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超越佛的境界可能吗(超越佛本是道的小说)

学佛百科2023-03-09107

人类科学可以超过佛的境界么,或者人类科学能到佛的境界。

人类科学不能到达佛的境界。

那是因为人类科学有一个固有的瓶颈,就是以【能观之我】来观【所观之世界】。

而佛的境界,是超越包括【能】【所】在内的所有二分对待的,是不思议的境界。

只要执着于【我】,就有【我见】在,就不能明了和洞达世界的真实之相。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过:自见者,不明。

(20分悬赏)为什么佛是无法被超越的呢?

站在佛教角度,一切所言所行,一切楷模标志、一切义理判断,一切思维方式,均不出佛祖所教导的内容,所有经典、律、论,都是以佛祖的名义流传,或是依托佛祖的名义流传,或是宣传解说佛祖的思想而流传,因此,佛祖是前面指路的标志,后人永远只能是在他指导的方向下前行,就象是他的影子,影子永远不能脱离身体而行走,这样当然就不可能去超越了。

如果站在佛祖的角度看,佛祖也并没有要求所有人必须去相信什么道理、或相信某一个人,所有有心去超越他的,只要象他那样去为人、为生命去思考些东西,假设能有超出他的理论范围的见解,未尝不可以说是超越佛祖,但这样自立宗派自然就不再是佛教,能够有多少追随者,只能看领袖的个人魅力了。

与佛祖同时的耆那教,在自己的理论中就认为超越了佛教、超越了婆罗门教、乃至超越了当时和以后的一切宗教,流传至今不绝,从他们的角度讲,不是也超越了佛祖吗?从其他宗教讲,各自都认为是世间的唯一解释法,不都是认为其他宗教不如自己透彻清晰吗?只是身在自己的教义中,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所以他们一样超越不了自己。

有比佛更高的境界吗

没有比佛更高的境界。

佛有两种境界,一是低等境界,称为“罗汉境界”,著名的代表是神秀,他们以小乘佛法为主要指导,修行则重于利己,主张完全出世,一心修行,不敢粘染半点尘世的东西。认为佛性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那些苦行僧就是这样修炼的,他们在隐居世外,衣衫褴褛,风餐露宿,过着近乎自虐的生活方式。由于以利己而非利他为原则,只管“独善其身”,而不管“超度芸芸众生”。所以他们只能达到较低的境界——罗汉境界。

佛的另一种境界,即最高境界,称为“菩萨境界”。这个境界以大乘佛法为指导,著名的代表是六祖慧能。他主张既出世又入世,成佛关键是内心成佛,而非外表形式的参禅与修炼。这个境界,主张利他利人,修行的目的不是自己成佛,而是普渡芸芸众生。

佛的基本意义

佛,佛教术语,全称“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一切众生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都可能会成佛。佛是脱离了轮回的、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也可以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

佛和汉语中的“圣人”相近,但“圣”无法表达出觉悟和修行,所以当时的译经者用了“佛”这个词汇。

有无可能有比佛境界更高的境界呢 只是连佛自己都不知道而已?

我们从佛 ,这个字上去理解 , 佛 ,单人旁 所以说 佛也是人 ,

唯物主义者要站在有神论的角度讨论问题,说话难免有点混乱,各位迁就吧。我对佛教了解其实很少,如果有扭曲教义的地方不妨为我指出。你可能不屑于和我讨论什么,不过佛能包容万物,那有真理不妨大家交流,不要一味抹杀言论或置之不理哦。

我不懂佛教,你可以说我根本不懂什么叫境界,但是没关系,我在这里说说我对于境界的理解。针对佛教,针对出家人,我把人生修炼的境界分为三层:佛教所谓的芸芸众生算是第一层,以所谓佛为代表的宗教分子为第二层,境界能够超越佛教境界的人划为第三层,至于有没有第四层第五层,我现在的“眼力”还没看到。对于这三层人的境界特点,听我到来。

首先先质问佛教几个问题:

佛教,总讲究个万物皆空,于是有个六根清净。当然,作为唯物主义者,万物皆空这个词虽然有些许不同的含义,但是世界的虚无是我们所共同认可的。只不过说到六根清净就有问题了。的确,“没有对世界的绝对的冷淡就没有至善的博爱”,不能以冷眼看世界,就会有太多的羁绊,就很难做到那种仁与善。正是看透了世事,选择了冷漠,才能与世无争,淡然对世。能够与世无争的话,便能做到为他人招想,能够看到他人快乐而快乐,便能更自觉地做到慈悲、善良、仁爱。所以说,无情之地生有情,而真正的高手本身应该是有情于世界的,只不过这种情并不低俗,很博爱。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对世界有情,为何要离开尘世?

1真正有定力,从理性认识了世界认识了真理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都能够的把持自我。佛教不就是心灵的修炼吗?

2何况正是黑暗的世界,才需要追求光明的人为之奋斗,出家修炼不是逃避吗?再者,佛教向来号称普度众生,请问一大帮和尚蹲在寺院里究竟有什么好处?在无神论者眼里,这简直是迫害生命而有麻痹人民。

3出家人自己一慈悲为怀,那些抛弃自己亲人去探寻真理的人究竟探寻到了什么?对自己身边的人都不能关怀居然说仁爱世界。

4佛教修炼了半天想干什么?极乐世界?六根清净去追求极乐世界是否有些矛盾?更何况我们这些根本不相信极乐世界的人又会怎样想?

5除去那些被迫出家的,只说主动求佛的。其实世界很美好,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即便真的去了极乐世界,不懂得珍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也不会幸福。

6总说极乐世界,总说自己苦行。实际上真正的苦行,应该是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改造世界之中,真正身入地狱,真正的把人间变成天堂,而不是无聊的吃斋念佛。尤其是我们这些根本不相信求神拜佛能够带来幸福的人,更不会认同佛教的行为。

行了,说这么多佛教的不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推出我们的思想。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姑且说自认为看透世界,便会明白世界的本质是空虚。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电子云而已。生活中能够淡然处世,知道什么事情是我们该追求的。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意义,便能够让自己恬淡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追求的,仅仅就是各种形式的快乐而已。相关内容各位可以看看我的《关于人生意义目的价值的讨论》这篇文章。自己能够淡然、冷淡的看待世界。这便是第二重境界,也就是佛门弟子的境界。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容易有出家人的气质。

然而,无情之地生有情。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所谓的第三重境界。

1自己跳出了世界,看透了世界。反而能够跳回生活之中,恢恢乎其游刃而有余地也。能够细心体会生活中的幸福,能够把目光停留在这个世界的美好之上,拥有一颗有选择的心灵。不会再为无聊的烦恼羁绊,也不会因为世俗的污流而动摇。

2同时,无争的心也使得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更多的关照他人,这,便是仁爱之心。能够懂得用自己的智慧温暖周围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7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