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这个世界也是如梦如幻(这个世界也是如梦如幻的说说)

学佛百科2023-03-2181

一切如梦如幻,如雾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道与佛的具体差别在哪里?

金刚经原文是这样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讲深了怕你不能接受,说白点,就是你看到的听到的,六根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梦如幻是形容虚妄,露电是形容短暂,让你不要执着其中,因为一执着你就会生烦恼,不但不会快乐,而且还障碍你看清楚事实的真相,障碍你觉悟,所以佛让你放下,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是觉悟。

道在相上看可以说算得上是小乘佛法,无一法不是佛法,以佛之心,看一切法即是佛法;以外道之心,哪一法是佛法,佛法也是外道。差别是你心中的差别,是你的执着在起用作,佛告诉你放下,放下就是觉悟,你能放下,哪一法不是佛法。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大宝法王噶玛巴尊者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你一辈子执着的子女

只是你的一个缘

你一辈子放不下的家庭

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驿站

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

只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幻影

梦醒时分,空空如也

满世界都是你的

整个世界又都是空的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人生很无常

家庭是因缘暂聚

当你一生默默无闻

几十年如一日

无怨无悔地为整个家庭付出的时候

为了儿女操碎心的时候

为了不孝子女气得神经衰弱

日夜失眠的时候

我很想告诉你

这个世界是假的,不必执着

你会相信吗?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你的认识范围也达不到使你相信和解脱烦恼的程度

我不说了,也不劝你了

在岸边看着你在苦海里挣扎和沉浮

也许,在你心里认为我很无情

其实你所有的痛苦

我都有感受

只是无能为力

只有选择默然观看的态度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有福报听闻到佛法

也没有智慧领悟到空性

就在这个不真实的世界里演绎她们的一生

喜怒哀乐  生离死别  爱恨情仇

我何必去多言呢

她有她的执着

她有她的认识

她有她的梦想和追求

她有她的世界和幸福的概念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此时回头再看这一生

感悟是什么

或许

这次你真的相信了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

有跌宕起伏  有风平浪静  有阳光灿烂

有暴风骤雨

让我们的心也生起了爱恨喜怒

随境而生  随境而灭

最后傻傻地发现

我们当了一辈子的演员

随剧情而表演

从来没有做过真正的我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这一刻你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我

那么你还会那么执着

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考得最好  学得最好

一定要自己干得最好 业绩要最棒

一定要自己住得比人高档

穿得比人漂亮  吃得比人丰富

别人伤了你  一定要以牙还牙

终于明白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执着它们一生

它们就这么折磨你一生

你一生的追求不外如是

什么也带不走

却累了苦了自己一辈子

甚至你最爱的人

你也不能带着他们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今天爱你疼你恨你伤你怨你折磨你的人和境

该来的让它们来

该去的就让它们去

不去执着  不去牵挂

心静下来

你才知道你还是你

这样你才做回了一个真正的你

这样的人生会无憾

这样的人生才无悔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

死亡对你来说也是一种境界

随缘而去 放心而去

可是  你真的能明白吗

明白了能放下吗

或者等你明白的时候是否已经太迟了呢

佛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场梦

人生无常,如梦如幻!

佛教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是梦幻世界?

因为世界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并不是真实的,同样是一盆水,在天人的眼里就是琉璃宝物一样,而在人的眼里就是水,饿鬼视水如脓血,鱼虾视水如宫殿,地狱众生视水如火烫烈焰铜水铁水,所以不同众生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你的心所变现出来的,只是你的境界而已并不是诸法的实相真实相。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世界本来无所谓有或者无,只是随众生的业力而显现。所以说世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佛说众生皆有如梦如幻的觉相,这觉相是如何而来的呢?

