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上师为弟子流泪(上师为什么给弟子钱)

学佛百科2023-03-1575

父爱与师恩

时而看到或听到,师兄们幸福地谈说自己的本尊上师,他们的面庞洋溢温暖的笑容与神圣的感动。他们兢兢业业地弘扬师父的慈悲法门,只为利益天边无际的有缘众生,解除他人暂时或究竟的痛苦。

而我,却不敢,片言只语都不敢,甚至激动地发一张图片,不指名道姓,不说明何意,片刻便又后悔地隐藏起来。好似,我是恰巧途经的门外汉,不知他们所云。然我深信,这是我深爱的表达方式。你曾当众对着父母大声说过我爱你吗?我们这种性格的人总是那么矜持内敛,不擅大张旗鼓,情愿默默地做一个好小孩,做一个努力的隐形弟子。行若有成,不愿抛头露面,行若有缺,总能自我反思。

就这样,尊贵的上师,上师的尊贵,在我心里深藏不露。

谁知。我有无限欢喜,因为此生值遇具德明师。我有无限惭愧,因为生性愚钝,烦恼诸多。我不愿我的劣根辱没上师老人家,哪怕一句闲话都不愿。

上师如父,上师的法恩于某种意义可能比过父亲。父亲给了我身命,给我米面之温暖亲情。上师给了我慧命,他是给我点灯照亮生命旅途之人。

曾经有缘学习上师传的法,却口口声声寻问别人:“我的本尊上师是谁”?后来我才清楚,我等同上师的孩子。

上师说:“我的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祈祷上师,在你没力量的时候,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在你就要起嗔恨心的时候,在你不愿意面对的时候,都要猛烈祈祷上师,外面的路那么险,别忘记祈祷,我会赶来。”

怀念父亲会流泪,祈祷上师也会流泪。

我世俗的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印满了年代感,然好亲切。

我美好的法名是上师给赐的,写满了入世的出世法,一团祥和。

如今,父亲在天上地下,父亲的爱在记忆里,在骨血里流动。

此刻,上师在远远的远方,上师的恩在心间,在身口意里呼吸。

2020.6.21

发殊胜菩提心

丁二(发殊胜菩提心)分二:一、发心之分类;二、正式发心。

戊一、发心之分类:

        从心力的角度来分,有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三种。国王们首先要摧伏一切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先自己登上王位,再 维护属下臣民。同样,希求自己首先获得佛果,之后再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这种发心就称为如国王之发心。所谓的舟子,也就是船夫,他们的愿望是自己与所有 的船客同时趋向江河彼岸。同样,希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这种发心就叫做如舟子之发心。牧童们为了使牛羊先吃草喝水,免遭豺狼等猛兽的侵害而将它 们赶在前面,自己随后而行。同样,希求先将三界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以后,自己再成佛(这种发心称为如牧童之发心)。其中如国王之发心也叫做 广大欲乐之发心,这种发心者的心力属于下等;如舟子之发心也称为殊胜智慧之发心,这种发心者的心力属于中等,就像至尊弥勒菩萨的发心;如牧童之发心称为无 与伦比之发心,怀有这种发心的人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就像至尊文殊菩萨的发心那样。

        如果依地道的界限来分,则有四种,资粮道、加行道称为胜解行发心;一地至七地叫做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八地至十地)叫做异熟发心;佛地为断障发心。

        如果从发心本体的侧面来分,有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其中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如《入行论》云:“如人尽了知, 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就拿一人去拉萨来说,首先他心里怀有“我要去拉萨”的想法。同样,最初心里怀着这样的愿望:我要令一切众生获得圆 满正等觉果位,相当于“欲行”,这就叫做愿菩提心。要去拉萨的人,已经准备好了真正去拉萨途中所需要的口粮、驴马等以后就正式启程上路。同样,为了使一切 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在实际行动中修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六度,相当于“正行”,这就叫做行菩提心。这样的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属于 世俗菩提心。

        在资粮道、加行道中依靠这样的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心的威力,最后在见道中现量证悟诸法实相真如、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智慧实义,这就是 胜义菩提心。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必须依靠修行力才能获得,不依赖于仪轨。而初学者发世俗菩提心则需要依靠仪轨,在上师面前受(或者自己在皈依境前受菩萨 戒)。为使所得到的菩提心不退失并且日益增上,随时随地反反复复这样受菩萨戒。

