惑住了。

佛陀宣布入涅盘

佛陀应化于世间,向迫寻真理之人展示了事物的本质,教给人们从生命之苦中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在此漫长而成就非凡的教化生涯中,他完成了崇高的使命,满足了自己和他人的愿望。80岁那年,他意识到他的使命将要结束,已经给予诚实的在家出家弟子们作了必要的指导。他们不但能坚定地信奉他的教法,而且有能力向他人解说佛法。所以,他决定不再用意力和体验圣果喜悦的方法来维持他的余生。当他还住在重闍堂时,佛陀就告诉阿难陀,他将在三个月内圆寂。

阿难陀猛地回忆起佛陀所说的话,请求佛陀,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再住世一阿僧祗劫。

“够了,阿难陀,不要再请求佛陀了,请佛住世的时间已经过去。”佛陀回答说。

随即,佛陀向阿难陀讲述了生命流逝的本性,然后,同阿难陀一道,去了大寺讲堂,让他召集所有居住在毗舍离附近的比丘。

佛陀对聚集在一起的众比丘开示说:

“我对你们讲的一切真理,都要好好修习、实践、体证,出于对世间的悲悯,为了大众的利益和幸福,为了人天的利益和幸福,此圣道将长存不忘。

何为此真理?它们是:

四念处,四正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支菩提,八圣道。(7)

然后,他又作了最后一次开示,向僧众公开宣布涅盘日期。

“诺听,诸比丘,诸有为法皆为无常,精进修习,如来圆寂的日子不久了,如来将在三个月内入涅盘。

“我年事己高,生命不会长久,我将离你们而去。人人以自己为依估。众比丘,精进、正念、善德。以正念为指导,不放逸,以此善法为住,水免生死,水断痛苦。”

向毗舍离望了最后一眼,佛陀同阿难陀一道,来到般陀村,对那里的比丘开示说:

“戒定慧为解脱至上法。如来教导弟子们掌握此法,导师已经以慧眼终止了痛苦,熄灭了情欲。”

您可以给大家您的空间地址。

佛陀的降生

世界佛教友谊会于公元一九五零年,在锡兰科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岁史实。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的,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一、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的五月月圆日;

二、佛陀出家时是二十九岁,成道时是三十五岁;即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

三、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公元前五四三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四、佛历是由佛陀涅槃时计算起。

即:佛陀诞生于西元前623年,成道于西元前588年,去世于西元元前543年。

贤善成就,普愿吉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释迦牟尼佛的妹妹叫什么?

如来佛祖这是老百姓的叫法,其实如来是诸佛的十大名号之一,而老百姓所谓的如来佛祖其实说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据佛经记载,佛陀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弘法45年。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另一说为30成道,弘法49年。 释迦牟尼出生后仅7日,其母就往生了。释迦牟尼为长子,因此没有兄妹。希望你是善意的提问,不要拿佛祖开玩笑

释迦牟尼佛 佛教创始人活到多少岁

80岁。

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八十高龄,传教已四十五年,佛教已被南亚大多数人所接受,各地均建立了寺庙,出家的和在家的信徒倍增。

这时,释迦牟尼背疾复发,自知将要谢世,便来到拘尸那伽的跋提河边,在两棵婆树间弟子阿难系好绳床,释迦牟尼: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于绳床上,他的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双足并拢,在农历二月十五,进入“涅槃”,心脏停止了跳动。

扩展资料

关于佛陀的生卒年代,众说纷纭。他的世寿为80岁,这点没有异议。中国古代依《周书异记》星象伪说,相信佛生于“周昭王26年”,灭于“周穆王53年”,  这个传说是与道教争论“佛先于老子”而编造,已不被现代学者采信。 上座部根据摩诃菩提寺的碑文,采用公元前623—前544年。

近代以《善见律毗婆沙》的“众圣点记”,即佛灭结集律藏并在戒本记一点,至南齐永明七年(489)共975点。故计为前565—前486年,比孔子早逝七年。 印顺法师认为不可能在佛灭当年就开始“点记”,当时还没有手写的戒本。

由于阿育王已有相当明确的年代可考,推论佛陀年代有了更大可能。日本小野玄妙据一切有部传佛灭后116年阿育王登位,又即位于公元前269年,故佛灭于前384年。

宇井伯寿又以阿育王即位于公前271年,推算为前466—前386年。宇井氏学生中村元又用新的希腊方面史料,订为前463—前383年。日本学者在中村氏说前,多采用宇井氏之说。2013年11月有报道称,西方考古者发现或与佛陀有关的木建筑。据此佛陀可能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释迦牟尼佛

佛陀子、老子等道教名人到底活了多少年?最后又怎样死的?

佛陀活了八十一岁,老子考证不出来。生,老,病,死的,只是成佛的人死后不用轮回,至于去处,无所在,无所不在,成仙的人去了另一重世界。阿弥陀佛

佛家弟子阿难的具体故事是什么?

阿难尊者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

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

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

文殊菩萨曾经这样赞叹阿难的庄严、多闻:“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难记忆最强,仪容俊秀庄严,令见者心生欢喜。在当时僧团中年纪最轻,聪明而多闻。不但佛陀喜欢他,更有大众缘,尤其深得女众的尊敬。

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出家,就是经阿难再三向佛陀请求,才得允许,于是有比丘尼僧团的成立。

阿难有功于女人,所以女人也对他特别有缘,他是教团里里外外最受女人尊敬的人。有一次,阿难和大迦叶尊者同在行化途中,路过比丘尼的兰若,比丘尼总是先请阿难开示,然后再请大迦叶。

由于阿难的慈心、善良,常常给他的修道带来许多的麻烦和障碍,如摩登伽女的诱惑,以致佛陀常单独对年轻的阿难说教,要他避开女难,远离爱欲,日后必是绍隆佛种的传人。

扩展资料

阿难尊者降生的时候给亲人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和喜悦,所以大家都叫他阿难陀,他风流倜傥,整个释家族里面最漂亮的男子,都称他为美男子,他的出家让很多少女感到惋惜,感到美梦飘零,泪湿枕巾,是释迦佛最小的也是最喜爱的弟弟。

在众弟子当中,佛陀讲他有多项第一,一个是博学强记,第二个仪表风度,第三非常善解人意,因此在佛陀55岁那年,是佛陀的常随使者,和释迦摩尼非常亲近,长期不离身边,阿难的耳根非常聪慧,过耳不忘。

当年释迦摩尼所说的一切经文,他都牢牢的记在脑子里,一字不差的能够复述出来,正如佛陀所说,他讲出佛法,是认识真理的工具,却不能代替人们对真理的觉悟,虽然能够记住佛陀的每一句教导,是所有比丘中记得佛法最多的人,几乎能背诵所有的佛经,但他并未因此而开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难尊者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46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