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星云大师江都仙女庙重建(江都仙女庙大桥什么时候解封)

学佛百科2023-03-2381

星云大师是江都哪里人

星云大师原籍是江都仙女庙(今江都区区中心)这是星云大师亲口说的。

古话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烟花指的是什么意思?

地处江南的扬州,三月春意阑珊,繁花似锦。烟花是指烟雨笼罩下迷人景色的泛称,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景,没有具体指是什么花。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烟花应该指的是柳树在春天的种子柳絮在风的作用下到处飞舞,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而且初春多细雨所以更加朦胧,初春万物复苏一片绿色很美,是李白诗中的句子,时间是三月,至于是否现在的扬州,有那些风景,我也说不完整,只能你自己去春游体验了。

据记载,广陵位于今江苏省的扬州,始建于春秋时期,到唐高祖时期(公元625年),广陵才有扬名至今的胜名扬州。《扬州风土记略》中写道:“至是扬州之名,惟广陵得以专之。”阳春三月正是:满山染绿,烟雾缭绕,鲜花盛开的时节。江南春美正是指江苏扬州、苏州、无锡等地。当然也有浙江的杭州,江西的卢山也算吧,不过杨州更有代表性。诗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杜牧丷十年一觉扬州梦"更是道出了对扬州的无限依恋。多少唐朝诗人留下了歌咏扬州的佳篇。

只不过那时的扬州管辖了今天的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安徽,湖北英山等地。星云大师是扬州仙女庙人,他现在居住台湾,他老人家说我到现在都没离开扬州,台湾古时也属扬州辖地呀!!我只能说那个时候的扬州更大,包括了现在的南通,泰州一带,以现在的扬州广陵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形成的扬州府。

与江都仙女庙有关的传说

江都城区旧名仙女庙,其来历与东陵圣母庙带发修行的杜、康二位女道士有关。这里最早叫蔡家庄。传说东汉时的一年,天降大灾,东海一条黑龙来这里兴妖作怪。其时,大雨倾盆,河水滔滔,大水淹没了庄稼、房屋,百姓苦不堪言。偏偏瘟神又至,全庄人上吐下泻,奄奄一息。危急关头,天空飞来一条白龙,昂首向黑龙杀去。经过几个时辰的搏斗,黑龙败下阵去,狼狈而逃。空中云消雾散,大水向长江退去。此时,天边又飞来一只黄鹤,口衔药草飘落而下。不一会儿,白龙和黄鹤都不见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两位道姑打扮的女子。原来她们就是东陵圣母庙(东陵为我市宜陵古称)里的女道士杜姜和康紫霞。两位姑娘用草药熬汤,送到每家每户,使全庄人转危为安。后来两位姑娘化作两条白龙腾空而起,驾着彩云飘然逝去。人们为感谢她们的恩德,就在河边建了一座庙,祀奉二位仙女。后来,蔡家庄也就被“仙女庙”名称代替。

仙女庙的来历史书中记载颇多。《后汉书·郡国志》中关于广陵郡东陵亭(今宜陵)有这样一段记载:“女子杜姜,左道通神,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知所终,以状上,因以其地立庙,号曰东陵圣母。”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又载:“扬州东陵圣母庙主、女道士康紫霞侍奉圣母多年,一旦白日飞升,化为白龙而去。”按此说法,康紫霞身为东陵圣母庙主,侍奉圣母杜姜多年,不无有“素著灵异”的附会之说,死后被人尊为仙女并“立庙祀之”是完全可能的。据记载,仙女庙在东陵圣母庙以西二十多里处,其正殿上确也供一牌位,题为杜康二女,所以一般认为仙女庙所祀的仙女为杜姜和康紫霞。

仙女庙始建于宋代,庙址在江都镇区的通扬河段北面,清代咸丰年间重建的庙宇最为宏伟,有前殿、中殿、后殿。前殿正门石额以白矾石为材,高约2米,宽约0.7米,镌刻“敕封古仙女庙”正楷大字。“敕封”二字为红,其余为蓝,周边有龙纹浅刻。中殿的吊篮中放着皇帝敕封的文书。后殿即为仙女娘娘殿,殿中有香案,水磨青砖的神台上木神龛精雕细刻,内立两仙女塑像。东墙嵌有记载庙史的石碑一方。但到了晚清时,该庙仅留下文人墨客抒发“黍离”之感的诗文了.

