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我在學佛中找到人生目標(我的学佛心路历程)

学佛百科2023-03-1686

我的人生目标在哪里呢

●人一生活着的目标?世上最珍贵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把握住眼前幸福.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去生活,怎样去面对一切?用己的心告诉自己,要怎样去走,做什么事,要怎么做,因为清楚,所以坦然 ,追求我的梦想,不断寻找人生的目标,无论世界怎样,自己都可以决定方向,不会随波逐流,明白自己,就知道什么是我想要的一生完美!人生本身是没有完美的,做个完美的人,他会把自己东西给与别人,把别人的东西当作珍宝,把别人看作比自己更重要,但是做个完美的人,是多么多么的难,但是那样事情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了,现在我们不必这样,因为我们也做不到,所以我们可以从小事情开始,做什么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慢慢才可以让自己变得完美起来.朋友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那么一点点事情你都做不好,你想走出你人生道路,那是不可能的,那么一点点小事情你都办不到,怎么可以去做大事情了,其实没有什么的,只要你的坚持,给与自己的鼓励,自己怎么做那让别人去说吧,怕就不是男子汉,怕就不是女中豪杰,我不想追求完美,但至少我会向那一步走下去,朋友我可以,你更加可以。

●人活着是为了生活更快乐,更幸福,而幸福生活要自己努力争取。人为追求自己幸福,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欲望,为了人生奋斗目标人必须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让单调乏味工作充满生趣,使自己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生活和平而安逸,快乐过好每一天。这就是每个人都要寻找的快乐。如没有斗志、信心、毅力,人就可能遭到世人种种手段而艰难生存。因此为使自己生活更幸福,必须树立人生奋斗目标,尽己最大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自己努力了,他去实现的过程心情就会快乐

●人活着必须有追求,如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将会迷失自己,会活得很空虚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必须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其实我们要很简单,我们要只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他没有具体概念,也许是种感觉,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物质,我觉得两者不可少,尤其在现在这社会。但是精神上富有,显得更重要。精神力量是无穷,意念是神奇,只有精神富有,才会有更高层次追求。人要有物质追求,生活质量才有保障,但不可以物质所迷惑,物质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我们只有实现自己理想,完成自己使命,这一生就是有意义。做个有修养有品位人活洒脱点,人生时刻面临困境和挑战,敢于面对生活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时刻追备着,为美好生活而努力,为我们深爱和深爱我们人好好活着

●生是次偶然 死是次必然!活着的过程 这是人生!不求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对的 只求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悔的 人生足已!在活着时候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自己过充实一点!既然来到这世界走一回,就好好活上他一回!活着一定要属于自己目标和梦想.给自己人生画上几道色彩!要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想想自己 给自己个交代 给父母朋友 心里最爱那个他/她一个交代!然后再好好享受夕阳美 傻笑下给自己人生画上一个完美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无法回避不开心和痛苦的事,怎样让自己在经历这些伤心和痛苦后还能开心起来呢?我觉得真正快乐源自于对痛苦领悟,因为没有痛苦人生是无法感受到快乐的,我们只有正确地面对它,理智地剖析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放弃,才懂得珍惜,才能记住该记,忘记该忘记的,才能剖析人生中的痛苦,让它成为你人生一种财富、一段经历、一份回忆、一种领悟而不是痛苦,这样我们就能坦然直视过去,坦荡人生快意人生,无悔人生,人生才有真正快乐,而不是逃避和掩饰,更不是强作欢颜。因为我相信,人生是要我们面对的,不是逃避,我们可以伤心但决不能沉溺和逃避

