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光菩提种,遍洒五大洲,开花结果时,光照寰宇周(佛灯菩提成品图片大全)

学佛百科2023-03-10164

佛光普照下一句祝福是什么?

佛光普照下一句祝福是法水长流五大洲。

佛光普照下一句法水长流,这是佛教的一种说法,原句为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其他祝福:星星多的地方黑暗就少,笑容多的地方烦恼就少,寂寞少的时候心情就好,心情好的时候一切自然好!祝:一切随着心愿跑!

爱,是至死不渝坚守唯美的永恒;梦,是昙花一现依偎瞬间的希冀;朋友,是心心相印永久的牵挂。朋友,想你了,愿你多加注意身体,祝你幸福快乐,心想事成!

钱不在多,够用就好。衣食无忧,烦恼就跑。房不在大,够住就好。遮风避雨,亲情围绕。友不在多,真心就好。急危救困,心急火燎。人生在世,知足就好。贪欲远离,心情美妙。愿你知足常乐,幸福抱抱!

千古对联

上联:青山不墨千秋画

下联:流水无弦万古琴

上联:一经飞红雨

下联: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上联:山静水流开画景

下联:鸢飞鱼跃悟天机

上联:五车诗胆

下联:八斗才雄

上联: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

下联: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上联:问青牛何人骑去

下联:有黄鹤自天飞来

上联: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

下联: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上联:古今奇观属岩壑

下联: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上联:云影波光天上下

下联: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上联:雨过林霏清石气

下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上联:留此湖山,得此佳趣

下联:召以佳景,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上联:掬水月在手

下联: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上联:风旌不动真乘义

下联: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上联:开张天岸马

下联: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上联: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

下联: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上联:笔底江山助磅礴

下联: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上联:铁石梅花气概

下联:山川香草风流

上联:清风明月自来往

下联: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

下联: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上联:月光千里白

下联: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上联:几点梅花归笛孔

下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上联:开轩敫朗月

下联: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上联:偶呼明月问千古

下联: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上联: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下联: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上联:天上何曾有山水

下联: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上联:提笔四顾天地窄

下联: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上联:瑞气降寰宇

下联:兰香遍大千

上联:云水风度

下联:松柏气节

上联:荡思八荒

下联:游神万古

上联:有山皆图画

下联: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上联:每闻乐事先惬

下联: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弘历园联)

上联:人无信不立

下联:天有日方明

上联:水清石出鱼无数

下联: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上联:拈花一问,无人会笑

下联:弄石千般,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上联:清风有意难留我

下联: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上联:得好友来如对月

下联: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上联:德从宽处积

下联: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上联:受人以虚,求是以实

下联:能见其长,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上联:好书不厌看还读

下联: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上联:江山澄气象

下联: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上联:好书悟后三更月

下联: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上联:风云三尺剑

下联: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上联:发上等愿,亭下等福

下联:从高处立,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上联:精神到处文章老

下联: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上联:真理学从五伦做起

下联: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上联: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

下联: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上联:立志不随流俗转

下联: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上联:四面江山来眼底

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上联:尽交天下贤豪长者

下联: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上联: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

下联: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上联:不除庭草留生意

下联: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上联:阐旧帮以辅新命

下联: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上联:静坐常思已过

下联:闲谈莫论人非

上联:天地入胸臆

下联: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上联: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下联:南华秋水,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上联:读书滋逸气

下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上联:愿乘风破万里浪

下联: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上联:一窗佳景王维画

下联: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上联:无极原有极

下联: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上联:清机发妙理

下联: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上联:苦读千年史

下联:笑吟万家诗

上联:铁肩担道义

下联:妙手着文章(杨继盛自题联)

上联:竹阴在水

下联:兰气随风(李育自题联)

上联:樵歌一曲众山皆响

下联:松云满目万壑争流(李子仙自题联)

上联:学浅自知能事少

下联:礼疏常觉慢人多(李佐自题联)