江都仙女庙重建不在原扯吗?

是的。

根据2020年6月5日江都区政府公告可以看出仙女庙项目征地范围是新和村,并非原址重建。

仙女庙项目征收(拆迁)评估入围单位招标公告

江苏省江都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管理办公室现拟对仙女庙项目周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评估,按规定程序公开招标,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仙女庙项目征收(拆迁)评估入围单位招标

2、地点及概况: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江都经济开发区内,涉及到新和村八九石组43户征收拆迁评估。

星云大师回顾84年的人生之路

常有人问我,关于我的人生。在印度,一般的宗教徒,要20年学习,20年为教务服务,20年向别人传授技艺,20年用来云游。当年的佛陀,就是这样。我的人生,大约可以以十年为单位划分。

父母让我一生富有

12岁之前,是我的成长时期。我出生在扬州仙女庙,一个江南小镇,家里贫穷,都没有看到过学校。当时心里想,将来做什么?

父母给了我一生的富有。他们给了我健康的身体,慈悲的人格。

我从小爱护家里的动物,猫狗猪羊。因为穷,有时候,大人不准把吃的给猫狗,我就想,猫狗饿了不会讲话,人可以少吃,但猫狗还是要吃,就偷偷给它们。父母还给了我勤劳的习惯,大事做不来,扫地、洗碗、煮菜、做饭,我五六岁就开始做了。只要你愿意做事,没有那么多困难。最重要,父母教给我忍耐,忍耐是人生至宝,是每个人重要的力量。俗话说忍一口气风平浪静,其实,忍耐不是那么简单。「忍」代表智慧和力量,代表对世间的认识,我能接受、担当、负责、化解,这个能力有不同的境界,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10岁时,七七抗战爆发,我小小年纪就想,将来可以参加游击队啊,除暴安良,有勇气,有正义感。当然,10岁的小孩子想法很天真。我的外婆信仰佛教,我就跟着她信,当时也没听说过释迦牟尼佛,只知道有观音老母。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我的父亲可能殉难了,没有消息,家里人很着急。12岁的我,就到南京找父亲。福德因缘,后来就在南京栖霞山寺出家,做了和尚。

五音不全便写文章

我的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是出家学习时期,12到20岁在寺院里度过。师父把我交给僧团学长,我又学会了很多。你大我小,你是老大哥,我是小孩子,咦,有很多兄长愿意帮助我;你对我错,常说「对不起,我错了」。原来认错,需要勇气,认错是美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你乐我苦,辛苦的人生更快乐。

20到30岁,我自己称为文学时期。你们听我讲话,有没有发现问题?我五音不全。所以到现在乡音未改,普通话讲不好。五音不全,不长于诵经,所以我要写文章。

有一个国文老师,出题目,「以菩提无法直显般若论」,我至今还不懂。就让学长帮忙代笔,交上去,老师批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还很得意,但有人告诉我,老师批语的意思是不知所云。哦!不过,我后来从老师那里学到,对学生要鼓励。后来,老师又出题目,让写「我的故乡」,我写我的故乡扬州仙女镇,有花香鸟语??老师又批语说「如人数他宝,自无半毫分。」就是说抄袭人家的思路,不是自己创作。还是感谢父母给我的坚忍性格,能够承受挫折、压力。后来有人批评佛教,我写文章,仗义执言,发愿做佛教的护持者。

能舍就能得

30到40岁,护法时期。

佛教要让人接受,不能光讲空话,要给人信心、希望、欢喜、方便。

人跟人的关系,「给」很重要,要给人信心。信心是道德源;信心是公德母;信心门里有无限宝藏;信心像枴杖给人安全感;信心可让万物成长。对人间、国家、自己都要有信心,有信心就不会灰心,就有希望。

