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观音菩萨心得体会(观音菩萨讲座)

对观音菩萨的感想
观世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法力,也是如来佛祖得意的徒弟之一。他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他就可以听见世上苦难的声音,所以称观世音。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毁伤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无法医活,只好请观世音菩萨帮忙。只见观音菩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稍蘸甘露,就使人参果树死而回生。他在唐僧取经路上,帮助孙悟空收服红孩儿、天蓬元帅、西海龙王三太子等等,才使唐僧师徒到西天取得真经,是使人间万民得到慈爱、平安、幸福的救世主。
庙堂里,观世音一般放在佛祖释边牟尼的大雄宝殿之后的大悲殿来供奉。但是在民间,观世音的影响和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佛祖释迦牟尼。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等。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
所谓观音,即是说神通广大的观世音,时时都在观照着世间受苦受难的众生,一旦称诵其名。她就立刻前往解救。
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7世纪,印度婆罗门教的古经典里就记载了"观世音"。不过,婆罗门教里的观世音不是人,而是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又叫双马神童,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善神,象征慈悲和善良,而且神力宏大。据说这对双马神童能使盲人复明,病者康复,残者健全,不育妇女生子,公牛产乳,朽木开花。
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双马神童被佛教接纳,成了一位慈善菩萨,叫"马头观世音",形象依然是匹可爱的小马驹。
后来佛教徒把观世音人格化,变成一位威武的伟丈夫,并创造了观世音出身王族的新身世。据《悲华经》的说法,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佛祖给他起名叫观世音。
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不过那时的观世音还是个威武的男子。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嘴唇上还长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
随着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到南北朝时,出现了大批出家的尼姑和女信徒。历史证明,西方的各路神明要想在中国站住脚根,必须汉化、世俗化。因此必须造出一位女菩萨,满足民间信众的需要。
这个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了观世音的身上。首先他是善神,其次他又可以有33个化身,可男可女,因此干脆就让他变为女菩萨,这大约在隋唐之际。
到了北宋,中国人又创造了新的关于观音身世的故事。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干手干眼的观世音。
这个故事揉进了儒家的"孝"和道家的神仙思想(妙善修行为"仙长"),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至此观世音不但已完全中国化,而且同印度的佛教"真经"相去很远了。
恰恰是这样中国化和世俗化了的观音,成为中国民间最流行的信仰。同样,也是厦门民间最流行的信仰。把旧时那些观音亭之类的小店都忽略去不算,现今厦门供奉观音的寺庙就有30多处。厦门最大的寺院内普陀,是闽南最大也是全国有名的观音梵刹。据说观音诞生于农历二月卜九,涅盘于九月十九,成道于六月十九。这三个日子厦门皆称为"佛祖生"。每逢这三日,南普陀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香火之鼎盛,令人吃惊。
不仅仅在寺院,在厦门许多普通百姓的家庭,都供着观音像,早晚一炉香。
观音崇拜在厦门民间历久不衰,实在值得思索。仔细想来.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许许多多并不了解观世音来历的善男信女对观音的崇拜,其实只是寄托一种对"善"的追求和希望,于民风民俗,不无正面的影响 。
观世菩萨简介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可以求救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著我,称念我的名号,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世尊,我今天更当为了众生的缘故,发起最上殊胜的大愿,期愿假使当转轮圣王(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安乐世界,作完种种诸佛度化众生的胜事,入于无余涅盘之后,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时,我将在那时,修菩萨道利益众生。当无量寿佛正法,在初夜分灭去之后,我即刻在其后的夜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果,继续度化一切众生。”
当时宝藏佛,马上为他授记说:“你观察忆念诸天人民、以及三恶道中一切众生,而生起大悲心,为了断除众生一切的苦恼,为了令众生住于安稳快乐的处所之缘故,我今日应当命名你为‘观世音’,无量寿佛入涅盘后,第二个恒河沙数等阿僧只劫,彼国土转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宝物,无量无边,是安乐世界所不能及的,你在菩提树下,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又根据《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广大久远无量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世界名‘无量德聚安乐示现’,佛号‘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其佛国土的清净庄严,是言说赞叹所不能穷尽。在彼佛佛法教化的区域之内,有一个国王名曰‘威德’,称王于一千个世界之中,那时威德王,在他的园林楼观当中,入于三昧禅定的时候,在国王左右有两朵莲华,从地里涌出,有两位童子,化生于莲华之中,与威德王一起前往佛陀的座前,头面接足顶礼世尊,听佛说法。