上联:交懑四海,乐道人善

下联:胸罗万卷,不矜其才(李经畦自题联)

上联:江山入画

下联:意气凌云(关佳舜自题联)

上联:好人我自苦中来,莫图便宜

下联:凡事皆缘性里错,且更从容(吴大微自题联)

上联:学立道通,自然贞素

下联:圆行方止,聊以从容(何绍基自题联)

上联:竹宜着雨松宜雪

下联:花可参禅酒可仙(汪士慎自题联)

上联:若能杯水如名淡

下联: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上联:要求真学问

下联:莫做假文章(张杰自题联)

上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下联: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张英自题联)

上联:格勤在朝夕

下联:怀抱观古今

上联:略翻书数则

下联:便不愧三餐(陈字自题联)

上联:水能性淡为吾友

下联:竹解心虚是我师(陈元龙自题联)

上联:事能知足心常惬

下联:人到无求品自高(陈白崖自题联)

上联:不要钱原非易事

下联:太要好也是私心(林则答卷自题联)

上联:书有未曾经我读

下联:事无不可对人言(邵飘萍自题联)

上联:莫对青山谈事世

下联:休将文字占时名(郁达夫自题联)

上联:室雅何须大

下联:花香不在多(郑燮自题联)

上联:有容德乃大

下联:无欺心自安

上联:养心莫善寡欲

下联: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题联)

上联:岂能尽如人意

下联:但求无愧我心(冼星海自题联)

上联:体道鱼游进活泼

下联:消闲墨舞呈天真(赵金光题联)

上联:诗赋于光风霁月

下联:琴操在流水知音(赵逢明自题联)

上联:一生勤为本

下联:万代诚作基

上联:江流横万里

下联:天柱插三峰(陈斌如联)

上联:笔下留有余地步

下联:胸中养无限天机(姚铁松自题联)

上联: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下联: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袁崇焕自题联)

上联:独持偏见

下联:一意孤行(徐悲鸿自题联)

上联:每临大事有静气

下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苏自题联)

上联:东壁图书府

下联:西园翰墨林(高启云自题联)

上联:泼墨为山皆有意

下联:看云出岫本无心(陶绍原自题联)

上联:看花临水心无事

下联: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上联:万象函归方丈室

下联: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上联:斯文在天地

下联: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题联)

上联:清潭三尺竹如意

下联:宴坐一枝松养如(梁同书自题联)

上联: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下联: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千古绝对对联

