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大放下和大手印的简单介绍

学佛百科2023-03-09694

藏传佛教中的大手印指的是什么

可以说,“大手印”是藏传佛教中的“禅宗”,以心法为主。讲的是佛教的最圆满的义理。

有人误以为“大手印”是通常讲的”手印“的某种手势,其实不是,”大手印,是讲义理,与手势无关。

佛的最高境界可是放下?

佛的最高境界就是体会佛心的境界。

佛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心,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但是如果不修行,我们永远体会不到这样的心,因为我们的本心被烦恼遮盖了,所以修行其实就是断无明、所知、烦恼三障。

如果三障都能断尽,佛心就呈现出来,你就能体会佛心的本能。

佛心的本能就是四个字:智、行、悲、愿。

智就是佛的智慧浩瀚如海。

行就是佛的普度众生的行为。

悲就是慈悲,也就是大爱之心。

愿就是佛菩萨有普度众生的大愿。

这就是佛的境界。而你说的放下,只是断除烦恼的手段。

何为大手印大圆满

大手印、大圆满都属于密宗高阶段的修法,在这里只能简单介绍:

大手印,梵语曰Mahāmudrā,意为大印;藏译曰差珍(Chagchen),意为大手印。印即印契,与法印之‘印’同,乃以世间国王印玺,喻法王佛陀亲许的佛法宗要。藏译于大印加一‘手’者,表示佛祖亲手印定。此印为至极无上之佛法心髓,故名为大。在密乘瑜伽部(唐密金刚界)法中,大印为四种密印(大印、羯磨印、法印、三昧耶印)之一,藏密所言大手印,主要属无上瑜伽部法,指本元心地之心传口授,略当于汉传佛教的实相印、佛祖心印。

大手印是藏传噶举派、息结派、觉域派等所传法的心髓,它直承印度晚期瑜伽成就诸师之传,以简易明了的诀要,总摄一乘佛法之见、修、行、果,犹如点石成金的仙丹,画龙点睛的妙笔,指示如来之涅盘妙心,堪称藏传一系之正法眼藏。藏传大手印法门显密兼赅,顿渐俱备,系统精密,三根普被,与禅宗心地法门甚为相近,而更多摄引初学的方便。

大圆满: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最高法门。指当前离垢的明空晶莹的自证智阿底瑜伽乘。由于生死涅盘的一切法皆圆满具足于这一空智之中,故名圆满;又解脱生死的方便更无超胜此法者,故名为大。