●天天开心,无优无虑是人生生存意义?和惊天地一样,那就要事事想得开,把挫折乐观对待,把困难看简单.遇风躲起来,遇雨把伞带.让自己适应气候变化,让心情随时调整,只要坚信快乐是你的,开心就会与你相伴.人生的路不是这样简单,但你可以简单的面对,面对只要开心的现在.小的插曲,还要欣赏,听过品过,就要收起来,回味它的甜,丢掉无奈.相信开心快乐永远在你身边陪伴,愿你永远笑开怀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临的问题,而人生中烦恼也好像总是如影随形,不论你想得开想不开,日子还是天天过,开心不开心也是一天,人要学会调整心态,或用种心理暗示的方式来使自己愉快,想想你拥有的,别人没有的,知足常乐.学会快乐.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要不要快乐由你决定。生活是自己的 全看你自己如何选择 给自己一个微笑 再大的困难 也没什麼搞不定的 希望你天天开心快乐乐观的人对于人生乐趣会分为好多种,悲观的人对于人生乐趣只有一种,什么样心态就什么样去看待人生乐趣,人生不能够改变我们,我们去改变人生,对于乐趣,首先你调整好心态,心情压抑时候可去旅游,赚钱也是人生一种乐趣,相信没人会不喜欢赚钱。人生乐趣实在是太多,重要是先把心态调整好 惊天地专属

请问学佛就一定要奔着成佛或者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标去吗,奔着别的目标去行不行啊?

可以,不同人学佛发心不同要看因缘,很多人就是为了求福报。只要肯依照佛菩萨教导断恶修善就好。为了来世过的好,不光要落实五戒十善,把孝道行好,而且要多修布施,救助众生,供养三宝都可以。

学佛,让我离苦得乐,找到人生使命

缘起

我为何会想要学佛?这得从前年说起。因为生活诸事不如意,自感受原生家庭影响,心里漏洞很多,于是自学心理学想要治愈自己。

有次在知乎上找寻相关心理问题的解答,看到了语丝的文章,觉得写得不错,读了她的文章后感到内心舒服。于是追着来到微博,后来她开通微信公众号,又去添加。去年她开始学习佛学,说心理学和佛学是相通的,佛学才是最高级别的心理学。刚开始不太认同,但是慢慢读了她的文章后了解也理解了,有些事确实不是科学能够解释清楚的。

后来看《了不起的我》这本心理学书,作者陈海贤也认同佛学与心理学有相通之处。在书的第五章节里,提到了不少佛学话语:我执,无我等。

书中“让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迹,这个世界我来过。”“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常常都是从失去中得到。”这些佛学话语,让我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和力量。

但对于佛学是什么,我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今年参加弘丹写作营,二月份在社群里看到蓝莲分享的——80岁的自己写给现在的自己的话,内心很受触动。于是链接她,后来她组建了一个社群,在心田种满莲花,问我是否加入,我立马同意了。后来才慢慢知道她是佛弟子。在群里她免费结缘《心经》,于是我也请来,开始抄写心经。因为时间并不充裕,我一周抄写一次。目前抄写了十次。

刚开始我并不懂得《心经》的意思。碰巧群里小可分享她的师傅,也就是梵音瑜伽创始人饶秋玉在喜马拉雅的“每日智慧”。通过听她解读的佛学智慧。我渐渐明白了无常,修行,不执着这些佛家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还有我们践行群阿茂,他也是学佛之人,跟他聊了下,他给我推荐的喜马拉雅里的心经解读,也让我真正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每个字背后深刻含义都有了清晰的理解。

还有在践行群战友末末组织的共读群里,我链接了善宝,聊了一些,她告诉我应对孩子哭闹的方法,发现她也是佛弟子,那天她还送了我两束花。她给我推荐了她的师傅刘金恒老师。匆匆看过几次,对于学佛之人又有了新的印象,他们慈眉善目,待人真诚友善,并且修行高的人都有很强的能力,在社会上的地位都不低。

和蓝莲聊的并不多,但是她的话语总能够说到我的心坎上,让我热泪盈眶。有次和她说起过去的事,寥寥几句,她告诉我:

放下就好,

过去的,就过去了,不必再执着。

心灵的深处,没有时空的距离。

感情的事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你要相信,在那个当下,你也已经尽力了。

如果别人伤害过你,宽恕别人;如果自己伤害过他人和自己,宽恕自己。

我终于释然。那几日,我抄了几次心经,每次都泪流满面,忏悔懊悔自责。终于放下过往,宽恕自己。宽恕那些伤害过我的人,为那些被我伤害过的人祈福。

而对于现在不如意的婚姻,我想到问题其实也是在我身上,过去我所做的一切皆是因,造成了如今的苦果,要自己去承担。在这个过程里,也算是一种修行。一步步修正自己的行为,重新改写自己的人生。