上联:春风梳柳裁诗句

下联:晓雨浇荷淌泪珠

上联:窗虚权借月栖榻

下联:夜静猛闻风打门

上联:苟利国家生死以

下联:岂因祸福避趋之

上联:剪取吴淞半江水

下联:聊寄江南一枝春

上联:四面花果然好样

下联:一肚草格外大声

上联:美花多映竹

下联:乔木自成林

上联:柳深陶令宅

下联:月静庚公楼

上联:云山起翰墨

下联:星斗焕文章

上联:松风清耳目

下联:蕙气袭认襟

上联:顾视清高气深稳

下联:文章彪炳光陆离

上联:鸟啼碧树闲临水

下联:竹映高墙似傍山

上联:倾壶待客花开后

下联:出竹吟诗月上初

上联:实事渐消虚事在

下联:长年方悟少年非

上联:一路沿溪花复水

下联:几家深树碧藏楼

上联:舍南舍北皆春水

下联:他席他乡送客怀

上联:城隅绿水明秋日

下联:江上诗情为晚霞

上联:桂子落秋月

下联:荷花羞玉颜

上联:天长落日远

下联:意重泰山轻

上联:闲吟步竹石

下联:长醉歌芳菲

上联:心悬万里外

下联:兴在一杯中

上联:秀句满江国

下联:芳声腾海隅

上联:死生一度人皆有

下联:意气相倾山可移

上联:浣溪石上窥明月

下联:向日楼中吹落梅

上联:倚杖看孤石

下联:开林出远山

上联:甘从千日醉

下联:耻与万人同

上联:穷愁但有骨

下联:诗兴不无神

上联:闻说江山好

下联:终嗟风趣频

上联:万里秋风吹锦水

下联:九重春色醉仙桃

上联:不知明月为谁好

下联:更有澄江消客愁

上联:侧身天地更怀古

下联:独立苍茫自咏诗

上联:歌词自作风格老

下联:诗卷长流天地间

上联:莫忧世事兼身事

下联:却道新花胜旧花

上联:正值万株红叶满

下联:问言何处芙蓉多

上联:自笑平生夸胆气

下联:须知节候即风寒

上联:立脚怕从风俗转

下联:商怀犹有古人知

上联:深林闲数新添竹

下联:残烛贪看未见书

上联:好山当户碧云晚

下联:古屋贮月松风凉

上联:吾山自信云舒卷

下联:片心高与月徘徊

上联:林花经雨香犹在

下联:芳草留人意自闲

上联:藏书万卷可教子

下联:买地十亩皆种松

上联:门无车马终年静

下联:卒对琴书百虑清

上联:林罅忽明知月上

下联:竹梢微响觉风来

上联:我书意造本无法

下联:此老胸中常有诗

上联:身行万里半天下

下联:眼高四海空无人

上联:才大古来难适用

下联:人生何处不相逢

上联:天下几人学杜甫

下联:诗中自合爱陶潜

上联:古来画师非俗士

下联:此间风物属诗人

上联:小雨藏山客来久

下联:长江接天帆到迟

上联:园中鸟语劝沽酒

下联:窗下日长宜读书

上联:周鼎汤盘见蝌蚪

下联:深山大泽生龙蛇

上联:山河兴废人搔首

下联:风雨纵横乱入楼

上联:看镜已成双白鬓

下联:名山踏破几青鞋

上联:小楼一夜听春雨

下联:孤桐三尺泻秋泉

上联:永念亲恩,今日有缘今日度

下联: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

上联: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

下联: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

上联:东方佛光普照三千界

下联:西来法水长流五大洲

上联:兜率娑婆去来不动金刚座

下联:琉璃安养左右同尊大法王

上联:遍娑婆世界,千手千眼,化身无量数

下联:游十方国土,大慈大悲,度众亿恒沙

上联:是古佛先师,自号法王子

下联:为如来胁侍,人称妙吉祥

上联:法轮常转超苦海

下联:乘愿再来度众生

上联: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

下联: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

上联:东方佛光普照三千界

下联:西来法水长流五大洲

上联:五圣同心开净土

下联:七众协力护道场

上联:福慧双修广结善缘

下联:山林并秀普度众生

上联:藏经贝叶宣说文殊普贤心

下联:华雨香云供养毗卢能仁佛

上联:大梦谁先觉,趁早回头,相信西方为实有

下联:雄风我久仰,及时放手,好从当体悟真空

上联:五观若明金易化

下联:三心未了水难消

上联: 事到无心皆可乐

下联:人非有品不能闲

上联:一色一香供养十方如来,华藏庄严无尽愿

下联:千手千眼救度众生苦厄,娑婆遍满大悲心

上联:入此门,万缘放下,人人获大福利

下联:登佛地,随意瞻仰,个个性净清逸

上联:翦一片白云补衲

下联:邀半轮明月看经

上联:石上水流动皆静

下联:云间山出幻而实

上联:教演三乘,广摄万类登觉路

下联:法传千古,普渡群生证菩提

上联:合大地成形,无非有为法

下联:与众生同体,应作如是观

上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下联: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上联:佛乃众生慈父