当时两位童子即说偈颂曰:‘诸天龙鬼神,听我师子吼,我们今天在如来前,立大誓愿发菩提心。生死流转无量劫来,想要推算其源始边际而却不可知(不可得)。诸佛为了度脱一个众生的缘故,尚且无数劫地行菩萨道,何况如今只是数劫的时间,即可度脱无量众生,圆满修行菩提之道,却反而生起疲乏厌倦的心呢?我等若从今日起,仍然生起贪欲心,如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诸佛。如果仍起瞋恚、愚痴、染污、悭贪、嫉妒等心,亦复如是。今日我等说真实语,远离虚妄不实之心。我等若从今日起,起于声闻自利的心,不乐于度脱众生的菩提大道,如此则是欺骗世尊。我等亦不求缘觉圣果,不只是自我济度利益己身,我等必定于万亿劫中,以大悲心度脱众生。如同今日世尊的国土,清净安乐美妙庄严,愿我成佛道之时,我的国土超越此百千亿倍的庄严。我国土中没有声闻众,也没有缘觉乘,只有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其数目无有限量。一切众生清净无垢,悉皆具足最上胜妙的喜乐,出生在正知正见的佛法当中,总持一切诸佛法藏。我们这些誓愿如果真实不虚,应当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当二位童子说完如是偈颂之后,即时大地普遍震动,百千众多的乐神及种种乐器,演奏发出和谐优雅的乐音。光明亮丽的微妙服饰,旋转地从天上降落下来,诸天天神在虚空中如雨般地散落种种美好末香,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地流溢熏染开来,欢喜愉悦了众生的心。当时的威德王难道还有别人吗?那就是我释迦牟尼是也,而那时的两位童子,就是现今的观世音、以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此二位大菩萨,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之处,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将来无量久远不可计数时劫之后,阿弥陀佛当入涅盘。入涅盘后,正法住世的时间,与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寿命相等。阿弥陀佛住世及入涅盘后,所度化的众生,其数量悉皆相同平等、无量无边。阿弥陀佛入涅盘后,某些众生即见不到佛,但如果有菩萨证得念佛三昧者,即可时时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常住不灭。阿弥陀佛示现灭度之后,极乐世界一切宝物,流水浴池各色莲华,以及众宝所成的一切行树,仍然恒常演说法音,与阿弥陀佛亲身说法没有差异。
极乐世界正法时期灭尽之后,于当夜过中夜分,明相现前时,观世音菩萨在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其佛国土,自然而然七种宝物,以种种巧妙排列和合而成。其国土世界庄严美妙的情景,即使诸佛世尊,经过如恒河沙数的时劫,也没有办法说得穷尽。其国土之中没有声闻缘觉这种名号,纯粹都是发菩提心的大菩萨,充满了整个国土,这个国土世界名称为‘众宝普集庄严’。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随著他住世的年岁,得大势菩萨皆亲近供养不相远离,乃至于到入涅盘时。入涅盘后,得大势菩萨仍然奉持正法,一直到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的正法灭尽。正法灭尽之后,得大势菩萨即在此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就如同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一样,他的国土世界、所放的无量光明、所具的无量寿命,以及诸菩萨众的数量,乃至正法住世的期限,全部平等不二毫无差别。”
如同上面两部经所记载的,观世音菩萨于因地初心所发起的本愿功德,及摄取净土庄严佛国的德行,与阿弥陀佛本起因地的发心,了无差别。因此其成佛果地的清净庄严,是如此的殊胜、如此的殊胜啊!其他如三十二种因应众生苦难的随类应化身,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完备的描述就像《楞严经》、《法华经》,及其他诸经所说的,现在并不全部引用节录。
又《大悲经》言:佛在补陀落伽山,观世音菩萨的宫殿,众宝庄严的道场之中。此时观世音菩萨,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承受学习‘大悲心大陀罗尼’,即刻从初地菩萨顿时超越到第八地菩萨,应时具足千手千眼。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缘故,生生世世所在之处,皆得恒常在诸佛面前莲华化生。因此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观世音菩萨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你们大家应当常常供养观世音菩萨,专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可以得无量的福德,可灭无量的罪业,临命终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根据这段经文,应当可以知道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以及专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以此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者,与那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同样都能够往生净土,此二者福慧果报大略是相同的,福德善根也相等,请诸位修行者深思之。
如何修行成为观音菩萨?
