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求是反闻(无所无闻)

大家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怎么能够专心呢?
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这种情形都是会有的。开悟的人他悟了之后,也要牧牛啊,比方像牧牛一样,禅宗的牧牛,牛跑了之后,就拉着缰绳把它拽回来,所以都有这个问题。
现在你不要老认为,我怎么念着佛,它又跑了,你要想到跑了之后,你会把它揪回来,这个很可贵啊!我们不要埋怨,我念念佛怎么会跑,这个跑是太自然了,妄想我们太熟了,这个心一直是野的,它没有受过约束,想跑是很自然的。你要知道心在自个,不要失掉自信啊,跑了之后,我还想着把它拉回来。已经跑了,我又念出一句阿弥陀佛,这很可贵呀!
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听,用耳朵听,自念自听,这等于反闻。就这一句听得清清楚楚,这一句你听见了,佛也听见了,这句就不管了,只管底下这一句,不要管一句一句之间有没有妄想,只要这一句自己听得见,这一句就是真念了!念得半天自己一点听不见,那就不行,那你这一段工作就是虚功,这是利用耳根。
我佛慈悲,普度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
如何修行反闻闻自性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开示反闻闻自性的方法:
《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门。它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名为「光音无限」,出现於禅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禅定前,此时,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语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通常,它发生於打坐渐深,渐入定中的状态。初初聆听水声,水,水,水,水……逐渐水声消逝,听不见了,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周遭声音一切概不复听,那时,宇宙之光及宇宙之音即会显现。
这个光和音非人间可以形容的、制作的,唯有在禅修之中始能目视听闻。它跟平常所称的日月星灯之光及天籁是不同的。
经文之中的「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是由能闻的我耳,闻所闻的声音,深入之后,便不再感觉有所闻之境,也无能闻之我,超越一切,便合於诸佛的本妙觉心,也合於一切六道的众生,便进入了第二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尽闻,尽闻不住」。那便是「反闻闻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倾听,因此,总是往外的,听著外面的声音。「反闻自性」,却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内听闻「自性的声音」。
一般人一听到「向内听」,便误以为是听「五脏六腑」的声音。
不是。打坐时,於阒(音'去')寂中,我们的确可以听见脉搏、心跳、肠胃,以及内脏蠕动、血液流动或是气脉浮沈的声音;它是我们身体的运作、活动中自然的机能,不要老是注意它。因为心念注意时,全身的力量便集中过去,那个地方就会发生问题,因此,务必谨慎!至於天台智者大师说,若为治某一部位的某一种病,可以专心专注於该一部位,必须观想该一部位的症状,逐渐消除於无形,不是专注该部位的触觉。
由於「自性」无形无体,所以也无声可闻。
自性无声。意思是,这一阶段,甚至连宇宙之声都不要去听它了。因为,连宇宙之声皆是外在的。「反闻」,即是彻底放下耳根,放下一切有形、无形。可以让我们依靠、参与、捉摸、把持,定名为「我」的东西。自性,即众生本具的空性,也是每一个人本有的佛性。
所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亲闻那个自性,便能成就无上的佛道。
当进入了「闻自性」的层次,行者在时间与空间中,却又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执著,也超越了另一种「将时间与空间当成自我」的微细执取—佛法就是要否定自我的。所谓「否定自我」,并不等於「没有自我」,而是「不要执著自我」。因此,是超越自我,而不离自我。行者经此「入流亡所」、「反闻闻自性」的修证过程,彻底破除了深细我执,认证了本体佛性。所以经文要说:「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特别要提醒的即是「自性」一词。我们总是说「水有水性、火有火性」,但是这不是「自性」,任何一样东西,它的组织成分皆必须与因缘相配合。因缘一变,它的成分与形状,也就随之改变了。因此,称为「无自性」。「无自性」并不是否定了一切物性,仅是了解其中的幻化、不真,而无终极执取之物。
如此,耳根圆通的重点,也仅是「破执」——契入空性,破除生命万象的执著,而自在解脱於一切情境中。
反闻怎么修行,如何用功
反闻闻自性,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中,修行念佛的方法。反闻闻自性,就是念佛时,心念心听,以清净心念佛,心不外缘,只是一心观照,阿弥佗佛圣号,清清楚楚。
反闻是入闻性,就是能闻能觉之心,觉佛名号之音。念佛之时,字字句句,了了分明,就是反闻闻自性的修行方法。
为什么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和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有大因缘。他是寻声救苦救难的菩萨。有人在想:“我们有苦有难,才念观世音菩萨。我们没有苦也没有难,念观世音菩萨做什么?”你觉得没有苦吗?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世中的众生,统统有苦,苦不堪言。在轮回中转来转去,这不是苦吗?一天到晚不停地打妄想,这不是苦吗?总想自己要得到什么,总想利益归于自己。想不到,就睡不着;求不得,就吃不下饭。你看!这不是苦吗?谁能保证自己没有苦?没有这个苦,还有那个苦。总而言之,苦不离身。如果万念放下,一无所求,那时,才算没有苦。