下联:戒是汝等大师

对联大全千古绝对

上联:文坛生异彩

下联:艺苑溢芬芳

上联:春满人间世

下联:日照大旗红

上联:雪映丰收景

下联:灯照万里程

上联:云霞出海曙

下联:梅柳渡江春

上联:人随春意泰

下联:年共晓光新

上联:大地迎春绿

下联:人心向党红

上联:世界风雷激

下联:中华岁月新

上联:神州山水秀

下联:中华气象新

上联:老少喜安定

下联:城乡乐丰年

上联:劳动传家久

下联:勤俭继世长

上联:日出千山秀

下联:花开万里春

上联:春风暖大地

下联:光明照中华

上联:红旗映喜讯

下联:绿水绘春图

上联:勤为摇钱树

下联:俭是聚宝盆

上联:江山无限好

下联:祖国万年春

上联:干劲惊日月

下联:奇志壮河山

上联:蚕为天下虫

下联:鸿是江边鸟

上联:冻水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下联: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上联:南岳峰,峰上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下联:北河桥,桥下樵,瞧见憔行桥不行

上联:双塔隐隐,七级四面八角

下联: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上联:倚椅依桐同望月

下联:等灯登阁各攻书

上联:乔女自然娇 深恶胭脂胶肖脸

下联:止戈才是武 何劳铜铁铸镖锋

上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 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下联:双木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上联: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下联: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上联: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 面面护着刘先生

下联: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 心心夺取汉江山

上联: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下联: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鹰立树梢月照斜影鹰不斜

下联: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

上联:水陆洲 洲停舟 舟行洲不行

下联:天心阁 阁落鸽 鸽飞阁未飞

上联:鹦鹉洲 洲上舟 水推舟流洲不流

下联:洛阳桥 桥下荞 风吹荞动桥不动

上联: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下联: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上联: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下联: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上联: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称雄,逐鹿中原,百年风雨,当归(中药)秦一统孙刘曹袁陶孔张,三国鼎立,称霸天下,卅载离乱,独活晋一家

下联:赤橙黄绿青蓝紫 ,七彩缤纷,沉浮变迁,峰回路转,苦参(中药)人间事孟墨孔荀老庄列,百家争鸣,纵横文坛,千古沧桑,独活孔一家

对联大全【千古绝对】

上联:人说之人 被人说之人说 人人被说 不如不说

下联:官管之管 被官管之管管 管管被管 不如不管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联: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尔人你,伪为人,裘求衣,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上联: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上联: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

下联: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上联: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下联: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上联: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下联: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上联: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下联: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上联: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上联: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下联:双手捧住炉中火,明天“大寒”。

上联:洞庭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下联: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上联: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下联:风吹腊烛,流半边,留半边。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下联: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上联:趵突泉啸八声,石上四声,石下四声,声绕一池春水

下联:寒山钟声十响,寺内五响,寺外五响,响传百里客船。

上联:水底日为天上日

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

上联:发愤识遍天下字

下联:立志读尽人间书。

上联: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下联: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上联:一对船儿紥港湾,一船秀才,一船官。当官本是秀才作,先做秀才后做官

下联:两个女人一样长,一个女儿,一个娘。为娘本是女儿做,先做女儿后做娘。

上联:什么贵?什么重?风吹什么动?什么里面能藏风?

下联:书为贵,情为重。风吹秋波动,哥心深处能藏风。

上联: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下联: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

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

上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上联:水中冻冰冰种雪雪上加霜

下联: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上联: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下联:刘伶饮尽不畱零 贾岛醉来非假倒

上联: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箫

下联: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

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

下联:俊俏佳人伴伶仃

上联: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

下联: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买了一瓶印度神油,没生产日期,会不会是假的?