你平时生活中,工作中,一言一行,哪怕一个善念的升起,当下你就是观世音菩萨!
我们要从基础学起,从孝亲尊师开始,从善心善行,帮助大众开始!,向观世音菩萨学习!
作文我变成了观音菩萨350字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观世音菩萨!,,我们礼拜观世音菩萨,就是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救苦救难的精神,,孝亲尊师,常怀善念,多做善事,,你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一种慈悲救苦,的精神。。。当你帮助大众,做善事的时候,你就是观世音。,,所以我们要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善心人们。。。。
努力成为自己的观音
有一个书生,穷困潦倒,彷徨无助时,见到前面山林里有一个小庙,庙里有座菩萨,长得神似观音。书生想都没想,倒头就拜,求菩萨给自己指明一条谋生之路。不一会儿,果真收到菩萨的指引:山下小村庄里池塘边那户人家有一只碗,碗身刻着一条龙,是本菩萨十年前寄存的,请帮忙取来,可得酬金一份。书生马上冲到山下那户人家,见厨房里有一只刻着龙的碗,拿起就走。刚刚走到上山的路口,后面追来一群人,大喊抓贼,书生吓得放下碗就跑。原来山上庙里的那个菩萨是一山盗所扮,山盗平时假扮路人打探好谁家有珍宝之物,再假扮菩萨骗人帮他盗取宝物。
( 一个人在走投无路时,往往会想到去求人帮忙来摆脱困境,这当然是一种好的思路和抉择。可是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找准真正的观音,求来正确的指引。)
话说这位求错菩萨的书生,被人追赶,惊魂未定地来到另外一个地方。路上听到有人在谈论当地大庙里的观音菩萨很灵,百求百验。于是他跟着别人来到大庙,见到了仁慈的观音菩萨。菩萨跟前果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人愁眉苦脸的来,乐呵呵地走;也有人满脸虔诚、满心喜悦地提着供果糕点来感谢观音的救助。书生连忙跪下向观音许下心愿,很快观音指引他来到镇上的一家包子店干活。这下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一定的报酬赚取。书生比较满意,在此安顿了下来。
在包子店安定了一段时间的书生,有一天在卖包子时被人问到:你一个书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每天在这里卖包子不觉得浪费才学吗?书生听了,重新陷入迷茫中。他想起自己曾经的理想是当一位教书先生,教书育人。可是现在却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呆在包子店里干活。
(有时我们得到了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却发现这条路并不符合自己的理想追求,无法实现长远发展!)
重新陷入迷茫的书生,又想到了观音。他再次来到大庙,跪在观音菩萨脚下,等待新的指引。可是一向很灵的观音菩萨这次迟迟没有给出答案。失望的书生抬起头准备起身返回,猛然瞥见旁边也跪着一个人在求拜观音菩萨,这人居然跟上面的观音菩萨长得一模一样。惊奇的书生连忙问:你是谁?那人回答:我就是观音。书生不信:既然你是观音,为何还要来此求观音菩萨呢?那人镇定地回答:我遇到困难,我自己来求自己,为何不可?!书生顿然醒悟:求人不如求己!
书生轻快下山,从此每天更加勤快地做包子,卖包子。闲余时间就招几个学生教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几年以后,书生就创办 了自己的学堂,招收了很多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个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别人,却忽视了自己。如果我们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那么我们都将成为我们自己的观音!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329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