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度母(孔雀佛母修法)

度母是什么意思
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为观世音菩萨所化现之身,故亦称多罗尊观音、多罗观世音。
度母是「三世诸佛之母」和「一切众生之母」,度母为了不同根器的众生,又化现了二十一度母、五百度母等等,包括了非常有名的「白度母」、「绿度母」、「红度母」等等。
其中「作明佛母」、「妙音佛母」、「孔雀佛母」、「财源天母」等等也都是度母的化现,这在汉文、藏文的经续当中都有记载。
度母乃是引度三界众生,及声闻、圆觉之罗汉,得究竟佛陀解脱果位之菩萨,具足别解脱,密乘,菩萨三戒之清净戒体,不住于涅盘亦不住于轮回,以达究竟果位,能度三界一切之苦,就胜义而言,度母无量劫前即己成佛,法身即是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本源。
亦即般若波罗密多,报身为金刚亥母,亦是五方佛母,化身乃三世诸佛菩萨事业之化现,是度母及金刚亥母、吉祥财母,法名和化身的说明不只如此。
扩展资料
关于绿度母:
绿度母在藏传佛教中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在古印度和藏地,度母法门非常兴盛,许多大德都造有度母仪轨,信仰度母的人就像信仰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的人一样非常多。而在汉地,度母法门则不是很兴盛,信仰度母的人也不太多)。
她能救八种苦难,如狮难、象难、蛇难、水难、牢狱难、贼难、非人难,又称为“救八难度母”。同时,还能把称为五毒的人类行为贪、嗔痴、慢、疑中的“疑”转成究竟圆满的智慧,有护持妇女幼儿的功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度母
白度母和绿度母是什么呢?
一、白度母
白度母,藏音译卓玛嘎尔姆,又称为增寿救度佛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有32种应化身,仅其中的度母化身就可以变化为21位救度母,白度母即为圣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
二、绿度母
绿度母,又名救度速勇母、救八难度母,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为圣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绿度母为所有度母之主尊,总摄其余二十尊化身之所有功德。
扩展资料
功德:
(一)、白度母
白度母为二十一度母之一,是一切众生尤其是女性的无比圣神,是保佑心想事成,赐寿除障的如意宝。白度母集二十一度母之功德于一身,能消除病痛邪风,妖魔鬼怪等外部之障与贪嗔痴等内部之障,勇猛无比,形随众生,变幻莫测。藏传佛教认为生信者只要一念及,即能以兄弟姐妹之情倾力相助,堪称众女神之王。
(二)、绿度母
绿度母以救人脱离灾难著称。她的救度神通早期列为8种,即救狮难、象难、火难、蛇难、水难、牢狱难、贼难、非人难。嗣后,度母的救八难又发展为救十六难,加上了救疑、欲、贪、嫉、恨、谬论、虚妄、傲慢等人的内在邪恶之难。而在西藏,救八难的职责为绿度母所独有,所以她又称为救八难度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度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度母
孔雀明王菩萨出现在什么年代
孔雀明王菩萨出现在过去久远劫以前,在这部经典中,也记载佛陀在过去久远前的本生中,曾经修持过孔雀明王的法门。可见孔雀明王的法门,不是第一次由佛陀宣说,早在比佛陀本生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了。由此可见,孔雀明王菩萨出现在过去久远劫以前,早已经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能认知的多少亿年前了。
佛教的孔雀明王原本是谁?
观世音菩萨
(多罗观音)
绿度母
全名:大孔雀明王,或译大孔雀咒王,也称大孔雀明王菩萨、孔雀多罗菩萨、孔雀度母,简称孔雀明王(梵语:,Mahamayuri,藏语:,Majachenmo)。佛教的佛母五大明王(女性五位明王)(藏语:,Rigpegyalmonga)[1]之一,佛教认为孔雀明王是诸佛事业化现的多罗菩萨(度母)其中一位化身。是以「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获得安乐」为主要特色的本尊,但功德远远不只如此。
大孔雀明王的故事什么?
在印度古代各地,不管大小二乘、僧俗二众,都非常盛行孔雀明王的修持文化。在藏传佛教是非常重要的本尊修法之一。在日本真言宗的东密和台密两大系统中,孔雀明王都不在男性五大明王之内(因为属于佛教的女性五大明王之一),但以孔雀明王为本尊的修法,是东密四大法之一。
在汉传佛教因见如长老等法师的推广下,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非常盛行。在当代,孔雀明王的信仰文化,与重视医疗、环保等议题息息相关。
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密教本尊之一。依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所载,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手持莲花、俱缘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
所持四物中,莲花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此明王为毗卢遮那如来之等流身,具有摄取、折伏二德,故有二种座,白莲座表示摄取慈悲之本誓,青莲座表示降伏之意。
又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孔雀明王位于苏悉地院南端第六位,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莲花,坐赤莲花座。密号佛母金刚,三昧耶形为孔雀羽。
扩展资料
孔雀明王的经典主要是《孔雀明王经》,有许多不同译本,包括:失译者名的《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梁代僧伽婆罗三藏法师译的《孔雀王咒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三藏法师译的《孔雀王咒经》一卷;
唐代义净三藏法师译的《佛说大孔雀咒王经》三卷、唐代不空三藏法师译的《佛母大王经》三卷。其中义净三藏法师与不空三藏法师的两个译本,经文比较完整,也都非常通畅达意。
另外还有《孔雀经等真言梵本》、唐代不空三藏法师译的《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日本现存最古的孔雀明王像,系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平安后期的画像。此外,智积院、松尾寺、法隆寺、仁和寺等,亦收藏有此明王的画像。另外,金刚峰寺有快庆所作的雕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大明王
大孔雀明王菩萨为什么称为“佛母”
孔雀大明王菩萨,是由于其在释迦摩尼成道之前吞其入腹,而释迦摩尼破其脊而、出踏至灵山,心生杀意。但是由于孔雀身份特殊且背景极其深厚(准提佛母亲自渡入佛教、凤凰之子、大鹏之兄),诸佛劝阻,于是释迦摩尼因出其腹部,视其为生身之母、遂封其为孔雀大明王菩萨。又因为释迦摩尼为大乘佛教、竖三世佛祖(过去燃灯上古佛祖、现在释迦摩尼如来佛祖、未来弥勒东来佛祖;横三世佛为东南西北中五方佛),故称孔宣为佛母(佛祖之母)。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25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