戊二、正式发心:

        像前面修皈依时明观皈依境那样,在自己前方的虚空中观想诸佛菩萨(、传承上师以及护法神众)作为自己发心的见证人,接着心里默默地思 维:遍满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在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当中,无一例外全部都做过自己的父母亲,在当父母的时候他们均与现世的亲生父母完全相同,对自己倍加疼 爱、精心哺育,有好吃的先给我吃,有好衣服先给我穿,极其慈爱地抚养我成长,恩重如山。所有这些深恩父母如今正沉溺在轮回大苦海的惊涛骇浪当中,被层层的 愚痴黑暗所蒙蔽,茫然不知取舍正道邪道,遇不到开示真实正道的善知识,孤苦伶仃,没有人救护,没有人援助,没有指望处也没有皈依处,犹如无依无靠漂泊在空 旷荒野中的盲人一样,所有这些老母有情流转在这个轮回中,我独自一人获得解脱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为了一切众生一定要发殊胜菩提心,随学往昔佛子菩萨们的广 大行为,为了轮回中的芸芸苍生无一遗留全部获得解脱而精进修持,并尽可能多地念诵下面的发心偈:

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纹

相续漂泊轮回众有情

为于自证光明界休息

以四无量境界而发心

       

    最后对一切圣众满怀虔诚的恭敬之心而观想:所有圣尊从边缘依次化光而融入中央三宝总集的上师中,上师也化光融入自身,依靠这种外缘使自 相续了然生起皈依境尊众心相续中的胜义菩提心。再念诵发愿偈:“胜宝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愿其日增上。”并且以“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 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等来作回向。

        这样的发菩提心已经完全概括了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可以说是有则皆足、无则皆缺的教言,相当于是百病一药的万应丹。其他所 有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等一切修法通通是为了使自相续生起珍宝菩提心的方便方法而已,如果不依靠菩提心,而凭借各自千差万别的途径都 根本不能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如果相续中生起了这颗菩提心,那么修持任何法全部都成了获得圆满佛果的因,所以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必须要通过多种方便来修 学,想尽一切办法使自相续生起独一无二的这颗菩提心。

        为自己宣讲菩提心窍诀的上师使自己迈入大乘圣道,因此与开示其他教言的上师相比,恩德更大更深。当年阿底峡尊者在提到其他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在胸前,当说到金洲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在头顶,并且一边流泪一边称呼上师的尊名。

        弟子们问尊者道:“尊者您在提到您诸位上师的尊名时,有这样的差别,到底是因为上师们相续中的功德大小有差别,还是对您的恩德深浅有差别呢?”

        尊者回答:“我的所有上师全部是大成就者,所以功德无有大小,而恩德却有着深浅的差别。我相续中的这少分菩提心就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才获得的,因此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极大。”

发心时,生起菩提心是很重要,即所谓“发心不为主,生心乃为主”之说。所以自相续中一定要生起慈悲心、菩提心。反之,如果没有生起菩提 心,只是口头上念诵数十万遍发心偈,也没有芝麻许的实义。如果已经在佛菩萨面前立下发菩提心的誓言,而没有实际去做,显然已经欺骗了诸佛菩萨,没有比这更 严重的罪业了。因此,我们时时刻刻务必断除欺诳众生的行为,尽心尽力使相续生起菩提心。

丁三(愿行菩提心学处)分二:一、愿菩提心学处;二、行菩提心学处。

戊一(愿菩提心学处)分三: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己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我们无始以来漂泊于此轮回大苦海的因,就是无有我而执著我、无有自己而执著自己,始终将自己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倍加珍爱。

