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上能与君王同坐,下能与乞丐同行(上能与君王同坐,下能与乞丐同行相近的句子)

学佛百科2023-03-1883

谈谈认知变化

大家好,我是八千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看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只有思想宽度和深浅度才能展现每个人的情操,主观意识的展现对于人的心情影响是最直观的,主观意识的变化来自每人的认知范围和现实实战对个人思想形成。因此思想解放和磨炼是从失败里吸取经验,从别人经验中吸食养分,从系统知识中沁润心灵,经典对于人的思想冲击是最好的解放路径,尤其你的经历密度多的时候那种不言而喻的“知行合一”不是时间、金钱能来衡量。

日常生活中的我经常会用惯性思维行事。例如今天去处理违章的事情,此事本在昨天就已经规划好今天要去做这件事。但心里一直想的只是要去做这件事,但并没有再进一步想/检查要带什么证件,是否齐全。结果到现场后发现发现将最常规的身份证没有带上,于是只能原路返回。再结合到认知层面,其实就是元认知能力没有建立起来,认知不到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出现,但往往由于自己的无意注意便陷入惯性思维模式中。

小时候最喜欢对自己说的两个字便是“坚持”,也因此养成一个习惯即:每做一件事总会想着要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于是也就真的坚持下来了。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写到: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想尽办法赋予这件事极度的意义和价值,我想也就是先给自己有列足够的理由把自己给说服,那在做这件事的期间便不会轻易放弃或者减少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仔细想想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自己很多时候做事凭的是一腔热血或者说脑子一热,但并没有深入想一想究竟做与不做这件事的差距到底是什么?有多大区别?持续做一个月一年甚至更久又会怎样?这些问题都从来没有深入分析透彻,所以当热血褪去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局。

早起。好处/意义:对于身体让自己有更多充裕时间缓冲,锻炼,排毒,长期以往将身体毒素按时排出体外,对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提高新陈代谢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精力充沛是保证自己有效工作的前提。学习、看书,有提升自己硬本领的时间。让自己保持不断进步的状态,而自己也喜欢这种处于学习和进步状态下的自己。从而能够带给自己未来更多东西,带给自己走向更高目标,挣更多钱,过更好的生活。

让自己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不因为一点困难、烦恼而控制不了自己情绪。持续这样做下去自己的人生模式一定会长成复利曲线的样子。而我也坚信自己的人生一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我在持续不断地进步和努力。每天当自己已经早起看书学习,而很多小伙伴还在呼呼大睡,自己心里有种庆幸感!这样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在循环当中正能量爆棚,都是贩夫走卒,切实跟现实好好挂钩就OK。感谢自己选择早起,选择珍惜时间,选择让自己更优秀,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我愿意去做这样的事。

坚持一年半载,可以成为自己成长的“标签”。以后又将多一个自身故事讲给别人听。现在早起到上班时间腾出好多时间,让我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要选择珍惜这样的生活,珍惜现在的一切,抓紧时间努力提升自己,我有自主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我也很开心能过这样的生活。我要学习更多硬本领,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我也要挣更多的钱,让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轨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去走!而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这一切都是我的自我选择。

打破闭环,被褐怀玉。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认知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天地之别。每个人看世界时,都带了一双叫“认知”的“洞察力眼镜”,这个世界的色调既不是由世界真实的颜色决定,也非你肉眼看到的事实决定,

而是由“认知”的“洞察力眼镜”镜片的颜色所决定。每个人看到的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傅盛说: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所谓成长,并不来自于所谓的位高权重,不来自于所谓的财富积累,也不来自于你掌握的某一个单项技能。

绝境当中,他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资源,而是认知。人和人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执行很重要,但执行本质是为了实践认知。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帝国输那么惨?简单说,一群怀揣现代物理学认知的人,打败了另一群信奉四书五经认知的人。其实就是两种不同认知的较量。

在电影《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在家破人亡,一无所有的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只要活着走到陕西,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事实往往就是如此。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因为,真正决定穷富差距的是“思维认知”。想要摆脱“穷人思维”,就要建立“富人思维”。认知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天地之别。认知很虚,看似无用,却决定了你未来可能达到的圈层。

网络之言: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会由于实力不足而亏掉。

加油陌生人!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是谁写的

马一浮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语出儒学大师马一浮《旷怡亭口占》,意思是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当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依然能够生出喜悦之情。

心能做主为王,不能作主为乞。

上与君王并坐

下随乞丐同行;