我们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南无”是梵语,译为皈命。“观”是观察,用妙观察智来观察。谁有妙观察智?观世音菩萨有。他有这种的智慧,故在世间上一切的声音,悉知悉见,都骗不了他。“世”是世间,“音”是音声。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所以用心来观察世间众生呼救的声音。菩萨闻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众生离苦得乐。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如慈母一般,有求必应,不会令子女失望。所以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菩萨是半梵语,应读“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或译为“有情觉”,意思差不多。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也就是觉悟中的众生,也可以说众生中的觉悟者。菩萨是自觉觉他的圣人,没有自私心,没有自利心,一切为众生的幸福着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无我的精神。
我们想祈求观世音菩萨保护或帮助,必须用真心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便会产生心电感应作用。观世音菩萨听到众生的求救声,一定来拯救出苦海。但如果念时不诚心,掺杂求名求利的心,便不会有所感应。
我们现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要纯净其心、至诚恳切地念。不为私欲而念,乃是为五浊恶世中所有的众生而念。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令全世界的人类,消灾免难,罪灭福生,都能获得好处。
人人抱定这种宗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样感应道交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各位!把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皆回向给法界众生,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请问在你心目中,一个合格的出家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一 首先要有坚定的信仰 坚信自己所信仰才会有坚定的意志
第二 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 了解自己信仰的起源 发展历程 宗教法规
第三 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无论是需要剃度 还是戒酒 戒色 戒荤腥等等 要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耐心
第四 看破红尘 对世俗完全无杂念
净空老法师开示《观音菩萨如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
1/5观世音菩萨这个反闻就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怎么个反闻法?实在讲,真有些人会用功的,它就在眼前。净宗这个法门,观世音菩萨修的,怎么修法?听心里面念佛的音声。
2/5我们口不念佛,心里面念佛,不是金刚持,金刚持口动,口不动,默念,默念外面人完全没有觉察到,自己耳朵听,听我们心里头念佛的音声。有没有?有,别人听不到,我自己听到。你不要听外头声音,专听自己心里念佛的声音,就是反闻。听到什么样的功夫?不受外面音声干扰,外面不管声音是什么声音,没听见,只听见念佛的声音。行吗?行。
3/5佛经里头有故事,世尊曾经跟国王,叫国王做实验,在这个很热闹的活动当中,找一个死囚来做实验,叫这个死囚头上顶了一盆水,告诉他:从这个街头走到街尾,能够一滴没有洒出来就赦你无罪,就放你了;如果滴了一滴下来,马上执行砍头。这个囚犯听了之后,确实这一盆水从街头走到街尾一滴没漏。国王问他:那些唱歌跳舞的,你有没有看到?没看到;有没有听到?没听到。为什么没有听到?我的心只想到水一滴不能滴下来。他的心就在水上,外面境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国王相信了。所以海贤老和尚常说,「天下无难事,就怕心不专」,这心要专一,心真能专一就能见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专注。
4/5我们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没有专注,我们是用散乱心在念佛、散乱心在闻法,心不能凝聚成为一心。经文里面讲到修行的方法,只有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行了。净宗教我们专念阿弥陀佛,从理上讲,专念任何法门都成就,都能性成无上道,为什么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不专也得利益,这个了不起,只要能伏烦恼就决定往生。
5/5临命终时心专,念一句、念十句都能感应阿弥陀佛来接你往生,这个是无量法门里头所没有的,这就是说明为什么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带业往生只有净宗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找不到,无量法门里头也找不到,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13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