譬如魔术师变出来的男人或女人,是有生灭的吗?我们看电影,银幕上的人物是假的吗?不是,是拍摄真人而来,相貌动作都是真的。你说是真的吗?它只是映在银幕上,放映机一关掉就没影子了。所以佛说我们的所作所为皆如昨梦。我们作了几十年的人,都像昨天的梦。昨天的梦都抓不住了,如梦如幻。

前几天有学生来找我,他说自己现在把名利看得很淡,已无求于人了。我说,不见得吧,你现在正在名利之中,说看得很淡容易,等你名利都没有了,看你还淡泊不淡泊?再说,你无求于人,来找我干什么?这不是有求于我吗?要求佛法也是有所求,这都是对自己的心理观察不清楚。所以这个世界众生多怒害,怒害从哪里来?都是贪嗔痴生出来的。

禅宗里就有这么个问题,阿閦佛土一现而不再现是什么道理?这是有个故事的。有位灵云禅师,参禅三十年都没能悟道,就决定不参禅,而修行去了,就是去走戒定慧、念佛、观想等等的路子(你们恐怕不用三十年就放弃了)。他的心就放松了,没那么紧张了。在春天的有一天,他走在外面,看到桃花盛开,一下子就悟了。我们即使天天看桃花,为什么也悟不了?等于我们天天吃苹果,就是不会悟出地心引力一样。灵云祖师悟道后,就作了一首偈子:

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有人就拿灵云禅师悟道的事,拿来比《维摩诘经》这一段。维摩居士把阿閦佛国拿来给大家看,就一现而不再现,这个娑婆世界就有十四那由他人,因而大彻大悟。这是什么道理?

后来有一位禅师,答复了这个问题,他说,娑婆世界众生见阿閦佛国而悟道,同灵云禅师见桃花而悟道,是同一道理。每个人随时都有机会见到无动如来,都是一现而不再现,不过人人都把握不住。因此这位禅师作了首偈子,非常高明:

灵云一见不再见 红白枝枝不着花

尀耐钓鱼船上客 却来平地摝鱼虾

何必一定看到桃花才悟道,看到椅子看到狗屎也可以悟道。你们来禅堂打坐,都是想钓鱼,但是你们是到平地上钓,怎么钓得到?你们参参看。事实上,世上一般人求道,都是背道而驰。

唐代禅宗有名的庞居士庞蕴,学问很好,一辈子不出来作官。他住在湖北重镇襄阳。襄阳在唐代是中国文化财富集中区域,《三国演义》讲刘关张诸葛亮等人,一辈子闹来闹去就在那一带,就是那么重要的地区。庞居士家中富有,中国人喜欢把富贵连起来,有钱就贵。如果只是贵,地位高,可是不富,就不算福气。过年常在门上贴「五福临门」,五福不包括贵的。贵不一定就富,庞居士全家四口,他和妻子和一儿一女,都是悟道的人,是非常特殊的家庭。

庞居士跟马祖学禅,他的修行功夫很好,什么白骨观、数息观、念佛都会,但是不能解决问题,此心不安。不知道你们诸位学了半天,心安了没有。学佛的人就算什么都会,有个还没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学佛学了半天,成佛是成个什么东西?我们所有怀疑的问题都在内。

庞居士最后去找马祖,就问一个问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这个问题是问达摩祖师来中国传佛的心法是什么。他问佛的心要,心中心。密宗有心中心法门,有心中心咒。佛过世后,这个心法在印度传了二十八代,到达摩祖师,他也是太子出家的。他发现佛法在印度已经要衰微了,看见东方的震旦(就是中国)有大乘气象,因此渡海来中国,在广州上岸。当时是中国的南北朝,南方是梁武帝,北方是北魏(云岗石窟、嵩山少林寺都是北魏建立的)。

达摩祖师大概先在广州住了一段时间,因为后来他和梁武帝对话,他回答「不识」。在我没去广东之前,一直就把这回答理解成「不认识」,等到学会了一点广东话,才回头想起,原来达摩祖师的意思是「不知道」。好,先交待了祖师西来。

回到庞居士问马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问得非常简单,单刀直入,哪像你们学禅,连问个问题都拖泥带水。马祖怎么回答呢?「等到你一口把整条西江的水喝下去了,我才告诉你。」这就是禅,问的是什么话,答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是换了你们,一定要骂格老子,这马祖简直是疯子!可是庞居士一听就悟了。这是什么道理?后来有人乱加解释,说坐禅坐到气住脉停,就是一口吸尽西江水,真是不知所云。

庞居士悟道后,把全部家财用船载到江心沉掉。这又是为什么?别的地方有记载,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布施?他说人没有钱不会做坏事,把钱给人了,这人会去做坏事,就是帮人造恶业,所以宁可把财产沉到江中。还好他们一家人都悟道了,否则这还得了,太太不跟他闹才怪。