        所以,我们需要这样来观察:现在我不管是在何时何地,唯一希求的就是自我安乐而不希望感受一分一毫的痛苦,甚至自己的身上扎了一个小小 的刺儿或者落了一颗火星也会马上感到疼痛难忍,口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痛啊、痛啊”的叫声而无法忍耐。即使背上有个虱子叮咬也会勃然大怒生起嗔心,伸手抓搔 着捉住它,放在一个指甲上,另一个指甲紧跟着用力挤压,甚至虱子已经死了,还因为余怒未消而两个手指不停地蹭来蹭去。当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杀虱子没有罪过, 但实际上这种杀虱子的行为完全是以嗔心引起的,因此绝对是堕入众合地狱的正因。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一般微小的痛苦也无法忍受却反过来损害其他众生,给他们 造成巨大的痛苦,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感到惭愧。其实,三界的所有这些众生也都同样渴求自己获得一切安乐而不希望遭受一丝一毫的痛苦,这一点与自己完全相同。 虽然他们希求安乐、不愿受苦,可是却不知道奉行安乐之因——十善业,反而一味地将精力放在痛苦之因——十不善业上,所想与所行完全背道而驰。一向受苦受 难 的这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亲。我如今有幸得到具足法相的殊胜上师摄受,已经迈进了正法之门,并且懂得了利害的差别,理所应当对 被愚昧无知困惑着的一切老母有情与自己无有区别地慈爱救护,忍耐他们的邪行与偏执,也就是说,应该修持亲怨平等。

        对于以上道理要反反复复地观修。

        无论是何时何地,凡希望自己拥有利乐的事,也希望其他众生同样拥有;为自己获得安乐付出怎样的精勤努力,为他众获得安乐也应该付出同样 的代价;自己连细微的痛苦也要努力舍弃,也应同样尽可能地解除他众的细微之苦;自己因为享受幸福安乐、丰厚受用等而欢欣喜悦,那么对于他众拥有幸福快乐受 用也同样要发自内心地欢喜。总而言之,对于三界一切众生必须与自己毫无差别地看待,进而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成办众生眼前与长远安乐的利益。

        仲巴思那坚格西问单巴桑吉尊者:“请您开示一句可概括所有法要的教言?”

        尊者教诫道:“您自己希望怎样,其他众生也希望那样,就这样修推己及人吧!”

        所以,我们务必要根除珍爱自己、嗔恨他众的贪嗔恶心,平等地对待自己与他众。

上师的苦几人能知!

上师没有苦,有苦也因他要度化有缘的弟子而来。苦什么?苦在难以度化。只要有一个弟子度不了,上师就会感觉很苦,比呆在地狱里还苦。�0�2 为什么度化弟子这么难?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个真正的上师,他一定是个随时走在刀口间的,在这娑婆世界走一遭,他如履薄冰,直到将这个色身拖垮,完全地耗尽,他才撒手人间。如果一个上师对每一个弟子都非常地用心地话,他一定会提早离开这个世间,因为是如此地辛苦,与自我作战是多么地辛苦啊。我想我的上师作为一个大成就者,需要如此不知疲倦的教导弟子,那该是多么地辛苦啊。有一次,上师笑着对我说:“末法时代,修行很困难,每月在殊胜的日子里,给你们加持,要按时修持啊,平时工作在忙,也要从内心去观照你自己的心性啊!不能白白的浪费,只有坚持不懈的修持才能有证量,不然图据形式,白白浪费了大好因缘,不能用工作忙,事多,为借口而懈怠。我听了,心里立刻涌出难以自禁的泪水,是啊,上师是多么劳累啊,而我们总是一次一次又一次伤了上师的心,而上师总是那么慈悲一次一次原谅了我们,就如慈母爱护自己的儿女一般,而我们往往总不自知,连动物都不如啊!更有甚者,灌顶后不好好修证,还四处破坏。我们真无脸面对上师“上师啊,我们的具恩根本上师!你是如此慈悲,悲悯自己的弟子,用无比宽容的心耐心的引导我们走向正道,尽管我们途中有所耽误”。所以,一个真正的上师的心,我们绝对无法理解其全部,绝对难以望其颈背,是真正地不可思议!�0�2 通过上师的摄受弟子获得成就,短短的一身就可以完全做的到,这完全是个捷径。这就是为什么西藏密宗如此强调对上师的信心的理由;请问,我们对上师具有清净的心性吗?能够坚持不懈的修持吗?这些我们都准备好了吗?�0�2 说到这里,一个真正上师之苦之难已经不言而喻了。每次看到上师为一批又一批的弟子,众弟子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觉受而高兴的时候,却有几人能知在灌顶后,上师累的话都不想说,一动不动的坐在那真的让人痛在心里。 上师出生入死,往返度人无疲厌,总归就是因为弟子难度。而大多数弟子却未能从内心深处好好依止上师修持就是上师之苦之所在。弟子只有放下我执,心里完全有上师的时候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与上师同在,同登极乐。上师的种种以欲勾牵,种种方便令入佛道,皆是为此事而来!�0�2 因此向所有伟大的上师致敬!向勇敢无畏而大慈大悲的菩萨致敬!向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佛陀致敬!�0�2