心能作主称王,

不能做主为乞。

凤凰卫视的老板刘长乐先生曾问佛光山的创始人的星云法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越是德高望重的人,越是懂得谦卑。似乎从前的禅门都是深山自修,不拜皇帝的。

星云大师回答说:

以前的出家人的确是“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与君王同坐,是因为出家人具有尊贵的德行,能得到君王的爱戴;与乞丐同行,是因为明白“心佛众生无差别”,即便是乞丐,出家人都能够以谦卑的态度去纳受他们。

法师还说:在泰国,只要出家披上袈裟,即使是国王将相,也要对其顶礼致敬;同样的,地位尊贵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脱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样了。出家为僧,为人天师范,自有其值得礼敬之处。

印度比丘 以乞食为生,即是要出家人从与众生接近之中,培养谦卑的美德。平常我们至诚礼佛,把尊贵的头匍匐在地上,以双手承接佛陀的双脚,也是要袪除我慢贡高,养成谦卑的个性。

星云的回答非常的精彩,我深以为然。特别他下面的一段话:“为什么要谦卑?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为什么要自尊?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怯懦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一定是谦卑的;不成熟的人,才会趾高气昂,我慢贡高。”

星云的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对于我理解“生命本身就是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段话,我更加能够感受到为了众生离苦得乐而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佛了不起的地方。

释迦牟尼贵为王子,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他毅然地选择出家,去做一个普通的行者。悟道后虽说他创立了佛教,但他过的实际上还是行乞生活。从很多佛教经典可以看到,佛陀无论在哪里,总是带着他的弟子到处去乞食,做一个乞士。而且他还特别要求,乞食的时候,不能有分别心,不允许接受特别的供养,要求有平等心,无论施主供养的是什么,都要去接受。不能嫌贫爱富,或只在一处接受供养。佛陀最了不起的,不只表现在这里。而是佛陀不把乞食当成讨饭,而是把它称为“化缘”。而且他特别的要求,化缘的时候,不能缺少行者的威仪。说白了,就是拿出一种类似皇帝般的尊贵和派头去要饭,而不是低声下气。

我们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唐僧出去化缘时,行得就是这种风范。不管面对的是谁,无论是国王,还是一介平民。唐僧的态度都是庄重得体,不卑不亢的,真正做到了“上与君王并坐,下随乞丐同行。”  不觉让人肃然起敬,由生起赞叹和信心!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自信啊!这又是一种多么慈悲智慧的示教啊!可是,现今又有多少人能够从中悟透呢?

“上与君王并坐,下随乞丐同行。” 我想,如果没有悟到和体验到生命本身就是价值。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即使做到了,那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曾经有这么一个平凡的嬷嬷,他一生都在为穷人服务。然而,却有一个尊贵的王妃说:“我连给她提鞋都不配。”  为什么一个为穷人服务,而且终身都不穿鞋的人。却能让一个英国爱戴的王妃见了她之后却说:我连给你提鞋都不配呢。  那是因为,面对一个看上去虽然弱小,但却能散发出无尽的慈悲,宽容与仁爱的生命。她看到了自己外表的虚荣和自己内心的贫困。为此,她感到羞愧。 所以,在一颗觉醒的生命面前,世俗一切都将会黯然失色,或肃然起敬!

        觉醒的生命就是一颗明珠啊!

        宋朝的茶陵禅师开悟时曾作一个偈子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尽尘光生,照破山河万物。”

        是的,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颗明珠。而且是一颗价值连城的明珠。在这颗明珠里面。蕴含有无穷的智慧,爱,喜悦,活力,祥和,热情,好奇,快乐,欣赏,信任,感恩,等等品质。归纳起来,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生命力。它是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而且它不会随着我们身体的消亡而结束。

        这颗明珠。这颗带有生命力的明珠。它珍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它,上至君王下至乞丐,君王不会比我们多,乞丐也不会比我们少。如果我们能够把它呈现出来。把遮住它光芒的那些灰尘主动清除掉。让珍藏的那颗明珠闪闪发光。不断照亮自己的同时去照亮我们身边的人。不再去外面寻找光亮,寻找智慧,寻找慈悲,寻找觉知,寻找爱,寻找王。我们要做的,只是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尽心尽力地把它奉献出来就可以了。

        要知道,我们就是王啊。我们的心能够随处作主,不为尘劳所动,不被习性所染,做到离尘合觉,心就是我们的君王。反之,合尘背觉,时时妄想,处处乞求,那就是乞丐啊。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53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