这一下,他们家徒四壁,就靠编织篮子过日子,靠自己劳力吃饭,不是过不劳而获的日子。这也是庞居士同门师兄弟百丈禅师的教训,百丈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己到了七八十岁还是照样耕作。有一日,庞居士叹一口气说:「难!难!难!」他是讲悟道难,「十石油麻树上摊。」好像想把十担麻油摊在树上,麻油当然不会停在树上,一定流下去了,这个同一口吞下西江水一样地难。他的太太在旁听见了,就回答他:「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到处都是道,也不是一定要研究什么《维摩诘经》。他夫妻俩好像为了菩提在斗嘴,他女儿庞灵照听到了,就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佛法就只是如此,没什么难和易的。

庞居士说过,神通与妙用如运水和担柴。什么是神通啊?你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茶来了能喝,这都是神通!是自在神通。除此神通,都是鬼通。你怎么长大的?你怎么会说话?你怎么会记住东西?你怎么会听懂《维摩诘经》?是什么东西让你能做到的?你找也找不到它,这就是不可思议的自在神通,每个人都是现成的,还要去哪里学?

作人平凡就是佛。一般人学佛学成了疯子,不肯平凡。佛在悟道之后感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个个是佛,佛所有的智慧德相大家都有,为什么不能悟道?「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你只要不妄想不执着就好了嘛,是不是很简单?你说,是啊,所以我天天在除妄想。唉,你那个除妄想的念头不又是妄想执着吗?所以你连一缸水也喝不完,更不必说一江水了。

如梦如幻,如露如电,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很简单。 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这一句你一看就能明白。这句就是形容有为法就像电光泡影一样。应做如是观,这一句你也一看就懂,白话翻译就是应该如此来看。那么你不懂的应该就是“一切有为法里”的“有为法”指什么。“有为法”就是指所有有形象的,有实体的,能看得到摸得着闻得到等这些。在这个世界里所有你能接触到的事物都是有为法,都是有实体的。我对有为法的解释不完整,你可以百度查“有为法”指什么,就像你知道1和0,但是你能接触到的都是1,你问0是什么,这个我很难解释。他只是一个名词。用一种概念来描述 “有为法”,所有有一定时间寿命的,会坏灭的,都是有为法。地球是的,因为几十万亿年后可能发生大爆炸而不复存在。山川河流也是,可能地壳运动挤压山脉会坍塌断裂,河流会干涸。更别说房屋桌椅板凳了。当然人也是,100年内就能看到他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的变化。这些都是空的,因为只在世界里存在一段时间,这就是有为法。

最后一个总结,全部完整的字面意思就是:所有的有为法,都像电光泡影,像梦幻泡影一样。对待和看待有为法时,都应该如此想。

也就是说对待那些在时间和空间里只存在一段时间的事物,要有“局外人”一样的冷静的觉观。可以投入进去,但不要迷失了自己。因为人整个生命阶段里拥有过的东西都是暂时占用,出生时什么都没有,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把我们经历的一切当成一场梦里的游戏。“无为而无所不为”!明白这个意思就好了。

不过佛经里包含的意思远远不是我一个凡夫俗子能全领悟的,他的含义甚广,只有佛能明白。我只是用我理解的方式分享给你。

金刚经里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我们经历的一切事物,要把这些都观空,但又不是消极的空,不是断灭空。一般看了金刚经后落入空里的修行者是要再看一部圆觉经的。因为佛法走是中道,理解佛经的含义能让我们很幸福的活好这一生。

一切世间法,如梦亦如幻,应作如是观。是哪一部佛经里的内容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上人活着能用得来的是“一切有为法”,比如吃喝拉撒睡、争强好胜等等,不过世事无常、胜负无常、风水轮流转,不必过分执着诸如命相、形势以及运气好坏罢了,应当这样看问题:挫折是难免的,执着是持久战,不需要因为暂时的失利而放弃对人生的热爱、一时性起学人出家做和尚,实际上根本没有放下执着,简单讲终究还是嫩了点。人的天性毕竟还是执着虚无的东西放不下,只有少数人(跟全世界人口比)确定能放下本性欲望才能做个真正的佛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86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