米勒日吧佛传授给他弟子的口诀是什么

 密勒日巴说:“我想自杀的时候,喇嘛们跑上跑下的劝我,求上师。一会儿,马尔巴上师心情平息下来了,说道:「哦!喊达媚玛来!」师母来了以后,上师问道:「俄巴法身金刚他们到那里去了?」

“师母说:「俄巴上人因为您老人家的命令去取那诺巴的身庄严和玉印,走到门外的时候,正遇见大力要自杀,求俄巴上人在他死了以后超度他。他们现在都在劝解大力呢。」

“上师听了,两眼禁不住流下泪来,说道:「这样好的弟子!将秘密真言乘学人所应具的条件都具足了,真是可怜悯。你把他们都喊进来吧!」一个徒弟就跑过来请俄巴喇嘛说:「现在上师已经心平气和了,派我来请您老人家和大力一同进去!」

“我听了这话,情急起来,抢著说:「我去怕没有人欢喜吧!像我这样一个罪人,就是上师心情平静了,也不配到他的面前去;即使硬著头皮去;恐怕也只有被打骂的份儿而已!」说完仍是不止地痛哭。俄巴上师就对那个徒弟说道:「你把大力的话去告诉上师,看大力能不能到上师的面前去。我要在这儿照护他,不然也许又会出什么意外的事呢!」这个徒弟就跑回去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马尔巴上师。师母也跟了一同进去。

上师说:「他说的话,照以前的情形倒是真的;不过现在不同了,他用不著再害怕了。这一次,大力将是我招待的主客。达媚玛!你去喊他来吧!」师母万分欢喜地来对我说:「上师对你起了最深的怜悯心!这一次将招待你作主客,叫我喊你去!你要知道,他并没有骂我哩。你快高高兴兴的去吧!」我信疑参半,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在糊里糊涂的当中走进房子里去。

“大家就坐以后,上师说:「照过去的事看起来,我们谁也没有错。我为了要清净大力的罪业,所以故意给他苦行,又叫他修房子,这样方得由清净道净除其罪业;现在已经完成,所以我并没有错。达媚玛是个女人,心肠太软,太慈悲,难怪她;可是假做印信,却铸了一件大错。俄巴也没有错,但是先要把身庄严和玉石交还给我,我以后再给你。至于大力,他因为求法心切,用尽一切方法想得法,也实在难怪他。这一次,俄巴不知道是达媚玛所造的假信,便传给了大力口诀和灌顶。因此,我再没有办法给他痛苦,所以大发怒火,你们的请求我都不听。但是你们要知道,这种发怒与世间一般人的发怒是不相同的,过去任何表现出来的事情,都是为了法的缘故,其自性皆随顺于菩提道(随顺于菩提道,即是和佛法的精神和教义相符合相应的意思)。你们不懂得解脱方便的人,不要起邪见!再者,我的这个儿子大力,如果能受九次的大痛苦,大磨折,他将不受后有(不受后有,即不再转入六道轮回的意思。);不尽此蕴,便可任运即身成佛。现在未能如此,还有一点点剩余的罪业,这完全是达媚玛女人心软的缘故。话虽如此,但是他大部的罪业都已于八次的大苦行和无数的小苦行中根本清净了。从今以后,我要加持他,传给他灌顶和口诀,传授与他我最秘密的心要口诀,还要给他修行的资粮,帮助他一切修行的助缘,让他好好的修行。大力!你现在可以真的欢喜了!」

“那个时候,我暗想:「这是梦呢?还是真的呢?如果是梦,我希望永久都不要醒啊!」心里生起了无量的喜悦,欢喜的眼泪直涌如泉,一边哭一边向上师礼拜。师母,俄巴喇嘛及与会的一切大众,有的想:上师根绝罪业的方便真是善巧啊!有的想:上师的加持慈悲真大啊!有的则想:上师真是与佛佗无分别啊!师母和俄巴上人都怜悯我,为我欢喜,双眼流泪,替我向上师顶礼说:「实在感谢您老人家!」于是大家都在欢笑与眼泪中修完了会供轮。