现在的我,每日早起冥想之后,我会添加一个新的微习惯,念108遍绿度母心咒。这是蓝莲引导给我的,我和绿度母有缘分吧,咒语我也很喜欢。我想起2015年的时候,我给自己送了一份30岁生日礼物,就是一串绿檀佛珠。不记得为何那时会送自己那样一份礼物,这礼物一直藏着没用,现在总算可以派上用场,或许这是冥冥中注定的,我与佛有缘吧。就像我看到菩提树,就有种不可言说的喜爱。

学佛之后,我的一些变化:

1.破除我执。以前的我遇到事情,总是会想着他怎么这样对我,我很伤心我很难过我很失望我很害怕之类的负面情绪。现在的我会更多的考虑对方,为什么他会这么想,他会这么做,我会尝试着理解他,他也是可怜的人,有过去的业力在牵制着,他还没办法看清自我,是可怜可悲的。于是,我就少了很多烦恼,不会怪罪自己,也不会去怪罪对方。心放下了,就少了很多痛苦。

2.理解和接受无常。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谁也无法预知未来,太多无法确定的事。以前会很害怕分离,害怕变动,期盼安稳的生活,稳固的关系,这源于内心缺乏安全感。渐渐明白人生是孤独的,无常的,慢慢接受这个事实。而安全感也是只能自己给自己。因为通过自我疗愈,我不再缺乏安全感,给了自己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不再惧怕任何事。即使是无常,也能够接受。

3.不再孤独。学佛之后,接触到一些佛弟子,他们都是亲切友善的,虽未曾谋面,却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真诚热情。在蓝莲的“在心中种满莲花”共修群里,我看到了许多人间真善美。在人生这条孤独的路上,我并不孤独,有大家的同行共修,内心有了安稳踏实感。

4.慢慢破除贪嗔痴慢疑。财,名,利等各方面的欲望越来越少,珍惜拥有的,感恩知足。理解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也很少生气很少抱怨了。不再自以为是,执迷于自我,而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傲慢之心还在慢慢破除,告诉自己谦虚谨慎常记于心。疑之心也还在慢慢破除。

5.我第一次放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打算慢慢开始素食之旅。

我不知道我在学佛的路上会走多远,以后会不会成为佛弟子,但现在佛学的智慧让我离苦得乐,并且找到我的人生使命,我觉得挺不错的,还会继续学习。

佛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佛,人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的人。

我已经对人生有了些许的觉悟,我希望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用文字的方式来普渡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我想这就是我的人生使命。

现在的我还处于自觉自度阶段,还需要多学习多积累。以后用怎样的方式去实现还是未知,但我知道只要方向正确,总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所有的相遇,珍惜我所拥有的。人间美好,人间值得。

学佛的终极目标是成佛,那么在人生短短几十年里,这个阶段的终极目标又该是什么?

这几十年里要做的事是,正修助修结合着修。正修即是诵经念佛持戒消业障积功德,助修即是改过迁善消业障积福德。这个阶段的终极目标是离开人世时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以便在阿弥陀佛那里继续修行,一生成佛。正修持戒念阿弥陀佛是往生之因,助修为使自己临终时头脑清醒,善缘相助,恶缘远离,还能够净念相继,顺利往生。出家人在家人都会老、死,只要是学佛的人,是不在意这些东西的。早死早往生,早见阿弥陀佛,跟诸上善人在一起了。不会有什么挂碍,念佛人业障消除,老的慢,疾病减少,死还预知时至呢。另外,出家人医疗,晚年的修行生活也是有保障的。他们得到的供养会很多的,不必担心了。阿弥陀佛!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

难道没有目标的学佛不是一种目的吗?长时间的关注佛门不也是一种执着吗?

在你尚未见证空性之前,对世间的各种现象还是会有执着的。在这些执着当中,选择对你人生目标有利的执着,抛弃那些对你人生目标不利的执着,也就是说,以一种“良性”的执着代替所有“不良”的执着,不也是很好的吗?

所以,执着也是分”好坏“的。等到你亲身见证空性后,这种”良性“的执着也是要去掉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20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