 人类不能独居於世间,生活需要士农工商的供应,生存需要地水火风的助缘;大自然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是我们的生命,大家要爱惜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要帮助地球上的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是曾经给我、助我的人,对我们都有恩惠。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因缘里,要彼此相依相助。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没有带来,死也没有带去」,回顾自己这一生,我不知道曾为人间带来什麼?但我带走了人间多少的欢喜、多少的善缘。我难以忘记多少信徒对我的喜舍、对我的护持、多少同门的祝福,我也难以忘记刻骨铭心的助缘。我这一生所受到的佛恩、友谊,真是无比浩荡,我应该在人间活得很有价值。我愿生生世世为佛陀奉献,为大众服务,以此上报四重恩。

现在,我虽然快要带走了你们对我的尊重,带走了你们给我的缘分,带走了你们对我的关怀,带走了你们与我的情谊,未来我会加倍补偿你们。我一生所发表过的言论,如:「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又如传法说偈:「佛光菩提种,遍洒五大洲,开花结果时,光照寰宇周。」希望大家都能谨记、实践。所谓「有佛法就有办法」,凡我信者,要实践慈悲、喜舍、结缘、报恩、和谐、正派、服务、正常、诚信、忍耐、公平、正义、发心、行佛……,这些都是佛法,能够实践,你就会有办法。

我一生虽然遭逢大时代的种种考验,但我感到人生非常幸福,我享受苦难、贫穷、奋斗、空无;我体会「四大皆有」,我感觉人生「花开四季」,佛陀、信徒给我的太多了。虽然出家,注定要牺牲享受,但其实吾人也享受了牺牲的妙乐,我觉得在佛法里的禅悦法喜,就已享受不尽了。

对於人生的最後,我没有舍利子,各种繁文缛节一概全免,只要写上简单几个字,或是有心对我怀念者,可以唱诵「人间音缘」的佛曲。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间佛教,时时奉行人间佛教,我想,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怀念,也是我所衷心期盼。

最後我所挂念的,除了信众的幸福安乐,要重视世界各地办的大学,这也是我们的根本;山上的大众,尤其丛林学院的师生,他们未来都是佛光山菩提种子,要他们健全、发心,人间佛教才能长久与天地同在,与大众共存。

法幢不容倾倒,慧灯不可熄灭,期愿大家未来都能在人间佛教的大道上继续精进,大家相互勉励,共同为教珍重。

我最後要说的是:

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

问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星云大师《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一九五二年起,我负责编辑《人生杂志》,前后有六年之久。记得有一次,发行人东初法师说过这么一句话:「钱,用了才是自己的!」这一句话使我终身受益无穷。

从小我就在贫苦中长大,因为没有钱,养成不购买的习惯,甚至不积聚的习惯。这个习惯,对我一生帮助很大,我一生的佛教事业都从这习惯而来。因为我没有钱,我不积聚钱,但我非常会用钱。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

一九五一年,我在台湾佛教讲习会担任教务主任,台湾省佛教会发给我新台币五十元的月薪,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是一笔微乎其微的数目字,但是,因为我从小在丛林中长大,养成不贪不聚的习惯,五十元对我来说,也算是很多了。我每个月拿这笔钱为教室校舍添置教学设备,为贫苦学生购买文具用品以后,几乎身无分文,但是眼看莘莘学子在佛学上有所成长,能为教界所用,深深感到非常欣慰,这不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吗?原来,「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过了两年,我到了宜兰念佛会,每月有新台币三百元的供养,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富有了!当时,耶教十分盛行,于是,我拿出一百五十元购买银制的卍字项链,与前来听经闻法的青年佛子结缘,希望他们能挂在颈上,代表自己崇高的身份,好让世人知道:不但有人佩戴十字架的项链,也有人以挂佛教项链为荣。另外的一百五十元,我则用来订购一百份《人生杂志》供信徒阅读。一九五四年,每月的供养金提升为六百元,我就拿出一百五十元补助张优理(慈惠)、吴素真(慈容)等三人到台中接受幼教师资训练,其余的一百五十元则用来资助演慈等就读汐止佛学院。我每月如是,后来,随我学佛的青年有增无减,阅读《人生杂志》的信徒跟着我到处传教,学习幼教的女青年则回来帮我办理佛教幼儿园,为寺院道场服务。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到:「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一九五六年,我放弃了日本大正大学博士班的入学机会,将这笔开销节省下来,帮助青年设置「佛教文化服务处」,发起佛教徒购书读书运动。甚至后来供慈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人赴日留学,当年,正是经济最为拮据之时,很多人都笑我是个没有财务头脑的傻子。结果,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在学成归国后,均以所学奉献佛门。几十年来,我不断地资助年轻佛子念书求学,甚至到国外参学,现在他们都陆续成为佛光山的中坚分子。这些都一再证明了「钱,用了才是自己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普通家庭不过三五儿女,其教育费用就已非常吃力,而我目前不计算在家弟子,光是随我出家者即不下千人,我办了六所佛学院供他们念书,负责养他教他,尤其是数十名徒众在英国牛津,美国耶鲁、天普、加州,法国巴黎,日本驹泽、佛大、大正、东京,印度国际,韩国东国等大学的留学费用,更为可观。此外,为了增广弟子的见闻,我还鼓励他们到国外旅行参学,每年所费不赀。我从不叫穷,也不为难,因为,我以为:不播种,就没有收成;有钱不用,纵使积聚再多,也不是自己所有。