“那天夜晚,大家聚集起来,作完会供之后,上师说:「我替大家都授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是大、中、小三乘及显教密宗佛法共通的戒,使身心清净遮止恶行,最根本的戒律。)。」就为我剃发净身。上师对我说道:「你的名字,在我与你初见面的时候,就取好了。我梦见那诺巴上师为你起名,叫做密勒金刚幢。」于是就以此为我的法名,为我授了居士戒和菩萨戒。

“上师对内供天灵盖(天灵盖--是密乘修持所用的一种法器。),作究竟心意之加持后,天灵盖忽然大放五色光明,与会大众都看见了。将加持之甘露上供祖师及诸佛后,马尔巴上师自己取饮甘露,然后把甘露给我,我接过来一饮而尽。上师说道:「缘起真好!」

“「我的内供比其他传承的正式四灌顶(四灌顶-瓶灌,密灌,慧灌,大手印灌,此四者为无上密宗之四部灌顶,摄一切密法尽。)更为殊胜,明天早晨,我再为你授灌顶!」上师又说。

“第二天早晨,建立胜乐六十二本尊大曼陀罗,传授灌顶。在开显坛城的时候,上师指著表图坛城说:「这是人间颜料绘成的表相坛城,真正的坛城,你们看!」说著,手指虚空,一弹指间,空中显出具德总集轮(具德总集轮为上乐金刚的别名)。二十四胜处,三十二胜境,八大尸林。空行大众,环翔围绕。尔时,上师及所有诸佛圣众同声说道;「为汝取名为喜笑金刚。」

“上师复为我广说秘密本续(本续-密宗的经典通称为「续」Tantra。),指示我观法和密修的口诀;又把手放在我的顶上说:「儿啊!你初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有根器的弟子;你到我这里来的前一夜,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兆,表示出你在佛法上将有广大的事业。达媚玛也作了一个同样的梦,那是守庙的护法空行的显示。因此,你是上师空行母带给我的弟子,所以我才装作耕田的样子来迎接你的。

“「你把我给你的酒都喝完了,把田耕得一点不剩,这是你将领受口诀成为法器,达到圆满大觉的征兆。后来,你供养了我一个有四个柄的铜钵,这是表示你将成为我四大弟子之一。铜钵上毫无一点破隙,表示你烦恼垢轻,身享「拙火定」大暖乐的征兆。你用空钵来供养我,表示将来在你修行的时候,会有食物困难,遭受饥饿的痛苦。我为了使你的后半生与你的弟子法统得大受用的原故,又为了使有根器的弟子依著口诀的精要生起喜乐的原故,我就装满酥油在空钵中,燃成明灯。为著使你生起广大名声,所以我敲铜钵让它发声。为著净除你的罪业,所以我叫你来建筑息,憎,怀,诛的房屋。我把你从灌顶的会座中赶出去,又做很多不合情理的事情,可是你不起丝毫的邪见;这表示将来你的弟子和法统,学道时能具足信心,精进,智慧,慈悲等一切弟子应具的条件。修道之时,皆能于此生无大贪著,有忍苦精进修行的毅力;最后生起觉受证解,具足慈悲和加持,成为圆满具相的上师。我此口授传承法统将会发扬光大,如月轮增长,光辉无限。儿呀!你要高兴啊!」

“这样为我授记,鼓励,安慰和赞叹。我从此以后,就踏上修正法的幸福之途了。”

惹琼巴又问道:“尊者,您得了口诀之后,是立刻就到山里去修行呢?还是仍旧住在马尔巴上师那里?”

密勒日巴说:“上师叫我就在他跟前宽心的修行,又给准备了很好的衣食,让我到近处罗扎乌村的卧虎崖洞去修定。

“我在洞中修定的时候,点了一盏酥油灯在头顶上;灯不点完,身体不动,也不下座。这样终日终夜的修定,过了十一个月。

“一天,上师和师母带了会供轮(会供轮--每月一定的节日,或者有灌顶等特别法会时,密乘行人举行集会,供养诸佛本尊,祈祷发愿,陈设供品,叫做会供轮。)的上好饮食到洞中来看我。在洞门口,上师说;「儿啊!你自习定到今天,恰好已是十一个月了,你能不令座垫变冷,如是精进修行,我真是高兴。现在,暂时打破窟门到你父亲这儿来,谈谈话,休息休息,恢复一下疲劳,把你的觉受证解,向我说一说。」