大圆满法门分心部、界部和要门部三种,以要门部为最高。要门部又分外、内、秘密和无上四部。无上要门部又称自性大圆满心髓金刚藏乘,简称大圆宁提(心髓)。

此法门的理论根据为《阿毗达磨大乘经》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一颂。它建立本初元体自然智为一切法依,其本体空分如虚空即法身;本性显了分如日月即报身;大悲周遍分如日月光华即化身。故三身在本分上完全具足,而三界众生为业力所蔽,颠倒迷乱,对此所依实相不能了知,因而轮回六趣。本部法中对三脉四轮的建立与其余下部各金刚乘同,但不用为修法之依据。另有不共的四大殊胜脉为光明住处,即迦底大金脉、如白丝线脉、细旋脉和晶管脉。最后一脉连结心眼而在心脏中央又有光明脉放光照明一切细脉,即如来藏周遍之义,亦即《宝性论》所说的一切有情常具的佛性。本部的修法也和一般真言乘相同,分为能成熟的灌顶和能解脱的修持两部分。灌顶有四,即外有戏论宝瓶灌顶、内无戏论秘密灌顶、极无戏论慧智灌顶和最极无戏论辞句灌顶。四者依次能除身障、语障、意障和所知障。解脱道又分前行和不共正行,前行又分共和不共。正行为实修方法与一切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皆不相同,摒弃一切以意识审察名言重习为性的修习,故名不共。其内容大致为初步指示身、语、心三要。身要有三种(或五种)姿势,即法身狮子奋迅势、报身大象眠卧势、化身仙人蹲踞势等。其次再指示根门要、缘境要、息风要、证智要等以看光明。依此修持,则法性现量光明、证受增长光明、证智充量光明和法性穷尽光明即可逐次显现。法性穷尽光明又有渐尽和顿尽的分别,此光明现前时,即证极果。此时五身五智刹那圆满,谓心一境性远离戏论即是法身,自显无执即报身,现种种境即化身,遣八聚识即菩提身,界无迁变即金刚身。又,远离缘虑戏论即法身智,显了无障即圆镜智,住平等味即平等性智,所显五光无杂即妙观察智,能所二取(根境)皆化光明即成所作智。此法证果的期限,据称如能在冢间、空谷、洲、渚等极寂静处如法观修,一般上根三年,中根五年,下根七年,即可使内外质碍之境皆化光明,即于自显色究竟处法身普贤法性土中现证佛位。此时可随行者意愿而有两种成就。一种为愿以现身成办广大利生事业,寿命无边尽三有际,可证取大迁转身,如水中月,虽有显色而无触色,如大阿阇黎莲花生及无垢友,能在一刹那中示现无量不思议神通;一种为光明道圆满时,即化光明身至法界本初地任运成就三身五智,以加持力于报身及化身刹土、三界六趣之中示现无边色身,广作饶益圣凡有情事业。

编辑本段

大圆满法门的传承

大圆满法门的传承,相传始于乌苌的极喜金刚,一传妙吉祥友,再传汉人吉祥狮子,三传莲花生、无垢友等而传入西藏,以后历代相传至今。并形成几个流派。

佛教的疑惑

其它宗教都说人的命运是前世注定的或是说上天安排的,今日基督徒中,也有人说得救灭亡都是上帝早已决定的。其实圣经清楚告诉我们,人类的命运可由我们自己选择,也可自己掌握。

圣经中,确也谈到预定的问题,但并不是预定人的得救与灭亡,而是预定基督的救赎计划。

一、预定

圣经告诉我们救赎的计划是在创造世界之前所预定的。"就如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志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得儿子的名份。"(弗1:4,5)这里告诉我们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并不是指某一个人,乃是指一个计划。因为上帝给受造之物,无论是天使或人类,都给予他们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权利。如果万一人类犯罪怎么办?故此在事先上帝设立了救赎的计划,一旦人类犯罪,即可实施救赎计划。所以主耶稣降世来拯救人类,也是在创世之前所拟定的计划。经上说:"基督在创世以前是预先被上帝知道的,却在这末世,才为你们显现?quot;(彼前1:20)

所以不是预定某一个人得救或预定某一个人灭亡,乃是预定一个救赎的计划,无论何人必须借着信靠耶稣基督才有得救的盼望。"因为上帝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帖前5:9)

二、拣选

有人说,主耶稣所拣选的人一定是可以得救的。如果这样,主没有拣选的人,他们只能灭亡,那不是太不公平了吗?其实主所拣选的人是叫他们去为主作工。主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约15:16)而且主所挑选的人也不能肯定个个都是得救的。

以色列人的第一个君王扫罗,是上帝亲自拣选的,"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撒上10:20-24)但结果扫罗却走上灭亡的道路。

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也都是主所拣选的。"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约6:70)可见主拣选的人,他们仍有自由意志、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选择事奉上帝而得救,也可选择事奉魔鬼而走向灭亡。

三、选择自由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quot;(约3:16)上帝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而得到永生。问题关键还在于人自己的选择。

圣经说:"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说,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 "(耶18:5,6)上帝是窑匠,人是泥器。使徒保罗也说过:"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罗9:21)虽然上帝可以象窑匠一样随己意塑造人,但上帝却不那么作,他给人有自由选择权利。上帝借着摩西说:"看哪,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吩咐你爱耶和华你的上帝,遵行他的道,谨守他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数增多,耶和华你上帝就必在你所要进去得为业的地上赐福于你。……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quot;(申30:15,16-19)