「钱,用了才是自己的!」尤其是用在培养人才的身上,我一点也不吝惜,但是,布施金钱给人,最难的是公平恰当。记得早期随我出家的青年,其所来自的家庭有贫有富,所需不一,所以,我就把钱置于一处,随其自取,我认为让他们各取所需,才是真正的平等。

回忆自一九五三年起,出外布教都在露天广场,装一盏临时电灯要十二元,请一个人打锣宣传要十五元,还有其它的文宣、交通费用等等,对于当时财源有限的我来说,实在是非常困难。然而,有感于弘法利生的重要,我无惮于捉襟见肘的日子,常常系紧裤带,饿著肚皮,到各处广结法缘。我曾多次在台湾环岛布教,我出钱在电台广播,我是第一个购买电视时间,让法音宣流,十年如一日。

如今台湾佛法普及,岂不是当年遍洒各地的菩提种子开花结果了吗?我们不要怕花钱,因为,「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在编辑《人生杂志》时,我据理力争,建议将本来的篇幅由二十页增加至二十八页,以飨读者,发行人要求我补贴多加八页的费用,我没有钱,但也硬著头皮答应,从此每日更加省吃俭用。花钱还是小事,我往往因为社内编校仅我一人,只得日夜焚膏继晷,绞尽脑汁,改稿撰文,增添的篇幅也成了我写作的园地,《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都是我那时的作品,久而久之,竟然也磨炼出我会写文章的笔来。佛教讲布施,看来好像是给人,实则是给自己;如果当初我吝于出资,也就无法培养自己敏锐的觉知与思考的能力。现在想来,真正是:「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有了写作的习惯,我更发奋笔耕,在各书报杂志发表文章,每次以所得稿酬,买了千百份小纪念品送给信徒。我并非好施小惠,我不望回报,只想以此广结善缘。后来,有许多学子受了我的鼓励,前来学习佛法;而卖纪念品的小贩也发了小财,在买卖之间,受到佛法的熏习加被,而自愿皈依在三宝座下。后来,台湾到处有佛教小纪念品的流通处,这些都是我始料未及之事,于此,更印证了:「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我不但编辑杂志,还自掏腰包,购买佛教书刊给信众阅读,《菩提树月刊》、《人生杂志》、《觉世旬刊》,及台湾印经处和瑞成书局的佛书,都是我常与人结缘的礼品。我希望大家多读多看,以便思惟与佛法契合,成为佛教的正信弟子,作为净化世间的一股清流。果然,当年受我馈赠的青年,今天都能在佛教界走上讲台,发挥了力量。我深深感到:少少的钱,成长了佛教如许的花果。诚然,花钱,不光是买自己的所需,最好能买取智慧,贡献大众。

还记得二十六年前,叶鹏胜的父亲以做僧鞋为业,卖价一双三十元,但是我都以四十元跟他购买;经常往来高雄和台北,在中途彰化午餐,小面店里一碗一元五角的素食阳春面,我都付给五块钱。人皆怪之,我却感到理所当然:因为那时佛教事业并不普遍,身为佛子,我只是想尽一份微薄的力量,期能抛砖引玉,鼓励商人多从事有关佛教的事业,如此一来,不但商人可因佛教而受惠,也便利了佛教徒购买佛教用品,方便大家吃素,岂不一举两得?