“我在洞内,听见上师的话以后,说道:「休息倒用不著,但是这是上师的命令,不能不出去!」正要想打开窟门的时候,心里踌躇著,觉得出去很可惜。这样一犹豫,就更失去了打破窟门的勇气。师母就过来说;「儿啊!你是不是在打门啊!」

“「我没有勇气打门。」

“师母就说:「你出来是毫无过失的,这是秘密真言乘深远的大缘起。特别是上师的脾气燥,你不要失掉缘起。母亲来替你打破窟门,请你早点出来吧!」师母说完就把窟门毁掉了。于是我就随著上师师母回到庙里。

“到了庙中,上师就说:「现在让我们父子来修「现观」的仪轨吧!达媚玛请你准备会供!」在会供当中,上师说;「儿啊!你对于口诀有了怎样的了解?有什么觉证悟境没有?慢慢的对我说吧!」

“我就跪在上师的面前,合掌当胸,流著泪唱了一首七支供养的歌。

“供上七支之后,我又继续向上师启禀道:「与金刚持无别的上师父母啊!您无比的慈悲和加持,令弟子感到您无比的恩德。现在让我把些微的悟解,呈现尊前,祈求您在法性寂如的心境中,悲悯垂听!

“「我们这个缠绕含聚的身心,是由「无明」等十二缘起而产生的;我们的这个人身,一方面固然是血肉所系,业果所牵,精神所执的一个混合物;可是这个人身啊!对于那些有福德,有宿善的人们,却是一个无价的宝船。这个宝船将用来筏渡生死的河流,驶抵解脱的彼岸!对于那些作恶造罪的人们,这个人身却是诱人恶趣的渊薮。同样的人身,作善作恶,向上向下,招来快乐或痛苦,却如此的不同!我觉悟了-如何在分歧的道路处有所选择,如何运用这个人身,实在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一切痛苦根源的轮回大海,它是如此的难于渡过,今日幸有慈悲上师的接引,在浩然无际的生死大海中指示我一个方向。

“「我亦了悟:最初趋入佛道,应该皈依上师三宝,次第如法学习。一切的学习之中,最要紧的是依止上师,因为上师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上师的一切训敕都要遵从;如法守护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即为密宗戒),持戒是最要紧的基础!

上师观察弟子上师会思念弟子吗为什么有钱人都修密宗

会的,会思念弟子。参考:

"师父,普巴札西上师开示:作为弟子,护持戒律如护眼睛,这么令上师可长久住世,跟师父说的同一辙儿,弟子现在很怕犯事了!以密宗来说,若弟子犯上密乘十四根本戒或大圆满支分二十七条戒律等,若不立即到师前忏悔,或覆藏罪过、或无自责心及无惭无愧,这样自然会使上师住世时间减损,真正师徒是连心的。"~常观世音师父

"文老师,请问末学依止上师前怎么来选定呢?谢谢!明师有种种不同的身相,或出家、或在家,所修法门有各色各样;但明师有一个内在的共通点,就是身心都存有一股正气;这气质是天生或后天所培养出来的,互为影响。气质,即气的质素,是好是坏?后天是由于守持戒律及做人有优良品德所形成,择师要观气质。"~常观世音师父

"平时对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要有大信心。万一有困难急难等事发生,即时向三根本祈请加护,那么事情就可逢凶化吉,顺利解决。"~常观世音师父

"师父!弟子跪求您说出深层的原因,弟子还是不好理解,为什么犯戒真影响上师呀?惶恐弟子感谢师父!不论显密,师徒关系一旦成就,具德的师父就有一条无形光带连着每个弟子,让弟子不走失并输送加持。上师好比心脏,弟子像身中每一根大小血管;任何一根血管阻塞或破裂,自然对心脏构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常观世音师父

"单凭一封信,又如何可将大法托付呢?在密法方面来说,最起码,师徒彼此最少要互相观察三年,认为真正可以互为师徒的话,这样才可谈到传法修学的问题。除非有很特别的因缘,上师才可破格加快传法给弟子的时间。独具慧眼的上师,自然一目了然,知道每个弟子的根基所在及适当的传法时机。 ~常观世音师父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187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