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如何把修自她相换落到实处?(怎样修自他相换修法心得)

学佛百科2023-03-1684

自他相换修法

自他相换是发起菩提心的另一种修法。来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属于文殊菩萨、龙树菩萨深观体系的传承。《道次第》中关于自他相换的修行分三个方面。一自他相换的意义。二是自他相换的原理。三是如何修自他相换。

把追求个人快乐的心转到一切众生身上,不再在乎自己的快乐,而是在乎众生的快乐;把漠视众生的心转到自己身上,不再漠视众生,而是漠视自己。这就是自他相换的主要思想。

修行就是对心的一种健康训练。正因为心是可以训练的,所以只要通过正确修习,自他相换的心是可以训练起来的。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虽然我学佛多年,我觉得还是很难把握其要领。想当初我学佛的发心就是离苦得乐。可学来学去却发现痛苦的成分一点也不少,而快乐的感觉却不多。反观同期进班的师兄们,他们的改变之大尤其是洋溢在脸上的那份发自内心的法喜,确实让人很羡慕。学完这节课,再来对照我的病症,对于病因我也能略知一二。

算命先生说我是个主观意识很强的人,原话记不清了,记得有这么几句“双鱼座的人主观性太强,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进不同意见……”当时我表面上点头称是,可内心腹诽不已“你懂个锤子,我可是佛教徒,佛教徒的命运一般人是算不准的”。现在看来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我容易活在自己的感觉或情绪里。很多时候还执着于喜欢或讨厌的东西。由于过多的在乎自己的感受,反而对他人的痛苦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冷酷无情。假如没学这节课的话,我还会在固有的串习里轮回。

这个假期虽然疫情肆虐我却过了一把扑克瘾,这一打就是一个多月。自从大学毕业后我还从来没这么放肆。说起牌局有三个要素,时间地点还有人物,我们这个牌局区别于其他的地方就是时间地点人物都是固定的,假如频繁换人换地点弊端太大。一很难融合在一起。二玩的不尽兴。二月下旬,有个小伙伴缺席,少了一个人就玩不起来了。我记得当时给他打了通电话,等问明了情况,原来他牙疼的厉害确实没心情玩,我非但没安慰他,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他,最终他也没去,对于他这种撂挑子的行为我很不高兴在电话里责备了他一通。最后弄的很不愉快。

反观我这种行为不正是漠视他人痛苦,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吗?我这种做法既增加了他的痛苦也增添了我的烦恼。假如我把他的痛苦当作我的痛苦,积极地帮他想办法,并好言劝慰,虽然不能代他受痛,最起码他内心是温暖的,我们的关系是融洽的。我发现要想让自己真正快乐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人快乐。就像父母的快乐来源于孩子的快乐一样。

我之所以不能做到自他相换,就是把我以及附着在我身上的一切看的太真实。要知道这一切了不可得,这是一种错误设定。宗大师在法义中说“五蕴体就是无常与众多的关系,而我就是父母的精血与五谷精气和合而成。”弄通的这一点。我就想既然所谓的“我”是一种错误设定,那么非我也是一种错误设定。既然之前的设定是错误的,当下就要改正。

我是父母精血与五谷滋养而成,同样他也是父母精血与五谷滋养而成,都是父母精血与五谷滋养而成,所以说我和他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我可以是他,他也可以是我。只因为我执着于我和我所,才有了亲疏,高下和不平等。才有了分别对立。当撤掉这些设定时,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我觉得自他相换是可以修起来的。

想除苦,修“自他相换”就行

想除苦,修“自他相换”就行

寂天菩萨说:“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就,让自他从苦海中解脱,最为秘密的窍诀,就是修自他相换。”

常有人对我说:“堪布,请您给我传一个窍诀吧!”其实,真正的窍诀就是修“自他相换”,把自己的快乐施给他人,他人的痛苦由自己代受,这也是换位思考的一种更深层的修行。

那么,自他相换该如何修呢?要依靠呼气、吸气进行修持。

呼气时,观想自己的快乐、善根、健康、福报等变成白气,从鼻孔呼出,融入众生的体内,令他们获得圆满的安乐;吸气时,观想众生所有的痛苦、烦恼、魔障等变成黑气,从鼻孔吸进来,融入自己的身体,由自己来代受这世间的一切不安与痛苦。

这不仅是殊胜的大乘修法,也是消除痛苦最快速、最实用的窍诀。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不可能一生中完全一帆风顺,没有任何违缘。有时会不幸患上肺炎、肝炎、癌症等疾病;有时会遭遇到人或非人的魔障侵害;有时心情沮丧,觉得每个人都看不起自己、歧视自己;有时候心中的烦恼特别猖狂……

当我们身心感到痛苦时,《修心七要》中告诉我们:修自他相换,是上上下下最根本、最唯一的窍诀!

转自《做,才是得到》

我们怎么样去与众生修持自他相换?

这是修行菩提心的一种入门阶段。

自他相换的初级修行,也就是换位思考。

自他相换的高级阶段,可以代众生苦。例如:

看到某人被打,此时修行自他相换,那么,被打的人,根本感觉不到痛。

因为相换了。

那么,修行者自己,会不会痛呢?

不会,因为修行者的福业,往往是特大的。也感觉不到痛。

虽然不感觉痛,但皮肤上,往往出现红肿的印迹。

在电视剧济公里,曾经有此法,

县官对人施加刑法,受刑人没感觉,但县官却无比的痛。

这是自他相换的另类用法。

63课心得 如何自他相换 像爱自己一样爱众生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六十三课 自他相换修法(之三、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之四、菩提心发生之量) 感悟

通过修学,我知道自他相换就是在内心把爱执自己和弃舍众生的位置进行对换,我们凡夫就是因为我执太强,只爱著自己,所以只能在生死中轮回;而如果能实现自他相换,不仅可以在利他过程中摧毁我执,而且还能成就佛陀那样的大慈大悲品质,所以我生起了要修习自他相换之心,本课的修习内容就是告诉我如何修习自他相换。

自他相换就是不在意自己的快乐,无乱做什么,都是为了解除众生痛苦,为了利益众生。

凡夫因为强烈地贪著自我,使我执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依我执而开展生死轮回、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不断地制造各种痛苦。

我们希望人生有圆满结果,可因为想的只是自身利益,却不懂得把重点放在利益他人身上。因为缺乏正确途径,虽经多生累劫的努力,都不能给自他双方带来真正的利益和安乐。我执对生命产生的过患非常大,如果我们讲自利的心换成利他,将爱著自己的心换成爱他,必然早已成就佛果。

去除我执,所谓的你我他人类动物,其实都是一体的,我们和其他众生,就是手和脚的关系,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生命如此,微尘如此,宇宙同样,相续和集聚,只是因缘的相续,因缘的集聚,就像前面的水和后面的水,是刹那生灭,相似相续的。

爱他的胜利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瓦解我执,二是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

我们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珍惜爱护之心?需要通过什么途径才能生起?就要将以往对待自己的关爱,转而去对待一切众生。于众生生起对待自己那样的关爱之情。这份爱乐和珍惜,就是慈悲心生死的基础。

无始以来我们都在舍弃有情,有情对我们也是这样。有些人常常抱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我们不妨反观一下自己:对别人做了多少?给予了多少帮助呢?

大乘修行的根本是否建立起来,我们是否已经成为大乘佛子,这一切都是依菩提心的有无而决定,如果发起菩提心,就是大乘行者,反之则不然。

自他相换的修行重点,主要是断除我执和修习慈悲。此外,读诵相关经论,依止善知识,集资净障等,也是发心必不可少的前行。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23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