我常到香港,香港的出租车经常拒载出家人,我若乘坐一次,都以双倍的车资给他,希望能改变风气。后来,我更将这种理念扩及一些贩夫工商,例如:我到澎湖去布教,往往买了一大堆当地居民兜售的小石子,回来之后,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是好;我到「泰北」去弘法访问,在小摊子边徘徊良久,左看右看,都没有自己欢喜的东西,只得给每个摊贩泰币一百元,一百多个摊贩都用奇异的眼光看我,我只是实践我「小小布施」的心愿。

率团出国,观光名胜,我也总是率先购物,俨然一付采购团团长的模样,其实我自奉甚俭,并不需要那些纪念品,只是我知道:随行的信徒看到我买,就会跟进,让他们跟那些小贩结缘,也是好事。甚至我组织弘法探亲团到大陆时,看到徒众与商家讨价还价,也会被我斥责,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索价是高了一些,但他们的生活那么贫苦,我们怎么忍心还价。

我没有购买的习惯,但要买时,从未想买便宜货,总怕商人不赚钱。我以为:本着一种欢喜结缘的心去消费购买,将使商人因经济改善而从事产品质量的改良创新。钱,与其购买自己的方便,不如用来购买大家的共有、大家的富贵。如此一来,「钱,用了才是自己的,也是社会大家所共有的。」

一九六三年,我创办寿山佛学院,免费供应膳宿给学佛的青年。于是,我节衣缩食,以便支付巨额的教育费用。不长于经忏佛事的我,也甘愿到殡仪馆诵经,替丧家通宵助念,并且费心于各处张罗师资。此外,我一有了红包,即设法添置设备:一次购买一张、两张椅凳,三本、四本图书,点点滴滴累积下来,教室就这样一间间增多了,图书馆也成立了好多间。我不以为这是一种负担,因为我始终觉得是为「大家」买的,而不是为「个人」买的。「钱,用了才是自己的!」想来也不过是向来「以众为我」性格的延伸。

二十年前,慈济功德会刚成立时,我也刚在佛光山开山,即曾以十万元赞助;就在那时,听说台中有一位素未谋面的青年硕士欲至日本攻读佛学博士,唯囿于经济困难,无法如愿,我立即亲自送了十万元到他府上;甚至我多次资助青年学者到国外游学,以增进其阅历……,像这种补助文教慈善之事不胜枚举。如今,我看到慈济功德会蓬勃发展,青年学者在佛教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成长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心中也不免欣喜。只要我们能以「享有而不拥有」的观念来理财,自然能时时分享到「钱,用了才是自己的」乐趣。

1950年,煮云法师从舟山撤退到台湾,我将刚裁缝好的一件长衫送给他,从此,我在圆光寺一袭短衫,过了两年;早年开山时,万般困难,某法师向我借八十万元,念及他是长者,我也尽力筹措,后来知道他只是为了试试我的为人,心中也有不满。我多次率团到日本开会,团里的法师要求我替他们出旅费,当时,我自理都稍有困难,遑论顾及他人,但我还是多方设法,满足所需。过去一些同参朋友在台湾生活得不如意,即使曾经对我不起,我也不念旧恶,时予资助解困。一些潦倒文人也常向我要钱,我也尽己之力,顺应所求。平日看到别人不慎遗失钱财,一副焦急的模样,自然会升起恻隐之心,还自愿出钱帮助,解决困难……。我不富有,但肯散财,我不曾因此而贫穷,「钱用了」,只要大家能各得所需,「如同己有」,夫复何求?只是有些厚颜之士,往往狮子大开口,索资数万乃至百万,虽说钱是用来消灾解难,但我不愿给予,因为金钱是「净财」,不能让它成为「脏钱」。