上帝在伊甸乐园栽了两棵特别的树:就是生命树与分别善恶树。耶稣给我们指明了两条门路,就是宽门大路与窄门小路,任我们自由选择。所以生与死、祸与福放在我们面前,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去作出明智的选择。

耶路撒冷与尼尼微城遭毁灭及得保存的两种结果(参路13:34,35,拿3:1-7)说明了一个问题。上帝说:"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耶18:7-10)可见人类的命运、生死、祸福、得救、灭亡,都在于我们自己所选择的结果。

四、怎样掌握自己的命运

1、当作出正确的选择(伯34:4)

"我们当选择何为是,彼此知道何为善?quot;(伯34:4)上帝既给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当珍惜这种权利,谨慎地选择"何为是"、"何为善"。谨慎选择是决定自己命运的重要环节。

2、马利亚选择上好的福份(路10:38-42)

马大与马利亚姐妹俩都是耶稣所爱的,她们也很爱耶稣。一天耶稣经过伯大尼,马大看见主,就接耶稣到自己的家里,热情地去厨房,准备招待耶稣。马利亚却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他来帮助我。'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份是不能夺去的。"(路10:38-42)

尽管马大热情好客,但她选择的是"为许多事思虑烦扰",却失去了"上好的福份",从此圣经中不再提起马大这个人。而马利亚坐在耶稣脚前听主的道,并将主所说的每句话存记心中,从此以后紧跟耶稣,即或主被钉十架,连门徒都逃跑了,她仍在主身边,不离开主。(参约19:25)甚至耶稣死了,被安放在坟墓上,"死"的耶稣她也要去取他(参约20:11-15)。可见她爱主的心是何等真切!这一切都与她那天坐在主耶稣脚前听他的道是分不开的。可见主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去掌握这种机会。圣经中有不少例子,无论该隐与亚伯、以扫与雅各、扫罗与大卫,他们都同样获得上帝给他们的机会,但一个掌握了机会得了上好的福份,一个却失去了!

3、不要选择眼前的利益(林后4:18)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8)

作一个基督徒,这些道理不是不知道,但遇到实际生活问题,有时也会体贴肉体,去选择眼前利益,结果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家破人亡,罗得的选择是一个最显著的实例。

亚伯拉罕与罗得因为他们牛羊、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quot;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象埃及地。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亚伯拉罕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创13:8-13)

罗得一家悲惨命运:妻子违命,回头一看,遭到毁灭;两个娶了他女儿的女婿和女儿葬身火中;两个女儿虽出了所多玛,由于受了所多玛罪恶的影响,犯了逆伦的罪受了咒诅;罗得自己虽蒙拯救,但象从火中抽出的一根柴(摩4:11)。这一切厄运临到罗得身上都是?quot;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眼前的利益所选择的结果。

上帝既然赐给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不但要珍惜这宝贵的特权,更要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4、争取作贵重的器皿(提后2:20,21)

"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2:20,21)

会众可以称为是一个大户人家,信徒来自社会各阶层,带着社会上种种不同习性,正如保罗所说,有金器、银器、木器、瓦器,但决不是一成不变。作贵重的器皿或卑贱的器皿都取决于每一个人自由的选择。保罗向我们提出作贵重的器皿之条件,就是必须成为圣洁,脱离卑贱的事。"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感谢上帝,因为他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2:13)

大手印是什么?

梵文 Mahāmudrā 的意译,音译为摩哈穆得拉,藏文是「洽加千坡」(phyag rgya chen po )。梵文的「摩哈」在藏文是「千坡」,意指伟大,亦有无限的意思。梵文的「穆得拉」在藏文是「洽加」,意思是一种姿式、运动或象征。两字连用就是“大手印”,代表一切现象、宇宙的一切姿态与运动,这些都是由同一个源头化现出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2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