给人希望,就是给人一条路,不把路堵死。比如,穷,不可怕。佛家讲无常,穷是无常的,无常就可以改变啊。笨,也可以改变啊。给人希望,就会有力量。人生,明天会更好。

给人欢喜。一般人往往给人烦恼、打击、伤害。现在是人情发展的时代,有金钱、有地位、有健康,但不欢喜,都没有用。欢喜比金钱、爱情、地位更重要。穷有穷的乐趣,欢喜是心里的财富。我要把欢喜撒播到人间。

给人方便。给人服务,帮忙一下。今后的社会是服务的社会,服务业很发达,不会服务就会萎缩,发财的秘诀就是服务,肯服务、牺牲、奉献,很重要。我在台湾办了国际青年生命禅学营,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反映,可惜,时间太短,不然,可以再讲一些佛学深奥的道理,例如,布施。布施不容易懂,布施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你不给别人,哪有人来给你呢?舍得舍得,能舍就能得。反过来,做好事也要有智慧,给人钱,别人去做坏事。烂慈悲也不对。

缘分不误人

我从40岁开始建佛光山。

那时候,有很多人批评,说我们只会办活动,只会结缘,不会创造历史。什么叫「创造历史」?要有价值,有贡献,有事业。我一生盖的庙不少,但不愿意做当家住持,这是性格。当时正好有些青年加入进来,好吧,我们创建佛光山。当时也没有想,能做多大多好,就想着能让大家吃饭,能有住处。世间的缘分不会误人,播下去种子,都会发芽,都会生长。你给人家欢喜,人家也会给你欢喜。

为佛教创造历史,办教育,办文化,办慈善,办共修活动。这些我不敢归功自己,要归功大家。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在这时候,还是有人批评,「光会盖寺院,没有学问!」

好,从50岁,开始哲学人生。办学报,开学术会议,聚集学生,提高知识水平。

这个过程中,更感受到佛学的妙处,什么妙处?四句话,来自四部经。

《华严经》中,「不忘初心」。这句话太好了。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人生经历这么多挫折,始终不忘记,最初为什么要出家。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了,两个人相处,总会有不太契合的地方,习惯、思想不太一样,不一样没有关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本来就不一样,一个来自山南,一个来自海北。只要始终不忘最初的心意,最初的山盟海誓。人情、爱情、友情,不忘初心,就不会懊悔。在座有做官的,有做生意的,当你生活、赚钱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记最初为什么开始,就心甘情愿。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维摩诘经》中,「不请之友」。对国家,对社会,要做不请之友,有多少力,出多少力,自动去做。

「不变随缘」,出自《大乘起信论》。宗教问题,必须要有不变的原则,随缘的性格。有些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不念旧恶」,《八大人觉经》。人有个毛病,记恨不记好,记仇不记恩,这是罪过。战国时期的信陵君帮助赵国打了胜仗,赵王到郊外迎接他。信陵君很居功自傲,这时信陵君的部下对他说,「人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人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信陵君想,哦,我救了赵国,对他人这样的大恩大德,不能总放在心上。

堂堂正正的扬州人

我在20岁之前,为自己祈求聪明智慧。到30岁时,一想,不对啊,这么自私,改一改,佛祖啊,保佑我的师父、父母、信徒都健康。到了40岁,又觉得不对,还是自私,保佑的都是我的师父、我的父母、我的信徒,别人的怎么办?再改一下,佛祖啊,保佑大家都幸福快乐平安。到了50岁,又感到不对,怎么把这么多困难都交给佛祖去做,自己是干什么的?所以大概到了60岁以后,祈求把困难给我,把责任给我,看弟子够条件为你服务吗?

70岁以后,感到要报恩报德,可惜我父母都不在了,可我还有很多徒弟,所以每年把徒众的父母亲友请到佛光山,办亲属会。以天下父母为父母,感谢父母给与我宽阔的心胸走世界。

现在80多岁,还想做什么?两岸和平,国家统一。在台湾,我不被承认是台湾人,我说我是中国人;在大陆,说我是境外人,怎么是境外人呢?我是堂堂正正的扬州人!(根据星云大师2011年9月24在扬州鉴真图书馆讲座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314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