我于各处弘法时,常常留心佛教文物的搜集。早期迫于经济穷困,往往在旅行中省下饭钱,以充购买之资;为了节省运费,我总是忍受手酸腿麻之苦,千里迢迢亲自将佛像捧回,甚至因此遭受同道讥议,认为我是在跑单帮,经营生意,我从不加以辩解。

一九八三年,我在佛光山增建佛教文物陈列馆;一九八八年,我在美国西来寺建了佛教宝藏馆;现在,我又为巴黎古堡道场搜集佛教法物。所有这些馆内的一品一物,无不是我多年来如此苦心的搜集。虽然成立以来,年年均因维护费用的庞大开销而入不敷出,但是,从来宾赞许的声音及眼神,我更肯定了多年来的信念:「钱,用了才是自己的!」看似冰冷的文物,实则蕴含了无比丰沛的生命,以其简洁有力的方式,无言地宣说了佛教悠久伟大的历史、文化、艺术,这种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建设,才是无价的财宝。钱财,不只是用来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更应该用来庄严众生的慧命。

三十五年前,曾经有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因人介绍,前来找我,表示要跟随我学习佛法。那时,我自己托身何处都感困难,只有婉言拒绝,但在她临走时,我又非常不忍,当下即掏出身上仅有的五十元相赠,以为她另寻佛学院,作为学道之资。没想到三十五年后的今天,她居然以十万倍的捐款作为报答,并且护法护僧,不遗余力。她,就是素有「黄仙姑」之称的黄丽明居士。对于此事,她津津乐道,而我更加确定:「钱用了」,不但「是自己的」,而且还有百千万倍的利息。布施金钱,不是用来买一份虚名,不是在于数目的多寡,而是以一份诚心来赢得自己的欢喜和自己的心安理得!

我不但布施他人,也常常周旋于弟子徒众间,解囊纾困:佛光山单位与单位间,有时或因权责问题,或因财务困难,或因立场不同,而对某些需要用钱的个案争论计较,我知道后,一句「我出这笔钱」,自能化干戈为玉帛。佛光山多年来平安和谐不也就是我自己的收获吗?因此,我始终坚持:「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因为我有这种「钱,用了才是自己的」理念与不储财的性格,佛光山也一直本着「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的宗风来安僧办道,多年来,不但未曾有些许盈余,反而负债累累,虽然日日难过,但也日日过去,倒也相安无事。佛光山没有人抢著去当当家住持,争着去管理财务,大家凭著一股牺牲小我的精神来服务社会,奉献众生,说来也是我的福气,比拥有金钱更具有意义啊!

反观涛涛浊世中,一些人坐拥财富珍宝,出入汽车洋房,一旦死后,尸骨未寒,不肖子孙即为分配财产而争论不休,生前的所有钱财不但带不走,尚且形成后世的祸源,宁不悲乎?还有一些人,汲汲营营,贪图小利,放高利贷,招人标会,于金钱之积聚无所不用其极,到头来倒债倒会,一生的辛苦还是归为别人所有,宁无悔乎?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即已说明:财富是五家所共有 :水火、刀兵、盗贼、暴政和不肖子孙,因此教我们要布施结缘。有一首诗将这些情况描写得十分贴切:

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舍万文收,

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过去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一文不名,但是我从不自认贫乏,反而觉得世间处处都是财富:一句好话、一件好事、一个方便、一点友谊……,都是弥足珍贵。后来我有了供养,只以为这是宿因所现的福报,实不足为道,反而深深感到:金钱如水,必须要流动,才能产生大用。渐而体悟到:如何用钱,是一种甚深的智慧。而用钱最好使大众都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般若宝藏,才能使自己永远享有用钱的快乐。所以,我深深觉得: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4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